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概论与案例分析 | 作 者 | 张天柱、李国新 |
---|---|---|---|
出版社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7年11月 |
页 数 | 256 页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516020326 |
版 次 | 1 |
第1章 美丽乡村规划背景
1.1 美丽乡村规划的宏观背景
1.2 美丽乡村规划的法律体系
1.3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功能
1.4 美丽乡村规划类型
1.5 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
1.6 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1.7 我国乡村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2章 美丽乡村规划方法
2.1 乡村规划原则
2.2 乡村规划要素
2.3 规划技术路线
2.4 规划设计内容
2.5 规划调研分析
第3章 村庄布局规划
3.1 村庄布局规划原则
3.2 村庄规划定位
3.3 村庄规模预测
3.4 村庄空间布局
第4章 产业发展规划
4.1 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4.2 产业规划策略
4.3 产业规划原则
4.4 产业发展模式
4.5 产业空间布局
第5章 民居建筑规划
5.1 民居建筑整体设计思想
5.2 民居改造设计
5.3 乡村现代民居设计探索
5.4 节能技术在民居中的应用
第6章 乡村景观环境设计
6.1 乡村景观设计原则
6.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第7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7.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依据
7.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
7.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第8章 基础设施工程规划
8.1 道路交通规划
8.2 给水工程规划
8.3 排水工程规划
8.4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
8.5 供电工程规划
8.6 供热工程规划
8.7 燃气工程规划
8.8 电信工程规划
8.9 环卫工程规划
8.10 防灾工程规划
第9章 保障措施
9.1 组织保障
9.2 政策保障
9.3 资金组织
9.4 信息化保障
9.5 技术保障
9.6 人才保障 2100433B
一代大儒梁漱溟先生曾自言一生受到两大问题的支配:一个是中国问题,另一个是人生问题。关于前者,梁漱溟先生把乡村建设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良方,并亲自付诸实践,他曾经感叹道: “乡村建设运动实是图谋中国社会积极建设的运动”。1931年3月,由其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山东邹平成立,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探求我国乡建之路。半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随着政府层面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我国的乡村建设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建筑、规划、园林、设计、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分子纷纷参与进来,希望在这个领域中一展拳脚。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专注三农、服务城乡”为发展理念,通过多年实践,在乡村建设项目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也早有意愿将项目心得和经验教训与所有对乡建事业怀有敬意的人士分享。
《美丽乡村系列丛书·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概论与案例分析》一书的编写过程历时两年,数易其稿,希冀带给读者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作品。全书分为九章,涵盖了美丽乡村规划背景、美丽乡村规划方法、村庄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民居建筑规划、乡村景观环境设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基础设施工程规划、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大部分章节均结合项目实例进行了阐述。全书所引图纸如无特别注明,均出自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项目案例。
正确认识和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地区的发展差...
简单来说有以下十点: 垃圾处理。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可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方式收运处理;其他村庄的生活垃...
是的,要自己编写。 一般准考证上面会提示你带哪些东西的,表格是得自己画。
美丽乡村是当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乡村规划建设探索的方向和目标。当前村庄规划改造面临担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本文以分析当下部分古城古村落的建筑发展现状,借鉴分析相对完善的村落保护和发展案例,从表现手法、改造理念上吸取先进的发展方式,并应用到实际项目和村镇改造中,在尊重历史、尊重环境的前提下,延续中国传统古村落的生命历程。
美丽乡村岚皋黄家河坝、柑竹坝规划设计
