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高大(其高、粗以及节间长度等实际数据有待查考);节间圆筒形,贴生银白色小刺毛;节处较隆起。箨鞘革质,背面纵肋不甚明显,密被黄褐色至棕色贴生的小刺毛,鞘先端截形;无箨耳,箨舌低矮,高1-2毫米,全缘或边缘具细齿;箨片直立,其背面脉纹是与箨鞘者相连通的。末级小枝具6-10叶;叶鞘背部具纵肋,无毛,但鞘缘具白色长纤毛,鞘口截平;无叶耳;叶舌截平,高1-2毫米,全缘或具细齿;叶片大小不等,位于顶生小枝者呈广披针形,长23-30厘米,宽2.5-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而具一极短之叶柄;位于侧生小枝者则较短较窄,长25厘米,宽3厘米,两者的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具柔毛,叶缘粗糙,次脉9-13对,小横脉不见。花枝无叶,细长下垂呈鞭状,其节间长1.3-5厘米,在着生假小穗的一侧扁平或具沟槽,灰绿色,多少被有白色柔毛,尤以在沟槽之内为多,花枝每节有假小穗单生或2-5枚簇生,在假小穗或其簇丛之下方托以数片黄棕色小形苞片;小穗紫绿色,体形微扁,先端尖锐,全长1-1.5厘米,宽约5毫米,微具毛茸,含成熟小花4-6朵;颖2或3片,广卵形,先端尖,具多脉,小横脉明显,边缘生纤毛;外稃与颖相似,但较长较宽,长0.9-1.1厘米,宽6-9毫米,先端具不呈芒刺状的小尖头;下部小花的内稃长6-7毫米,背部具2脊,脊上生纤毛,脊间具3-5脉及小横脉,脊外每边各具一脉,先端尖锐;最上部小花的内稃背面无脊,边缘生纤毛,鳞被无(?);花丝细长;花药成熟时能伸出花外,黄色,长5.5毫米,顶端具无毛的小尖头;雌蕊全长1.1厘米,子房卵形、球形或因一侧扁平而近为半球形,全身生小刺毛,花柱1,柱头1,具流苏状毛茸。果实未见。
生于海拔在1200米以下。
产云南西双版纳及德宏。缅甸原产,印度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缅甸八莫与克钦山脉之间。
树竿高2— 5米,直径4-10厘米,幼时无毛,微被,绿色,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猪皮状小凹穴或白色晶体状小点;中部节间长20--45厘米,壁厚约5毫米;竿环在较粗大的竿中于不分枝...
龙竹适生于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要求无重霜)等气候环境,龙竹以南亚热带海拔1200~1800米范围内生长最好;龙竹为暖热性喜湿怕寒竹种,有一定的抗旱耐瘠能力;龙竹无性繁殖小苗,在2~3年内能抽笋成...
竿劲直,高5-12米,粗2-5厘米,幼时被,无毛,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中部节间长15-30厘米,基部或有时中部的数节间极缩短,缢缩或肿胀,或其节交互倾斜,中、下部正常节间的上端也常明显膨大,竿壁厚...
Gamble(1896年)曾指出早在1875年在我国云南境内采到过本种标本。一直到最近我们再次采到,始有确切的记录。
浙江腾龙竹业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竹产品深加工企业之一.公司前身创建于1979年,是全国首家生产"以竹代木"型竹胶板产品的专业厂家.公司被列为"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腾龙牌"商标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植物志编辑耿伯介按:福贡龙竹的假小穗所聚成的簇丛直径1-1.5厘米,外稃先端具长为1毫米的芒刺状尖头,似与牡竹亚属的牡竹组种类有亲缘。中国植物志出版前原作者安排在龙竹组,但在中国植物志原稿中曾将龙竹组移至麻竹亚属之下。由于它的花枝以6-14枚假小穗生于各节,数目不够多,亦不形成明显的球状簇团,故仍列在龙竹组,很可能它是介于麻竹与牡竹两亚属之间的过渡竹种。
毛脚龙竹(变种)(云南西双版纳)
毛脚龙竹与小叶龙竹原变种的区别在于竿基部数节间的外面均密生气根,有如网状包裹着节间,箨耳和箨片上表面之基部几无繸毛生长,叶片常较大,次脉7-9对,小穗含2或3朵小花等性状。
分布于中国西双版纳。模式标本采自中国科学院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小叶龙竹与黄竹近缘,但竿较高大,竿下部节间无毛亦无白粉,箨环下方和节内均具一圈白色绒毛,箨鞘鞘口、箨耳以及箨片上表面基部均被猪鬃状直硬的繸毛,小穗较小,仅含小花2朵,与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