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亭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基本信息

中文名 蒲亭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性    质 应急预案
地    点 蒲亭镇 目    的 提高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提高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保证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的高效有序的进行,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江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九江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德安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我镇境内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中小型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突发地质灾害的灾后抢险救灾和临灾应急处置工作。

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按《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江西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执行。

1.4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工作。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2组织体系和职责任务

为切实加强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经镇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保太镇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以下简称镇指挥部),负责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指挥和部署。其组成如下:

指挥长:张国华 镇党委书记

副指挥:王磊 镇长

胡景荣 镇党副书记

成 员:欧阳超镇人大主席

江昌道镇纪委书记

余静元副镇长

张云副镇长

镇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镇型、小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其中中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在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分析、判断成灾或多次成灾的原因,决策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和有关地区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必要时协调镇武警中队迅速组织指挥部参加抢险救灾;指导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机构做好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工作;处理其他关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的重要工作。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所、汪婧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汇集、分析、整理并上报中、小型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对中、小型地质灾害情、灾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对中、小型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提出具体应急处置与救灾对策方案和措施建议;贯彻上级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有关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为镇应急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组织应急防治与救灾的新闻发布,起草镇应急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镇应急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承担镇应急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镇人民政府可以参照镇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机构。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 预防预报预警信息

3.1.1 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镇人民政府和村委要加快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形成覆盖全镇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安监、经贸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逐步建成与全镇防汛监测网络、气象监测网络、地震监测网络互联,连接镇政府有关部门和各村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互联,及时传送地质灾害险情、汛情和气象信息。

3.1.2 信息收集与分析

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和个人,要广泛及时收集整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第季度初以书面形式向镇国土资源所报告监测情况,变化情况和需要采取的应急措施,加强资料收集分析,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并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3.2 预防预警行动

3.2.1 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国土资源所要会同镇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规定的内容编制本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镇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3.2.2 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国土资源所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巡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及时将发现的险情或灾情向镇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并相应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3.2.3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明白卡”的发放

为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抗灾意识加强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各村要根据当地已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和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爱威胁的群众,在将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制订的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填制发放到防灾监测负责单位、负责人、将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群众手中。

3.2.4 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

镇国土资源所和县气象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并将三级以上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镇人民政府,经镇政府同意后,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各村各部门要及时收看、收听当地电视台、广播站发布的三级以上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预警信息,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后,当人民政府要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的群众,各单位和当地群众要对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明白卡”的要求,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4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

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级:

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Ⅰ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2、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Ⅱ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3、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Ⅲ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4、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Ⅳ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5应急响应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实行分极响应,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确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5.1 突发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前期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突发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立即到现场进行调查,迅速将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以及发生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失踪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查清。对出现的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应于险情灾情发生后4小时内速报县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可直接速报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于出现的中、小型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应于险情或灾情发生后12小时内速报县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后,镇人民政府应立即启动县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并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制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受灾害威胁的群众,对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5.2 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Ⅰ级)

出现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在前期应急响应的基础上,镇人民政府要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部署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和救灾工作。有关情况要及时向省、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报告,请求支援。

出现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镇人民政府依照群测群防责任人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作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警戒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群众转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险时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工作,在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上省应急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的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调查灾害成因,分析发展趋势,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5.3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Ⅱ级)

出现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在前期应急响应的基础上,镇人民政府要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迅速组织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有关情况要及时向省、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报告,请求支援。

出现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镇人民政府依照群测群防责任人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作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警戒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群众转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险时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工作,在县应急指挥部在省应急指挥部指挥或工作组指挥下开展。

5.4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Ⅲ级)

出现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在前期应急响应的基础上,镇人民政府要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迅速组织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有关情况向县国土资源部门报告,请求支援。

出现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镇人民政府依照群测群防责任人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作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警戒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群众转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险时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工作,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的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5.5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Ⅳ级)

出现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在前期应急响应的基础上,镇人民政府于12小时内向县主管部门上报,同时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依照群测群防责任人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作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警戒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群众转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险时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工作,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的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必要时,请求上县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害现场,协助镇人民政府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5.6 应急响应结束

经专家组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镇人民政府撤消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应急响应结束。

