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公私伙伴关系合作治理及其互动机制研究,基于自然垄断产业的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立以PPP模式为核心,对网络利益主体组织和PPP项目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的整体研究。
运用前沿相关理论,对PPP项目网络组织管理和运行系统研究,构建新概念框架,运用技术手段和分析工具,揭示PPP项目建设、运营的内在规律和具体内涵,围绕PPP模式项目合作治理运行方式、互动机制和合作绩效等核心内容,对关系契约、信任机制、激励机制等相关前沿问题展开研究。
本书可用作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城市管理与投融资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者参考书,以及投融资部门、企业经理、职能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的企业专业人士的专业指导书。
本书可用于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系统工程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行政干部、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参考。
第1章绪论
1.1PPP项目研究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
1.3PPP模式界定
1.4存在问题
1.5拟研究内容和框架
1.6本章小结
第2章PPP项目的VFM分析
2.1研究背景及现状
2.2PPP模式下的VFM
2.3VFM的构成要素
2.4PPP项目VFM的评估流程
2.5VFM的定性分析
2.6实证分析
2.7本章小结
第3章PPP项目网络利益主体及关系治理
3.1PPP项目网络利益主体
3.2公私合作关系主体行为特征差异性
3.3PPP项目关系治理
3.4PPP项目关系治理结构
3.5本章小结
第4章PPP项目合作治理和信任机制
4.1PPP项目合作治理
4.2信任度与信任传导
4.3PPP项目信任机制
4.4本章小结
第5章PPP项目合作治理与合作绩效
5.1合作治理与合作绩效的逻辑关系
5.2关系契约与合作绩效的关系
5.3关系契约下PPP项目合作绩效
5.4实证分析
5.5本章小结
第6章PPP项目合作绩效演化和评价
6.1PPP项目合作绩效的演化
6.2合作绩效的衡量与影响因素
6.3PPP项目合作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6.4PPP项目合作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6.5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6.6本章小结
第7章PPP项目互动机制设计
7.1基本概念
7.2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7.3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关系
7.4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交互作用
7.5PPP项目互动机制分析
7.6本章小结
第8章PPP项目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互动激励机制
8.1理论分析
8.2基础设施项目公共与民营部门的激励模型
8.3多阶段项目的激励机制模型
8.4自然垄断产业公私合作关系的政府规制激励模型
8.5本章小结
第9章PPP项目政府部门的价格规制机制
9.1规制理论
9.2自然垄断产业公私合作关系价格上限规制
9.3价格上限规制模型
9.4按比例回报率价格规制
9.5本章小结
第10章天津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基地PPP项目
10.1项目背景
10.2项目概况
10.3项目参与者
10.4项目过程
10.5项目的VFM评价
10.6项目的绩效评价
10.7项目合作双方的互动
10.8天津国家安全产业基地建设问题
10.9本章小结
参考资料 2100433B
目前我国大力推进PPP模式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是PPP项目成败的关键。本文研究PPP项目中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机制,提出在社会资本服务表现偏好能确定或不能确定时政府和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投资回报的投资回报分配机制,研究政府和社会资本获得满意投资回报的方法。为了保障PPP项目中政府和公众的收益。分析政府设置应对社会资本道德风险的惩罚机制的决策条件并提出政府设置惩罚机制的建议。为政府建立PPP项目的投资回报机制提供参考。
合作伙伴选择的合理与否对PPP轨道交通项目的目标和绩效实现至关重要,甚至可能导致项目成功或失败。由于缺乏完整的合作伙伴选择机制设计,完全照搬现行工程招投标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PPP项目实际需要。本文以PPP轨道交通项目私营合作伙伴选择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参照国际工程两阶段选择性招标,提出了包含准入规制、优选程序和协商谈判的三阶段选择机制。首先,借鉴香港PASS系统原理进行合作伙伴的准入规制;其次,构建了备选合作伙伴优选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基于IAHP和Vague集理想解的优选模型;然后,根据优选结果排序就特许协议内容等逐一进行协商谈判;最后,实证分析验证了该选择机制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PPP模式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由于PPP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不完全契约特性,项目争端也频繁发生。