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电网电容电桥测试仪针对变电站现场测量并联电容器组中的单个电容器电容值时存在的问题而专门研制的,它着重解决了以下问题: (1) 现场测量单个电容器需拆除连接线,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易损坏电容器; (2) 电容表输出电压低而导致故障检出率低; (3) 测量电抗器的电感。(4)该仪器具有测量工作量小、快捷简便、性能稳定、测量准确、故障检出率高等特点外,它的电流测量单元还可兼作CVT、避雷器等电器设备的测量之用,具有一机多能的功效。
中文名称 | 配电电网电容电桥测试仪 | 可测电容范围 | |
---|---|---|---|
测量精度 | 分辨率 |
1、仪器测量范围及精度:
a. 电容测量
(1)
(2)可测容量范围:5 ~ 20,000kvar;
(3)
(4)
0 ~ 19.99μF ±1.0%rdg;
0 ~ 199.9μF ±1.0%rdg;
0 ~ 1999μF ±1.0%rdg;
b. 电流测量
(1)电流测量范围:0~199.9mA;
0~1.999A;
0~19.99A;
0~199.9A;
0~1000A;
(2)测量精度:±1.0%;
c. 电感测量
1mH~10H
2、工作电源:
a. 额定电压:工频220V±10%;
b. 额定频率:50Hz;
c. 额定输出:25V/500VA;
3、仪器的正常工作条件:
a. 环境温度:0℃ ~ +40℃
b. 相对湿度:≤90%
4、显示打印方式:液晶显示屏全汉字显示
面板式高速打印机
5、外形/重量:400×320×220 mm / 8kg
该测试仪采用新一代高速混合微处理器,高度集成化,芯片内置双路高速16位AD转换器,同步采集被试电容器的电压信号电流信号,自动识别转量程、程控放大器增益,其放大能力1千倍以上,所选用精密电阻器,温度引响小,将其转换数据经微处运算后,得到测试结果,送液晶屏显示全部测量参数,整个测量过程仪器自动完成。
◆ 不需拆母线, 一键全自动测量, 精度高, 稳定性好, 国内技术领先。
◆ 量程自动转换, 大屏幕液晶显示, 汉字菜单操作提示, 可储存和打印数据。
一些元器件的测试条件是根据被测件在电路中的实际应用或者根据相关产品标准或者根据自己的要求。一般小于100pF电容用高于100K以上的频率测量,如安柏的AT2818,国家标准测试中等电容的测试频率标准是...
电容电感测试仪,可以用HPS2817B、HPS2817系列,都可以满足要求的。为了达到好的效果肯定要用这些好的电容电感测试仪,测试频率高,精度好!150左右的,是属于大概看下参数的,不适合的!
目前,我国配电系统的电源中性点一般是不直接接地的,所以当线路单相接地时流过故障点的电流实际是线路对地电容产生的电容电流。据统计,配电网的故障很大程度是由于线路单相接地时电容过大而无法自行息弧引起的。因...
>量程自动转换
> 储存数据
> 实现波形和测量处理数据同屏显示,使测试过程更直观
> 具有设置、校正和调试功能
word 文档 可复制编辑 电容测试仪 摘 要 本系统以 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 555构成的脉冲发生器,产生 150ms, 占空比约为 100%的触发脉冲作为单稳态电路的输入。根据单片机控制选择不同 量程的电容值进行切换,测量脉冲宽度,从而求出 1000PF—1UF电容。 Abstract Th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 for the control of the core 51 through 555 constitute the pulse generator, resulting in 150ms, duty cycle of approximately 100% of the trigger pulse monostable circuit as input. Single-chip control in accordan
高压电容电桥检定规程
由于大量的常闭分段开关和常开联络开关存在于配电网中有,调度员在正常、检修或事故运行方式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进行操作来调整配电网络结构,以优化配电网运行模式,从而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这种方式被称为配电网重构。按照应用侧重点的不同,配电网重构可分为网络优化重构(简称网络重构)和故障后重构(也称故障恢复)。
作为配电系统运行和控制的重要手段配电网重构在配电管理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配电网络广泛采用环状设计、开环运行。通常情况下,在沿馈线方向上分布了一定数量的常闭分段开关,而在馈线之间装有常开的联络开关。为了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根据负荷的变化需要定期调整这些开关的状态来重新建构配电网络的运行结构,使负荷在各馈线之间自由流动,从而达到合理分配的目的;在故障状态下,为了保证供电能够得到尽快地恢复,网络运行方式最为经济合理,相应的网络结构优化也是十分必要的。
实际上,由于配电网中的开关数目巨大,随之生成的环状网络树的数量也十分可观,因此在理论上配电网重构问题是一个庞大的非线性整数组合优化问题。考虑到开关组合数量巨大,将它们作为优化变量进行穷举搜索将面临“组合爆炸”问题,从而导致数学求解过程中计算量过大,占用大量的机时,并且无法确保计算过程的收敛性。为了解决计算速度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配电网络重构问题,目前大家将研究与改进的主要方向集中在优化算法和优化目标两个方面。
直流配电系统的未来趋势应包括中压配电网和用户侧低压配电网的公共配电网络,即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和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其中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和电压等级的选择是直流配电网的重要因素。
