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芳烃技术的研发和工业试验成功,将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减少芳烃对石油原料的依赖,标志着煤代原油做原料大批量生产芳烃成为现实。
中国年消耗量超过2000万吨,而芳烃97%以上来源于石油原料,在中国“多煤、少气、缺油”的能源现状条件下,煤制芳烃技术的成功研发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煤制芳烃技术的成功开发,开创了煤基能源化工新途径,对中国石油化工原料替代,抓住世界能源化工新的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开发应用煤制芳烃技术,能够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以技术创新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制芳烃技术使甲醇可以实现完全转化,3.07吨甲醇就可以生产1吨芳烃,并副产大量氢气,工艺废水不含氨氮,废气不含硫氮。
从煤—甲醇—芳烃—聚酯的煤基芳烃到下游衍生物的产业链,实现煤炭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对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推进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就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煤制芳烃技术的应用更将承载中国新型煤化工、西部产业承接的发展意义。
示范意义:通过煤制芳烃技术的工业试验应用,生产1吨芳烃需要消耗5吨标煤,而中国国内石油制芳烃技术生产1吨芳烃需要消耗原油8-12吨。如果这个项目在榆林成功了,就意味着在其它煤炭富集地区做这个就具备了条件,比如新疆有好几百亿吨的煤炭资源。项目被列为中国国家发改委“十二五”煤炭深加工产业升级示范项目。按照榆横煤化每年2000万吨的煤炭产能,电厂就地消耗约在1200万吨,剩下的800万吨即可用来制成芳烃提高附加值。未来该基地全面建成后,煤炭产能将达到3000-5000万吨。
自从中国华电定调后,方向上没有纠结了,接下来论证的就是产业链的长度问题。第一步先做芳烃,第二步继续后续的研发,第三步再往下延伸产业链。如果芳烃和烯烃同时在榆林都有的话,对东西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加快推进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就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都是有重大意义的。
煤制芳烃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是中国现代煤化工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对推进石油和化工原料多元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制芳烃的技术原理,是以甲醇为原料,在双功能(酸性和脱氢)活性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通过脱氢、环化等步骤生产芳烃的过程。 就是把煤先制成甲醇,再以甲醇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生产出芳烃。
在以煤为原料生产芳烃路线上的三大关键技术,即煤制甲醇、甲醇芳构化和芳烃分离转化中,煤制甲醇和芳烃分离转化在国内外均已有成熟技术,但甲醇制芳烃的工业化技术尚属空白。 甲醇制芳烃其反应机理主要包括3个关键步骤: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甲醇或二甲醚脱水生成烯烃,烯烃最终经过聚合,烷基化,裂解,异构化,环化,氢转移等过程转化为芳烃和烷烃。
化学反应方程式:
H2 CO→CH3OH
CH3OH→CH3OCH3 H2O
CO H2O→CO2 H2
4C2H4 H2=nC8H18
从2003年起到2013年1月,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研究掌握这项技术,打通煤制芳烃的整个技术链,只需消耗5吨标煤就能生产1吨芳烃。
2012年,全球首套万吨级甲醇制芳烃工业试验装置在华电煤业陕西榆林煤化工基地建成。
2013年1月投料试车成功。
2013年3月18日,技术通过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此项技术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13年8月,煤制芳烃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4项国家专利。
研发部门管理规定草案 1 产品研发 产品研发必须经过立项、设计、实现、测试、发布几个阶段。 1.1 立项 小型研发项目(工作量小于等于6人周,投入资金小于等于1万元的研发项目)立项必须具备项目计划报告...
在国内能够提供整套粉煤灰制砖技术的只有中国免烧砖技术研究所的杜工.
