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云南南部。
生于海拔2100米左右的山地。
原种形态:常绿灌木,高1-3米,稀达5米,树皮灰黑色;枝条细长,左右曲折,具纵纹,无毛。叶卵状长圆形,稀卵形、长卵形,革质,有香味,长7-9(-12)厘米,宽2.5-3.5(-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尖尾长达2厘米,基部钝圆或心形,边缘具锯齿,表面绿色,有光泽,背面色较淡,两面无毛,背面密被褐色斑点,中脉在背面隆起,在表面凹陷,侧脉4-5对,弧形上举,连同网脉在两面明显;叶柄短,粗壮,长约5毫米,无毛。总状花序腋生,序轴长5-7(-11)厘米,纤细,被柔毛,花10-15朵,疏生,序轴基部为鳞片状苞片所包;花梗长约1厘米,无毛;苞片卵形,长3-4毫米,凸尖,被白色缘毛;小苞片2,对生或近对生,着生于花梗上部近萼处,披针状三角形,长约1.5毫米,微被缘毛;花萼裂片5,卵状三角形,钝头,具缘毛;花冠白绿色,钟形,长约6毫米,口部5裂,裂片长宽各2毫米;雄蕊10,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短而粗,花药2室,每室顶端具2芒;子房球形,被毛,花柱无毛,短于花冠。浆果状蒴果球形,直径约5毫米,或达1厘米,黑色,5裂;种子多数。花期5-6月,果期7-11月。
该变种叶椭圆形,厚纸质。
为中国原产树种,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小兴安岭等地的垂直分布可达海拔1100米以上。在世界范围内绕北极纬度而均匀分布。分布于中国东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区;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
云南、四川西南部、广西、广东、福建、江西南部、浙江、 台湾等省区的城镇栽培作行道树或风景树。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有栽种。模式标本采自澳大利亚。
箭竹多产于湖北西部和四川东部。在地理选择上,多生于海拔1300-2400米的山坡林缘,生于林下或荒坡地。箭竹的分布从秦岭南坡的佛坪经四川盆地北界的南枰、平武、北川、宝兴最后到川南的雷波呈一弧形分布于四...
该变种显系白果白珠 G. leucocarpa Bl.向尾叶白珠G. griffithiana Wight 的过渡类型。其叶形和质地很似后者,但叶小,小苞片着生于花梗顶部,仍属白果白珠 G. leucocarpa Bl. 苞围之内。
LED 显示屏边框,全系列 LED 显示屏及相关中间件产品 ;GSM/GPRS/GPS 无线 LED 显示 屏;GSM/GPRS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半室 (户 )外 LED 显示屏单元板 ;内半室外室外 LED 条屏 ;无线 广告信息发布软件 ;显示屏异步控制系统 ;LED 显示屏专用铝型材边框 ;LED 电源车载电源太阳能 电池 ; 主营 全系列 LED 显示屏及相关中间件产品、 GSM/GPRS 无线数据模块 等。公司秉承 “顾客 至上,锐意进取 ”的经营理念,坚持 “客户第一 ”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优势产品 : LED 显示屏边框,半室 (户)外 LED 显示屏单元板室内半室外室外 LED 条 GSM/GPRS/GPS 无线 LED 显示屏行业应用方案 : 无线气象灾害预警屏 车载屏工厂生产看板 银行利率屏 GPS 卫 星授时时钟屏 GSM/GPRS 无
世界大理石矿产资源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网 一、大理石矿产资源状况 世界大理石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仅局部地区或品种上存在资源不足。 世界主要大理石生产国有意大利、 中国、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土耳其、菲律宾、法国、巴西、美国、印度、奥地利、俄罗斯和日本等。 意大利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加工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有实力的 大理石资源国和生产国,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半,其“卡腊白”大理石为世界著称的优良大 理石品种。 中国大理石资源丰富,花色品种繁多。截至 1996年底,大理石产地共 165 处,保有储量 10.84 亿 m3, 其中 A+B+C级储量 4.22 亿 m3。 过去,中国对大理石资源长期未作为独立矿产予以重视, 地勘工作基础较弱,近 10几年来随着市场需 求的增长和地勘工作的展开,储量增长很快,但尚有大量资源未经地勘工作,无探明储量;且一些未经勘
