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梅氏大风子 | 拉丁学名 | Hydnocarpus annamensis |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侧膜胎座目 |
亚 目 | 山茶亚目 | 科 | 大风子科 |
族 | 大风子族 | 属 | 大风子属 |
产云南南部、广西南部。生于潮湿的山坡、溪边灌丛中。越南也有分布。 2100433B
常绿乔木,高8-2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圆柱形,有灰棕色绒毛;冬芽卵球形,鳞片外面被棕色绒毛。叶薄革质,椭圆状长圆形,长10-29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钝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被疏毛或仅沿脉被毛,中脉两面突起,侧脉5-10对,网脉明显;叶柄长1-2厘米,被棕色绒毛。花单生或2-3朵组成聚伞状,腋生,长1-2厘米;花梗长3-5毫米,和总花梗密被棕色短绒毛;雄花:深绿色;萼片4-5,圆形,长约5毫米,外面有淡黄色绒毛;花瓣4-5,与萼片同形,并近等长,边缘有睫毛;鳞片不明显;雄蕊多数,花丝长4-5毫米,被毛;花药球形或近心形,顶端稍尖,无退化子房;雌花:淡绿色,直径约1.4厘米,萼片4,长圆形,长6-7毫米,内面无毛,外面密被铁锈色绒毛,边缘有睫毛;花瓣8,近圆形,内面较小,外面较大,边缘或多或少呈流苏状,无毛;鳞片肉质,圆形,直径3-3.5厘米,顶端被毛,退化雄蕊8;子房卵圆形,微有8棱,密生短柔毛,几无花柱,柱头4-5。浆果近球形,直径4-6厘米,具棕色短柔毛,宿存柱头4-5;种子多数。花期4-6月,果期全年。
1、飞利浦Philips (始创于1891年荷兰,世界品牌500强,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之一,大型跨国集团公司,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松下Panasonic (始于1918年日本...
使用方法:1、量筒里装入待测液体2、婆梅式比重计浸入量筒,松手后比重计自动漂浮3、此时,对应凹液面的刻度值就是被测液体的比重(密度)值
减振与风机大小无关,仅与减振方式有关。你所说的是二种风机的支承方式,前一种称为刚性支承,后一种称为挠性支承,就减振效果而言,后都的效果要好得多。挠性支承是一种在基础平台与风机支架间衬垫橡胶减振垫、阻尼...
气柜封顶大风连续施工措施 编制: 审核: 中化二建安泰项目部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二日 在大风天气里连续施工措施 安泰 8万立气柜为当前龙头工程, 它的早日投产, 关系后续工程 的顺利开展。目前气柜正在进行第二十三带侧板施工, 还有三带即可 封顶,当前又面临春季多风季节,所有立柱已全部安装完工,怎样在 大风天气下安装侧板不受影响, 为当前突出矛盾, 为此我方决定采用 以下措施: 1、首先是召开安全动员大会, 让操作人员在政治上有大局服务 意识,想业主所想,急业主所急,在安全操作的前提下,克服困难, 迎难而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好第一道关。 2、近期每天关注天气预报,关注有风的天气要提前做好施工准 备,使吊装侧板的时间避开大风时段。 3、改变以往从地面一张一张往柜顶吊装的方法,侧板从地面向 柜顶采取一次 5-6张一捆,平吊到柜顶,然后再从柜顶逐一安装,减 少了每张板从地面到柜顶的时间,缩短了安
老曹
昨天介绍了专注画作的枫老,今天小编带你走进梅村的曹氏红木。
在梅村有一对父子在自家的小作坊里坚持手工做红木家具,父亲曹炳良从事木工52年,儿子曹永刚也有24年了。这门手艺从祖上传下来,如今已是第四代,但是第五代……
如今红木家具
作为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中的代表
又受到国人的重视
今天小编要讲的
就是两个红木家具匠人的故事
1、不可以还价、不允许催着要
曹氏父子的木工作坊地方并不大,最外一间堆着木料,中间是工作间,最里面是成品展示区。一走进来,就能闻见木头的香气,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加工成型的木料几乎占满了整个工作间,唯独不见胶水和钉子的影子。
68岁的曹炳良头发全白,他掸了掸身上的木屑,主动过来握手。这只手既粗糙又有力,像一把钳子,他说,木匠的手都是这样。他的儿子曹永刚则笑而不语,仍在一旁忙活着。
曹炳良父子专门做私人定制的红木家具,在梅村独此一家。他们的名声不止于当地,外省的老板也常光顾,而且都是回头客。想要订做家具的主顾们往往要提前来,因为从预定到成品,最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有的甚至要等上一年。
做生意,都是卖家求买家,但曹氏父子正相反——曹炳良对客户有两个要求:不可以催单、不要还价。而且他还很倔地说:“等不了的就别来。”
其实,只要见过他们的工作状态,就能明白其中的理由。在曹炳良的工作台的后方,是一面木制柜子,上下分为好多格。每个格子里都放着木工的工具。光锉刀就有大大小小数十把,加上手工刨、锯子等,工具多得数也数不清。每当记者好奇地对着工具问这问那时,老爷子总是很“拽”地回答:“说了你也不懂。”
2、纯榫卯拼接,不用钉子、胶水
现场,曹炳良为记者演示了一下最简单的木工:打磨木块。将一块木材放在支架上固定,然后拿出一支刷子一样、装有很多并排刀片的打磨工具,用力在木头上一下一下地朝同一个方向刮过去,木头表面就平滑了。老爷子说,这个工具是他的父亲留给他的,历史很久了,“但是打磨出来的木头,比你的皮肤还要光滑呢!”