6部门职责

6.1 紧急抢险救灾

镇武装部负责组织指挥民兵、应急分队赶赴灾区,抢救被埋压人员,进行工程抢险。

派出所负责组织调动联防队、应急分队,协助灾区政府动员受灾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危急时,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对被压埋人嘤进行抢救;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进行抢险,消除隐患。

镇经贸委、建设、水利、安监、供电站负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保护供水、供气、供电等生命线设施免遭损毁;组织抢修损毁的供水、供电、水利等设施,保障正常运行。

镇教委负责组织修复受损毁校舍或应急调配教学资源,妥善解决灾区学生的上学问题。

6.2 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

国土资源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发生实况、监测等相关资料,组织应急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并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防治与救灾措施和应急治理方案建议;组织专业技术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治理工程,减缓和排除险情或灾情进一步发展。

水利站负责水情和汛情的监测以及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洪涝灾害的处置。

6.3 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

镇卫生院负责组织协调卫生部门开展医疗救护工作,做好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预防和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并根据需要对当地卫生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镇农业部门负责组织灾区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加强动物疫情的监测,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动物疫病的暴发流行。

镇经贸委负责协调灾区所城药品、医疗器械和卫生安全监测设备的紧急调用。

6.4 治安、交通和通讯

派出所负责协助灾区有关部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蓄意扩大化传播地质灾害险情的违法活动;迅速疏导交通,必要时,对灾区和通往灾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6.5 基本生活保障

镇民政办负责协助灾区有关村做好避险和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工作,妥善安排避险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对救灾款接收社会各界募捐,按规定发放捐赠款物。

镇经贸委负责组织实施灾区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

保险单位负责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的保险理赔服务工作。

6.6 信息报送和处理

国土资源所负责组织调查、核实险情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潜在威胁、影响范围及引发因素;组织应急监测,实时掌握险情灾情动态,及时分析,预测发展趋势;随时根据险情灾情变化提出应急防范对象、措施,并报告镇应急指挥部,及时发布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6.7 应急资金使用管理

财政所负责镇级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做好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分配、使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镇政府负责重大救灾项目的协调安排和监督管理。

7应急保障

7.1 应急队伍、资金、物资保障

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加强地质灾害专业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建设,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防治与救灾力量及时到位,专业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武警部队、村庄组织的应急求援队伍等,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防治与救灾演练,提高抢险救灾能力。

地质灾害应急费用按《财政应急保障预案》规定执行。镇人民政府储备灾民安置、医疗卫生、基本生活等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

7.2 通讯与信息传递

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和村要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并确保通讯畅通、有效。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矛盾、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有线电话、卫生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手段,建立覆盖全镇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并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7.3 应急技术保障

7.3.1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线

国土资源所组织成立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和应急工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7.3.2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科学研究

国土资源所及有关单位要结合我镇实际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方法、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展应急调查、应急评估、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地质灾害气象矛盾预警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开发,镇政府要加大对地质灾害矛盾预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作力度和投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防治与救灾演习和培训工作。

7.4 宣传与培训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有关部门,要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和采用多种方式,多层次多方位地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7.5 信息发布

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发布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执行。

7.6 监督检查

镇人民政府要组织各部门、各负责落实上述各项地毯灾害应急防治保障工作的相关责任,并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总结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实践的工作经验和教训。

8预案管理与更新

8.1 预案管理

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参照本预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县国土资源局备案。

8.2 预案更新

国土资源局根据上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更新,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情况,结合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应急工作中出现新情况,进行修订或更新,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更新期限最长为3年。

9责任与奖励

9.1 奖励

对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贡献突出需表彰奖励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9.2 责任追究

对引发地质灾害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追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处理;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中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10附则

10.1 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

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地质灾害危险区:指已出现地质灾害迹象,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区域或者地段。

次生灾害:指由地质灾害造成的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水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物质泄漏等。

生命线设施:指供水、供电、粮油、排水、燃料、通信、交通等城市公用设施。

直接经济损失:指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建筑物和其它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等破坏而引发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10.2 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国土资源所和镇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10.3 预案的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2100433B

