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与分子器件

分子器件是纳米科技的核心和基础。《纳米技术与分子器件》注重理论计算与具体实 验结果相结合,重点介绍了分子器件的电学特性及功能性分子器件的设计等,包含了 作者多年来在分子器件方面的研究成果。全书内容包括绪论、理论研究方法、分子器 件的设计应用及界面微结构态对分子器件电特性的影响等。 夏蔡娟主编的《纳米技术与分子器件》可作为高等学校物理和材料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纳米科技方面的科研人员参考。

纳米技术与分子器件基本信息

书名 纳米技术与分子器件 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页数 299页 开本 32
作者 夏蔡娟 出版日期 2012年8月1日
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561234501

纳米技术与分子器件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无机纳米陶瓷涂料(外墙) 包工包料,不含腻子层,一底两面.单组份自干型、水性、硬度2-3H、防火等级A级、防霉等级0级、耐人工气候老化≥800h、耐沾污性≤6%、耐碱性>160h,耐水性>160h.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爱比釉

13% 广西齐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无机纳米陶瓷涂料(内墙) 包工包料,不含腻子层,一底两面.单组份自干型、水性、硬度2-3H、防火等级A级 、防霉等级0级、水蒸气透过率>1400g/m2/天、VOC≤ 35g/L、甲醛含量0、苯系物总含量0、重金属含量(铅、镉、铬、汞)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含量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爱比釉

13% 广西齐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水性塑胶跑道 1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嘉华体育

13% 广州嘉华体育产业有限公司
无机纳米陶瓷涂料无机底漆(通用款) 5kg/桶,内、外墙底涂层.单组份自干型,水性.甲醛未检出,VOC≤40g/L,防火等级A级,防霉等级0级.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爱比釉

13% 深圳爱比釉新材料有限公司
无机纳米陶瓷涂料皓瓷自清洁涂层 5kg/桶,内、外墙罩面涂层,透明.单组份自干型,水性.甲醛未检出,VOC未检出,耐污渍性≥58,耐人工气候老化1000h后无起泡/粉化/变色,防火等级A级,防霉等级0级,硬度4-5H,美国FDA食品安全认证,欧盟儿童玩具安全认证,耐医用酒精擦洗≥200次、耐医用双氧水擦洗≥200次.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爱比釉

13% 深圳爱比釉新材料有限公司
有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水路面材料 透水混凝土C30,细粒(03-05mm);1立方=1.8吨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禹智环保

t 13% 禹智环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原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水路面材料 透水混凝土C20,中粒(05-08mm);1立方=1.8吨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蛇口建安

t 13% 深圳市蛇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水路面材料 透水混凝土C30,细粒(03-05mm);1立方=1.8吨;透水混凝土路面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洪发

t 13% 深圳市洪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6月信息价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5月信息价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3月信息价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2月信息价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1月信息价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1年6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分子纳米反射颗粒涂层 分子纳米反射颗粒涂层|375kg 1 查看价格 深圳市洲能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惠州市 2017-02-20
分子纳米反射颗粒涂层 隔热玻璃高分子纳米反射颗粒涂层|419m² 2 查看价格 深圳深圳市帝纳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  惠州市 2017-02-21
技术设计教学指导软件 网络版:教材配套,提供详细的教材分析,包括教学目标分析、难点解析、教学设计、参考资料,提供完整的参考教案和教学课件、现场实际教学视频,以及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满足教师教学需要.|1套 1 查看价格 中国教育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2019-06-21
技术设计教学挂图 8张,彩色,内容是常用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1套 1 查看价格 中国教育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2019-06-21
技术设计教学挂图 11张,彩色,包括:实验室制度、经典技术设计赏析、经典技术人物介绍等内容.|1套 1 查看价格 中国教育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2019-06-21
通讯控制技术应用实训软件 通信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程序: 分为区间行驶模式进出站模式.(1)区间行驶模式当列车由区段1开始,从左向右行驶到区段8时,此时列车运行模式为区间行驶模式.允许车速信息为200km/h,区间行驶模式|1套 3 查看价格 北京智联友道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市 2018-05-16
并网柜元器件 并网柜元器件|1项 1 查看价格 深圳市福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21-11-16
抗环境光 高分子纳米光学屏 HD-100 可视高度【1240mm】、 可视宽度【2210mm】、 边框宽度【12mm】|2张 1 查看价格 广州穗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17-01-13

纳米技术与分子器件常见问题

  • 纳米技术是什么

    纳米(nm),又称毫微米,是长度的度量单位,国际单位制符号为nm。1纳米=10^-9米,长度单位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样,是长度的度量单位。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纳米技术是用单个原...