曹炳良介绍,打磨只是木工的一个小环节,真正一件家具要做起来,工序很多很繁杂,有的家具光“打磨”这道工序就要好几天时间。就拿做柜子来说,首先要搭建它的大概“骨架”,然后打磨成柜子的每个部件。把这些部件拼起来靠的是“接榫”的传统工艺。
木材突出的部分为“榫”,凹进去的部分为“卯”,接榫需要遵循木质特点,将二者无缝衔接起来,而好的拼接,接口几乎看不出来,一张纸都插不进去。等到榫卯无缝契合后,就要将其全部拆下来。然后在拆下来的木板上画图、雕刻,最后再将雕刻好的部分重新组装起来。
多年来,曹氏父子一直坚持使用接榫工艺,因为钉子和胶水做的东西容易坏。而这种漫长且精细的手艺也是有回报的,除了更高的卖价,还有更久的使用寿命。
3、世上仅3个,还设计有密码锁
做了52年的木匠,曹炳良对自己的手艺格外自信。当记者问起他的绝活儿时,他只说“绝活儿这东西,不能跟你讲的,那是我的秘密!”再三请求下,他的儿子曹永刚嘿嘿一笑,说那就带你去看看“百宝箱”吧!老爷子很得意地同意了。
在成品展示区的一张台面上,放着一只约50厘米见方、面上雕满花纹的木制箱子。四个立面,每面从上到下三层抽屉。正面中间刻着“金玉满堂”四个字,仔细一看,中间竟然有密码锁!类似于箱包上面那种滚动式的,每个滚轴上都刻有汉字,需要五个都选对了,所有抽屉才能打开。
曹永刚说,这是父亲两三年前闲暇时设计的,一共只做过3个,这一个就放在这里展示,不对外出售的。记者用力想抬起这个箱子,结果纹丝不动,原来,它竟然有六七十斤重!
每当谈起红木家具制作,曹老爷子总是滔滔不绝,他说,因为制作者技艺、人品、素养的不同,即便相同的家具式样,交给不同的人做,出来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会出现不一样的“人情味儿”。他自己家里的所有家具都是他亲手做的。儿子结婚时,他打了一整套手工家具,包括衣柜、餐椅、梳妆台、沙发、床等,家具上的图案多以龙凤为主,做工异常精致,点点滴滴都体现了对儿子的感情。
4、已四代传承的木匠手艺面临失传
曹炳良出生在梅村的一个木匠世家,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木匠。16岁时,开始跟父亲学手艺。家里一众兄弟姐妹当中,也只有他,继承了祖辈的事业。上个世纪的农村,谁家有婚嫁喜事,都会请木匠到家中打几套嫁妆。谁家缺什么家具,也会请木匠来打桌子、凳子等家什。那时的木匠生意非常红火。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曾经挑着工具走村串户的老木匠,也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曹炳良却依然坚持着,非但如此,他唯一的儿子,也跟着成为了木匠。
曹永刚初中毕业以后就参加工作,一开始,家里人让他去学裁缝,因为这门手艺相对容易,又不那么吃苦。可是,学了4年裁缝以后,曹永刚觉得还是喜欢当木匠,于是20岁那年,他成为了父亲的徒弟。“老爷子脾气又直又倔,学手艺的时候没少挨骂”,回忆过去,曹永刚说,其实也能理解,所有带徒弟的手艺人都是有脾气的,何况他还是亲儿子,骂了也不怕记仇。而曹炳良却说,虽然没少骂,但儿子在这方面确实有天赋,用他的话讲,是基因里遗传的,什么东西教一遍就会。
今年上半年,曹炳良为自己的传统硬木家具制作工艺申报了非遗,目前还在审核当中,“主要还是希望能有人把这个已经传了四代的手艺传承下去,但实在没人也没办法。”“手艺要绝代了”,这是他采访中说的最多的话。
曹永刚告诉记者,我是家里第四代做木匠的,跟我同龄的木匠几乎没有了。我的同学要么在当保安,要么在工厂里。”而曹永刚的儿子、家里第五代已经上了大学,以后也无可能继承这门手艺,“还是希望他走读书的路,他也说了要考研究生。木匠还是太辛苦了。”
“要失传了,没办法,也找不到徒弟。”几年前,曹炳良曾带过几个学徒。可是没多久,这些徒弟们都走掉了、转行了,因为木匠这门手艺来钱慢、又吃苦。相依为命,曹炳良用这四个字概括自己和儿子目前的状态。除了有顾客来订家具,大多数时候,作坊里只有父子二人,老爷子每天就住在作坊里,儿子白天过来上工,两人各干各的活儿,只有中午吃饭时,会聊上几句。这样冷清又苦逼的日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现在也就是陪陪我父亲,等我父亲哪天做不动了,可能我也坚持不下去了。”曹永刚说,这个地方过几年很可能就要拆迁了,未来怎么样,他也不知道。
如今,老曹家的曹氏红木家具厂所制造的家具基本都是客户的定制,父与子,两个人,秉承着一份难得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地做着一件事,用传统的工艺制作红木家具,将一个家具厂经营得有声有色,让一份传统手工艺在他们的手下继续成长、流传。
