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简 称 | 安全学院 |
---|---|---|---|
创办时间 | 2002年 | 硕士点 | 2 |
类 型 | 理工 | 所属地区 | 南京 |
现任校长 | 刘金祥 |
学院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一批国家和部省级重点科研课题;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授权专利4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其中1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部分研究成果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学院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建设了多个学科研究平台,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进行选择配备了全自动实验室反应量热系统、高速摄像系统、多功能风洞系统等多项大型精密实验仪器,为科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学院围绕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改进教学管理模式,推行有关教学制度改革,编写出版了专业教材14部,获省部级教学奖励10项;同时不断改善硬件设施,配置先进的教学器材、实验设备,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学院下设3个教学单位(安全工程系、暖通工程系、实验教学中心)和3个科研机构(安全工程研究所、暖通工程研究所、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拥有江苏省“安全技术及工程”重点学科、“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安全技术及工程”以及“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安全工程”、“矿业工程”以及“暖通工程”等3个工程硕士领域,安全工程、消防工程以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其中“安全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
学院还拥有江苏省城市与工业安全重点实验室、铁道部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测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安全评价中心(国家乙级)、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教育中心(国家二级)等4个部省级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
浙江工业大学好统招专升本只限报考本省本科院校且是和你大专学校对口的本科学校的本科专业,不允许跨省报考。国家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规定,普通高校统招专升本为国家统招计划普通全日制学历,本科为第一学历。
谢谢楼上的,把南工大夸的那么好。偶也是南工大毕业的,工科确实挺牛的,而且现在划归江苏省管了,以前是化工部直属的,和北京化工相比简直就是后娘养的,什么都是北化吃剩下才轮到南化。现在是江苏重点发展的两所高...
南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不是该校的优势专业和重点学科。南京工业大学现设有11个学部,29个学院,1个2011学院,1个海外教育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独立学院浦江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素质优秀、年龄知识结构合理、整体突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据官网资料显示 ,学院有教职工4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7人,教授4人,副教授(含高工)15人,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达97%。
学院拥有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骨干教师2人;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13人,国家安全评价师18人。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1、基本概况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暖通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成立于1983年,成立之初招收三年制专科学生。1985年,中国著名暖通空调专家李志浩教授加盟该专业,带动了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使该专业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1991年起,该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学生。1995年,顺利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是江苏省第一批进行该专业本科教学的学校。2004年被列为校特色专业,2006年获得硕士点。2007顺利通过建设部组织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成为江苏省地方高校中第一个通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的高校。
2、师资力量
据官网资料显示 ,该专业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其中硕士生导师6人;年龄在45岁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27%,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33%;93%的教师拥有硕士学位,53%的教师为博士或在职攻读博士。教师中拥有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资质、拥有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建设厅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建设厅节能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消防协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智能建筑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省机电设备招投标中心专家库成员等。
安全工程专业
1、基本概况