  • 纳米技术的发展

    在7月5日闭幕的2001国际纳米材料高层论坛上,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负责人马燕合介绍,针对我国纳米科技发展现状,近期将公布由科技部主持起草的《中国国家纳米科技发展纲要》,其宗旨是根据我国国情,国...

  • 什么是微纳米技术

    微纳米技术(MEMS,nano technology)为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和纳米科学技术(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o ST)的简称,是20世纪80年代末...

纳米技术与分子器件文献

纳米技术与水性木器涂料 纳米技术与水性木器涂料

格式:pdf

大小:877KB

页数: 5页

评分: 4.7

介绍了纳米学科的兴起、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性,几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及其在涂料中的作用,纳米水性木器涂料的功能性,纳米水性木器涂料的制备及实验研究以及我国高性能纳米木器涂料进入水性化时代。

立即下载
纳米技术与新型建筑涂料 纳米技术与新型建筑涂料

格式:pdf

大小:877KB

页数: 1页

评分: 4.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立即下载

电子器件的发展已经将计算机从几间房子大小的庞然大物缩小为可以装入口袋的小型笔记本,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们对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计算机的高性能和小体积化主要取决于构成它的电子器件, 近年来纳米分子器件的发展受到很大关注, 纳米分子器件具有高集成度的优势, 一个指甲盖上能够集成一百万亿个分子电子元件, 计算机集成度的提高帮助运算速度大幅提高。纳米分子器件还可以大批量合成, 这样势必会大幅度缩减生产成本, 从而更具有竞争优势。所以纳米分子器件正在成为未来电子器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分子电子学概念

分子电子学的概念不同于前一个时期出现的有机微型晶体管或电子在"体"材料中传输和"体"效应制成的有机器件。分子电子学也称"分子内电子学",它是由与"体"衬底电隔离的共价键分子结构组成,或者是将分立分子和纳米量级的超分子结构组成的分子导线和分子开关连接而成。从制备工艺方面看,分子电子学比固体纳米电子器件更容易制作出成本较低的亿万个几乎完全等同的纳米量级的结构。这主要归因于纳米加工和纳米操作新方法的出现,即纳米量级结构的机械合成和化学合成技术。机械合成是指用扫描隧穿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新的微电机械系统来控制、操作分子进行合成。化学合成包括纳米结构的化学自组装生长,从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借用过来的方法等。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可以在有机分子中合成分子电子器件。

分子电子器件就是采用有机功能分子材料来构筑电子线路中的各种元器件, 例如分子导线、分子开关、分子二极管、分子场效应晶体管、分子存储器件等,测量并解析这些分子尺度元器件的电学特性。其目标是用单个分子、超分子或分子簇代替硅基半导体晶体管等固体电子元件组装逻辑电路, 乃至组装完整的分子计算机。

分子导线

目前,人们研究的分子导线体系主要集中在如下4 类: 线型碳氢共轭低聚物分子体系、卟啉低聚物分子体系、碳纳米管体系和DN A 生物分子体系。碳原子线是最简单的碳氢分子导线。碳原子线中所有的碳原子都采用sp杂化, 因而具有交替的单三键结构。Gladysz 等合成了长达20 个碳原子的以手性Re 为端基的碳原子线.

碳纳米管在未来的分子电子器件与电路中的潜在应用近年来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由六角网状的石墨片卷成的具有螺旋周期的管状结构。碳纳米管具有很好的电学性能和刚性结构, 是一种理想的分子导线, 通过改变管径大小和卷曲角可以调节它的导电性.

分子二极管

早在1974 年Aviram 等就提出了分子二极管的设想,可以说这是分子电子学的起源。他们描述了由有机给体(Donor)和受体(Acceptor)桥联而成的分子结构, 其能显示类似p-n 节特性的I-V 整流特性。这个分子二极管的模型分子结构。给体是四硫富瓦烯(T TF), 受体是7 , 7 ,8 ,8-四氰基对亚甲基苯醌(TCNQ)。中间用的是3 个亚甲基桥,目的是使分子有一定的刚性不易变形, 使给体和受体有一定的物理距离, 避免发生相互电荷转移, 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