蒲亭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自然灾害防护网 可定制 钢丝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柳州市柳南区安胜筛网经营部
1.名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功能模块 2.功能:平台集成固定电话、警用电台、移动警务系统、会议系统(可视化会议系统),在平台面直接通过电话、电台、移动警务系统或者会议系统等与路面警员或者相关单位建立联系,进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宇视

13% 贵州安丰科技有限公司
应急照明集中电源 RX-D-0.5KVA-1834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荣夏

13% 江苏荣夏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应急照明配电箱电缆 ZR-VV1KV-5×16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 13% 佛山市大地人防设备有限公司
公牛双头应急 265mm×235.5mm×36.5mm;功率因素:/;光效(LM/W):50;色温(K):白光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公牛

13% 中山市领航五金交电有限公司
应急照明集中电源 RX-D- 0.6KVA-1833B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荣夏

13% 江苏荣夏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应急照明控制器 RX-C-1811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荣夏

13% 江苏荣夏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器 RXYK-KQ Ⅱ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荣夏

13% 江苏荣夏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花叶菖蒲(金钱、金钱石昌) H0.35-0.45m 冠幅H0.3-0.35m 五斤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15年7月信息价
花叶菖蒲(金钱、金钱石昌) H0.35-0.45m 冠幅H0.3-0.35m 五斤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15年4月信息价
花叶菖蒲(金钱、金钱石昌) H0.35-0.45m 冠幅H0.3-0.35m 五斤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15年1月信息价
花叶菖蒲(金钱、金钱石昌) H0.35-0.45m 冠幅H0.3-0.35m 五斤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14年12月信息价
花叶菖蒲(金钱、金钱石昌) H0.35-0.45m 冠幅H0.3-0.35m 五斤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14年11月信息价
花叶菖蒲(金钱、金钱石昌) H0.35-0.45m 冠幅H0.3-0.35m 五斤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14年9月信息价
花叶菖蒲(金钱、金钱石昌) H0.35-0.45m 冠幅H0.3-0.35m 五斤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14年5月信息价
花叶菖蒲(金钱、金钱石昌) H0.35-0.45m 冠幅H0.3-0.35m 五斤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14年4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应急预案模块 预案管理:支持脱逃、冲监、劫持、斗殴、灾害事故等应急预案配置管理;预案演练:支持按计划和即时预案演练,实现预案处置流程提醒等功能;应急处置:支持监所发生重大警情时,可启用相关应急预案.|1项 1 查看价格 江西时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   2022-08-24
应急预案管理 应急预案管理通过预案定义、启动、调整、总结等功能,实现将某种类型、等级事故,所需要处理人员、应急小组、处理方法和流程步骤,以预案的形式提前编好,真实事故发生时,直接调用的预先编写好的应急预案,能够快速、高效、有序的控制事故,减少损失.|1套 1 查看价格 苏州光格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3-26
应急预案标识针刺/火灾/停水电气/突发事件范围:设计、制作、安装材质:双层亚克力尺寸:850 应急预案标识 针刺/火灾/停水电气/突发事件 范围:设计、制作、安装 材质:双层亚克力 尺寸:850x570mm|4个 1 查看价格 苏州点彩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19-09-26
标|1套 3 查看价格 东莞市创发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  揭阳市 2022-12-08
预案演练管理 通过演练计划管理、演练详情记录等模块;实现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应急预案需要经过一次或者多次的应急演练事件来验证,详细记录演练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处置结果,通过对预案多次执行,多次评审,多次修正,来|1套 1 查看价格 苏州光格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3-26
中厨房应急预案流程 户外背胶裱5厘PVC板包金边2.4X1.6m|2块 1 查看价格 广州芬奇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1-10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2016年建设子项目之山洪灾害风险预警决策辅助平台 软件应用程序开发,全部费用包干,详见用户需求书|1.0项 3 查看价格 华云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16-12-07
预案管理系统 预案管理系统|1套 1 查看价格 北京蓝泰吉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17-11-10

蒲亭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常见问题

  • 防火应急预案

    提前声明,这是一个范文,请兄弟照葫芦画瓢吧 □ 主题: 事故预案的编写格式 □ 内容: 2005年**地区电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第一章 总体要求 一、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以及正确、快速地处理电网突发事...

  • 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要招投标吗

    一般是需要公开招投标的,如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是特别紧急的抢险救灾工程的除外,其招投标一般由国土部门组织,资质分为地灾甲\乙\丙级.

