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光波导技术简介
基于平面光波导技术解决方案的器件包括:分路器(Splitter)、星形耦合器(Star coupler)、可调光衰减器(Variable Optical Attenuator, VOA)、光开关(Optical switch)、光梳(Interleaver)和阵列波导光栅(Array Waveguide Grating, AWG)等。根据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如响应时间、环境温度等),这些器件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体系以及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器件都是光无源器件,并且是独立的。他们之间可以相互组合,或者和其他有源器件相互组合,能构成各种不同功能的高端器件,如:VMUX = VOA + AWG、WSS = Switch + AWG等(图2)。这种组合就是PLC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光子集成(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 PIC)。
国外PLC技术已完成产业化;而在国内,我们才开始起步。国内公司更多的是以分路器的封装为切入口,进入PLC行业。相应的PLC晶圆生产线仅停留在科研阶段,要完成产业化,尚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波导线,也称之为花边或边线等,主要用在地面周边或者过道玄关等地方。一般为块料楼(地)面沿墙边四周所做的装饰线;宽度不等。楼地面做法中加入与整体地面颜色不同的线条以增加设计效果。
波导管区段安装由波导管组装和两端的终端部件组成。一个波导管区段安装 1 个固定支架,由于温度变化,波导管可以从固定支架处向外膨胀。为了波导管易于膨胀,滑动支架按固定距离安装,易于波导管滑动。波导管安装...
(6)辅助的扩散片技术:采用日本KIMOTO、积智电等扩散片,使产品视觉效果均匀,亮度提升。
文章对采用平面光波导技术的单纤三向器件(Triplexer)芯片结构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单元结构的光谱响应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结构的工艺容差性。结果表明,采用双模耦合器和M-Z干涉仪结构可以得到工艺容差性高、光谱响应优良的适用的Triplexer器件。
在分析了非对称Y分支平面光波导理论的基础上,利用BPM算法,对Ti∶LiNbO3分支波导进行了计算和仿真,得到了其分叉角与功率分配的关系;同时对几个Y分支级联所构成的非对称分路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非对称光分路器分配光功率,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这为制作光分支器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参数 1X4 1X8 1X16 1X32 1X64 波长 1260 to 1640nm 插损 ≤7.5db ≤10.8db ≤13.8db ≤17.2db ≤20.2db 一致性 ≤0.8db ≤1.0db ≤1.5db ≤1.8db ≤2.0db 偏振损耗 ≤0.2db ≤0.2db ≤0.3db ≤0.3db ≤0.4db 回损 ≥55db 方向性 ≥55db 工作温度 -40 to 85度
1、有线电视网络 2、其他光纤系统 3、光纤到户系统 4、模拟\数字无源光网络 5、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
1、高可靠性 2、高通道数 3、紧凑精巧设计 4、工作波长范围宽 5、工作温度范围大 6、低插入损耗和低偏振相关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