最初,人们对分子二极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Aviram 和Ratner 提出的模型分子体系。由于研究分子的偶极较小,加上缺乏有效的实验手段一直没有取得大的进展。随着Langmuir-Blodgett (LB)膜、分子自组装(SA)和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等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分子器件的研究得到了飞速发展, 对分子二极管的研究也从原来的Aviram 和Ratner 模型分子体系拓展到其它共轭分子体系。Dhiraai等使用STM 研究了单巯基苯乙炔低聚物自组装在金和银上的单层膜,发现随着共轭链的增长, 分子显示的整流作用也增强。中科院化学所刘云圻等合成了一系列含有电子给体(-NH2)和电子受体(-NO2 、-CN 等)的不对称酞菁, 将它们组装为LB 膜, 并利用STM 技术测量了它们的I-V 曲线,证实该类单酞菁分子也具有整流特性。最近芝加哥大学俞陆平等合成了一类新型的二极管分子, 这种分子由富电子的噻吩(C4S)和缺电子的噻唑(C3NS)2 部分组成。他们成功地将这种分子通过巯基自组装在2 个金电极之间,并利用STM 方法证明了这种整流行为确实来源于分子的自身特性,而不是因为分子与电极的不对称耦合或分子电极界面因素引起的.

分子开关及分子存储器件

开关是所有电子器件的基础控制元件, 也是分子存储和逻辑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轮烷(Rotaxanes)和索烃(Catenanes)是目前人们研究得较多的2 类双稳态分子。轮烷由1 个环状的部分和1 个棒状的部分组成, 环可以以棒为轴进行旋转或沿棒的方向滑动, 棒的两端带有位阻较大的基团可以阻止环的脱落。若在棒上引入2 个不同的位点,当环停留于这2 个不同的位点时, 就对应了2 种不同的状态。电化学或化学环境诱导的轮烷分子开关早已报道。索烃由2 个套在一起的环组成, 2 个环之间可以发生转动。在索烃中的1 个环上引入不同的位点, 同样可以构成双稳态分子开关。

分子场效应晶体管

随着器件尺寸的减小,基本的放大单元将由三极晶体管变为三极单电子管(SET)。SET 的工作原理是量子隧穿,主要是金属-绝缘体-金属间的隧穿效应。当金属电极的势垒足够窄时,费米能级上的电子就能够隧穿通过绝缘层, 形成隧穿电流。

在分子场效应管的发展过程中, 人们最初利用碳纳米管(CNT)获得了突破, 制成了由单个碳纳米管构成的场效应管。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 人们又制成了由单个C60 分子构成的场效应管。除了CNT 和C60 外, 最近几年其它材料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Park 等将1个中心离子为Co 的配合物分子连接在2 个金电极之间构成场效应管。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栅压的改变, 可以很好地调控源极与漏极之间的电流;此外, 电流-电压曲线不是传统的平滑曲线, 而是台阶状的, 呈现出载流子传输的量子特性。Robert 等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全新概念的单分子场效应晶体管, 在这种分子场效应晶体管中, 电子的传递行为是通过分子附近的某个单原子荷电来调控的, 通过改变分子附近某个单个原子的荷电状态可以控制分子电流导通或断开。以往的分子场效应管实验中为了测量分子电导的变化, 必须在紧接绝对零度的条件下进行, 而这种全新概念的分子晶体管的场效应在室温下即可观察到;这种全新概念的分子场效应晶体管的另一个特点是仅需要来自原子上的1 个电子就可以实现分子的导通或断开, 而传统的场效应管要实现这种开关则需要上百万个电子。

量子效应分子电子器件

量子效应分子电子器件的代表就是分子共振隧穿二极管,简称分子RTD。它具有与固体RTD相似的势垒包围势阱的器件结构和相同的工作原理。

分子RTD由四部分构成:(1)主干分子导线分子RTD 的发射极和集电极由聚苯撑基分子链构成。这种芳香族有机分子具有共轭的π电子轨道。一个以上这种长的未被填充或部分填充的π轨道可以提供一个沟道。当分子两端有偏压存在时,电子便可从分子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据估计,每个分子中每秒可以通过2*10个电子,这种分子导线通常称为Tour分子导线;(2)由单个脂肪环构成的"岛"或势阱具有较低的能量,其尺寸约为1个纳米,比固体RTD 势阱尺度还小;(3)由两个脂肪甲撑分子构成两个势垒,即将具有绝缘性质的两个甲撑分子插入"岛"两侧,与左右分子导线之间,形成分子RTD的两个势垒;($)分子电子器件的端引线,分子器件的两端常常通过硫醇(-SH)粘贴在金(Au)电极上,作为其引出端,这种将分子紧紧接在金属上的(-SH)常称其为分子器件的"鳄鱼夹"。分子RTD的工作原理与固体RTD基本上相同,当电子被限制在很窄的势阱中时,其能量发生量子化形成分立的能级,当势阱中能级与发射极中未被电子填充的分子轨道能量没对准时,不发生共振隧穿,器件不导通。当加偏压后,阱中能级与被电子填充的轨道能量对准,同时阱中能级与集电极空能态也对准时,共振隧穿效应发生,有隧穿电流通过器件,RTD便处于导通状态。