  • 应急预案怎么做?

    应急预案分为四类1、自然灾害2、事故灾害3、公共卫生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大部分企业的应急预案都属于事故灾害应急预案严重等级也分为四级1、Ⅰ级(特别重大)、2、Ⅱ级(重大)、3、Ⅲ级(较大)4、Ⅳ级(一...

蒲亭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文献

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格式:pdf

大小:17KB

页数: 13页

评分: 4.7

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 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立即下载
某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某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格式:pdf

大小:17KB

页数: 4页

评分: 4.3

某镇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保证我镇行政区域内发生地质灾害时,应急处置工作能协调、高效、有序 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根据《地质灾害防治 条例》要求,结合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和属地为 主、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 处置在某镇镇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危害人民生 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适用本预案。 一、机构与职责 (一)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 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下简称“镇应急小组” )是全镇地质灾害应 急工作的领导机构,其组成如下: 组 长:某某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某某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成 员由国土资源所、林业站、派出所、供电所、卫生院、电信支局、村 建所、水利站、民政办、财政所、人武部、安监站等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组成。 镇应急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国

立即下载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我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的避免因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自贡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荣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荣县范围内处置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1.4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地方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2 组织体系及职责任务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全县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出现超出事发乡镇人民政府处置能力,需由县人民政府处置的小型地质灾害时,根据县国土资源局的建议,县人民政府成立临时性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以下简称县指挥部)。

出现超出县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需由市人民政府处置的中型地质灾害时,由县人民政府提请市人民政府协助处置。

县指挥部负责小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和抢险工作的指挥和部署。其组成如下:

指挥长: 县政府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副县长

副指挥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应急办主任)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县民政局局长

成员:县人武部、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应急办、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发改和科技知识产权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国土资源局、县规建住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农牧业局、县林业局、县教育局、县卫生计生局、县环保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安监局、县扶贫,,移民局、县文体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县气象局、国网荣县供电分公司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县指挥部的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示精神,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全县范围内小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抢险救灾工作;部署和组织跨部门、跨地区的紧急救援;协调县人武部、县公安局参与地方抢险救灾;处理其他有关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的重要工作。

县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县国土资源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汇集、上报险情灾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置与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贯彻县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有关乡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县指挥部成员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为县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组织应急防治与救灾的新闻发布;起草县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县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指导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的业务工作;承担县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参照县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结合本地实际成立相应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

3 预防和预警机制

3.1预防预报预警信息

3.1.1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县国土资源局要会同各乡镇人民政府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形成覆盖全县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县国土资源、水务、气象监测网络互联,及时传送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汛情和气象信息。

3.1.2信息收集与分析

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间的共享。

3.2预防预警行动

3.2.1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县国土资源局要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每年年初拟订本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表明辖区内主要灾害点的分布,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制定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定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3.2.2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县国土资源局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告知当地乡镇政府,并报请县政府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性组织避灾疏散。

3.2.3发放“防灾明白卡”

为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根据已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乡镇长和村(社区)以及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居)民,要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明白卡”发到村(居)民手中。

3.2.4各隐患点应急预案编制落实

各乡镇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逐点落实应急预案,包括:基本情况、重点防范时段、预警信号、撤离路线、避让地点、设置警示标志、应急指挥机构和职责分工、应急处置,并报县国土资源局备案。

3.2.5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

县国土资源局和县气象局要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地质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并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县政府,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各乡镇人民政府要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各单位和当地群众要对照“两卡”的要求(防灾明白卡和避灾工作明白卡),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3.3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3.3.1速报时限要求

各乡镇在接到当地出现特大型、大型、中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必须在30分钟内速报县政府,并抄报县国土资源局。对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中型(含中型)以上地质灾害的小型地质灾害也要按上述要求速报。

各乡镇在接到当地出现小型地质灾害后,应在3小时内速报县政府,并抄报县国土资源局。

3.3.2速报内容

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

4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

地质灾害按危险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等4个级别。

4.1 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Ⅰ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4.2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Ⅱ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4.3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Ⅲ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4.4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Ⅳ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

5 应急响应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分级响应程序,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确定相应级别的应急机构。