感谢老曹和小曹对传统的坚守、对技艺的传承!祝福老曹和小曹的明天更加美好!
《梅里聚焦》所发布的内容由原创及分享两部分组成,除原创内容外,其余部分来自网络、其他公众账号等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等平台所有。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第一时间私信“梅里聚焦”,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另外本平台的一切原创内容无需授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风子又称大枫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的成熟种子,主产于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印度及东南亚其他地区,我国云南、广西、台湾等地亦有产。海南、缅甸的大风子也做为正品习惯入药。每年4~6月份采摘成熟的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晒干即可入药。其性热,味辛,有毒,具有祛风燥湿、攻毒杀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麻风、疥癣、杨梅疮等症。市场上有以豆科植物厚果崖豆藤的种子(习称苦檀子)冒充大风子,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真品大风子 外观呈不规则的卵圆形或多面形,稍有钝棱,长约1~2.5厘米,直径1~2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细纹,较小的一端有明显的沟纹;大风子剖开后,内表面光滑呈浅黄色或黄棕色,种仁与种皮分离,种仁两瓣,灰白色,有油性,略呈蜡质,外被一层红棕色或暗紫色薄膜;气微,闻之无臭,口尝味淡。
伪品苦檀子 外观呈扁圆而略呈肾形,着生在荚果两端的种子,一面圆形,另一面平截,长约4厘米,厚约3厘米,表面为红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泽,或带有灰白色的薄膜;苦檀子剖开后,子叶有2片,肥厚呈角质样,易纵裂。脐点位于凹陷处,周围有不规则的突起,使子叶纵裂而不平;闻之亦气微,但口尝之味淡而后带窜透性的麻舌感。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风子油及所含脂肪酸钠盐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而伪品苦檀子既不与大风子为同科植物,又不具有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大风子使用,应用时要明辨真伪,以免贻误治疗。 2100433B
【别名】麻风子
【来源】大风子科大风子属植物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us Pierre ex Laness.和海南大风子H. hainanensis (Merr.) Sleum.,以种子入药。夏季采成熟果实,取其种子洗净,晒干。大风子【制法】 大风子霜:取净大风子,去壳,碾碎,用吸油纸包裹,炕热或蒸热后,压榨去油,再研粉即得,可供内服。
【性味归经】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功毒,杀虫。用于麻风;外用治疥、癣。
【用法用量】 0.5~1钱。大风子霜多入丸、散剂用;外用大风子适量,研烂搽,或烧存性麻油调搽。亦可榨取大风子油搽患处。
【备注】 1)本品有毒,内服、外用常致恶心,呕吐,胸腹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肾炎,肝脂肪变性等病变。解救方法:洗胃,导泻,服活性炭。胸腹疼痛,可用镇痛剂,溶血可口服硫酸低铁及注射卡古地铁,必要时输血。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风子
(《本草衍义补遗》)
【异名】大枫子(《品汇精要》)。
【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的成熟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