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英雄大道901号
建筑业一直是我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建筑业更是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筑业人才也是我国当今五大类急需人才之一。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和不断规范,建筑业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长。毕业生一直呈现出就业选择多、就业质量好、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的良好局面。
建筑工程学院现在校学生5000多人,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博士3人,“双师型”教师50人,其中有:国家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注册会计师、工程师、经济师等;教师中有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还有教师在各类全国性学科、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
首先我们不说那个专业好,先搞清楚南昌理工学院是一所二本院校.而江西建设职业学院是一所专业学校。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不是一个档次的。下面粘贴一些南昌理工学院的资料供你参考:南昌理工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发展的特别快,有收本一也收本二,本二收的分数大概是福建省本二批里最高的,分数高意味这生源会更好,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厦门这个城市相当于副省级城市,其实说实在的,作为一个福州人,深刻感觉到福州...
1:宁波工程学院是二本,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是三本。从学校性质来说,宁波工程比宁波理工学院好2:宁波工程是公办院校,宁波理工是独立学院,从学费角度来说,宁波工程优于宁波理工3:工程管理是宁波工程学院不错的...
男,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任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江西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专家评委,中国教育学会建筑分会委员。
1947年出生,1970年毕业于江西工业大学土建系工民建专业。
1970年—1995年在江西师范大学担任总务处党总支书记、副处长、基建处长。
1995年—2006年在江西省教育厅工作期间,曾任江西省教育委员外资贷款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江西高校建筑设计室主任、基建办公室主任,受聘为江西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专家评委,中国教育学会建筑分会委员。2006年—2013年在南昌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
1990年获得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全国高校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9年获得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省万名机关干部帮助灾区重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长期从事教育基建业务技术和管理工作,主持、独立完成过数十项工程项目、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的大(中)学校教学、科研及生活用房的设计和施工管理,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专著在国家级建筑刊物,并编入论文选集。其中1989年撰写的论文《功能,建筑的灵魂——谈江西师范大学学生食堂的设计》在全国《高等学校基建研究》刊物发表。1994年撰写的论文《发挥爱理作用,促进投资效益——江西师大逸夫楼工程管理研究》编入了由国家教委编辑出版的《邵逸夫先生赠款建筑工程项目论文选集》。编写教材《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工程测量》等。
主要设计作品:建筑设计作品有江西师范大学学生食堂、艺术系教学楼、江西省教育厅教育大厦、江西省中小学教室标准设计图集等百余项。
主要施工管理项目: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教工宿舍等数十项工程项目。
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空军中校军衔,现任南昌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1963年11月出生于湖北黄梅县,毕业于上海空军政治学院,本科学历。
1980年9月经高考,进入军队院校,开始了24年的军旅生涯。2003年转业时,为空军某部科长,空军中校军衔。曾荣立三等功一次。
2003年转业到南昌理工学院工作,担任航天航空系党总支书记。在校期间,为贯彻“以军魂育人才”的办学特色,积极配合学院开展新生军训和教官队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军训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规范有序,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在航天航空系大力实施“准军校化标准”管理,将航天航空系建设成为了南昌理工学院特色比较鲜明的系。曾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并被省教育厅社办党委评为优秀党员。
2012年担任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男,中共党员,教授,建筑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1941年2月生于重庆市。1964年7月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城市规划与建设专业(五年制)。1964年7月至1978年1月在江西建筑设计院任技术员,从事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1978年2月至2001年在江西建筑工程学校任教,并先后担任教研组长、专业科长、教务处主任、副校长等职,至2001年2月退休,但仍从事教学工作。2002年2月,受聘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建筑系主任。2004年8月,受聘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担任建筑系主任。2006年7月,受聘南昌理工建筑工程学院,担任教学副院长。社会兼职先后有:建设部中等学校建筑、城规、园林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教育部中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土木工程协会科普委员会主任。
主要技术职称:1981年1月评为城市规划工程师(赣工字第90496号),1988年8月评为房屋建筑学高级讲师(赣中专职证字1988年00396号),1996年11月评为国家注册一级建筑师(注册号96360031)。
主要获奖:1991年5月被授予建设部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1996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政府特殊津贴96第9360058号)。
主要论著:发表论文《“道”与建筑艺术》(科学中国人1999年第7期)、《论佛教寺院中国化的途径》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创刊号)、《浙冮古建筑中的牛腿》(南昌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8月)等。主编教材:《建筑初步》(2002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原理与建筑设计》(与骆宗岳合作,1999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与胡国理、余延芳共同编著《农村建筑图集》(1981年,江西人民出版社,曾获江西省科技百花奖三等奖)。此外,还主审过多部教材。
主要讲授课程:建筑设计、建筑构造、画法几何、建筑制图、建筑材料、中外建筑史、城市规划、中外城市建设史、园林建筑设计、建筑装饰构造、古建筑修缮、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等。
主要设计作品:建筑设计作品有江西师范大学学生食堂、艺术系教学楼等百余项,主持的城市规划设计有东乡县开发区规划等十余项。
主要业余爱好:文学。
男,中共党员,讲师,硕士,建筑工程学院教务科长、南昌理工学院招生办工作人员(修水县招生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特约首席编辑,南昌文学学会理事。江西省九江人,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研究生学历,2001年读博士。曾担任启航杂志社总社长兼主编。
