中文名 | 普通土质学 | 所属行业 | 工程地质学 |
---|
普通土质学20世纪20年代末﹐普通土质学在苏联形成为独立学科。以後﹐它的发展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1945年以前﹐工程岩土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土﹐重点服务工程是道路工程﹐故有“道路土质学”之称。研究中沿袭了B.B.道库恰耶夫成因土壤学及风化成壤作用带的观点﹐认为土的粒度成分是其工程性质的决定因素。②1946~1978年﹐学科研究重点仍然是土﹐认为土﹑水相互作用时土的化学矿物成分是控制其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同时﹐随著水电建设的发展﹐对岩石的研究日渐重视﹐并加强了土质改良理论和区域方面的研究。③1979年以来进入现代工程岩土学阶段。其特点是研究范围扩大了﹐成为研究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所处岩土体相互作用的科学。现代工程岩土学不仅要研究解决每一项工程中的地质论证问题﹐而且还必须预测由于工程的实施可能给地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解决合理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课题时﹐现代工程岩土学对岩体﹑土体微观结构﹑构造的研究已占重要位置。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微观与宏观研究密切结合。
在欧美国家不存在工程岩土学这门独立的学科﹐而是将其研究内容纳入於“土工学”或岩土工程学之中。岩土工程学是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两相结合的一门工程学科。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引入土质学﹐它对中国的建设事业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0年的建设实践和科学研究﹐丰富了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提高了研究水平。并在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岩土学。
普通土质学普通工程岩土学﹐其研究对象是广泛分布的典型土﹔区域工程岩土学﹐主要是研究岩土的区域性分布规律﹐是联结工程岩土学与区域工程地质学的纽带﹔土质改良学﹐研究如何改良岩体和土体工程地质性质。
研究方法
地质学研究方法和试验研究方法是工程岩土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强调对岩体﹑土体自然产出条件﹐地质成因﹑结构构造特徵的现场宏观研究和宏观﹑微观研究密切相结合。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岩体和土体是一切地质作用发育的环境﹐也是形成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的主要因素。因此﹐工程岩土学是开展整个工程地质学研究的理论基础。2100433B
岩石和土都是经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历史产物。但两者的工程地质性质截然不同﹐岩石中矿物颗粒间有牢固的结晶联结或胶结联结﹐因而岩石强度高﹐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小﹐土的颗粒之间联结微弱或无联结﹐故强度低﹐易变形。
岩体﹑土体是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的多相体系。岩体﹑土体的工程性质是由其固﹑液﹑气相三者的质和量及其相互作用的情况来决定。岩体﹑土体在小范围内可近似地看作是均质的和各向同性的介质﹔但在较大范围内﹐由于岩体﹑土体有各种不连续面﹐表现出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的特点。因此﹐岩体﹑土体的性质更重要的是与其自身的结构有关。
位于地壳表层的岩体和土体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中或是作为建筑地基﹐建筑环境(地下洞室﹑边坡工程)﹐或是作为建筑材料。因此﹐工程岩土学为保证各类工程建设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持久稳定和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土质学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测定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为工程建筑的设计提供定量指标。工程地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指岩土所处的物理状态﹐如密度和湿度﹐孔隙及孔隙特徵﹐以及岩土与水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可塑性﹑膨胀性﹑吸水性﹑软化性等﹔力学性质﹐指岩土在外力作用时表现出的变形与强度特性。②研究岩土固﹑液﹑气相的物质成分及其相互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并判断它们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形成的影响。③研究岩土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粒间联结特点﹐并确定它们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④查明岩土在平面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预测其工程地质性质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趋势与规律﹐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⑤研制测试岩土工程地质性质指标的方法和技术。制订合理的岩土工程地质分类﹐以利岩土的实际利用和指导进一步的研究。⑥研究人工改良岩体和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理论与技术﹐使其符合工程建设的需要。
土力学与土质学-土的抗剪强度——学习要求: 1. 掌握抗剪强度公式,熟悉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 2.掌握摩尔-库仑抗剪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 3.掌握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 4.掌握不同固结和排水条件下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意义; 5.了...
土力学与土质学-土中应力计算——基本内容: 掌握土中三种应力(自重应力、基底压力以及各种 荷载条件下的土中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学习基本要求 1. 掌握土中自重应力计算; 2. 掌握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分布与计算; 3. 掌握圆形面积均...
《土质学与土力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以现行工程技术规范为依据,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编写而成。全文内容简明扼要,适用性强,便于教学、自学。
《土质学与土力学》为高职高专道路与桥梁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供从事土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近些年对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教改的有关要求,在各高等职业院校积极践行和创新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深入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组织编写而成。
在课程设计上,本书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土建工程中处理土质学与土力学问题能力为主线,贯穿课程的始终。本书将土质学与土力学项目分解为土的工程性质测试与现场鉴别、地基的应力与沉降计算、土的强度与地基土承载力的确定、土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土压力与挡土墙设计、软弱土地基的处理共六个学习情境。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每一阶段土质学与土力学知识及其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土建类建筑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公路监理、港口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等专业教材,亦可供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实验、检测技术人员和交通土建类师生及科研人员学习参考。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 本教材系统地阐明了土质学、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新增了微观测试知识、弹塑性理论基本知识和立井、巷道的土压力 理论。它不仅使学生扩大了知识面,领受了国内外的新成就、新技术,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提高了研究 分析能力。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二、三、四、五、六章为土质学部分,包括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物理―水理―力学性质、土的工 程地质分类、一般土和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征;第七、八、九、十章为土力学部分,包括地基土的应力和沉降计算、地基承 载力、土坡稳定、土压力和地基处理概述。此外,附有习题和土工实验指导书。 本教材为高等学校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的教材,亦可供工民建、采矿、建井、环境地质等专业师生及科研、工程 技术人员参考。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