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茎横切面
1.槲蕨呈长扁圆形。表皮细胞1列,外壁稍厚;鳞片基位于表皮凹陷处,细胞3-4列;壁厚,内含红棕色色素。内皮层围绕分体中柱,细胞节向延长。分体中柱18-28个,排成扁圆形环;木质部管胞多角形,直径6-40μm,中部较大,向两端渐次变小,发肩几达两端将韧皮部分为内外两部分,内侧韧皮部有的细胞壁增厚,并充满黄棕色分泌物。
2.呈椭圆形。表皮细胞排列不整齐;鳞片基着生于表皮凸起处,细胞2列,壁薄,内含棕黄色色素。表皮和其下2-3列细胞以及内皮层外1列细胞内壁增厚。分体中柱18-25个,排成类圆形;管胞直径10-26μm。
3.表皮外具厚的蜡被,鳞片基2-3列细胞;表皮及其下3-5列细胞,壁稍增厚,内皮层外侧1列细胞呈马蹄形增厚,孔沟和层纹明显,细胞内含黄桂棕色色素。分体中柱圆形,排成环状;管胞直径10-48cmμm。
4.表皮外具厚的蜡被,鳞片基2-3列细胞。内皮层外侧1列细胞厚。分体中柱排成不规则2-3圈,中央一圈28-35个,圆形或长圆形。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粉0.5g,加甲醇5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作供试液;另取柚皮甙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苯-甲醇-丁酮(3:1:1)展开,用1%三氯化铁乙醇液喷雾。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1.根茎为不规则背腹扁平的条状、块状或片状,多弯曲,两侧常有缢缩和分枝,长3-20cm,宽0.7-1.5cm。表面密被棕色或红棕色细小鳞片,紧贴者呈膜质盾状;直伸者披针形,先端尖,边缘流苏状(睫毛),并于中柄基部和根茎嫩端较密集。鳞片脱落处显棕色,可见细小纵向纹理和沟脊。上面有叶柄痕,下面有纵脊纹及细根痕。质坚硬,断面红棕色,有白色分体中柱,排成长扁圆形。气香,味微甜、涩。
2.根茎为背腹面略扁平的不远则圆柱状长条形,长3-8cm,宽0.6-1cm;鳞片条状披针形,鳞片脱湿处显灰褐色,具细小纵向纹理。断面棕黄色、灰白色,点状分体中柱排成椭圆形。气香,味涩。
3.根茎扁圆形,直径0.5-1.2cm。鳞片红棕色,革质,三角形,覆瓦状排列,近基部盾状着生,紧贴根茎表面。质脆,断面分体中柱排成椭圆形。气质,味咸涩。4.根茎圆柱形,表面密被条状披针形而松软的鳞片,鳞片脱落处显紫褐色,有大小不等的纵向沟脊及细小纹理。断面褐色,点状分体中柱排成类圆形。气极微、味涩。均以条粗大、棕色者为佳。
多年生草本;根茎块状,平生,分枝,具芳香;地上茎直立。株高30-60厘米。
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厘米,宽6厘米,两面均被极薄的短柔毛;叶柄极短;叶舌2裂,耳状。
总花梗长4-5厘米,多花;苞片披针形,长2厘米,基部鞘状;萼管长1厘米,一侧开裂,顶端截平,基部被粗毛;花冠管纤细,长2-3厘米,裂片3,紫色,长2厘米,后方的一枚宽9毫米,内凹,二侧的较狭;唇瓣倒卵形,暗紫蓝色,长2.2厘米,宽 2厘米,中裂片顶端微凹,侧裂片较小;花药近圆柱形,长1厘米,药隔附属体线形,长1厘米,弯曲。
送货单不能作为凭据,必须要现场监理或者负责签字确认的才算数
根据"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令第37号)"令:明确火灾事故的调查由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实施。第二章火灾事故调查的管辖第六条 火灾事故的调查由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实施。第七...