电机械分子电子器件

原子继电器

原子继电器类似于一个分子闸门式开关。在原子继电器中,一个可动的原子不是固定地贴附在衬底上,而是在两个电极间,向前或向后移动。两个原子导线借助一个可动的开关原子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继电器。如果开关原子位于原位上,则整个器件能够导电;假若开关原子脱离原位,则造成的空隙骤然减低了流过原子导线的电流,使整个器件变为断路。距开关原子很近的第三个原子导线构成了原子继电器的栅极,在栅导线放置一很小的负电荷,使开关原子移开其原有位置而使器件关断,借助第二个"复位"栅,开关原子重新拉回到原来位置而且器件再次导通。原子继电器的实际实验是在STM帮助下完成的,在STM探针尖与衬底之间放置一氙原子,当氙原子在探针尖和衬底间向前或向后传输时便完成了器件的开关动作。单个继电器非常小,约为10nm大小。原子继电器的速度将受到原子继电器本征振动频率的限制。

精确分子继电器

更精确更可靠的基于原子移动的双稳态器件,可以用一组转动的分子影响电流的传导来完成。"开关"原子可以贴附在一个"转子"上,此"转子"可以通过摆动使"开关"原子填充原子导线的空隙, 而使原子继电器导通;或者使"开关"原子通过摆动,脱离原子导线而使电流关断。转子的方向是通过调节栅分子上电荷的极性来控制的。

纳米技术已成功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医学、药学、化学及生物检测、制造业、光学以及国防等等。本词条为纳米技术应用的总纲,包括如下领域:

1、纳米技术在新材料中的应用

2、纳米技术在微电子、电力等领域中的应用

3、纳米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4、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学中的应用

5、纳米技术在化学、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6、纳米技术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7、纳米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8、 纳米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9、纳米技术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在汽车尾气净化方面的应用

在燃料脱硫方面的应用

在室内空气净化方面的应用

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的应用

在控制噪声方面的应用

纳米技术应用衣

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加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化纤布虽然结实,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

纳米技术应用食

利用纳米材料,冰箱可以抗菌。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面世。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还有益健康。

纳米技术应用住

纳米技术可以使墙面涂料的耐洗刷性可提高10倍。玻璃和瓷砖表面涂上纳米薄层,可以制成自洁玻璃和自洁瓷砖,根本不用擦洗。含有纳米微粒的建筑材料,还可以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纳米技术应用行

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和改进交通工具的性能指标。纳米陶瓷有望成为汽车、轮船、飞机等发动机部件的理想材料,能大大提高发动机效率、工作寿命和可靠性。纳米卫星可以随时向驾驶人员提供交通信息,帮助其安全驾驶。

纳米技术应用医

利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微型药物输送器,可携带一定剂量的药物,在体外电磁信号的引导下准确到达病灶部位,有效地起到治疗作用,并减轻药物的不良的反映。用纳米制造成的微型机器人,其体积小于红细胞。通过向病人血管中注射能疏通脑血管的血栓。清除心脏动脉的脂肪和沉淀物,还可“嚼碎”泌尿系统的结石等。纳米技术将是健康生活的好帮手。

纳米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十分巨大,美国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纳米技术市场估计达到14400亿美元,纳米技术未来的应用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工业。纳米复合、塑胶、橡胶和纤维的改性,纳米功能涂层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将给传统产生和产品注入新的高科技含量。专家指出,纺织、建材、化工、石油、汽车、军事装备、通讯设备等领域,将免不了一场因纳米而引发的“材料革命”我国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注册的公司有近100个,建立了10多条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生产线。纳米布料、服装已批量生产,象电脑工作装、无静电服、防紫外线服等纳米服装都已问世。加入纳米技术的新型油漆,不仅耐洗刷的性能提高了十几倍,而且无毒无害无异味。纳米技术正在改善着、提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不少国家纷纷制定相关计划,投入巨资抢占纳米技术的战略高地。每一种新科技的出现,似乎都包涵着无限可能,尤其是纳米机器人具有不可限量的应用前景。 用不了多久,个头只有分子大小的神奇纳米机器人将源源不断地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国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1990年发表的《论机器人》一文中就预言:到21世纪中叶,纳米机器人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方式。2100433B

纳米技术与分子器件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