确定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结构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
(1)直流配电系统必须能够与大电网并网运行,所以并网变换器必须具有功率双向流动的特性,以便将DG发出的过剩能量传输给交流电网;
(2)直流配电系统必须能够为负载提供较为稳定的电压;
(3)直流配电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与多端直流输电技术相比,直流配电技术更关注直流入户的实现,必然涉及多级直流配电及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等问题,如中压直流配电网中的部分电能,需经直流变压器等直流降压装置送到低压直流配电网后再供用户使用,因此其系统结构与工程实现相对而言比多端直流输电要复杂得多。其基本的拓扑结构主要有环状、放射状与两端配电3种,如图4~图6所示。
交流电网、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交直流工业负载等各类电源与负载,根据自身要求经不同类型的适配器接入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配电网。各类交、直流电源产生的电能,分别经VSC和DC/DC换流器转换成一定电压等级的直流电并通过直流配电网输送到各负载端,再经VSC或DC/DC换流器分别转换成交流或直流电为相应的交流或直流负载供电。一般来讲,与交流大电网连接的VSC具备能量双向流动的功能,以便实现直流配电网与交流大电网之间的电能交换与功率平衡;连接储能设备的DC/DC换流器涉及充、放电,同样也是双向型的。通常来说,环状网络及两端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相对较高,但故障识别及保护控制配合等也相对困难,放射状网络供电可靠性相对较低,但故障识别及保护控制配合等相对容易。选定直流配电网络拓扑结构需要综合考虑直流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供电范围牌离)及投资等实际工程需要。一般情况下,网状结构主要用于直流输电,而树状结构主要用于直流配电。
(1)按上层传输方式分类
低压直流配电网即用户侧直流配电网。按上层传输方式分类,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可分为两类。如图7所示,交流传输、直流传输的DC配电系统结构。
由于目前各国对直流配电网的研究都还处在试验探索阶段,对直流配电网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直流配电网接入电网装置的研究及其关键设备的研制目前接近空白,因此,现在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如图7中(a)所示的上层为交流传输的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图7中(b)所示的直流配电系统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按交流负荷供电方式分类
按交流负荷供电方式分类可分为两种:集中型供电模式和模块式的辐射型供电模式。集中式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参见图8中(a),两个交流系统靠一条直流线路相连。用户与直流系统相连,多个用户从一个变流器取电。辐射型参见右图8中(b)。用户不直接与直流系统相连,每一个用户对应一个变流器。
1)集中式供电模式是类似于高压直流输电的直流配电系统。多个用户从一个变流器取电,此种拓扑结构简单,变流器效率高,但其扩展和冗余能力较差,不适宜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且变流器容量大、负担重、可靠性也会降低。适用于电源和负荷均比较集中的情况。
2)模块式直流配电系统。用户间接与直流系统相连,每个用户作为一个单独模块各自对应一个变流器,此种拓扑结构扩展能力和冗余能力都很强,但变流器效率低。适用于电源和负荷均比较分散的情况。
直流配电系统有利于分布式电源并网和直流负荷用电,通常分布式电源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安装会比较分散;低压直流配电网的直流用户可直接通过变换器从直流母线上取电,故用户也可比较分散;为了兼容更多的分布式电源和负荷接入系统,就必须充分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因此,直流配电系统适合采用辐射型网络结构。
配电网是以使用电能为主要任务的那一部分电力网络,根据电压等级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配电网。
高压配电网:通常为35-110kV,负荷密度大可用220kV。
中压配电网:通常6-10kV,6kV为淘汰型。
低压配电网:220/380V。
电压等级的选择问题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需求随电压增大而下降的运行成本曲线与上升的投资成本曲线的交点。
我国中压配电网以10kV为主。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用电需求急剧攀升,10kV配电
系统呈现出容量小、损耗大、供电半径短、占用通道多等劣势,配电网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的矛盾日益显现。20kV中压供电优势:20kV是介于35kV与10kV之间的新供电模式。与35kV相比,20kV可降低造价、节约土地、减少电压转换环节、集约利用廊道资源。与10kV相比,20kV供电半径增加60%,供电范围扩大1.5倍,供电能力提高1倍,输送损耗降低75%,通道宽度基本相当,在输送功率相同时,可减少变电站和线路布点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