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能源基地 [1] | 类 型 | 经济术语 |
---|
能源基地是根据社会需要,在开发和利用某一地区的能源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区域范围包括能源资源分布地带和与之开发利用有关的地区。由于各地区能源的分布状况、富裕程度、升发程度与开发规模、影响范围、以及经济发展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不同,因而形成的能源某地的面积有大有小,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根据它的生产规模所起作用和产悄地域范围可以划分为三级:
1.一级能源基地,即全国性能源基地它拥有丰富的资源量,分布集中,开发条件好,年生产规模在3,000万吨以上(煤或石油),能源产品面向全国,有4/5以上输出省外,销售地区范围超过全国l/3以上省区。如山西大同煤矿和大庆油田等。
2.二级能源基地,即具有跨省区意义的能源基地。它拥有相当可观的资源量,分布相对集中,年生产规摸在1,000-3,000万吨之间(煤或石油),有相当能源产品外运,销售范围跨几个省区。如阳泉、准南、平顶山等煤矿和任丘、胜利油田等。
3.三级能源基地,为具有省内意义的煤矿和油田,有一定的资源量,产量一般不超过1,000万吨,满足省内消费,就地利用比例一般不少于70%,外运量有限。如铜川煤矿、玉门油田等。
由若干个相邻的的大煤矿(或大采煤区)、大油田(或大采油区),或梯级大型水电站连成一片,且适宜于统一规划的能源富集地带组戍的超级大型能源基地,其地域范围更大。可以包括许多发达的能源工矿区及众多的城市和工业点。例如,我国山西能源基地,苏联顿巴斯和库兹巴斯能源基地,美国阿巴拉契亚能源基地,西德鲁尔能源基地等是一种超级大型能源基地。美国阿巴拉契亚煤炭能源基地,煤田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行政单位涉及13个州,总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人口1903万人。西德鲁尔能源蕊地,它的煤田面积6,200万平方公里,包括18个城市,6个县和其他3个县的一部分,人口560万。这类能源基地拥有大面积的矿区和大流域的多梯级水电站,资源蕴藏量很大,煤炭或石油开采规模一般可在1亿吨/年以上,大量能源产品外运。
能源基地的经济综合发展,是以能源开发为中心,发展一系列相关部门和辅助部门,使能源工业和其他经济部门得到协调的全面的发展。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能源基地能否综合发展和综合发展的广度与深度如何,是与当地的能源资源的蕴藏量、质量与开发条件,以及本地区其他自然资源是否丰富和可从外区取得的矿物原料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在不同的资源分布状态和不同资源地域组合类型的墓础上形成的综合发展能源基地有着不同的专业化部门与不同的发展特色。例如,在煤铁资源组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山能源一工业基地,具有鲜明的煤一电一钢基地特色。而在煤、铁、铝土矿、粘土、石英砂和优质灰岩等多种矿产资源与附近油气资源组合的基础土发展起来的淄博能源一工业基地,便形成了以冶金、采矿、电力、建材、陶瓷、坡璃和石油化工为主的原材料工业综合发展基地。某些能源基地尽管资源的组合不够理想,但也可以从区外取得金属矿物原料发展大耗能工业,建立起拥有多种工业组成的能源一工业综合发展基地。例如,苏联第二大煤炭能源基地库兹巴斯,便是通过从区外取得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矿,在充足供应煤电的基础上,发展了钢铁、炼铝、炼锌、煤化工和机械等工业部门,使之成为苏联一个高度发达的综合性重工业基地。
2.能源工业是综合发展的能源基地的组成核心并主导其他生产专业化部门。综合发展的能源基地的组成核心是决定这个基地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能源工业。它既是基地综合发展的基础工业,又对墓地的生产专业化部门起主导作用。
基地第二类的工业是加工工业,也是基地最主要的生产专业化部门.。一般多是在能源工业发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直接以能源为燃料或原料的钢铁工业、化学工业,以及为能源、化工、钢铁服务的机械制造工业等均属于这一类工业部门。
基地第三类的工业是为前两类工业部门提供条件的辅助性生产(如原材料、建筑材料的供应、机械设备维修,以及利用主要加工工业的副产品和废料的部门等)和利用当地的原料与女劳动力以满足居民消费需要的辅助性生产。
上述三大类工业生产部门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能源工业在基地综合体中起主导作用。它的发展带动整个基地的生产部门的发展,相反,它的衰落也影响到其他生产部门的前途。主要加工工业部门是基地综合体的主耍成分。它们既以能源工业的产品为原料和燃料,又以当地其他密集资源为原料,拜带动辅助性生产部门与服务性生产部门的发展。而辅助性生产与服务性生产的发展则对主导专业化生产和其他主要加工工业部门生产起保证作用。这三类工业生产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和有比例的结合,既提高了基地综合体的生产效果,又促进了地区的综合发展。
3.能源基地各企业是在共同使用基地内燃料动力供应地、综合加工能源工业产品以及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上的联合。
基地内燃料动力供应地包括一次能源供应地(如煤矿)和二次能源供应地(如电站),它们为工业企业提供燃料与动力,是所有工业企业联合的基础。
在综合加工能源工业产品}C础上联合起来的生产,包括综合利用能源产品、副产品和废料的生产部门。
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上的联合是指企业都共同使用了基地的生产基础设施(如各种运输线路、动力燃料线路、供水系统、水利设施、邮电、通讯、仓库等)、社会基础设施(如市内公共交通、商店、托儿所、中小学、医院、旅店、住宅等)和研先基础设施(如情报和科研单位、设计院、高等院校、专业学校等)。这些基础设施保证着基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综合发展的能源基地的联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由大型水电站枢纽为核心的能源综合发展基地,其主耍生产部门是耗电大的生产和被水电站构筑物吸引来的生产,或以当地原料、劳动力及其他资源为基础的生产。在一些以能源资源开采和综合利用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能源综合发展基地,基地各企业除了按对燃料动力来源或其基础设施关系的联合,还进一步按生产工艺和经济上进行联合。例如,以大规模煤炭开采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能源综合发展基地,不仅包括了许多耗煤的大型电站,炼焦工业,而且还按部门内的各个生产工艺过程间的纵向联系和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发展了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等部门,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地域生产综合体。
