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我国水旱灾害发生较为频繁许多地方的地形、土壤、气候条件也对农业发展很不利,不采取灌溉排水措施,农业生产就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兴修农田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自古以来就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大事。在建国后几十年里全国上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农田水利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最近几年我国又在一些大的防洪工程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是与农业产出能力直接相关的农田水利建设并不多,管理日渐疏忽。我们不仅没有扩大以前农田水利建设的战果反而严重透支了以前的成果。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要求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已然把农田水利建设放到了重要位置上来。
实践证明,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关键在组织领导,各级水利部门要及时、主动向政府提出建议,尤其是村级单位,要认真倾听民声,重视民声,把普通民众的想法和思路及时的向上反映。综合分析,积极解决。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办农民之所需。用民主的方法,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受益范围为一村一组的工程采取“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办法,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全体村民大会进行投票表决。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增加投入,扶持农村公益性水利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建设投资的引导。鼓励广大群众和民营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群众的水利知识宣传,兴修水利始终是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的行为,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
1.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相适应原则
农田水利建设的建造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投入,大大的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虽然从上世纪70年代始我国人均耕地呈减少的趋势,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保证了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农村体制改革的进行,调动起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资金和科技支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农业发展从缺粮扭转局势,保证了国家农业粮食生产的安全稳定。
2.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相适应原则
农业问题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我国农业基础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我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稳步的发展农业基础,才能够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只有稳步发展农业基础,才能够更好的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稳步的发展农业基础,才能够达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国家粮食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相适应原则
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依赖于国家长久的对农业发展进行各方面的支持,由于我国区域性的条件不均衡,需要各地区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相关的措施,保证各地农业的稳定有序发展。我国农产品主要以灌溉农业为主,因此加大对灌溉技术的投入,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巨大的意义。
4.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相适应原则
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我国的农业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我国l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就谈不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就更无从谈起,而要发展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先要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基础的基础”,它间接的影响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理应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5.国家水资源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相适应原则
我国总用水量约有70%用于农业,而灌溉用水却占整个农业用水的90% ,可见,我国水资源的管理的重点是对农业用水的优化管理。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水资源危机,缺水城市已经超过全国城市的半数以上,还有一些城市出现了水生态危机,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等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解决用水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为保障水资源安全,就要利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的加大对灌溉节水的投入力度和技术支持,保证农业灌溉用水的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将节约的灌溉用水用于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去。
中国有悠久的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早在夏商时期,人们就把土地规划成井田。井田即方块田,把土地按相等的面积作整齐划分,灌溉渠道布置在各块耕地之间。五代两宋时期建设了太湖圩田。明清时期建设了江汉平原的垸田及...
农田水利建设概念股打开软件找板块检测找概念题材就可以
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我国农村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制约,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渐退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这导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归属和管理存在着不落实和不明确等问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机制需要向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的目标进一步发展。由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经济效益不高,特别是收益要长期才能看到效果,导致农民缺乏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和维护责任制度的落实,出现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老化失修就是一个可以理解的问题。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长期需要地方政府财政的资金补助,由于当前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国家完全取消“两工”制度,这导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农民投入部分出现急剧减少,加剧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资金和劳力缺口;由于农民进城务工的现象非常普遍,着导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青壮年劳动力的急剧减少,影响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工和投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没能引进新型的投入手段,大部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被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单位的管理和事业费用支出。