5.1 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Ⅰ级、Ⅱ级)

出现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灾情时县政府立即上报并启动相关的应急防治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部署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

地质灾害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作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县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指挥、协调、组织县国土资源、规建住房、交通运输、水务、民政、气象、应急、卫生、公安、武装、消防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5.2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Ⅲ级)

出现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中型地质灾害灾情时,县政府立即上报并启动相关的应急防治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地质灾害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作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险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县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县国土资源、规建住房、交通运输、水务、民政、气象、应急、卫生、公安、武装、消防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5.3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Ⅳ级)

出现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小型地质灾害灾情时,县政府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防治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地质灾害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作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险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县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国土资源、规建住房、交通运输、水务、民政、气象、应急、卫生、公安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5.4 应急响应结束

经专家组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后,经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批准,报请县政府撤消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应急响应结束。

6 信息发布

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发布按《荣县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进行。

7 部门职责

7.1 紧急抢险救灾

县公安局负责组织调动公安消防部队协助受灾乡镇政府动员受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危急时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对被压埋人员进行抢救;对已经或可能引发的水灾、火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进行抢险,消除隐患。

县规建住房局、县水务局、县安监局、县消防大队、国网荣县供电公司局等单位负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保护供水、供气、供电等生命线设施免遭损失,组织抢修损毁的供水、供气、供电、水利等设施,保障正常运行。

县文体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做好旅游服务设施的保护和排险工作,做好旅游景点游客的疏散工作。

县教育局负责指导、督促和帮助受灾乡镇政府修复受损毁校舍或应急调配教学资源,妥善解决受灾乡镇学生的就学问题。

7.2 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发生实况、地质灾害监测等相关信息,组织应急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并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防治与救灾措施建议;组织专业技术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治理工程,减缓和控制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做好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工作并具体负责威胁城镇居民和乡村农户住房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公路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县水务局负责水情和汛情的监测,协调国土部门对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洪涝灾害进行处置;负责河道、水利设施及周边管护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并对洪水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

国网荣县供电分公司负责水电建设项目生产场所和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县规建住房局负责市政设施建设项目及周边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

县教育局负责学校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县扶贫移民局负责移民迁建区、移民迁建设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各乡镇、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安监局负责做好工业企业、矿山开采等生产活动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县气象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所需的气象资料信息,对受灾乡镇的气象条件进行监测预报。

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导和督促工程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如发生的地质灾害可能造成次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时(水、气、渣污染),县环保局负责配合进行水、气、辐射环境等应急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轻环境污染危害。

7.3 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

县卫生计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做好受灾乡镇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预防和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并根据需要对受灾乡镇卫生院提供技术支持。

县农牧业局负责组织受灾乡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加强动物疫情的监测,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动物疫病的暴发流行。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受灾乡镇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管。

7.4 治安、交通和通讯

县公安局负责协助受灾乡镇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蓄意扩大化传播地质灾害险情的违法活动;迅速疏导交通,必要时对受灾乡镇和通往受灾乡镇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交通干线的安全,确保道路畅通;及时组织抢修损毁的交通设施,保证救灾物资运输。

国网荣县供电分公司和各通信企业要尽快恢复受到破坏的电力设施和通信设施,保证电力和应急指挥信息通信畅通。

7.5 基本生活保障

县民政局、县政府应急办负责协助受灾乡镇做好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工作,妥善安排避险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强对救灾款物分配、发放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负责组织实施受灾乡镇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

各有关保险公司负责及时做好相关理赔工作。

7.6 信息报送和处理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调查、核实险情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潜在威胁、影响范围以及诱发因素,组织应急监测,适时掌握险情灾情动态、及时分析、预测发展趋势;随时根据险情灾情变化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措施并报告县指挥部;县政府新闻办应根据县指挥部的要求严格把关,及时发布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充分重视并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做好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

7.7 应急资金保障

县财政局负责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做好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的分配及使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等工作。

8 其他职责

县人武部、县消防大队、县武警中队要严格按照《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规定参与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等工作。

9 应急保障

9.1 应急队伍、资金、物资、装备保障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资金按《荣县财政应急保障预案》规定执行。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必需等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

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负责煤、电、运的综合协调等工作。

9.2 通信与信息传,递,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覆盖全县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并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9.3 应急技术保障