基地内各种工业部门的生产是围绕着能源开发和利用,按原料加工的连续阶段,以原料的综合利用和以利用生产中的废料为基础联合在一起的,它们在工艺、动力、经济及组织等方面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甚地内的一个生产部门的产品或者废料,可以成为其它一些生产部门的原料、半制品和辅助材料。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建立着一种连锁关系,这就使有可能综合地和最充分地利用原料、材料和动力资源,共同使用统一的市政工程和公用设施,最富有经济效果地生产工业品。
综上所述,综合发展的能源基地是一个建立在能源开采基础上的能源一工业综合发展基地。这个基地是在一定的地区内,以开发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为目的,以生产全国和地区意义的产品为自己专业化部门;它拥有多种经济部门,出产多种类型产品。这些经济部门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劳动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互相紧密配合,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宁夏最大的产业基地,当地政府非常重视,企业发展的也非常好,宁东有一个非常优秀、开明的领导层,在这个领导层的带领下,宁东煤化工体量做大,发展新型产业。
基地范围较广,分为煤、电、煤化工三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在建设当中。大致范围如图所示:宁夏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位于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灵武境内。基地规划建设范围:分为远景规划区和规划区两部分。远景...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发展到今天的程度,和领导层分不开,首先,他们的责任意识非常强,这种责任感影响了所有宁东人;其次,宁东有一个廉政领导团队,超强的自律意识避免了腐败问题。
有序发展煤炭,加快煤电基地建设,符合国家“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的方针,是云南建设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四大常规能源中,煤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是在世界能源日趋多样化的今天,煤
某(生物质能源)中试基地工程施工合同—— 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七、本议书中有关词语含义与本合同第二部分《通用条款》中分别赋予它们的定义相同。 八、承包人向发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
主管单位:中国能源基地研究会主办单位:中国能源基地研究会编辑单位:《能源基地建设》编辑部主 编:李怀壁
《能源基地建设》(CN14-1081)创办于1988年,是由中国能源基地研究会、国家计委技术经济研究所、煤炭部规划发展司、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双月刊。其宗旨是:探索理论、服务实践、拓展视野、传播信息。编委会主任是吴德春研究员、李怀璧主任记者、连璞副研究员。本刊由薄一波题写刊名,创刊十年来,在宣传国家能源产业政策、探索研究中国能源工业发展理论、传播能源基地建设信息、介绍能源基地的建设成就和经验、全方位地服务能源产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刊寓理论性、政策性、可读性于一体,积极弘扬时代的主旋律、把握时代的脉搏、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能源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开阔了思路、拓宽了视野。《能源基地建设》邮发代号为22-95。1996年每期发行5000余册。从1996年第3期本刊改为大16开本,在编排设计上亦有所变化,想方设法贴近生活,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能源建设刊物。旨在宣传国家关于能源基地开发建设的方针、政策,对能源基地建设中的综合性、长远性、全局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截至目前(2008年),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两区六园”(榆林、神府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榆神煤化工、榆横煤化工、府谷煤电载能、绥米佳盐化工、吴堡煤焦化、定靖油气化工六个工业集中区)格局基本形成,建成重点项目46个,累计投资1050亿元;在建项目50个,总投资1120亿元;前期项目40个,总投资2240亿元。在建和即将建设超百亿元投资项目15个,有望“十一五”末全部落地并形成一定产能。如今,榆林已建成超亿吨煤炭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装置,国内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正在逐步形成国内最大的火电基地。一批甲醇、烯烃、煤间接液化等世界煤化工顶尖技术项目落户榆林,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纷至沓来。已有美国陶氏、英美安格鲁、荷兰壳牌、中石油、中石化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和14家国内上市公司以及几十家国内知名企业入驻榆林。2007年,全市原煤产量1.2亿吨、原油654万吨、原盐33万吨、天然气80亿立方米、发电量167亿度、精甲醇72万吨、聚氯乙烯20万吨、兰炭617万吨,折合油气当量,占全国一次能源的5%以上。「十一五」期间,榆林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三大目标」,大力发展能源、城市、生态、区域「四大经济」,全力打造「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以「中国科威特」形象示人的榆林,以GDP年均增长1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2.95%的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陕北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