煤制芳烃与传统芳烃由原油为生产原料不同,它以煤为原料,通过煤气化技术进行芳烃的合成。
煤制芳烃主要经过三步,即煤炭经洁净煤气化后生成合成气,合成气转化为甲醇,甲醇进一步转变为芳烃。前两步已经有了成熟的工业化技术,甲醇制芳烃的工业化技术时下已被攻克。
甲醇制芳烃是煤制芳烃中的相对成熟的路线,煤制芳烃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尚未有完全工业化生产的装置,在一众煤制芳烃的生产技术中。甲醇制芳烃是发展较早,技术相对成熟的生产路线,已有成功运行的中试装置,甲醇芳构化技术是在择形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煤制芳烃技术的研发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绿色化学”的理念,煤基甲醇生产工艺经历了脱硫、脱氮处理,使产生的芳烃不含硫氮等杂质。 2100433B
日前,四川达州钢铁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3000Nm^3/h转炉煤气净化制甲醇装置投入使用。该项技术充分回收利用达钢富余废弃的转炉煤气生产甲醇,改变了10万吨1年焦炉煤气制甲醇装置原料结构不合理及甲醇生产成本较高的状况,实现了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的全部回收及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该技术属全国首创。
技术研发部制度 1. 目的 为了加强技术研发部工作秩序, 提高工作效率, 形成整体高效的 效应,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计划和任务,特制定以下日常管理制度, 需技术人员谨记遵守。 2. 范围 技术研发部全体技术人员。 3. 部门员工基本行为规范 1.上班不准迟到和早退,特殊情况必须向上一级领导按照公司请假制 度请假。 2.办公区域不得大声喧哗,严禁说脏话,保持安静,不得在办公区域 饮食。 3.爱护自己的电脑等办公用品,不得把公司的东西带出工作地点,必 须带出去时需得到上级许可并做好登记。 4.自己的物品自己保管妥当,相关的文件等重要东西整理放好。 5.下班时,文件、文具、用纸等要整理,要收拾桌子,椅子归位。 6.下班时最后离开公司的人员关好门窗,检查电源是否全部关闭,确 认全部关闭后方可离开公司。 7.着装整洁、完好、协调、无污渍、扣子齐全、不漏扣、错扣、不准 穿拖鞋、不准穿短裤。 8.养成良好
2018年7月13日,《煤直接液化制混合芳烃》发布。
2019年2月1日,《煤直接液化制混合芳烃》实施。
芳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主要来自于石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芳烃化合物需求的急剧增长与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形成尖锐矛盾。必须开发一条芳烃生产新路线。煤经合成气制甲醇、进而通过甲醇定向转化制芳烃(MTA)技术路线是石油生产芳烃路线的有效补充,但目前尚无成熟技术。
本项目基于对分子筛合成控制、催化剂结构及酸性分布调控甲醇定向催化转化等基础认识,开展甲醇定向转化制芳烃(MTA)关键技术研究。具体而言,揭示了影响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研制出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甲醇制芳烃(MTA)催化剂,实现了催化剂吨级规模制备;优化了反应条件和工艺流程,改善了反应器结构,确立了甲醇转化制取芳烃的工艺路线和关键工艺参数,完成了MTA 百吨级中试;同时,根据煤基芳烃产物组成与结构特点,发展了与MTA过程相匹配的烷基化、烷基转移催化剂及甲醇制二甲苯(MTX)工艺,显著提高了高附加值芳烃产物二甲苯选择性,并完成了立升级单管实验,推进自主创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经5年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发表国际著名期刊(Chem. Soc. Rev., J. Catal., ACS Catal.,Catal. Sci. Technol., J. Phys. Chem., RSC Adv., Microporous Mesoporous Mater.)论文20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0篇;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1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件,授权专利1件。在甲醇定向催化转化反应机理、催化剂设计方面的工作已经引起国际普遍重视,且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国际相关领域研究趋势,成为甲醇转化研究机构中的新生核心力量。
在项目工业化推进方面,课题实现了高性能MTA、MTX催化剂的优化和定型,并完成了吨级制备放大;设计并建设MTA百吨级中试平台,完成了MTA百吨级中试评价,并达到下列技术指标:实现甲醇转化率大于99.5%,LPG+C5+产物总收率≧38%,液态烃的收率(甲醇重量基)≧31%,芳烃在液相产物含量≧80%;完成了MTX立升级单管试验,实现烷基转移与芳构化反应的匹配,实现二甲苯在芳烃中含量≧60%,过程经济价值显著。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合作研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应用推广的已投入情况:250万元
资金需求额:15000万元
融资用途:市场开拓
(图片只是示意图,来源网络)
声明:本科技成果相关信息由完成单位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由提供者负责。任何机构和个人使用本科技成果信息,请自行分析和评估其在相关应用中的适用性,并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与科技成果提供方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在科技成果交易和使用中严格履行相关合同。任何因使用本科技成果而产生的责任,由相关行为人自负。
主要起草单位: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工监督检验研究院、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张惠民、李强、袁根乐、陈茂山、徐西娥、韩来喜、郝巴特尔、陈春玉、王涛、孙晓轩、李海军、温新生、高俊文、李英、吴拴拴、李雅维、王斌、张文慧。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