城固县住建局在美丽乡村规划编制中,结合实际,创新思路,采取四项措施高质量编制美丽乡村规划,深受群众好评。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该局针对镇村经济基础较差,规划编制工作开展难的实际状况,积极争取财政资金275万元专项用于11个市级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并按启动资金5万元、成果交付20万元的标准直接拨付到村,确保了规划编制工作高效、顺利推进。
二是广泛搜集基础资料。该局积极配合规划设计单位通过查阅资料、实际踏勘、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和征询部门意见等形式详细了解村庄历史、村容村貌、存在问题、群众期盼、产业布局、今后打算及县镇总体规划等详细情况,为科学编制规划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是准确测绘地形图。对村域面积相对较小、地势较为平坦的村由测绘单位用GPS测绘,对村域面积较大、地形复杂的山区村,则引进无人机测绘地形图,测绘成果全部以电子版和纸质两种形式交付,县住建局对成果内容进行审核把关。据统计,共测绘1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地形图46.958平方公里,其中无人机测绘32.77平方公里。
四是科学编制规划。该局始终把规划编制质量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通过多种措施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方案完成后,积极组织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对规划进行初审,并会同设计人员实地了解规划与实际结合是否密切,操作是否可行,包括产业布局分布范围及品种、公用设施建设位置、村庄整治内容、民房拆除与搬迁位置、村口大门修建位置与形式等,通过多次反复,逐次完善,有效防止了规划与实际相脱节,提高了规划编制质量,增强了规划可操作性,深受各级和群众好评。(张维 通讯员 刘振宏)
设计概论是一门设计专业的入门指导课程,旨在介绍相关的设计专业的性质、本质与特色,以及专业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史与现状等情况。
《设计概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了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历史;其次对艺术设计的方法及艺术设计的鉴赏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设计师的历史角色、基本素质以及分类等进行了探讨。
《设计概论》既可以作为本科及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设计概论:现代艺术设计的观察与剖析》讲述了:基于上述理念,本套教材改变了传统艺术设计教材的结构,按照模块理论和多层推进结构,将设计基础的课程群组合成有联结关系的不同模块,并按照课题的形式逐一展开,它体现了如下方面的基本性质:课程的开放与迂移。
强调课程内容的背景与关联事物是学习理解的重要基础,教材贯穿三条基本线索:第一条是顺沿课题文本,扼要叙述学科知识、背景叙事,以论述设计之“物”与“事”发生、存在的环境。第二条是辅助相关图像、图形,以直观的视觉形式图解课题的具体内容。第三条是附录诸如“小知识”、“小贴士“、“相关连接”等便笺式的拓展性知识。读者可以根据这三条基本的线索来展开丛书的阅读和学习。
序/001
前言/001
课题一 艺术设计的概念,001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基本特性/001
第二节 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003
课题二 艺术设计的历史/006
第一节 人类早期的造物活动/006
第二节 恢弘的器物文明/010
第三节 艺术设计的近现代发展/017
第四节 艺术设计的现代发展/021
课题三 艺术设计的本体/027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文化本质/027
第二节 艺术设计的文化价值/039
第三节 艺术设计的文化形态/044
课题四 艺术设计的心理/048
第一节 视知觉心理/048
第二节 形式心理/057
课题五 艺术设计的美学/066
第一节 技术美学/066
第二节 形态美学/074
第三节 形式审美/081
课题六 艺术设计的形态/084
第一节 设计的基本样式/084
第二节 视觉传达设计/089
第三节 工业产品设计/093
第四节 空间艺术设计/099
第五节 多媒体艺术设计/102
课题七 艺术设计的方法/106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思维方法/106
第二节 艺术设计形式构成的方法/112
第三节 艺术设计的表达方式/120
第四节 艺术设计的评价方法/122
第五节 艺术设计的管理方法/124
第六节 设计法规与制度管理/132
课题八 艺术设计的产业/133
第一节 创意经济中的设计产业/133
第二节 设计产业发展的社会机理/139
课题九 艺术设计的教育/142
第一节 现代设计教育的历史流变/142
第二节 大学的设计教育学科/148
参考文献/164
后记/166
艺术设计作为具有“创造性”特质的应用性艺术学科,创新、创造是最根本的学科目标,尤其是作为培养未来设计师的高等设计教育,“创造性”是作为学科教育应对社会发展的创新要求和面向未来全球化设计市场的 个最基本的价值尺度。
所谓设计教育的“创造”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以原创性思维的物化过程为标志的客观存在,它既具体表现为一个设计物化成品的状态、价值在社会现实中的意义,也表现为学生对创造的认知和对创造方法的系统把握。它反映在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体系中,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现实化过程和培养机制的课程化发展。所谓以人为本理念的现实化过程就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特质,激发创新的热情;所谓培养机制的课程化发展就是着力营造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手段和资源效用的系统集成。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