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寨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东北58公里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西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土司官寨 。寨子面对底窝大田坝,背靠百花山,两面环水,清河、深水河分别环绕寨北和寨东。寨内道路多以青石、鹅卵石铺墁。其地是抗元运动领袖宋隆济故乡,又是元代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靖江路总管府和明代底窝马头驻地。总管府遗址至今犹存。寨内还有1935年4月红军一、三军团过底窝时留下的标语数十条。
中文名称 | 马头寨古建筑群 | 地理位置 | 贵阳市 |
---|---|---|---|
景点级别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年代 | 唐宋时期 |
马头寨是贵州省第一个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和贵州十大特色民族建筑为一身的村寨。
马头寨古建筑群古今发展
唐宋时期,布依族先民从黑羊大箐(今贵阳)迁居清河两岸,元明时期逐步形成马头寨、新寨、典寨、杨方寨、桐木寨、安家寨、水头寨、平寨等"底窝八寨"仲家苗(布依族)聚居区。所谓"仲家",又称"种家",贵州民谚称:"苗家住山头,仲家住水头,客家住街头"。是古人对以种植水稻为生的今布依族先民的称呼。
马头寨民居不少为干栏式四合院、三合院,一般为穿斗与抬梁混合结构,一正两厢加对厅(或照壁)。正房面阔三间、五间、七间不等。门窗均饰精致木雕。正房大门外加建腰门,左厢前部多建有朝门。以龙凤、"万"字格等吉祥图案居多。而布依族则对一些雕饰图案有独特的解释,如他们认为"万"字格象征水车花或螃蟹花,都与水有关,充分反映了布依族自古顺水而居形成的水文化传统。马头寨现有居民208户,1126人,其中大部分为布依族。村民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建房,一座座木构民居顺山就势建于山腰上。山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寨前清河环绕,石拱桥横跨河上。寨内小路多以鹅卵石铺成"人"字形。四合院多以青石铺墁,古香古色。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底窝八寨"数万布依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在马头寨欢度"六月六"歌节。马头寨是元代"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驻地和元代最大规模抗元运动领袖宋隆济的故乡,又是明代"底窝马头"所在地。底窝总管府(习称"大朝门")遗址、宋隆济故居遗址。全寨有民居97座,寺庙2座,寨墙50余米,石拱桥1座,戏楼1座,古道1000余米,古井2口,并有红军标语25条。
马头寨现已成为贵州省风景名胜区香火岩的重要景点。 2006年6月2日开阳县马头寨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国发[2006]19号号)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门古镇....................龙门古镇.地处富春江南,是“富春十景”之一,仙霞岭余脉的龙门山下,距富阳市区16公里,全镇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古镇面积约2平方公里。有2600多户70...
1982年10月,南京市通过文物普查。在江宁县杨柳村发现了一组古建筑群。经文物专业工作者陪同古建及考古专家前往现场考察研究,定为清代的古建群体。这一建筑群有36个宅院,其规模之大,建造之精巧,为南京地...
明清古建筑群较为集中于驿前街道东面一线,由四十余处单栋古建筑构成。有姓氏宗族的公祠、家庙,有达官显贵的官邸、别墅,有商贾店铺、生产作坊,以及文人挥毫遗存的十数处石刻题额。其高墙深苍,飞檐翘脊,曲径通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