1.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的改革
首先,应该在总结近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管理和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切实抓好现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管理改革,进一步明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所有权,落实管理责任。建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国家补助形成的资产划归用水合作组织:对经营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的注入,并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企业化和规范化管理。其次,各地应该抓紧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加快灌区管理单位的体制改革,以“减员增效”为手段降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的成本,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管理水平。最后,新建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应该明晰工程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发挥所用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有效的农业用水收费制度
加快水价改革。要总结、完善和推广一些地方试行的“超定额累进加价”、“丰枯季节水价”、“两部制水价”等合理的计价制度,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水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有效地节约水资源。积极推广实行“供水到户、定价到户、收费到户”终端水价制度,在确定终端水价的基础上,实行“水价、水量、水费”的公示制度,有效地减少水费收取的中间环节,遏制中间环节乱加价、乱收费和水费的截留、挪用现象,减轻农民不合理的水费负担。
3.强化公共财政支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支持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巩固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和维护农村稳定的高度,加大财政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将小型农村水利设施纳入公共财政支持的范围,真正做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财政上的保障。
4.划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事权财权
应建立起农民为投入主体、地方政府负总责、中央财政适当补助和社会力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继续发挥农民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负起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责任。
5.整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应该遵循“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工作原则,确保“治理一处,受益一处,建设一处,巩固一处”的效果,不但农民得到了实惠,调动了积极性,而且资金运行安全有效。要进一步明确各分管部门的职能和分工,确保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和管理的有效配置。
2016年3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支持贫困地区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十三五”时期,中央预算内农林水利建设 投资用于贫困地区的比重达到40%左右,地方同步加大投入,力争贫困地区农林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明显加强,特色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
意见提出,提高贫困地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十三五”时期,对纳入范围的165个贫困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予以优先保障,确保在贫困县新建高标准农田3000万亩以上。同时,以加快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统领,优先启动实施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
在产业发展方面,意见明确,启动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研究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支持贫困地区合理开发小水电,重点选取部分水能资源丰富的贫困县,研究采取“国家引导、市场运作、贫困户持股并持续受益”的扶贫模式,建立贫困户直接受益机制。
在改善贫困地区民生条件方面,意见提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完善贫困地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加快贫困地区水库移民脱贫解困步伐,确保2020年实现水库移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在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意见提出,以136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重点,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力度。2100433B
三一文库( www.31doc.com) /工作总结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总结 去冬今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议精神,按照省 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坚持规划机制、组 织机制、投入机制、建管机制、长效机制等 “五大”机制创新,坚 持思想认识、领导力度、项目建设、质量保证、工作职责 “五到 位”,充分发动群众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形势较好,成 效明显。 一、工程任务完成情况 去年 9月至今年 5 月,全省共开工各类水利工程 20万余处, 投入机械台班 285万个,累计完成土石方 4.08亿立方米,完成 工程投资 50.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102%。新增旱涝保收面积 180 万亩,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 502万亩,新增除涝面积 285万亩, 改造中低产田 1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 1020平方公里。通过大 规模