2004年5月就职于南昌理工学院机电工程系学工秘书,9月份担任学校副校长秘书兼机电工程系宣传干事。2007年担任建筑工程学院教务科长。
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主编十二五高等教育精品课规划教材《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习题与上机实验指导》、《新应用文写作》、《土建CAD》、《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习题与上机实验指导》、《工程测量》、《建筑法规》,参加编写《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土力学及地基基础》等教材。其中主编的《办公自动化》一书已作为四川省自贡市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考试参考书,并获得江西省优秀出版教材二等奖。
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浅析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应用——以南昌理工学院模具设计教学为例》、《实施分层次教学 促进模具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南昌理工学院模具设计教学为例》等,完成省级课题六项,2011年参与的江西教育厅《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与对策研究》课题结题,其中2006年参与的规划课题 “订单教育的研究” 项目获江西省2006年度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参加了南昌理工学院自考本科模具设计与制造、自考本科工程造价管理和成考本科工商管理,荣获“江西省优秀自考生”。
多次荣获南昌理工学院“优秀科研工作者”、“先进工作者”、新生军训训练“优秀军训干部”、招生业绩“先进个人奖”和“先进工作者”、招生工作“突出贡献指导教师”、“优秀校友”、“中层干部优秀筹备人才”,2011年4月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荣获特别贡献奖、沟通能力优秀奖等荣誉。
助教 男 四川人 现担任常务副院长兼招生就业科长
2006年6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建筑工程系,是学校在机电工程系2004年开办的统招房屋建筑专科224人和生物环境工程系2005年试办的工程造价专科172人、城镇规划专科35人的办学基础上,经专业整合而新成立的独立办学系部,后改称建筑工程学院。在法人代表邱小林博士、杨秀英总裁和校理事会、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建筑工程学院在院长杨国喜教授的带领下,办学规模在全校排名每年都实现了进位赶超的目标,顺利完成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建筑工程学院实行订单教育模式,确保历年毕业生高薪高就业率,全面实现了学校提出的要把建筑工程系做大做强、办成具有专业特色学院的宏伟目标。
从南昌火车站、汽车站乘2路外线公交车到南昌市阳明东路口换乘210路车直达终点站—南昌理工学院英雄校区(主校区)。
<正>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前身是2005年成立的土木建筑工程系。学院下设土木工程系、建筑系、建筑工程管理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系和基础力学教学部等5个系(部)。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已经建成比较合理的专业和学科框架,形成学士、硕士两个层次
陕西理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58年5月,前身为汉中大学生物农业科,同年11月改为生物科。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汉中大学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1979年增设生物系,设生物教育专业,学制4年。2000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汉中师范学院和原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是南京工程学院二级学院之一,前身为成立于2003年6月的建筑工程系,2007年1月改为建筑工程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三个专业,在土木工程专业下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了三个方向,即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建筑工程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09人。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员工71人,其中专业教师61人,教授7人,副高职称3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1%;学院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3人,在读博士1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4.4%。学院还聘请中国工程院缪昌文院士为我院客座教授,聘请东南大学齐康院士为我院名誉教授,聘请东南大学仲德昆教授等作为我院兼职教授。同时,聘请设计院、施工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学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中现有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经济师1人,高级建筑师3名;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7人,国家一级注册岩土工程师4名,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9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人,占专任教师的44%,初步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学院教师学历高、层次高、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年富力强的突出优势,依托学科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建筑行业和企业发展需求开展科研工作。一方面,瞄准学科发展前沿,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积极申报纵向学术性科研课题,近三年来,承担国家级自然基金课题1项;江苏省自然基金课题2项、住建部课题5项,承担省(厅)级以上课题8项,承担校级研究课程27项,承担横向研究课题10项。学院教师近三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27篇,其中EI、SCI、ISTP等收录47篇,主编、参编各类教材和著作40余部。另一方面,我院加强与行业的紧密合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我院是江苏省土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土木工程教育委员会委员单位、江苏省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江苏省工程鉴定与加固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江苏省建筑结构委员会委员单位、江苏省建筑师学会委员单位、人民交通出版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系列规划教材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等。
学院以专业评估标准建设为抓手,以高等土木工程教育规范为依据,结合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和土建行业的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对人才需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全省建设了多家实习和就业基地,如中南控股集团、苏中建设、江苏省建科院等;把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的总工请到学校做学术报告、指导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把青年教师选派到国外进行深造;深入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掌握行业的发展动态。通过采取青年教师导师制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学校教案评比和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中多次获得好成绩。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由我院承办的土木工程结构创新大赛已经开展了八届,在全省土木工程结构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三项、二等奖5项;在江苏省测绘技能大赛中,我院先后获得一等奖两项,三等奖多项;2013年我院师生共申请专利120多件。
