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 | 红天葵、红叶 | 界 | 植物界 |
---|---|---|---|
分布区域 | 生于低山地的山坡和山谷石壁上 | 中文学名 | 木姑垂使 |
产于广西上思、武鸣、上林、风山、融安、龙胜、灌阳、昭平、平南、桂平、北流、玉林、金秀等县市;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云南、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味甘、淡,性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散瘀,消肿,消炎止痛,化痰止咳。
[传统应用] 治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咳嗽,咯血,衄血,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 6-9克,水煎服,或浸酒服;外用捣敷。
[方例] 1.血崩 木姑垂使(散血子)10克,捣烂开水冲服或研粉每用6-10克,热酒冲服。
2.闭经 木姑垂使(散血子)、紫九牛(翼核果)、轮文咪(卷柏)、鸭灶咪(牛膝)各10-15克,水煎服。
3.咳血 木姑垂使(散血子)、麻红台(蚂蝗七)、买背心盘亮(毛果算盘子)各9-12克,水煎服。
4.肺结核 木姑垂使(散血子)10克,吓烈使(红毛毡)15克,麻红台(蚂蝗七)15克,仇公亮(毛冬青)15克,钳来勤(香白芷)15克,猴结???10克,水煎或配猪肺炖服。
[化学成分] 叶含花色甙[1],已分离得矢车菊素氯化物,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矢车菊素-3-芸香糖甙[2]。
多年生宿根小草本,地上茎不明显;地下块茎球形。茎上叶常1枚,叶片圆心形或卵状心形,直径3.5-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边有不规则的重锯齿和缘毛,下面紫色。花单性,雌雄同株,粉红色;顶生2-3歧状的聚伞花序。蒴果三角形,无毛,具3个不等大的翅。种子多数,黄褐色。花期5-8月,果期8-9月。
2、光慈菇山慈菇所含秋水仙碱及其加入稀氨溶液后的合成物秋水仙碱,均有与长春碱相似的抗肿瘤作用。秋水仙碱还有镇静催眠协同作用。此外,本品尚有止咳、平喘及止痛作用。
主治功效 功能主治: 散结,化瘀。治咽喉肿痛,瘰疬,痈疽,疮肿,产后瘀滞。 ①《岭南采药录》:治瘰疬结核、痨伤,和猪肉煮食。 ②《河南中药手册》:败毒。治产后血闷攻心。 ③《中药材手册》:行血,解百...
在绘制钢筋时选按平行于板边布置
垂丝海棠是乔木还是灌木? 垂丝海棠树姿优美, 2~4月盛花期,红花满枝,纷披婉垂,深 受大多数人的喜爱。最近,有朋友说不知道垂丝海棠是乔木还是灌木, 我们来分析下。 先来了解下,乔木与灌木的区别: 乔木类树体高大 (通常 6 米至数十米 ),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又 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 (31米以上 )、大乔 (21-30米)、中乔(11-20米)、 小乔 (6-10米)等四级。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 灌木类树体矮小 (通常在 6 米以下 ),主干低矮 ,主干不明显,呈丛 生状态的树木,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称为灌木。 如玫瑰、 龙船花、映山红、牡丹等 垂丝海棠是形态特征: 垂丝海棠是落叶小乔木,枝开张,叶卵形,花 5~7 朵簇生枝端, 鲜红色,4~5月开放。高可达 8米。枝干峭垂丝海棠立, 树冠广卵形。 树皮灰褐色、光滑。幼枝褐色,有疏生短柔毛,后变为赤褐色。叶互 生,椭圆
海棠是春季庭园重要的观花树种,属蔷薇科。现介绍两种: 垂丝海棠:俗称海棠花,乔木,高可达5米。树冠疏散婆娑,幼枝红色,叶卵形先端渐尖,表面有光泽,并常带紫晕,花4-7朵汇成一簇,花梗细长而下垂,故名“垂丝海棠”。花瓣5片以上,重瓣。3-4月间开花,花蕾嫣红,呈放射状四散,如同天女散花,又绽放在和熙的春光中,风韵独特,楚楚动人,赏心悦目,倍受青睐。可谓:“垂丝海棠花独妍,春风朝霞醉脸庞。俯首水畔欲扯衣,幽姿淑态竞花仙。”
漆姑草 Sagina japonica (Sw.) Ohwi
根叶漆姑草 Sagina maxima A. Gray
仰卧漆姑草 Sagina procumbens L.
无毛漆姑草 Sagina saginoides (L.) Karsten
尖叶漆姑草Sagina subulata
漆姑草分类学
漆姑草,别名:瓜槌草、珍珠草、星宿草、日本漆姑草、腺漆姑草, 拉丁文名:Sagina japonica (Sw.) Ohwi.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中央种子目;石竹科;漆姑草属;漆姑草。
药材名:野慈姑
拉丁名:SagittariatrifoliaL.Var.Angusti-folia(Sieb.)Kitag.(长瓣慈姑)
别名:剪刀草、水慈姑、慈姑苗、燕尾草
名称考证:剪刀草(《分类草药性》)、水慈姑、慈姑苗(《四川中药志》)、燕尾草(《贵州草药》)
科目来源:泽泻科植物
药用部位:长瓣慈姑的全草。
性味归经:辛、甘、寒、有小毒《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辛,有小毒。"《贵州草药》:"性寒,味甘。"入肺、肝、肾三经。
功效分类:清热药
功效主治:解毒疗疮、清热利胆。治黄疸,瘰疬,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50克。外用:捣敷或研未调敷。
资源分布:分布华东及西南各地。
古籍考证:出自《四川中药志》。
参考出处:《四川中药志》
功效分类:清热药
相关药材:金慈姑、慈姑、花慈姑、叶慈姑
关键词:解毒、疗疮、清热、利胆、黄疸、瘰疬、蛇咬伤
治黄疸病:水慈姑、倒触伞各50克。煨水服。(《贵州草药》)
治九子疡:水慈姑根、黄山药根、独脚莲根各等分。研末,以适量调甜酒敷患处。(《贵州草药》)
治蛇伤:一野慈姑、一支蒿。捣绒,包患处。(《四川中药志》)二水慈姑炕干研末,用10~15克调水敷患者头顶百会穴;又用适量敷患处。(《贵州草药》)三鲜水慈姑100克,煨水服;并用适量煨水洗伤处。(《贵州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