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发展农业的基础,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设施。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基础相对脆弱,无法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农村当前的这种情况,应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了完善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措施的研究,本文简述了农田水利的内涵与内容,介绍了建设的战略方向,阐述了具体措施,以期达到研究的实效性。
【发布单位】琼海市
【发布文号】海府[2007]83号
【生效日期】2007-10-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海南省
琼海市2007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案
(海府[2007]83号)
各镇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琼海市2007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七年十月十九日
琼海市2007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和我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主题,以节水改造、修复水毁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综合整治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采取专业队伍与受益群众相结合,常年修水利与冬修水利相结合的办法,全面维修现有水利工程,不断完善灌区维修配套,大力开展田洋整治,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抓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水利工程的抗灾减灾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农村饮水安全能力,满足我市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供用水的需求,为保持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 目标任务:全面维修各种蓄、引、提、防等水利工程设施和各种大小灌排渠系,确保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维修支渠以上渠道1307公里,田间斗、农渠道1013公里,其中建设节水灌溉渠道114公里;整治重点田洋6个,面积2.2万亩;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配套建设4宗;修复重点水毁工程85处;完成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3个,受益人口3.25万人;新建小型水源工程1宗;维修加固中小型水利工程5宗;建设小宗抗旱项目6处。
(二) 工作重点:
1.市重点抓好南塘水库总干渠节水防渗工程2公里、合水水库昌礼支渠节水防渗工程1.5公里,七星水库干渠节水防渗工程2公里,九陆岭水库干渠防渗工程1.5公里;逢莱冬、红色冬、下寨冬、大克冬、迈汤冬等田洋共2.2万亩的农田整治;大路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高源水库除险加固、北岸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新建塔洋镇福寨水陂;蓝山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龙滚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长坡镇大堀沟电灌站工程、莲塘洋整治工程四宗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配套建设;抓好阳龙水厂、石壁镇南星村中心供水等23个农村饮水安全供水项目建设。
2.各镇要根据本镇的实际,突出抓好一至两宗镇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即:除险加固一宗小型水库,或渠道硬板化工程1公里以上、或整治一个田洋,或新建一宗水源工程等。
三、资金投入计划
全市今年(2007年)冬修水利计划投入4152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投资1644万元,市财政投入1383万元(大路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380万元,冬修重点项目350万元,农村安全饮水项目300万元,面上水毁应急拨款50万元,泮水水闸东干渠扩大流量整治工程240万元,农综田洋整治配套63万元),镇及群众自筹1130万元。
四、时间安排
全市冬修水利重点项目从9月下旬开始,面上渠道维修高峰上工时间为11月中旬,全市冬修计划在2008年元旦前完成。
五、主要措施
(一) 加强领导。市成立冬修水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的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解决好冬修水利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组长由副市长王晖雅担任,成员单位有市政府办、水务局、农业局、财政局、农综办、市直机关工委等。市水务局负责抓好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规划、设计、检查指导、质量监督、进度统计和评比等工作,同时掌握好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态,编印冬修水利简报,及时反映冬修水利建设工作中的情况和存在问题。
(二) 加强技术指导。各镇成立冬修领导小组,加强本镇冬修水利领导工作,并主动与冬修水利技术挂套单位联系,落实好重点工程项目责任人和技术指导人员,负责抓好从项目规划到施工全过程的各项工作。认真按《琼海市农田水利建设标准与工艺要求》手册的要求进行技术指导。
(三) 通过多方筹资,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要全面完成今年(2007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需要的资金较多,除中央、省和市从财政中拨出专款外,各镇政府要依据确定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确保资金到位。各镇各村委会应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农村按农户受益水田面积筹集的资金由各村民委员会集中用于修复本村水毁工程或用于解决引水难、排水难的工程项目。市政府和镇政府将通过组织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捐资支持办水利,组织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每人参加水利劳动5天,支援水利建设,以此推动我市冬修水利形成高潮。
(四) 充分调动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确保群众投劳到位。各镇政府和各村委会要根据农民受益水利的实际情况,按照“一事一议”的做法把农民群众组织好,实行定额管理,把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并做好编名造册,登记好投工工日。
(五) 做好年终总结评比。市水务局要掌握好各镇开展水利建设全过程的情况,认真组织好年终检查评比工作,以达到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目的。
六、评比
冬修水利评比先由水务局根据各镇资金投入、工程质量标准、全面维修各种水利工程设施和各种大小排灌渠道标准等情况,现场综合比较及结合常年工程管理情况评出具体分数供评比参考,然后由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各镇书记分别到各镇检查,最后投票打分,评出先进单位。 2100433B
陕西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劳动积累工制度实施办法
(1989年1月13日)
第一条为了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农业后劲,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一九八八年《国务院批转水利部关于依靠群众兴修农村水利意见的通知》和一九八六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听取农村水利工作座谈会汇报会议记要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劳动积累工(以下简称劳动积累工),是指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全体受益者中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按照规定标准统筹安排义务投入工程建设和维修和专项用工。对劳动积累工日,国家和集体不付劳动报酬或其它补助,也不能抵顶水利(电)工程的供水(电)收费。
