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壤疏松处向周边伸展散生,在土石坚实处呈丛生。
竿高7-14米,径粗3-6厘米,初被白粉,无毛或近无毛,具细纵肋;节间圆柱形,长25-45厘米,在分枝一侧扁平,节下方具猪皮状小凹纹,壁厚5-9毫米;箨环木栓质,附有长为2-3毫米之棕色硬毛;竿环略隆起,与箨环近同高;节内长8-12毫米。箨鞘革质,早落,背面贴生棕褐色长为2毫米倒向毛茸,近基部尤密,腹面无毛但具纵脉,有光泽,近先端的边缘生棕褐色纤毛,先端向内收窄成为宽15-20毫米之截平头;箨耳卵状,直立或开展,长5-6毫米,宽3-4毫米,两面被棕褐色糙毛,边缘生长为5-8毫米之棕褐色繸毛;箨舌呈山字形隆起,高3毫米,边缘粗糙,先端生长为1-2毫米之纤毛;箨片披针形,长5-9厘米,宽7-9毫米,通常直立或外翻,先端渐尖,基部不收缩,其宽为箨鞘先端宽的一半,背面被褐色刺毛,腹面粗糙,边缘的下半部皱褶,具长4-7毫米之繸毛,繸毛上并生有长1毫米微毛。分枝3,开展或斜举,彼此粗细近相等;枝的箨环被小刺毛。叶以4-5片生于末级小枝;叶鞘长45-60毫米,初被棕褐色倒向毛茸,后无毛;叶耳镰刀状,开展,长7毫米,边缘繸毛长6-9毫米;叶舌近三角形,棕褐色,高2-3毫米,膜质,无毛;叶片披针形至阔披针形,长9-17厘米,宽14-23毫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上表面无毛,下表面被长为3-5毫米的白色绢状毛,并间有棕色倒向毛,次脉4-6对,具小横脉。花枝未见。笋期4月。
产广西。模式标本采自广西南丹山口林场。
喜阴湿的观赏植物,每3-4天,换一次清水,可放入几块小木炭防腐. 换水改加水 生根后不宜换水,水分蒸发后只能及时加水。常换水易造成叶黄枝萎。加的水最好是用井水,用自来水要先...
大多数箭竹生长在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3~19摄氏度,年降水量约为1000mm,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环境里,不需要大量水便可以很好的成长;没有一种竹子能忍受寒冷和干燥的气候条件,但却是高山地区抗风沙的有...
唐松草生海拔500-1800米间草原、山地林边草坡或林中。适应性强,喜阳又耐半阴。生长在林下或草甸的潮湿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排水需良好。较耐寒。
主要用于园林观赏
通过80块标准地资料,对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生长的立地环境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研究指出:淡竹是一个适应性较强的竹种,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的生长环境较差且变化复杂;立地因子对淡竹生长的综合影响非常显著;在众多的立地因子中,坡位、坡形、土层厚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中水解N和全P含量对淡竹生长的影响比较显著。
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属禾本科筇竹属植物,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珍稀保护濒危竹种,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和观赏价值。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云南大关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筇竹资源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措施,为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筇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保护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