可以的
模式标本采自台湾。生于潮湿阴冷地。主产泰山、昆嵛山、崂山及日照等地 。
喜湿润,忌积水,因此灌溉和排水要及时进行。生于山坡石缝较阴湿处。
根茎入药。于初夏至秋末间均可采挖。刨出根茎,除去叶片,晒干 。
种姜一般经催芽后再播种,因催芽可提早出苗,苗齐,以后叶数较多,植株健壮,产量高。带病种姜经催芽后病症也易表现出来。
催芽一般将浸湿的生姜种置于土层30厘米厚的芽床上,盖渣肥,再盖薄膜,床温保持21-30℃,约10天出芽,或在室外用干牛粪堆积催芽亦可。出芽后,将种姜分成小块,每块留1-2个健芽,剔除病姜种,按芽分级种植。
宜选用土层深厚,带有粘性的壤土,种出来的姜嫩脆且辣味淡,培植老姜及种姜,宜选用沙壤土,其产品辣味重且耐贮藏。姜易发生腐败病,不宜连作,最好轮作,与春作物或蔬菜套种 。
根系不发达,分布浅,要求地块深翻耙碎、整平。姜的生长期长,需肥量大,产量高,宜多施堆肥或其他有机肥,一般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以上作基肥和种肥。
姜的根茎有向上长的习性,若露出地面则品质差,因此要深栽。对产出品的不同要求,栽植方式也不同,大致分为3种。
平畦姜培土较埂子姜浅,根茎生长差,但肉质紧密,辣味重。
窝子姜按33厘米的行株距挖窝栽姜,软化栽培,收嫩姜的高子宜深,以后分次培土,作于姜栽培的窝子宜浅,以后少量培土。
每亩种量因种姜大小及栽培密度不同,差异较大,一般亩用种量为75-300千克。
姜很耐肥,并且是多次渐进分茬,应分期追肥。一般苗高15厘米开始施肥,以后每隔20天左右追肥一次,“立秋”至“处暑”间施最后1次,一般共3-4次。追肥时要多施钾肥,促进根茎肥大,减少病虫害。
培土结合中耕除草和施肥,培土一般3次。埂子姜需4次,常使姜埂变为沟,原来的栽植淘变为姜埂。作姜种的通常只中耕除草而不培土。
夏季烈日照射不利姜的生长发育,可在厢面搭棚遮荫或在行间插高杆或套种瓜类搭架遮荫。2100433B
对黑果山姜Alpinianigra (Gaertn .)Burtt和舞花姜GlobbaracemosaSmith叶进行了组织构造观察 ,为其原植物鉴定提供了依据
目的:对麦冬及其混淆品的组织构造进行观察,为其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徒手切片法对收集到的麦冬类药材样品进行制片,并进行组织构造研究。结果:不同来源的麦冬类药材在显微组织构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麦冬及其混淆品的显微组织构造特征比较明显,方法简便、可靠,可为该药材的鉴别提供参考。
小毛姜花与矮姜花、广西姜花、毛姜花、和白丝毛姜花在园艺上统称为兰香类姜花属植物,其形态特征近似,花期为冬春季节,具国兰的香气,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假茎高1~2m,叶舌披针形,长3.5~5cm,膜质;植株及花、叶较小;花冠白色,花冠管长约3.5 cm,裂片反折,线形,长1.4~2.5 cm;苞片、花冠裂片、侧生退化雄蕊及唇瓣长不逾1.5厘米。
兰香类姜花属植物是种子繁殖,除小毛姜花以外,矮姜花、广西姜花、毛姜花、白丝毛姜花在广州引种栽培条件下自然结实率较高,种子通常在开花后2~3个月成熟。种子随采随播,萌发不需光,播后7~15 d可发芽。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植株可在当年开花。
毛姜花主要变种
小毛姜花(植物分类学报)
该种植株及花、叶均较正种为小;苞片长约1.5厘米;花冠裂片、侧生退化雄蕊及唇瓣长不逾1.5厘米。花期:12月。产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生于石山上,海拔800-860米。印度北部亦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