第三条筹集劳动积累工坚持“谁受益,谁出工”的原则。凡兴建工程后能直接受益的农村劳动力,都有投工的义务。无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不承担劳动积累工。民办教师和确有困难的烈军属,经乡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酌情减免。
劳动积累工应尽量出工。确实不能出工的,可以按当地普工工值出资抵工,一般不要超额投工。
具有社会效益的除涝、人畜饮(改)水、供排水工程,直接受益的城镇居民、当地驻军、企事业单位都要分担相应的劳动积累工。投工方法不强求一律,可以直接投工或出动机械,以机抵工,也可以资代劳。
防洪工程筹工办法按《陕西省河道堤防工程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条劳动积累工一律按劳分担。每年每个农村完全劳动力应负担的劳动积累工为二十到三十个工日,半劳动力负担劳动积累工的数量按全劳动力的一半计算。
陕南、陕北和山原地区以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大的地方,每个劳动力承担的劳动积累工数量可以适当多些,最多不要超过三十个工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小的地方,每个劳动力承担的劳动积累工数量可适当少些,最低不少于二十个工日。在一个乡(镇)或村以内,每个劳动力承担劳动积累工数量应当一致。具体标准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决定。
劳动积累工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安排使用:(1)县(市、区)、级(镇)、村范围内的防洪、排水、灌溉、人畜饮(改)水、小水电、水土保持等小型工程的兴建和已建工程的维修、清淤、更新改造以及河道整治工程用工,每劳每年应负担十五到二十个工日,由县(市、区)、乡(镇)、村统一筹集,安排使用。(2)农民在承包田范围内进行土地平整、盐碱地改良“四田”建设、田间灌排渠道整修、户办小水电站、户包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建设用工,每劳每年至少应投入五到十个工日,由农民自选安排使用。统筹部分的工日如果使用不完,经统筹部门同意,允许农民转为个人安排部分使用。
国家兴办的大、中型水利工程中,全部由国家投资的部分以及江河防汛抢险工程,不能使用劳动积累工,以地方建设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部分,可以筹集使用劳动积累工。
第五条劳动积累工由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筹集,同级水利主管部门管理使用。各级水利主管部门要把劳动积累工列入水利建设计划,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固定专人管理,专项使用,不准挪作它用。
第六条建立劳动积累工定期结算制度。每年下达的劳动积累工任务,以村(组)为单位建立登记册,按户建立任务卡。农民做了工,由建设使用单位发给统一工票,并做到当年完成的工日,当年结算找平,向群众张榜公布。
劳动积累工不要跨年度使用。
第七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单位需要使用劳动积累工时,须向当地水利主管部门提出用工申请,由水利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落实到村、组户或有关单位,限期完成。
工程建设和维修需要使用的劳动积累工,原则上应在该工程的受益区内安排和筹集。确需动用非受益区劳动积累工的,应采取以工换工或以资顶工的办法,在非受益区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合同,保证兑现。
第八条各级水利部门是劳动积累工的主管部门,要对本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严格审核,节约使用,严防浪费。
第九条本办法由陕西省水利水土保持厅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各地应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实施细则,下达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通知
(陕政发〔2000〕45号2000年10月10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我省“三秋”工作由北向南将陆续结束,冬春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大好时机已到。各地要不失时机地组织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掀起大规模的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推动我省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统一思想,坚定深入持久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信心。
“九五”以来,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奋战,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投人大幅度增加,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加大,群众性建设活动蓬勃发展,为保障和促进我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要看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仍然不能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是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十分严峻,总量偏少,存量不足,水质恶化,用量骤增,供需矛盾大。二是骨干水源工程少,调蓄能力差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三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水保生态建设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四是堤防标准低,病险水库多,防洪压力大。这些问题与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极不适应。世纪之交,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都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各地还必须看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实现山川秀美的基础工程,只有有了稳固的基本农田和水利设施,确保粮食安全,才能确保退耕还林还草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为此,做好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显得更加重要。各地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紧迫性,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保障城乡生活用水和防洪保安的重要性,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动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二、突出重点,开创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局面。
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坚持以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西部大开发”为主线,以兴水治旱、水保生态和防洪保安为重点,坚持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兴利除害结合,开发治理同步,全面实施山川秀美工程,掀起更大规模的群众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高潮。各级都要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动群众,精心组织实施,务必做到县县有重点,乡乡有战场,村村有工程,户户有任务,时间有保证,质量标准高,工程效益好。全省的主要目标任务是:日上劳300万,出动机械3万台,大干100天,新增灌溉面积3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7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平方公里,兴修高标准“四田”60万亩,新修堤防90公里,整修加固堤防1000公里,解决65万人的饮水困难。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五大工程建设:
