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油可制肥皂;花可提取芳香油;果含淀粉,可供酿酒或制酱油;
枝、叶上放养白蜡虫,能生产白蜡,蜡可供工业及医药用;
果入药称女贞子,为强壮剂;
叶药用,具有解热镇痛的功效;
植株并可作丁香、桂花的砧木或行道树。
生长在海拔2 900米以下疏、密林中。
产自于长江以南至华南、西南各省区,向西北分布至陕西、甘肃。
朝鲜也有分布,印度、尼泊尔有栽培。
植株:灌木或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灰褐色。
枝:枝黄褐色、灰色或紫红色,圆柱形,疏生圆形或长圆形皮孔。
叶:叶片常绿,革质,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6-17厘米,宽3-8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圆形,有时宽楔形或渐狭,叶缘平坦,上面光亮,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4-9对,两面稍凸起或有时不明显;叶柄长1-3厘米,上面具沟,无毛。
花:圆锥花序顶生,长8-20厘米,宽8-25厘米;花序梗长0-3厘米;花序轴及分枝轴无毛,紫色或黄棕色,果时具棱;花序基部苞片常与叶同型,小苞片披针形或线形,长0.5-6厘米,宽0.2-1.5厘米,凋落;花无梗或近无梗,长不超过1毫米;花萼无毛,长1.5-2毫米,齿不明显或近截形;花冠长4-5毫米,花冠管长1.5-3毫米,裂片长2-2.5毫米,反折:花丝长1.5-3毫米,花药长圆形,长1-1.5毫米;花柱长1.5-2毫米,柱头棒状。
果:果肾形或近肾形,长7-10毫米,径4-6毫米,深蓝黑色,成熟时呈红黑色,被白粉;果梗长0-5毫米。
花果期:花期5-7月,果期7月至翌年5月。
金叶女贞如何养护 金叶女贞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温度、湿度等全方位的掌控,稍 不注意,就会出现各种疾病, 金叶女贞如何养护呢?今天我们就来简 单介绍下金叶女贞如何养护吧! 金叶女贞如何养护 一、生物习性介绍 1、金叶女贞,木犀科女贞属半常绿小灌木, 被誉为“金玉满堂 ”.原产 于我国和日本;各地广泛引种栽培。 2、形态特征为:落叶或半常绿灌木;叶色金黄,单叶对生,叶薄革 质,常椭圆形,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圆锥花序,花梗明 显,裂片镊合状排列,花冠筒比花冠裂片短,花色白色。 3、生长习性:喜光,喜温暖,稍耐荫,但不耐寒冷。在微酸性土壤 生长迅速,中性、微碱性土壤亦能生长。萌芽力强,适应范围广。具 有滞尘抗烟的功能,能吸收二氧化硫,适应厂矿、城市绿化。 二、金叶女贞长势不良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 1、现状 由我处工程队养护的包河大道的金叶女贞满栽色块,近期部分金叶 女贞叶片脱落,生长不旺,部
种:齿叶冬青Ilex crenata Thunb.
原变型:齿叶冬青(原变型)Ilex crenata Thunb. form. crenata
变型:长梗齿叶冬青Ilex crenata Thunb. form. longipedunculata S. Y. Hu
变型:多齿钝齿冬青Ilex crenata Thunb. form. multicrenata (C. J. Tseng) S. K. Chen
落叶女贞(变型)基本简介
与原变型区别在于本变型的叶片纸质,椭圆形、长卵形至披针形,侧脉7-11对,相互平行,常与主脉几近垂直。
产于江苏。生低海拔丘陵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南京。
黑壳楠(原变型)
常绿乔木,高3-15(25)米,胸径达35厘米以上,树皮灰黑色。枝条圆柱形,粗壮,紫黑色,无毛,散布有木栓质凸起的近圆形纵裂皮孔。顶芽大,卵形,长1.5厘米,芽鳞外面被白色微柔毛。叶互生,倒披针形至倒卵状长圆形,有时长卵形,长10-23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革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苍白色,两面无毛;羽状脉,侧脉每边15-21条;叶柄长1.5-3厘米,无毛。伞形花序多花,雄的多达16朵,雌的12朵,通常着生于叶腋长3.5毫米具顶芽的短枝上,两侧各1,具总梗;雄花序总梗长1-1.5厘米,雌花序总梗长6毫米,两者均密被黄褐色或有时近锈色微柔毛,内面无毛。雄花黄绿色,具梗;花梗长约6毫米,密被黄褐色柔毛;花被片6,椭圆形,外轮长4.5毫米,宽2.8毫米,外面仅下部或背部略被黄褐色小柔毛,内轮略短;花丝被疏柔毛,第三轮的基部有二个长达2毫米具柄的三角漏斗形腺体;退化雌蕊长约2.5毫米,无毛;子房卵形,花柱纤细,柱头不明显。雌花黄绿色,花梗长1.5-3毫米,密被黄褐色柔毛;花被片6,线状匙形,长2.5毫米,宽仅1毫米,外面仅下部或略沿脊部被黄褐色柔毛,内面无毛;退化雄蕊9,线形或棍棒形,基部具髯毛,第三轮的中部有二个具柄三角漏斗形腺体;子房卵形,长1.5毫米,无毛,花柱极纤细,长4.5毫米,柱头盾形,具乳突。果椭圆形至卵形,长约1.8厘米,宽约1.3厘米,成熟时紫黑色,无毛,果梗长1.5厘米,向上渐粗壮,粗糙,散布有明显栓皮质皮孔;宿存果托杯状,长约8毫米,直径达1.5厘米,全缘,略成微波状。花期2-4月,果期9-12月。
产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生于山坡、谷地湿润常绿阔叶林或灌丛中,海拔1600-2000米处。
种仁含油近50%,油为不干性油,为制皂原料;果皮、叶含芳香油,油可作调香原料;木材黄褐色,纹理直,结构细,可作装饰薄木、家具及建筑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