9.3.1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组

县国土资源局成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组,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和应急工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必要时,请求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组,给予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和应急工作技术指导。

9.3.2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科学研究

县国土资源局及有关单位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方法、技术的研究,开展应急调查、应急评估、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9.4 宣传、培训与演练

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防治与救灾演练。

9.5 监督检查

县国土资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对上述各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保障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和检查,及时总结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制订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实施意见并负责落实相关责任。

10 预案管理与更新

10.1 预案管理

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参照《荣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订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报县国土资源局备案。

10.2 预案更新

本预案由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每三年进行修订或更新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11 责任与奖惩

11.1 奖励

对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贡献突出需表彰奖励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11.2 责任追究

对引发地质灾害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追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处理;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中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12 附则

12.1 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

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地质灾害危险区:指已经出现地质灾害迹象,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区域或地段。

次生灾害:指由地质灾害造成的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水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露等。

生命线设施:指供水、供电、粮油、排水、燃料、热力系统及通信、交通等城市公用设施。

直接经济损失:指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等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12.2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县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12.3 预案的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2011年12月1日印发的《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荣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防的通知》(荣县府办发[2011年]51号)同时废止。2100433B

永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1 编制目的

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我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永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实施意见》《运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永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编制。

永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3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实行按灾害级别分级管理、条块结合、

属地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各镇(街道)突发地质灾害应对的主体责任。

科学应对,专业处置。运用科学手段分析论证,发挥专家和专业队伍作用,正确应对和处置地质灾害。

永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我市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贵州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范围内处置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1.4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专业监测网络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处置机制,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各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2、组织体系和职责任务

地区国土资源局负责全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出现超出事发的县市区级人民政府(管委会)处置能力,需由行署负责处置的地质灾害时,根据地区国土资源局的建议,地区行署成立临时性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进处置。

出现超出行署处置能力的,需由省人民政府负责处置的特大、大型地质灾害时,由行署提请省人民政府协调进行处置。

指挥部负责中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和抢险工作的指挥和部署。其组成人员如下:

指 挥 长:行署专员

副指挥长:行署副专员

地区国土资源局局长

成 员:地区国土资源局、地区民政局、地区发展和改革局、地区经贸局、地区教育局、地区公安局、地区财政局、地区建设局、地区交通局、地区公路局、地区煤炭局、地区水利局、地区水文局、地区农业局、地区林业局、地区商务局、地区卫生局、地区畜牧兽医局、地区审计局、地区广电局、地区统计局、地区粮食局、毕节军分区、武警支队、地区电力公司、地区气象局、地区安监局、地区电信局、毕节移动通讯公司、毕节联通公司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

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地委、行署有关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指示精神,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全区范围内中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抢险救灾工作;部署和组织跨部门、跨地区的紧急救援;协调毕节军分区、武警支队参与地方抢险救灾;处理其他有关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的重要工作。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地区国土资源局地灾办。办公室主任由地区地灾办主任担任。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汇集、上报险情灾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置与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贯彻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有关县市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为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起草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指导县市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的业务工作;承担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县市区级人民政府可以参照地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结合本地实际,成立相应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

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相关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需要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指挥机构。

3、监测、预防和预警机制

3.1 监测

各县市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区域地质灾害监测和预报工作,健全工作制度和联系制度,层层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要防护区,由各县市区、乡(镇)、村负责巡视监测工作,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内容及方法;与工程设施直接有关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有关部门、单位负责监测。

3.2 预防预报预警信息

3.2.1 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快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形成覆盖全区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国土资源、水利、水文、气象等部门要密切合作,逐步建成与全区水文、气象监测网络互联,连接国务院有关部门、省有关部门、地有关部门、县市区、乡(镇)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及时传送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汛情和气象信息。

3.2.2 信息收集与分析

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间的共享。

3.3 预防预警行动

3.3.1 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本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成员单位,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每年年初拟订本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标明辖内主要灾害点的分布,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制订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定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3.3.2 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管委会)和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性组织避灾疏散。

3.3.3 “防灾明白卡”发放

为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县乡人民政府(管委会)要根据当地已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乡(镇)长和村委会主任以及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民,要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明白卡”发到村民手中。