如何通过争端谈判使双方达到一致,并实现共赢及获得较高的满意度,是PPP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PPP 项目争端谈判的特点,通过案例研究和访谈等方法,筛选出25个PPP项目争端谈判的影响因素。再从契约和关系两维度建立PPP项目争端谈判的影响因素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的交互作用,建立两类治理对PPP 项目争端谈判行为和谈判绩效的可能作用路径假设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设模型。研究发现,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分别能促进谈判双方在PPP项目争端谈判中采取合作型谈判行为,而且,关系治理能够促进契约治理对谈判行为的影响。本研究进一步应用图模型理论构建PPP项目争端谈判治理机制的图模型,分析治理机制与谈判行为在谈判过程中的均衡机理。并结合演化博弈理论,通过求解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模型主要参数与争端谈判演化稳定策略的关系,得出影响双方选择强硬或妥协策略的关键参数。最后通过多案例对比分析,采用纵贯研究方式对PPP项目争端谈判的治理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对模型进行修正。本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争端谈判领域研究成果和项目治理理论,从而为PPP项目甚至普遍情境下争端谈判治理机制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100433B
在PPP模式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同时,由于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不完全契约特性,争端也频繁发生,对双方和社会公众利益造成损害。如何通过争端谈判使双方达到一致,并实现共赢及获得较高的满意度,是PPP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项目现场调研,访谈和项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在争端谈判方面有代表性的PPP项目进行定性数据收集,通过案例对比研究和确定性因子分析从契约和关系两维度建立PPP项目争端谈判的影响因素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PPP项目争端谈判的影响机理,并应用图模型理论构建PPP项目争端谈判治理机制的图模型,分析治理机制与谈判行为在谈判过程中的均衡机理。最后通过模拟谈判实验进行实证研究,对模型进行修正。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丰富并完善了争端谈判研究成果和项目治理理论,为PPP项目争端谈判治理机制设计提供借鉴。
世界各国因行政体制、历史沿革、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等不同,形成水治理体制机制复杂多样,且往往与资源环境治理体制互相交织。在研究讨论水治理体制时,往往存在对国际经验随意裁剪、做简单化取舍、水和水资源概念混用、管理组织和机制不分等问题,导致一些发展演变趋势和内在规律难以厘清。
《水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分析了国际水治理机制体制经验,对我国水治理体制的概念、内涵、阶段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做了理论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供大家参考借鉴。
水既表现为单纯的H20本身,很多表现为水环境介质和水生态载体,具有资源特征、环境特征、生态特征,是生产之要、生命之源、生态之基,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和生态属性。治水的目标也表现在防治水旱灾害、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水资源等社会经济功能的管理,也表现为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维护水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功能的管理。
正是这些复杂的多种内涵、多种特征、多种属性,使水治理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我国现在多部门分工负责的治水体制,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进水的多重属性发展和功能管理。但我国水治理职责过分交叉破碎,且权责不对应、不匹配,对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不足。从国际趋势和客观规律来看,首先,基于治水目标导向的变化和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应从过多关注经济价值开发转型为很多多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的系统保护监管。
其次,国际上日益强化综合管理。国际上流域委员会的形式,往往是高层理事会、协调委员会、多元共治协会(包括相关方和专家、民众代表)、执行机构(如英国水管局、法国企业化运作等)。而且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大部分国家流域委员会归环保部门监管、领导。这些委员会在理论上遵循的是综合管理机制(comprehensive management)而非一体化管理(integrated management),且综合管理在区域流域上均有不同形式(如美国国家环保局10个大区、州级地区水资源质量控制分区等),不能将分权决策的流域区域综合管理等同于流域委员会机构一体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