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移植后通常需要设立支柱,以避免大树因大风吹刮造成树干摇摆松动,使根系不能很好生长,在树干基部周围形成空洞,遇雨时容易在干周空洞内积水而影响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同时由于大树移植后根系较浅、分布面积小,架立支柱后可以防止树体受力不均而倒伏。
中文名称 | 苗木支柱固定 | 效 果 | 避免大树根系不能很好生长 |
---|---|---|---|
性 质 | 种树技巧 | 分 类 | 单支柱、门字形支柱等 |
单支柱
与栽植植株树干平行立支柱。常在定植前于定植穴中心点立一直立支柱,待培土完成后把支柱上端和近地处分别与树木主干扎牢,防止大树晃动。为避免树干磨伤,并不影响到树干的增粗生长,应在支柱与树干之间填加松软的垫衬物,同时绑扎时使支柱和树干之间适当留出空间。
门字形支柱
对于干径在10-15cm的行道树,在栽植完成后,在树干相对应的两侧约50-70cm处各打一根高约1-1.5m的竹、木支柱,中间用一粗实的横杆将两支柱连接两头,绑扎牢固,使横干的中心位置与树干对齐,然后把横杆和树干扎牢防止晃动。横杆与主干之间要垫上隔垫,以防磨损擦伤树皮。待根系能起到良好固地作用后即可拆去支架,一般定植后保存一年。
人字形支柱
大树栽植好后在树的两侧各立一根斜撑支柱,构成"人"字形。有时为了使支柱牢固也可以与树干成三角,利用树干作一支柱,然后将支柱和树干绑牢,防止根系晃动。这种支柱虽然所用材料较少,但稳定性相对较差,适合于行道树,支架方向与道路平行,对人行道的妨碍较小。
三角支柱
三角支柱算是很稳定最常用的固定方法,且花费不多,适用于各种树型,栾树移植很多都是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将几根较长的木根或者竹杆呈三角架住树干3分之2的部位,其中一根要在移植树木的下风处,接触树皮处也需要垫上东西防止树皮蹭破,支柱摆放好之后在支柱顶部交接点使用东西捆绑固定住。
井字固定
这是属于最稳固的一种支柱方法,大树移植大多使用此种方法,以此来固定住让树木没有倾斜的情况直到树木根系扎根,不过使用的东西过多,往往花费也就大。先用四根支柱在四周均匀分布开来倾斜到树干,再使用4条横杆固定在支柱的中间,然后再支柱顶部使用短条横杆将树木固定在中间,可以使用东西将树干横杆固定处给覆盖住,防止树皮被蹭破。
地下固定
这是唯一一种在地下支撑的方法,不同于其他地表的支撑,地下支柱需要特有的固定架稳定住土球,将土球包裹固定住来达到深根的效果。地下固定需要配套的工具,花销算是不小,不过地下固定可以防止土球下沉的现象。
拉钢丝固定
有些树树冠比较高大,立支柱不能完全解决稳定性问题,特别是带土球的常绿树,树冠较大,移植后根系范围很小,重心又高,故常用打桩拉钢丝固定树干的方法。拉钢丝时根据树冠的大小和枝叶的分布情况而定,一般采用1-3根。拉一根时在枝叶量少的一侧拉。先在地面打一根桩,然后用钢丝的一端拴住主干中部着力点,另一端拴在木桩上。主干和钢丝之间用衬垫物垫好。拉钢丝角度(与主干夹角)以40°-60°为宜。拉两根钢丝时在树的两侧各拉一根;拉三根时钢丝之间保持夹角为120°。
大树移植后通常需要设立支柱,以避免大树因大风吹刮造成树干摇摆松动,使根系不能很好生长,在树干基部周围形成空洞,遇雨时容易在干周空洞内积水而影响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同时由于大树移植后根系较浅、分布面积小,架立支柱后可以防止树体受力不均而倒伏。
架立支柱一般在栽植操作基本完毕,在浇水以前进行,架立支柱时需要考虑到大树所在点的风向,其支撑位置一般着重选择在栽植点的下风向。支柱材料要依据树种和树木规格而选用,既要实用也要注意美观。架立支柱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如何确定工程苗木单价——绿化种植工程中,工程苗木费 用是当家材料,在整个预算造价中 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苗木的名称、品 种、规格、数量是依据施工设计图确 定的,与其名称、品种、规格相对应 的苗木单价取定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