3.3.4 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防汛、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并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当地人民政府要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各单位和当地群众要对照“防灾明白卡”的要求,做好防灾的各项工作。

3.4 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3.4.1 速报时限要求

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特大型、大型、中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必须在2个小时内速报县级人民政府、地区国土资源局和省国土资源厅,同时可直接速报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并可抄报省级相关部门。

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小型地质灾害后,应在12小时内速报县级人民政府和地区国土资源局,同时可直接速报省国土资源厅并抄报省级相关部门。

3.4.2 速报内容

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死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有新的变化时,必须及时续报。禁止隐瞒、谎报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4、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

地质灾害按危险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4级:

4.1 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Ⅰ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4.2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Ⅱ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4.3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Ⅲ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 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4.4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Ⅳ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

5、应急响应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按照险情和灾情等级,实行分级响应。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防止灾情的加剧和危害的扩大。

5.1 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Ⅰ级)

出现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时,立即启动地、县市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各级人民政府(管委会)应按照各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展开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县市区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作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特大型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在省级应急机构未介入之前,由地区应急防治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防治指挥部的成员单位,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

5.2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Ⅱ级)

出现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大型地质灾害灾情时,地、县市区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县市区级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当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作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息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险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大型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在省级应急机构未介入之前,由地区应急防治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防治指挥部的成员单位,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和次生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

5.3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Ⅲ级)

出现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中型地质灾害灾情时,地、县市区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作出决策;及时规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中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应急工作在行署的领导下,由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和次生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

必要时,可由地区应急机构争取省级应急机构的帮助。

5.4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Ⅳ级)

出现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小型地质灾害灾情时,县市区人民政府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作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小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应急工作在本县市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本县市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县市区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和次生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必要时,行署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害现场,协助县市区人民政府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5.5 应急响应结束

经专家组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后,经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批准,县市区级人民政府撤销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应急响应宣布结束。

6、 应急响应工作分工

6.1 人员抢救与工程抢救

毕节军分区、武警支队、消防支队:按照《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规定,迅速调集部队或者民兵预备役人员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救。

公安局:协助灾区政府做好动员受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疏散、转移工作,情况危急时,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对被压埋人员进行抢救;对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引发的水灾、火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进行灭火和抢险救援,消除隐患。

建设局:督促、指导发生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地区的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危房检查及在建工程的规范管理,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危房居民安全转移;督促灾区供水、供气通讯等单位加强对供水设施的防护、巡查和抢修因灾受损的市政公用设施,尽快恢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供水、通讯等市政公用设施。

水利局:组织和督促当地水利主管部门开展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地质灾害的巡查、抢险、救助工作;负责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洪涝灾害的处置。

教育局:督促、指导学校组织师生员工避险转移,作出暂时停课和复课的决定;指导、督促和帮助灾区政府修复受损毁校舍和应急调配教学资源,妥善解决灾区学生的就学问题。

电力公司:组织灾区供电部门进行电力抢修,恢复电力供应,全力保障灾区生命线工程、医院、重点工程、军事等重要用户的电力供应。

国土资源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发生实况、地质灾害的监测等相关资料信息,组织应急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并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防治与救灾措施建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治理工程,减缓和排除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

6.2 应急调查、监测与治理

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灾情险情的速报和应急调查与监测工作,聘请有关技术人员配合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提出应急防治措施并提交应急调查报告,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汇集、上报灾情险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治理工程,减缓和排除险情灾难进一步发展。

水文局、水利局:负责汛情的监测,通报汛情动态。

气象局:负责收集、分析有关气象信息,会同地区国土资源局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根据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对重点地区未来3天内的降水、天气状况等气象要素做出预报并及时通报。

6.3 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卫生局:迅速组织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队伍赶赴灾区开展伤员救治工作;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疾病加强监测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控制和防止暴发流行;加强灾区的饮用水源卫生消毒、卫生安全的监管,防止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畜牧兽医局:负责组织灾区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加强动物疫情的监测,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动物疫情的暴发流行。

经贸局:负责协调灾区所需重大救灾物资的紧急调用。

其他部门要配合卫生、医药部门,做好卫生防疫以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工作,并向受灾人员提供精神、心理卫生方面的帮助。

