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河南西南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湖北西部和四川东部。生于海拔1500-2000米的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城口。 2100433B
落叶乔木,高10-20米。树皮赭褐色,常成卵形,纸状的薄片脱落。小枝圆柱形,当年生枝淡紫色,密被淡黄色长柔毛,多年生枝深紫色或深褐色,2-3年的枝上尚有柔毛宿存。冬芽小,鳞片被疏柔毛,覆叠。复叶有3小叶;小叶纸质,卵形,椭圆形或长圆椭圆形,长5-8厘米,宽3-5厘米,先端钝尖,边缘有2-3个钝形大锯齿,顶生的小叶片基部楔形或阔楔形,有5-8毫米的小叶柄,侧生小叶基部斜形,有长2-3毫米的小叶柄,上面绿色,嫩时有短柔毛,渐老则近于无毛;下面淡绿色,略有白粉,有淡黄色疏柔毛,叶脉上更密,主脉在上面略凹下,在下面凸起,侧脉9-11对,在上面微凹下,在下面显著;叶柄长2-4厘米,有疏柔毛,嫩时更密。聚伞花序有长柔毛,常仅有3花;总花梗长6-8毫米;花淡黄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异株;萼片5,长圆卵形,长6毫米,宽2-3毫米;花瓣5,长圆倒卵形,长7-8毫米,宽5毫米;雄蕊10,长1-1.2厘米,花丝无毛,花药黄色;花盘位于雄蕊的外侧;子房有绒毛;花梗长10毫米。小坚果黄褐色,凸起,近于卵圆形或球形,长8-10毫米,宽6-8毫米,密被黄色绒毛;翅宽1.4厘米,连同小坚果长3.2-3.8厘米,张开近于锐角或直角。花期4月,果期9月。
马岭地区属于大明山多金属矿带的一部分,由多个矿化点组成,该区域具有有利的矿物成矿地质背景,有多期多次岩浆活动和蚀变叠加,含矿构造发育,本文通过对马岭地区的地质特征浅析,认为马岭地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马岭地区属于大明山多金属矿带的一部分,由多个矿化点组成,该区域具有有利的矿物成矿地质背景,有多期多次岩浆活动和蚀变叠加,含矿构造发育,本文通过对马岭地区的地质特征浅析,认为马岭地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常绿灌木或亚灌木,茎紫黑色,多少带肉质;单叶对生,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0~30 cm,先端尖,叶缘有钝锯齿,叶色浓绿,具光泽,中脉和侧脉银白色,明显,十分优美;花顶生或腋生,金黄色,苞片很大,覆瓦状。
贵州省安顺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从贵州省植物园引入种源进行无子刺梨的栽培育苗经营中发现该种,2009年在《种子》杂志发表“贵州蔷薇属一新变种——光枝无子刺梨(Rosa sterilis S. D. Shi var. leioclada M.T.An,Y. Z. Cheng & M. Zhong)。”
光枝无子刺梨与被誉称“维C之王”的缫丝花(Rosa roxburghii Tratt.)近缘,主要不同点在于为攀援灌木;小叶7-9;花通常2-6(10)朵组成伞房花序,花瓣浅粉红色;果直径约2厘米,瘦果不育。后者为直立灌木;小叶9-15;花1-2朵,淡红至粉红色;果直径3-4厘米,瘦果发育。
光枝无子刺梨与无子刺梨((Rosa sterilis S. D. Shi))的区别在于,前者小枝和叶柄浅绿色,光滑无毛;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花2-6(10)朵组成伞房花序,花瓣浅粉红色;果实卵球形,密被刺。后者小枝和叶柄紫红色,具灰白色绒毛;小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花3-5朵组成伞房花序,花瓣白色;果实扁球形,疏被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