学院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的校训,致力培养“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及熟练的专业技能得到了众多用人单位的青睐,历年就业率高达99%以上,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往届毕业生很多分别考入东南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王晓光 |
李向群 |
张文春 |
孙广利 |
李伟东 |
常 虹 |
王岩松 |
杨东辉 |
林 楠 |
周文山 |
刘 祥 |
刘德利 |
刘忠信 |
王怀宝 |
张 涛 |
于雪芹 |
谷复光 |
|
孙 超 |
王忠礼 |
谢振红 |
付 博 |
李明明 |
张 丽 |
赖 冰 |
鲁启云 |
尹 楠 |
王丹微 |
马 明 |
邓彩群 |
肖 扬 |
高晓光 |
贾建玲 |
赵 鹤 |
朱 福 |
宋晓玲 |
付世民 |
梁春艳 |
专业名称:建筑学专业,本科,学制五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本功扎实、创新意识强,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获得建筑设计及相关知识基本训练,能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群体规划及室内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主干课程: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工程测量、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专业英语、建筑热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建筑设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住宅设计原理、高层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及选型、城市规划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民用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大型公建设计、素描实习、人事实习、水彩实习、古建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参观实习、 社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建筑领域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群体规划、室内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建筑力学、建筑设计、工程施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获得一般建筑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项目管理、设计、施工及工程咨询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机械与设备、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AUTO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工程造价、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荷载与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土力学专业外语、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及砌体结构、钢结构、岩土工程、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结构试验与检测、结构抗震、工程地质、建筑结构与选型、弹性力学及有限元、高层建筑结构、大跨空间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现代预应力结构、高层建筑设计、建筑工程事故与分析、实用工程软件等课程以及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预算与报价等岗位。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交通土建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交通土建工程的主要法规;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机械与设备、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AUTO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工程造价、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荷载与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土力学专业外语、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及砌体结构、钢结构、岩土工程、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结构试验与检测、结构抗震、道路勘测规划与设计、交通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桥梁结构分析、桥梁工程等课程以及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公路与城市道路、隧道与地下建筑、桥梁、等的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方向)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工程项目方面的基本培训,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从事建筑工程管理、设计、施工、房地产以及相关科学研究、开发等工作的能力。
主干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机械与设备、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AUTO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工程造价、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荷载与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土力学专业外语、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及砌体结构、钢结构、岩土工程、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结构试验与检测、结构抗震、建设法规、经济法、运筹学、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建筑技术经济学、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建设监理概论等课程以及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大中型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工程咨询与评估公司。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工程监理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建设工程监理公司从事建设工程监理,也能在房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等建设工程中从事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开发等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建筑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设项目管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砌体结构、钢结构基本原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经济、管理学等。主要实践环节有:测量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建材实验、土工实验、结构实验、工程监理作业指导、施工作业管理实践、实用作业软件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建设工程监理、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预算与报价、土木工程设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