安全工程专业于1989年由原南京化工学院化工系筹建,后设在管理工程系,并于1990年开始招生第一届安全工程专业专科生,1994年开始招生第一届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1996年因学科发展的需要,转入机械工程系;2001年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和电光源研究所合并成立南京工业大学,组建了城市建设与安全环境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设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方向。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省特色专业,拥有江苏省城市与工业安全重点实验室;该专业拥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硕士、学士的完整学位授予权,安全工程、矿业工程两个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其所属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为江苏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学科。
2、师资力量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自创建后,就注重师资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养,师资队伍得到了发展壮大。据官网资料显示 ,该专业拥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该专业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组成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凝聚力强和整体实力强的学科队伍,为该专业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很多教师在教学、科研岗位上颇有建树,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市资金资助和专利发明。
该专业拥有国家乙级安全评价资质和国家二级安全教育培训资质;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16名;一级安全评价师5名,二级安全评价师8名,三级安全评价师5名,国家级安全评价师培训教师2名。为开展安全评价、安全教育培训社会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官网资料显示,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领导有:
党委
党委书记:俞源
党委副书记:严建骏
行政
院长:刘金祥
副院长:龚延风
副院长:潘旭海
院长助理:王志荣
2019年南京工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调剂拟录取名单 学院盖章: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序号 考生编 号 姓名 拟录取 专业代 码 拟录取 专业名 称 拟录取 类别 (非定 向或定 向) 拟录取 学习形 式(全 日制或 非全日 初试统 考科目 总分 复试总 分(150 分) 1 105619200001253 朱羽 085224 安全工程 非定向 全日制 243 113 2 105339321114186张晨东 085224 安全工程 非定向 全日制 246 116 生调剂拟录取名单 综合成 绩 备注 (调剂 生、大 学生士 兵计 356 调剂生 362 调剂生
1 南京工业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 日期: 2010-12-30 中国 南京 2 前言 本次工程地质实习历时三天,分别是十二月的 27 28 29 三天,三 日天气均为晴天, 在冬日的阳光照耀下还是能感觉到一丝暖意的, 大 家去实习不单单是能学到很多知识, 而且我感觉最重要的是能领悟到 大自然的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所创作出的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 与奇异景色 ⋯ ..本次实习有工程地质任课老师隋老师带队,我们一班 与兄弟班二班一起。三天的安排分别是这样的, 27 日乘车线路是燕 子矶——门坡——三台洞, 主要实习目的是研究地质构造以及岩石还 有溶洞地貌;次日 28 乘车线路是老虎山——石头城——绣球公园, 主要实习目的是研究斜坡以及斜坡稳定性, 天然地基以及岩石的风化 作用以及风华差异对岩石产生的作用; 29 日最后一天乘车路线栖霞 山风景区;主要研究
环境工程系
一、专业简介
2001年原南京化工大学和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了南京工业大学。自1999年起,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着手对环境工程学科进行筹建,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制订了具有该校特色的专业教学计划。
2000年成功设立环境工程系并增设了环境科学专业,进行相关的专业教学。同时,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也于1999年增设环境工程专业。2001年两校合并之后,以上专业相合并,建成现有的环境工程系,并于2001年增设了环境科学专业,2003年顺利获得环境工程硕士点。
在办学过程中,本学科不断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以环境工程专业教育为主,拓宽专业方向(如环境科学、环境规划与管理),优化培养计划,努力发展成为多学科交叉的现代污染控制的新兴技术的教学科研型学科。本系现有教师20名,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历9名,教授3名,副教授6名,已形成良好的教学科研梯队,每届招收学生为环境工程2个班,环境科学2个班。
近年来,我系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及横向课题,每年在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科研到款均在二百万元以上。本学科现已经发展成为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为主要方面的该校乃至省内的特色学科。
二、专业培养目标
1.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建设目标
(1)引进本学科先进的办学理念,优化培养计划,使本学科整体建设水平处于省内同等学科的领先水平。
(2)本学科以工业生产的“三废”处理、清洁生产和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为重点方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努力发展成为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功能材料、和环境质量评价为主要方向的该校乃至省内的特色学科。
(3)以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教育为主,拓宽专业方向(如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微生物、清洁生产)。
(4)结合研究生教育,不断强化和提高本科教育,使环境工程学科成为多学科交叉的现代污染控制的新兴技术的教学科研型学科。
2.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能从事环境监测、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的设计、资源化利用和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发等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高级技术人才。
市政工程系
给排水专业是一九五二年开办的一个老专业(中专),当时校名为同济高工,隶属于华东工业部,一九五三年八月划归建工部校名更改为南京建筑工程学校,一九五八年归属为二机部,毕业生毕业后主要到核基地从事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及设计。
