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云南(屏边、绿春、文山、西畴、广南、腾冲、盈江)。
生于海拔1300—2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或河谷疏林。
乔木,高8—18米,胸径可达30厘米;小枝黑褐色,幼时稍压扁,无毛,具皱。叶片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稀倒卵状披针形,长9—18厘米,宽4—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叶面深绿色,背面稍淡,两面无毛,全缘,稀中部以上有疏齿;侧脉8—10对,与中脉叶面凹陷,背面突出;叶柄长1.2—2厘米,无毛。花单性,异株,组成伞房花序,腋生,长1—2厘米,无毛,花梗长3—4毫米;苞片卵状三角形,长3—4毫米,先端急尖,边缘膜质,具短缘毛;花萼钟状,长1.5毫米,有5—8齿,齿长约0.5毫米,有缘毛;花冠绿白色,冠管长2—2.5毫米,裂片4,长圆形,长2.5毫米,先端圆,外卷;雄蕊2—3,稀4,着生花冠管近基部,花丝长2—3.5毫米,伸出花冠外约1毫米,在花冠管内的与之贴生,花药长圆形,长1.5毫米,顶端有一圆形突起;退化子房扁球形,长约1.2毫米,无毛。雌花未见。核果长圆形,长2.5—3厘米,直径1.5—2厘米,成熟时紫黑色。花期4—5月,果期7—11月。
桂花包括月桂。月桂(Laurus nobilis) 樟科月桂属的一种,为亚热带树种[1]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树冠卵圆形,分枝较低,小枝绿色,全体有香气。叶互生,革质,广披针形,边缘波状,有醇香。单性...
分布筋只计算伸出板外的700mm及350mm处。
将桂花晒干,或者炒干。不过晒干容易脏,炒干控制不好容易焦。 如果有条件可以用热风吹干,也就是俗称的脱水:将桂花置于两头通风的环境,从一头用鼓风机吹入50摄氏度的热风,风量可以不大,但时间必须持续,一般...
种子含泊20.4%,可供工业用油。理化性质:折光率n20 D 1.4521,酸值0.6,碘值86.1,棕榈酸9.0,硬脂酸2.3,花生酸微量,油酸71%,亚油酸17.6%。
桂林的桂花 桂林是有名的景致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植物质源丰 盛,市区仅高级植物就有 1000 多种。这里的气象和土壤条件特殊合适桂花的生长, 在桂林无 论是庭院、街道,还是山岩、水际、村旁,随处可见桂花的芳姿,甚至在石灰岩山上也有野 生桂花的踪影。所以,桂林被称为“叶密千重绿,花开万点黄”的桂花之乡,素有“桂林桂 林,桂树成林”之说。 一、桂林的古桂 桂林是桂花的原产地, 有 2500 多年的栽培历史, 而桂花在桂林的生长历史可追溯到一万 年前新石器时期。考古工作者在桂林南郊的甑皮岩洞穴遗址中,就曾发明有桂花的孢粉。随 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桂林市仍保存有不少古桂,成为这里奇特的景观。 目前桂林市发明的一株人工栽植的桂花树,位于市郊唐家里自然村旁。据 1995 年调查, 该树高 14米、冠幅 14.7 米、基围 4.2 米,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至今犹老干苍
桂花有很多别称:因为叶子像圭而称“桂”;纹理如犀,又叫木犀;其清雅高洁,香飘四溢,被称为“仙友”;桂花又被称为“仙树”、“花中月老”。桂花通常生长在岩岭上,也叫“岩桂”;桂花开花时浓香致远,其香气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清可荡涤,浓可致远,因此有“九里香”的美称;黄花细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桂花为“仙客”;花开于秋,旧说秋之神主西方,所以也称“西香”或“秋香”;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
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提到的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东汉袁康等辑录的《越绝书》中载有计倪答越王之话语:“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就受人喜爱。
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当时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
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巅,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南京为天朝古都,南朝齐武帝(公元483—493年)时,湖南湘州送桂树植芳林苑中。《南部烟花记》记载,陈后主(公元583—589年)为爱妃张丽华造“桂宫”于庭院中,植桂一株,树下置药杵臼,并使张妃驯养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可想而知,当时把月亮认作有嫦娥、桂树、玉兔存在的月宫这一传说已相当普及,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把桂树用于园林栽培了。现陕西汉中市城东南圣水内还有汉桂一株,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臣下萧何手植,其主干直径达232厘米,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枝叶繁茂,苍劲雄伟。
