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于安徽南部(祁门)、浙江(临安、杭州、苍南、泰顺、开化)、福建(建阳、崇安、浦城)、广东(大埔、惠阳)、香港、江西(庐山、星子、铜鼓、贵溪、上饶、资溪、玉山、萍乡、安福、井冈山、会昌、崇义、龙南、安远、寻乌)、广西东南部(大瑶山)、湖南(保靖、卡朋、桑植、武岗)、湖北(利川)、四川(峨眉山、普格、奉节)、重庆(南川)、贵州(花溪、遵义、梵净山)、云南(滨川,鸡足山;鹤庆、屏边,大围山;盈江、瑞丽、丽江)。日本和韩国均有分布。
生长于海拔200-1970米的杂木林下湿地或山谷石上。
植株高90-110厘米。根状茎短而横卧,黑褐色,粗约5毫米,疏被鳞片。叶近生或近簇生;叶柄长20-25厘米,基部深棕色,疏被棕色鳞片,向上禾秆色,光滑无毛;叶片长圆披针形,长70-85厘米,中部宽约20厘米,羽裂渐尖头,基部突然变狭,二回深羽裂;下部有3-4对羽片突然缩小成三角形耳片,中部正常羽片26-28对,近对生或互生,斜展,无柄,披针形,长约10-15厘米,宽1.2-2厘米,羽裂长渐尖头,向基部不变狭或略变狭,圆楔形,深羽裂几达羽轴;裂片28-30对,斜向上或近斜展,以狭的间隔分开,披针形,基部一对裂片的上侧一片略伸长,其余的长7-9毫米,宽约2-3.5毫米,急尖头或渐尖头,全缘。叶脉两面明显,主脉隆起,每裂片有侧脉9-10对,基部一对均出自主脉基部以上处,上侧一脉伸达缺刻底部,下侧一脉伸至缺刻以上的叶边。叶干后纸质,灰绿色,两面脉间光滑无毛;叶轴、羽轴及叶脉下面近光滑或仅疏被短毛,沿羽轴上面纵沟密被伏贴的刚毛,叶脉上仅有一二刚毛。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侧脉中上部,稍近叶边;囊群盖圆肾形,厚膜质,淡棕色,无毛,宿存。
中药学_东方乌毛蕨叶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为了丰富我国森林粗死木质残体研究的对象类型,并为探讨粗死木质残体在天山云杉天然更新中的生态作用奠定基础,借助粗死木质残体5级分类系统,采用临时标准调查法对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鳞毛蕨天山云杉纯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养分含量及其分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鳞毛蕨天山云杉林粗死木质残体体积贮量为337.61 m~3/hm~2,生物量为87.98 mg/hm~2;倒木树干是粗死木质残体的主体组成部分,占总体积的98.09%;(2)以基本密度(比重)为衡量指标,倒木腐朽等级越高,其密度越小,倒木分解符合单项指数衰减模型,分解常数为0.011 74。5个不同腐朽等级倒木的平均滞留时间依次为4年、18年、38年、68年和92年。在自然状态下,倒木分解50%、9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59年、196年和255年;(3)倒木有机碳、全N、全P、全K、Na~+的平均含量依次为55.93%±1.42%、0.34%±0.07%、0.12%±0.01%、0.06%±0. 01%和0.03%±0.002%,Ca~(2+)、Mg~(2+)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6.74±4.87 g/kg和34.89±3.66 g/kg,不同养分的变化趋势不同,但同一养分在不同腐朽等级倒木之间的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