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把肋距≦1.5 m的单向或双向肋形楼盖称为密肋楼盖,双向密肋楼盖由于双向共同承受荷载作用,受力性能较好。
中文名称 | 密肋楼盖 | 组成 | 由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 |
---|---|---|---|
分类 | 密肋楼盖和双向密肋楼盖 | 特点 | 适用范围广 |
1 工艺流程:
安装支架→安装主次木楞→调整密肋梁底标高及起拱→安装模壳→质量检验
2 支架系统可采用WDJ碗扣式多功能架或门架,可预组拼成定型飞模支架,吊运组合和分解,亦可单件用钢支柱、钢(木)龙骨、角钢组成支撑体系,散装散拆。由模板设计确定,并在施工中执行。凡设计高度超过3.5m时,每隔2m高度应用直角扣件与钢支柱拉接,并与结构柱连接牢靠。
3 顶托粗调标高后,安装10cm×10cm主木楞,其间距大约为60~120cm。之后在主木楞上安装7.5cm×10cm次木楞,其间距为40~60cm。次木楞的间距要根据密肋的间距确定。次木楞的两侧安装∠50×5的角铁(可预装)。安装次木楞前要在主木楞上放出模壳的边线,即准确地放出密肋的位置线,以使次木楞(即密肋)轴线位置准确。
4 次木楞安装完毕后,要认真调整顶托升降,使次木楞顶面符合设计标高(即密肋底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并根据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5 按模板组装设计图的平面布置,按型号将模壳安装在次木楞两侧的支撑角钢上。模壳底脚加设顶杆以保证模壳底部的刚度。模壳表面喷刷水质隔离剂。单向模壳长向连接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以免接口处侧向刚度不足。双向模壳安装,要在一个柱网内由中间向两端排放,切忌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以免出现两端边肋不等的现象。凡不能使用模壳的地方,可用木模补嵌。
6 按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逐项检查模壳模板。检查的重点放在模壳自身刚度的保证措施和连接节点的严密性。办理预检。
密肋楼盖是由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组成。分单向密肋楼盖和双向密肋楼盖两种。
具有如下特点:
1、适用范围广-----这一楼板体系适用于跨度和荷载较大的、大空间的多层和高层建筑,如商业楼、办公楼、图书馆、展览馆、教学楼、研究楼、学校、车站、候机楼等大中型公共建筑,也适用于多层工业厂房、仓库、车库等。以及地下人防工程和地下车库等工程。对大空间的单层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屋盖也是经济适用的,其适用范围是较广泛的。
2、材料省-----与一般楼板体系相比,可节约钢材和混凝土30%~40%。
3、造价低-----可降低楼板造价1/3左右。
4、性能好-----与一般的平板、无梁楼板等相比,密肋楼板的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
5、外型新颖美观-----当密肋楼盖的肋距大于1.0m时,外型新颖,可满足公共建筑的美观要求,可以不吊顶,并可相应降低层高,从而可较多的节约材料和降低造价。对多层和高层建筑则更为有利。
6、施工简便,速度快-----密肋模壳是定型模板,配上工具式 支承系统,支模很方便,工人易于掌握,可不需专门的木模技术工人;浇灌混凝土后,不必拆除模壳,楼板施工速度较快,可以5天左右完成一层混凝土密肋楼板。
7、降低层高和建筑自重-----由于减少了楼板的混凝土量,楼板自重大为降低;节省了吊顶、降低了层高,建筑自重也减少较多。又由于支承楼板建筑物的梁、柱、墙和基础荷载也相应减少,这样又可减少构件截面、减少配筋,节约混凝土和钢材,降低造价。在地下人防和车库的工程中由于层高的降低,可以减少土方工作量,特别是在类似于武汉地区这样的高地下水位的地方,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的浮力,从而达到不需要或减少抗浮措施所需工程建设成本。
预应力密肋楼盖作为\"九五\"期间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十项新技术\"之一,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这项技术具有降低层高、简化模板、结构刚度大、空间大、在同样高度下能增加层数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建设、设计、施工等各单位的普遍欢迎。本文对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密肋楼盖由于双向承受荷载,受力性能较好,美观实用。与平板相比,省去了肋间混凝土,可节约混凝土30%~50%,楼板自重减轻,钢材重量降低,层高空间变大,综合技术经济合理。由于楼盖最后形成棋格状,施工技术较为复杂,施工难度大,质量、成本不易控制。将该密肋楼盖模板工程分工厂制作箱体、现场安装固定两部分,能较好地控制施工质量、成本等,作为一种新的密肋楼盖模板施工思路,其施工方法可在同类工程的施工中作为借鉴参考。
常见的楼盖形式
常见楼盖形式有:双向密肋楼盖、井字楼盖、无粘结预应力平板、密肋楼盖及肋型楼盖等。
(1)双向密肋楼盖:其间距为600~1200mm,肋高1/20~30的短边跨度,四周就是纵横向的框架梁,楼面厚度通常用60mm厚,模壳也采用隔声砌块代替,双向密肋楼盖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点,运用广泛。
(2)井字楼盖:在不用模壳的情况下,将肋间距增大到1500~3000mm,肋高通常为1/20 的短边跨度,面板还是50mm厚,其造价略低。
(3)无粘结预应力平板:其设置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可以克服平板做得太厚而显得笨重,其四周同样应该是纵横向的框架梁。
(4)密肋楼盖:即预制空心板(系列型号为SP板或者SPD板),这种板采用绞线配筋连续生产,跨长在订货时可以任意选定。
(5)肋形楼盖:为最普通的一种主次梁结构形成楼盖,设计、施工均较为简单,其柱距不宜做得很大,因此在教室中间会出现柱子影响使用,低标准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
本标准规定了镁质胶凝材料制品建筑模壳(以下简称模壳)的术语和定义、规格尺寸和标记、一般规定、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正交双向密肋楼盖工程用镁质胶凝材料建筑模壳。2100433B
建筑模壳经历了木质、玻璃钢等材料上的变革后,主流为聚丙乙烯塑料材质,它质量轻、规格多、易生产、可回收,能重复利用,集约节约成本,实现了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机械化装卸,集装化运输,降低了人力强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塑料模壳的经济技术性能和物理性能,可以完全覆盖和代替现有的现浇砼空心、现浇砼空腹、现浇砼密肋楼盖技术使用的其他内模产品,实现“一模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