唐代文人引种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柳宗元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为杭州、苏州刺史,他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唐相李德裕在二十年间收集了大量花木,其中剡溪之红桂,钟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红桂,先后引种到洛阳郊外他的别墅所在地,此时园苑寺院种植桂花,已较普遍。
桂花的神话传说不断出现,尤其是唐代小说中的吴刚伐桂的故事,更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传说中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汉朝河西人吴刚,因学仙时,不遵道规,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在树下稍事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毛泽东的诗词“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这一典故。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李白在《咏桂》诗中则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植君园”。表明诗人要植桂园中,既可时时观赏,又可时时自勉。这种需要,导致园中栽培桂花日渐普遍。如宋朝梅尧臣《临轩桂》:“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中“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阶桂影秋绰约”说明在玉色的台阶前植桂。元代倪瓒《桂花》诗中“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桂花的民间栽培始于宋代,昌盛于明初。中国历史上的五大桂花产区均在此间形成。中国桂花于1771年经广州、印度传入英国,此后在英国迅速发展。现今欧美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各国均有栽培,以地中海沿岸国家生长为最好。
武汉:汉口江滩3458株,百步亭游园153株,黄浦路24株、汉江绿地63株、江城绿化已从过去添绿、添花升级到添香阶段,在新建、改建的公共绿地中增加芳香类植物数量,提升城市品位。百步亭小区前些年在小区中心广场栽种了473株桂花树,很受居民喜爱,经过不断补栽,已有上千株,每到中秋前后就桂香悠悠,俨然闻名象牙塔的武大桂园。武汉还特意推出武汉赏花地图,方便游客赏桂花,樱花,梅花等各种花木。武汉市新洲区现有桂花基地13000亩,主要分布在仓埠,有基地34个,其中500亩以上11个,最大的桂花园,面积近4000亩,这也是全国最大的桂花园,还有华中最大的丹桂园,面积1000亩。其一,桂花品种最多。有157个品种,全国最多。 其二,桂花珍品多,其中早红丹桂面积1000亩,是华中最大的丹桂园。其三,桂花繁育基地面积最大,正在繁育的桂花苗已有400万株,列华中最大。
苏州:市花为桂花。桂花公园建成于1998年10月,占地16.5公顷,位于苏州古城的东南隅。桂花公园是以苏州市的市花“桂花”命名。园内花灌木以常绿植物为主,品种达260余种,其中不乏名贵稀有树种。尤以桂花树种为特色,园中桂花品种之丰富,数量之多,居中国国内首位。为国内桂花品种收集和种植数量最多的专类园。为了建成桂花品种专类园,支持“桂花品种国际登录权”工作的开展,公园里组织人马南下上海、杭州、浙东、浙西,远赴四川东南部十几个县,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寻觅到一些久闻其名而无缘相见的知名品种,如九龙桂、一串红和雪桂等,这些品种除桂花公园有一定量保存外,别处均不多见。国内经桂花分类专家向其柏和刘玉莲记载的桂花品种有62个,其中桂花公园收集的品种就有50个,分属四季桂类和秋桂类两大类和四季桂、银桂、金桂和丹桂4个品种群。
咸宁:咸宁市桂花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载,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诗人屈原途经咸宁写下了“奠桂酒兮椒浆”、“沛吾乘兮桂舟”的美妙诗句。500年前民间就有酿制桂花美酒的传统。咸安现存少量千年古桂。咸宁桂花在种植面积、品种数量、古桂树量、桂花产量、桂花质量和桂花苗木等六方面均位居全国第一。该市桂花品种数量、古树数量、基地面积、鲜桂花产量、桂花品质等五个主要资源指标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全市6县市区45个乡镇分布有桂花,拥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大品种群,近三十个桂花品种,现存地径5厘米以上桂花150万株,折合面积5万多亩。特别是全市百年以上古桂达2000株,占全国2200株的91%。1963年、1983年国家先后两次命名咸宁为“桂花之乡”;2000年,国家再次命名咸宁市咸安区为唯一的“中国桂花之乡”。