一是骨干水源工程。东雷抽黄二期干渠以上工程年底前全面建成,做好验收移交工作;西安黑河水利枢纽按预定工期封堵导流洞、三原西郊水库大坝年底填筑任务完成年度计划,确保明年基本建成;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和洋县卡房水库坝体年底分别完成工程量的60%和32%,安康黄石滩水库今冬开工建设。
二是水保生态工程。要以山川秀美为目标,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重,工程、生物、耕作措施合理布局,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草、田、路、园、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重点抓好无定河、皇甫川、延河、佳芦河、清涧河、泾河、丹江、嘉陵江等水保项目区和42个生态县、35个水保债券县的治理;抓好210、312国道绿色长廊建设和水库库区、渠道、堤防和城镇的绿化、美化建设;要认真落实省政府的决定,在陕北、渭北地区大搞淤地坝建设,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为实施山川秀美工程打好基础。
三是防洪保安工程。要继续抓好三门峡库区渭、洛河下游、黄河小北干流、渭河中游段、汉江汉中平川段、千河、丹江及其重点支流的堤防建设和延安、汉中、安康、府谷、神木、旬阳等城镇防洪工程建设。要发动沿江沿河群众,按照江河设防标准,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疏浚河道,依法清障,加固堤防,消除隐患。要加快羊毛湾、石砭峪、王家崖等三座险病水库的除险加固,石头河、王瑶水库自动测报系统和16座水文测站修复改造工程及防汛指挥系统建设。陕南要以修复水毁农田和水利设施为重点,发动群众大干一冬春,把水毁的农田和水利设施恢复起来。
四是节水灌溉改造工程。要以节水增效为重点,全面抓好中九大灌区更新改造,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浑水灌区以渠道衬砌和小畦灌为重点,清水灌区以管道输水和移动喷灌为重点,果园、大棚实行滴灌、渗灌、微喷灌化。要在巩固提高礼泉等8个节水增效示范县的基础上,加快在建的24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三门峡库区渭河滩节灌工程建设步伐,确保按期达标验收。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抓好工业、城镇和全社会的节约用水工作。
五是城乡供水工程。要继续抓好“甘露工程”建设,按计划完成目标任务。按照“选好水源,搞好规划,贷款建设,理顺水价,经营还贷,拓宽市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思路,重点抓好临潼、富平、三原、绥德、米脂、紫阳、镇安、旬阳;宁陕和安康恒口等10处城镇供水扩建改造工程,基本建成三原、勉县、镇巴、乾县等4座县城供水主体工程。
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南塘、北窖、关中井”思路,大力兴办小型水利。要继续抓好45个集雨窖灌县建设、安康地区万塘建设和关中万眼机井建设,今冬明春全省兴建塘坝3000座,打窖8万眼,发展集雨窖灌23万亩。要以陕南山区为重点抓好农村小水电建设,今年完成2万千瓦装机任务。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规模化养鱼池塘建设和鱼塘清淤改造。要积极引导和扶持民办水利持续健康发展。
三、落实政策措施,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
(一)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千方百计加大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一是按照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多渠道、多层次增加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二是进一步发挥农民的投入主体作用,组织群众投工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是小型水利要坚持“谁建设,谁管理,谁所有”的政策,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投资兴办水利的积极性。四是依照河道堤防工程管理规定,动员受益区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参加防洪工程建设。五是严格加强资金管理。各有关部门对各项水利专项资金要随到随拨,确保及时到位,严禁以任何名义截留、挤占、挪用水利建设资金。
(二)深化水利改革。要继续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五小”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大力发展民办水利。今冬明春“五小”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的工程处数要达到80%以上。大中型灌区要加大支斗渠道的承包、租赁、
拍卖等项改革。要通过改革,鼓励集体、联户和个人兴办小型水利,开发治理“五荒”资源,吸纳社会资金,增加水利投入,加快建设步伐。
(三)坚持依法治水。要认真贯彻落实《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渔业法》等法规和我省制定的有关实施细则、办法,依法治水。要进一步完善水利水保执法体系建设,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切实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边建设,边破坏的问题,对严重破坏水利、水保、防洪、渔业设施和污染水源、环境的大案,要严肃查处,决不能迁就姑息。
(四)狠抓质量管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各级政府和各有关业务部门要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争创“精品工程”。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要全面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要实行法人、技术、质量负责制;水保生态、农田基建、造林整地会战工地要设立技术、质量检查员;骨干淤地坝建设要象兴建水库一样进行严格管理。一切水利水保工程都要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验收等各个环节抓起,从材料、设备选用,技术力量配备,施工组织等各个方面层层把关,严格按技术规范施工,加强质量检查监督,严把竣工验收关。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要坚决返工重建,不留隐患。造成质量事故的要严肃查处,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四、加强领导,打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战。
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群众性的基本建设活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各级政府一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冬明春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认真研究部署,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制,明确责任,紧密配合,切实抓紧抓好。二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陕北以水保生态建设为重点,突出治沟骨干淤地坝建设。关中要突出以节水增效为重点的灌区改造配套;沿河地区抓好防洪建设。陕南抓好小型水源、小水电、水保生态和石坎梯田建设,抓好水毁农田和小型水利工程的恢复重建。已成灌区要抓好灌区配套和节水灌溉工作,提高水的利用率。三要抓好广泛的宣传动员工作。“三秋”大忙基本结束后,要尽快上劳出机,掀起建设热潮。四要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县级几套班子齐抓共管和领导包片、包工程等好的做法,组织党政干部下到基层抓落实,抓重点。省上重点抓好20个带头县、30个形象工程、100条示范小流域。各地、市、县(区)也要抓好自己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均衡发展。五要紧密配合打总体战。各级水利部门要把冬春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抽调大批技术干部深入工地提供技术服务。各级计划、财政、农业、林业、电力、银行、宣传等部门要各尽其责,通力合作,使我省今冬明春的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取得较往年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