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破坏力学与工程防灾减灾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相关课程 | 力学、结构工程、桥梁工程 |
---|---|---|---|
仪器设备 | 大型设备300台(套) | 研 究 | 材料-结构-工程的破坏力学 |
(一)基本情况
实验室 重点针对新型材料与结构在时变和灾变环境下的全寿命周期安全服役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长期荷载、突变荷载、交变动载、强地震、随机过载等动力作用及其多场环境耦合下材料及结构损伤破坏演化过程,破坏力学机理及其安全控制。实验室主任王清远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领导的团队以留学回国教授为主体,骨干成员7名,研究生30余名。近五年团队先后获得国家杰青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教育部创新团队及国际、地方合作等项目30余项课题支持。超长寿命疲劳研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二)平台条件
实验室包括能源工程安全与灾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破坏力学与工程防灾减灾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于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家“985”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和“211”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三)仪器设备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目前已拥有实验室总面积8890m,拥有各类大型设备300台(套),如:美国MTS815实验系统(460吨,高温高压,三轴及动静态)、日本岛津EHF疲劳试验机、岛津超高周疲劳试验机、岛津MMT疲劳试验机、岛津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TKS四试件超长寿命疲劳试验机、DMA热动态力学仪、电磁振动疲劳系统、电液伺服万能实验机、电子扭转实验机、日本岛津电子万能实验机、500吨、200吨压力机等,ISS高精度微震监测微振监测仪,冲动载作用下材料力学性质SHPB实验装置。另外还拥有:ANSYS、ABAQUS、 FE-Fatigue、FLUENT、FLAC3D等计算软件。仪器设备总价值约4252余万元。2100433B
重点研究灾害环境下材料-结构-工程的破坏力学、灾变规律、灾害预防与控制的理论及技术问题。“破坏力学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将是四川省更积极主动应对自然灾害,更好更快培养高层次灾害科学与技术人才,利用四川大学在上述领域的研究基础和优势,采用理论分析、试验分析、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研究强地震、随机过载、长期荷载、突变荷载、交变动载等动力作用及其多场环境耦合下重大工程损伤破坏演化过程,揭示重大工程的灾变机理和损毁机制,实现对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过程从简单效应分析到多效应耦合的全过程分析的重点跨越和理论升华。利用四川大学多学科优势资源和平台条件,系统研究灾害环境下重大基础设施及工程的破坏力学、灾变规律、灾害预防与控制的理论及技术问题,发展防灾减灾科学和技术,对促进四川大学学科交叉、建设破坏力学与防灾减灾科研创新团队和高水平科研平台,全面提升我国,特别是四川省综合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出版社的《防震减灾四字经》
雷电是一种自然灾害天气,它发生在因强对流天气而形成的雷雨云之间或雷雨云与大地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自然界的雷击主要有直击雷和感应雷两种,在雷暴活动区域内,直击雷是指雷云直接通过人体,建筑物或设备等对地放...
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一本就够了。急!!!!!!!!!!!!!!
房屋作为人类栖息的场所和进行各类活动的物质条件,安全是第一位的,直接影响安全的影素,除房屋结构外,当属各类灾害对其的破坏,在各类灾害中发生频率最多的要算火灾,破坏最大的应该是地震,此外还有风灾、雷击、...
桥梁工程防灾减灾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作为山西省桥梁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依托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准则,以\"自主创新、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的运行模式,立足桥梁工程防灾减灾领域科技前沿,结合国家战略和山西防灾减灾的区域特点,就中小跨径桥梁工程防灾减灾、安全运营评估、加固与改造3个方向组织开展应用基础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正>桥梁工程防灾减灾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作为山西省桥梁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依托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准则,以\"自主创新、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的运行模式,立足桥梁工程防灾减灾领域科技前沿,结合国家战略和山西防灾减
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经省教育厅等部门批准成立,是我国开展黄土力学与工程问题研究的基地。重点实验室依托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和防渗研究所设置了黄土工程特性与力学模型、黄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土工防渗技术三个研究室和土工防灾减灾工程、土工数值仿真分析两个研究中心。 2100433B
城市与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为深圳市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12月开始筹建,2009年7月通过验收。
城市与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为:土木工程新型结构体系及其抗灾性能设计、城市风灾与综合防灾减灾、重大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振动控制与智能结构系统、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与灾害应急反应、城市与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数字模拟与协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