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农田排水工程效益 | 外文名 | Benefits of Farmland Drainage Project |
---|
排水工程效益计算的步骤可归纳为:
(1)根据调查,取得排水地区农作物的种类、各种农作物的耐淹和耐渍水深、正常年份各种作物产量、历年成灾面积和减产率等资料,据此计算出修建工程前历年的涝溃灾害损失值。所用公式为:
式中,β为受灾地区的减产率;B0为该地区正常年份的农作物产值;Ba为调查年份实际农作物产值;By 为调查年份或相似调查年份的农业损失值;A为耕地面积;Y为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V为农作物单位产量的价格。
(2)排水地区其他方面的损失值,可通过典型地区的调查获得。
(3)根据历年的调查和计算资料,绘出排水工程修建前的灾害损失频率曲线。
(4)排水工程修建后的损失,可根据作物耐涝、抗溃要求,及水文水利计算求得的内涝积水深度与耕地面积的关系、雨后地下水位与耕地面积的关系,求出不同暴雨频率时工程修建后的耕地涝渍状况和损失值,并绘出工程修建后灾害损失的频率曲线。
(5)根据治理前后的灾害频率曲线推算出治理前后灾害损失的多年平均值,二者差值即为排水工程的效益。
在进行上述计算以后,即可根据各方案效益的高低,选择出最优方案。
此外,有些地区在分析排水工程效益的同时,还应考虑由于排除涝水而导致的农作物灌溉用水和渠道渗漏损失的增加;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或地面沉降而带排水标准来的诸如水井、泉水补给来源减少、建筑物下沉不利后果。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 (SL/T4-1999) 前 言 根据 (94)农水综字第 9 号文下达的《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 (北方 )》和《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管 理规程》 (后分别更名为《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和《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编制任 务,由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编制组按标准编制程序进行工作,经 多次讨论修改,先后完成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并于 1999 年 7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审查。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的内容分为:总则、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另有条文说明, 内容覆盖了农田排水工程技术的各个主要方面。 1 总则 1.0.1 为正确应用农田排水技术,防治涝、渍和土壤盐碱化,保证工程质量,节省工程费用,提 高工程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农田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 1
以控制排水量和减少污染物的流失量,并提高水、肥利用率为目标,探讨了具有环境和资源效应的排水工程设计标准和管理措施:采用灌溉与排水系统结合、减少暗管的埋深等新技术,可以有效防止过度排水,并降低排水中硝态氮和盐分的浓度;实施地下水位管理,不仅能够减少排水量,而且可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同时降低污染物的流失量.这些方法和措施适合在湿润地区推广,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要防止控制排水产生盐碱化,当土壤中的磷富集时,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导致排水中磷的浓度升高.应用结果表明:这些技术和方法改善了水环境并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必然会引起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的继续生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的反作用是不相同的,因此人类需要从自然、经济、人文等多种角度对人类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变化进行综合评估和衡量。环境效益有正效益,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之分。其货币计量值可按环境保护措施实行前后环境不利影响指标或环境状况指标的差值来算,并将其值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之中。从根本上来说,环境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则是环境效益的后果,三者互为条件,相互影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的使命就是要寻求出使这三者得以统一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即能使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环境日益改善的措施和方案。 2100433B
分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用减免洪灾经济损失的定量指标表示。
是指 可减免洪水泛滥淹没地区在淹没期间的经济损失。
主要是避免:①城镇工业、企业、公共设施等的固定资产和物资的损失;
②农田、林地、牧场和其他用地的生产及其设施的损失;
③铁路、公路、电力、油田、水利等经济设施损毁或不能正常运行的损失;
④城乡居民住房倒塌和财产的损失;
⑤工业、运输业、商业等停产、停业或不能正常生产、 运营、 经营的损失;
⑥防汛、抢险、救灾等费用;
⑦其他损失和费用。
是指 可减免淹没地区在淹没期以后及淹没区以外在经济上受到的影响。
主要是减免:①淹没地区各业恢复生产和运营期间的经济损失;
②各类经济设施修复期间不能正常运营的经济损失;
③修复各地生产用地的经济损失;
④有关地区受淹没区停产、停业、停运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举例 一场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往往会造成毁灭性灾害,需经较长时间才可恢复,因此,有时间接效益是不可忽视的。
洪灾损失与洪水的大小、特性及洪泛区的情况有关,具有随机性和随社会经济状况而变的特点。为合理估算洪灾损失,一般通过调查和类似地区的资料,分析洪灾经济损失与洪水大小、淹没水深、历时等因素的关系,然后根据历年洪水资料,参照上述关系,分别估算各年有、无防洪工程设施的洪灾损失,其差值即为防洪经济效益。由于洪灾损失的随机性,各年差别很大,为分析评价防洪措施的合理性,现一般用可减免的多年平均洪灾损失表示防洪措施的平均效益。其计算方法常见的有两种。①系列法:选择有代表性,包括大、中、小洪水的系列,估算各年有、无防洪措施的洪灾损失,各年两者差值的均值即为可减免的多年平均洪灾损失;②频率加权法:绘制有、无防洪措施的洪灾损失频率曲线,根据两曲线间的面积或两者差值与代表的频率进行频率加权计算可减免的多年平均洪灾损失。
由于各年水文情况不同,水利工程的效益也具有随机的特性。如某些年份,防洪、除涝工程可充分发挥作用,效益就大;如遇较小洪涝年份,作用就小甚至没有作用。又如遇干旱年,灌溉的作用就大,效益显著;而遇多雨年,灌溉工程的效益就小等。
:特别是大中型水利工程,往往是多目标开发、综合利用的工程,具有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由于工程和社会经济的情况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水利工程的效益也是发展的。如由于泥沙淤积,水库调节性能逐渐降低,效益相应不断减少。又如防洪工程建成初期,保护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受灾的损失小,相应防洪效益也较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灾损失增大,防洪工程的效益也随着增大等。
水利工程设施的效益往往比较复杂,需全面分析研究。如在河流上修建水库,由于它的控制调节作用,下游可获得效益,而上游由于水库淹没会受到一定的损失。又如在河流左岸修建防护整治工程,可减免崩塌获得效益,但有时对右岸往往会造成一定影响,引起一定的损失等。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各部门间的要求有时是相矛盾的,如水库预留的防洪库容大,防洪效益相应较大,而兴利效益则相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