6.4 治安、交通和通讯

公安局、武警支队:做好灾区社会治安稳定的维护工作,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预防和处置因地质灾害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必要时,对灾区和通往灾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公安局、交通局:组织力量抢修因灾损坏的公路、水运设施,保障交通干线和抢险救灾重要路线的畅通;做好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设备、药物、食品以及撤离人员的紧急运输工作;在危险路段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警示过往车辆和行人。

电信公司、电力公司:负责组织、协调电力、通信运营企业尽快修复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应急通信、电力畅通,保障通信设施安全。

6.5 基本生活保障

民政局:组织协调做好灾民的紧急转移和安置工作;调配救灾救济物品,协助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及时设置避险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妥善安置和救济灾民,安排好灾民生活;加强对救灾款物分配、发放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商务局:负责组织实施灾区生活必需品和主要副食品的市场供应。

灾区政府:组织灾民安全转移疏散,并做好灾民的安置工作。

6.6 信息报送和处理

国土资源局:负责实时报送险情灾情动态,及时分折、预测发展趋势;随时根据险情灾情变化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措施,并报告行署,及时发布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6.7 应急资金保障

财政局:负责做好本级预算应急救灾及应急处置所需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做好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督和管理等工作。

发展和改革局:负责重大救灾项目的协调安排和监督管理。

民政局:负责做好省级、地级应急救济款的发放工作。

6.8 次生灾害防范

武警、消防支队、计划发展局、经贸局、安监局、水利局、建设局、供电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调集资源和力量,配合当地政府开展各项处置和救援工作,及时提供人员、装备、设备、技术支援,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缓次生灾害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防止灾害的扩大。

6.9 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各类抢险救援队及其人员要采取防范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对灾损建筑物能否进入、被压埋人员能否施救、因排险施救而引发或加剧灾害发生的危险要进行危险性评估,及时通知现场指挥和救援人员。在施救过程中发现危险,应及时通知现场指挥和救援人员撤离现场。

7、善后处理

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发生后,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应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及时部署地质灾害治理或者避让搬迁;计划发展局做好灾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安排;民政等相关部门做好救灾物资调配和灾民安置工作;财政部门安排必要的救灾补助资金;宣传部门加强协调和指导,组织新闻单位及时、准确、客观地报道抢险救灾的工作情况。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组织督办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协助、指导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的避让搬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并将地质灾害调查处置结果上报行署和地区国土资源局。

因救灾需要,临时调用单位和个人的物资、设施、设备或者占用其房屋、土地的,应及时归还;造成损失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

8、应急保障

8.1 应急队伍、资金、物资、装备保障

加强地质灾害专业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建设,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防治与救灾力量及时到位。专业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武警部队、乡镇(村、社)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等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防治与救灾演练,提高应急防治与救灾能力。

各级财政局:负责做好本级应急救灾及应急处置所需资金的筹集和落实。

各级人民政府(管委会)要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必需等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

各级经贸局:负责煤、电、油、运的综合协调等工作。

8.2 通信与信息传递

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覆盖全区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并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8.3 宣传、培训与演练

各级政府应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与培训救灾知识的普及,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与救灾知识的普及,不断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防治与救灾演习和培训工作。

8.4 监督检查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会同有关部门对上述各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保障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及时总结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的经验和教训。各级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制订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实施意见并组织各部门、各单位负责落实。

9、预案管理与更新

9.1 预案管理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可以参照《地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订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管委会)批准后实施。各县市区的应急预案应报地区国土资源局地灾办备案。

9.2 预案更新

本预案由地区国土资源局负责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报行署批准。

10、责任与奖惩

10.1 奖励

对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贡献突出需表彰奖励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10.2 责任追究

对引发地质灾害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追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处理;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中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11、附则

11.1 名词述语的定义与说明

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地质灾害危险区:指已经出现地质灾害迹象,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区域或者地段。

次生灾害:指由地质灾害造成的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水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

生命线设施:指供水、供电、粮油、排水、燃料、热力系统及通信、交通等城市公用设施。

直接经济损失:指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等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11.2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地区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11.3 预案的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毕节地区2005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毕署办通〔2005〕20号)同时废止。 2100433B

蒲亭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