文革期间停止招生,至一九七八年开始恢复专业招生(中专),于一九七九年本专业被列入国家教委的本科专业目录,一九七九年秋招收本科,一九八0年招收本科。已经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硕士研究生30余名。
给排水专业自一九七九年起招收给排水专科以来,已有近2000余名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培养,很快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已走上领导岗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给排水教研室共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40岁以下年青教师9人,年青教师中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7人,其中7人已被录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中“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江苏给水排水学会理事1人,全国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常务委员及南京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会理事1人。
本专业下属有水微生物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已能开出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项目85~90%,实验设备固定资产约为400万。
本专业一贯重视教学质量,教授和副教授每年都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深化教学改革,在各级部门的指导下,教研室建立了完整而严格的教学管理体系,从制度上完善了对教学环节的要求及检查,突出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的法制地位,强调教师讲课前的教学日历、教案、讲稿齐备及授课的基本要求及方式。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市场和专业技术发展,不断地优化教学计划,每年都将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每门课的教学大纲都应做相应的调整,以充实新的内容,以朝着加强基础、扩大知识面、加强实践训练的方向,建立相应的教学实习基地,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专业课都建立题库,确定“建筑给排水”、“水质工程学”为重点建设课程。
根据院系十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要求,给排水专业重点为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建设,保证实验项目开出率达到100%,使实验室在保证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能够为科研、社会、生产服务。在办好本科的基础上,于2008年准备申报博士点。
环境工程实验室是在原南京化工大学的环境监测实验室以及原建筑工程学院的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优化而成。经过学校不断的经费投入与管理建设,实验室进一步形成了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环境专业实验室(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实验)三个功能相对独立、可开设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各类专业基础以及专业实验的实验室,并统一归于城市建设与安全环境学院实验中心管理。
随着环境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学校的投入,现今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在实验室面积、仪器设备的档次与精度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实验室面积从最初的约180m2发展到约600 m2,同时,购置了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等仪器,极大的改善了实验室的硬件条件。
实验室每年可平均为180名/年开设实验,环境工程专业开设19个实验项目,环境科学专业18个实验项目,各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达到80%以上。同时,在实验开设中由长期从事本科教学的专业教师进行实验的设计与开设,并把购置的大型实验仪器如AAS等应用到实验项目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的教学质量。
同时,实验室的建设促进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每年,实验室可安排约100名的学生进行本科毕业论文实验,学生大胆、创新的实验项目的开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提高了他们的学术水平。与此同时,实验室还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较好的实验基础条件。
市政工程实验室始建于1980年,前身为南京建工学院给排水实验室,由当时给排水专业的教师、实验员进行实验室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验室面积约160㎡。整个实验室自成一体,其实验项目的开设和装置的建设多为自行设计并加工,如建筑给排水的3套装置颇具特色,在全国建筑类院校中较为领先、具有一定的影响。
实验室当时主要承担该校的给排水专业专、本科的实验教学任务,此外还承担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产品开发、测试任务以及教研室的科研实验任务。
2002年后两校合并,重新组建为市政工程实验室。实验室搬迁至江浦新校区,面积增至360㎡,实验室现有实验师3名,教师5名,实验室总资产达85万元。
实验室主要承担教学任务是给排水实验,有水泵与水泵站、建筑给排水、水处理实验技术三门课程共9个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3个(即离心泵构造构件认识、卫生器具安装及管道连接、排水系统演示),综合性实验6个(即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水质回流污染及防护措施、颗粒自由沉淀、混凝沉淀实验、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曝气充氧实验)。
实验室还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研究平台。近年来我实验室完成了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立项科研项目及大量企事业单位横向科研实验及测试。
2100433B
据官网资料显示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领导有:
书 记:吕忆农, 主持院党委全面工作 副书记:考宏涛, 分管学生工作 |
院 长:沈晓冬,主持院行政全面工作 副院长: 王庭慰,分管研究生、科研工作 副院长:张华,分管本科教学工作 副院长:陆春华,分管实验室、军工科研、安全工作。 院长助理: 韩立发 院办公室主任: 曾建容 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石防震 院学生办公室主任: 丁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