本属约1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在非洲和两半球温带也有分布。中国有12种,3变种,除枣和无刺枣在全国各地栽培外,主要产于西南和华南。于热带和亚热带地
中国本属各种的地理分布:
本属物种 | 地理分布 |
毛果枣 | 本种仅见于老挝,在我国云南南部(金平、勐海、景洪、富宁、屏边、勐腊、文山、耿马、河口)、广西西部(扶绥、龙州、那坡、田阳)首次发现。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疏林或灌丛中。 |
褐果枣 | 产广东(海南岛)、云南南部和西南部。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疏林中。 |
印度枣 | 产云南(景东、景谷、耿马、勐海、景洪、富宁、思茅)、贵州南部(兴义)、广西(凌云)、西藏东南部和南部(吉隆、察隅)。 |
枣 | 产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甘肃、新疆、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 |
球枣 | 产广东海南岛。 |
大果枣 | 产云南中部至西北部(昆明、德钦、开远)。 |
滇刺枣 | 产云南、四川、广东、广西,在福建和台湾有栽培。斯里兰卡、印度、阿富汗、越南、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及非洲也有分布。 |
山枣 | 产四川西部至西南部(康定、木里、盐源、乡城)、云南西北部(滨川、丽江、中甸)、西藏(察瓦龙)。 |
小果枣 | 产云南南部(宁江、景洪、勐海、孟连)、广西(南宁、龙州、宁明、百色、那坡)。印度、缅甸、中南半岛、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
毛脉枣 | 产贵州、广西西部(靖西、龙州)。生于山坡林中。 |
皱枣 | 产广东海南岛、云南南部至西南部、广西。斯里兰卡、印度、锡金、缅甸、越南、老挝也有分布。 |
蜀枣 | 产四川(乡城)。 |
约45种,广布。我国产36种。
中文名 | 地理分布 |
沙参亚组 | 10种,广布。 |
横走茎基亚组 | 5种,我国特产,分布云南、四川、台湾和河南。 |
有齿亚组 | 10种,广布。 |
大花盘亚组 | 仅1种,产亚洲中部和喜马拉雅山地区。 |
有柄亚组 | 6种,分布于广东、贵州以北,四川和甘肃东部以东各地。 |
轮叶亚组 | 4种,产华北、东北、山东。朝鲜、日本和苏联远东地区也有。 |
银杏纲地理分布
该纲最古老的银杏类化石是在法国南部早二叠世(距今约2.7亿年左右)发现的毛状叶科(Trichopitys)化石(也有认为晚石炭 世的两歧叶属(Dichophyllum)是最早的银杏类化石)。证明银杏纲在二叠世开始分布于欧洲西部。种属和地理分布都相当局限。该纲的楔拜拉属(Sphenobaiera)于晚二叠世时出现。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使银杏纲植物濒临灭绝。证明银杏纲在二叠纪中期分布范围急剧缩小。 晚三叠世时,银杏纲物种快速发展,之后的侏罗纪和早白垩世达到了鼎盛时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北起东格陵兰以及整个北半球,南到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南非,都有其踪迹,分布几乎遍布全球但在赤道地区和南极洲没有发现报道。占据了地球上的绝大部分地区。
当被子植物于早白垩世晚期迅速崛起时,银杏纲像其它裸子植物一样也急剧衰落。银杏类的化石明显地减少,同时,银杏属的分布面积也逐渐缩小并限制于温带森林之内。晚白垩世和新生代早期(古近纪)银杏在欧亚大陆和北美高纬度地区呈环北极分布,渐新世时由于寒冷气候不断向南迁徙,并在此之后不断衰落。中新世末(约1000万年前)在北美消失,上新世晚期(约170万年前)在欧洲消失。而东亚是银杏类植物的最后栖息地。中国目前尚无始新世以后的银杏大化石记录。日本直至上新世,甚至更新世早期都有银杏叶化石发现,但没有发现繁殖器官。该纲唯一的现存物种野生状态的银杏(Ginkgo biloba)分布于中国浙江省西天目山,中国安徽省大别山、中国湖北神农架和大洪山以及广东省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