六安:电视剧《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背景地陆安洲即是现今的六安,六安又称陆安,因读音相同,常被写作陆安。中国桂花最大产区,集中产区之一。《八月桂花遍地开》是由大别山民歌《八段锦》的曲调改编而成,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信阳:信阳市将桂花作为自己城市的市花。桂花,八月飘香,淡雅烂漫,承载信阳红旗不倒、坚持斗争的革命精神。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信阳山水秀丽,气候宜人,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
杭州:杭州用桂花做市花在于更深层次的内涵,桂花是一种有内涵的花。首先它的香气浓郁,优雅怡人。每当金秋时节桂花开放时,杭州满城弥漫着桂花香,令人感觉舒畅欢愉。其次,历代文人墨客对杭州桂花的吟诵数不胜数,可见桂花在杭州的种植也是很有历史的,并且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欢的。所有在桂花时节来杭州游玩的游客无不为其倾倒,桂花香已经成为了杭州的一种标志。
桂林:桂林市的市花是桂花。在桂林这个风景优美,世界闻名的旅游名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吸引了中外的许多人士,在桂林有“桂林桂林,桂树成林”的俗语。桂林的桂花种类繁多,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个品种群,约63个品种。除了常见的品种,桂林的石山上还生长着石山桂、狭叶桂等桂林独有的桂花品种。桂林的桂花种类之齐全、品种之多,在国内都少见。
威海:终年常青,树叶繁茂,中秋花盛时芳香四溢,对毒气有一定的抗性,是机关、学校、居民住宅的优良绿化树种。桂花性喜温暖,又喜阳光,耐半阴,对土壤要求不严。栽培桂花是威海市民的广泛喜爱。1993年5月经威海市人大常委会确定,威海市市花为桂花。
衢州:市花桂花终年常绿,花期正值仲秋,有"独占三秋压群芳"的美誉,园林中常作孤植、对植,也可成丛成片栽植。为盆栽观赏的好材料。
花语:中国人寓意桂花为“崇高”、“美好”、“吉祥”、“友好”、“忠贞之士”和“芳直不屈”、“仙友”、“仙客”;寓桂枝为“出类拔萃之人物”及“仕途”;欧美寓桂枝为“光荣”、“荣誉”。
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李白: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李贺:“翩联桂花坠秋月”、“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 翩联桂花坠秋月,孤鸾惊啼商丝发。”、“新桂如蛾眉,秋风吹小绿。”
朱熹《咏岩桂》: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朱淑真《木犀》: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高适: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刘禹锡: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元稹: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
颜真卿:山寒桂花白
张九龄:桂华秋皎洁。
屈原 《离骚》:援北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酌椒浆。
范云《咏桂》: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朝。
李清照《拥鸽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陈志岁《桂花》:“清贞更造清芬境,大地萧条赖挽回。”(注:桂花全部图片网址 )
详细表达出该部分剖切线以上的建筑与室内空间的造型及其关系。
表达出平顶上该部分的灯位图例及其他装饰物(不注尺寸)。
表达出窗帘及窗帘盒。
表达出门、窗洞13的位置(无门扇表达)。
表达出风1:3、烟感、温感、喷淋、广播、修口等设备安装(不注尺寸)。
表达出平顶的装修材料索引编号及排版。
表达出平顶的标高关系。
表达出轴号及轴线关系 。
表达出该部分剖切线以上的建筑与室内空间的造型及关系。
表达出详细的装修、安装尺寸。
表达出平顶的灯位图例及其他装饰物并注明尺寸。
表达出窗帘、窗帘盒及窗帘轨道。
表达出门、窗洞口的位置。
表达出风口、烟感、温感、喷淋、广播、检修口等设备安装(需标注尺寸)。
表达出平顶的装修材料及排版。
表达出平顶的标高关系。
表达出轴号及轴线关系 。
表达出该部分剖切线以上的建筑与室内空间的造型及关系。
表达出平顶装修的节点剖切索引号及大样索引号。
表达出平顶的灯位图例及其他装饰物(不注尺寸)。
表达出窗帘及窗帘盒。
表达出门、窗洞口的位置。
表达出风口、烟感、温感、喷淋、广播、检修口等设备安装(不注尺寸)。
表达出平顶的装修材料索引编号及排版。
表达出平顶的标高关系。
表达出轴号及轴线关系 。
“平顶”简单来说,就是建筑物的顶部是平的。这种“平”既包括水平,也包括中间顶部略有突起,或是屋顶为一面坡式,当然这种“一面坡”与单顶坡是不同的。
他没有单顶坡屋面那么大的坡度,平顶建筑主要常用于我国的西北,西南,和华北等地区,这些地区干旱少雨,较为适合建筑平顶房屋。平顶的做法先是安檀,钉椽,然后在椽子上铺设苇草,秸秆或是铺板等其上再用土和草墁成灰顶,稍微讲究的做法就是再于灰顶上墁石灰打压磨平。而最为讲究的方法是用方砖铺顶。
平顶线
股价上升到高位后,出现了两条最高价同值的图线,这两条K线,就叫“平顶线”,又称“镊顶”或“平头顶”。该图线有多种形态,如图1前一图线为上影线,后一图线为光头的平顶线;或两条图线均为上影线的平顶线;抑或两条图线均为光头的平顶线。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