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学组成
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中有机物质是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而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煤中的无机质也含有少量的碳、氢、氧、硫等元素。碳是煤中最重要的组分,其含量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高。泥炭中碳含量为50%~60%,褐煤为60%~70%,烟煤为74%~92%,无烟煤为 90%~98%。煤中硫是最有害的化学成分。煤燃烧时,其中硫生成SO2,腐蚀金属设备,污染环境。煤中硫的含量可分为 5 级:高硫煤,大于4%;富硫煤,为2.5%~4%;中硫煤,为1.5%~2.5%;低硫煤,为1.0%~1.5%;特低硫煤 ,小于或等于1%。煤中硫又可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大类。
煤详细介绍
méi
coal
部首: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五笔86:OAFS
五笔98:OFSY
仓颉:FTMD
郑码:UOEF
笔顺编号:4334122111234
四角号码:9489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164
(1) (形声。从火,某声。本义:烟尘)
(2) 同本义 [soot]。如:煤尾(屋中的烟尘)。又指制墨的烟灰 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指墨 [ink]
中官欲于苑中作墨灶,取西湖九里松作煤。——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4) 又如:煤精(煤的一种。色黑,质硬,可用以雕刻工艺品)
(5) 灯芯的余烬,即灯花 [snuff]。如:煤火(煤燃烧时的火焰)
(6) 煤炭,一种黑色固体矿物 [coal]。如:煤毒(即煤气);煤炸(小煤块);煤掌(煤矿井下的工作面);煤气灶(以煤气为燃料的灶具)
煤仓
〖coalbunker〗贮藏船运煤使用的一种大隔间
煤层
〖coalbed〗作层状分布在地下的煤
煤房
〖room〗∶房柱式采煤的回采工作地点,通大巷,适合于水率或缓慢倾斜的煤层的开采
〖bordroom〗∶煤房中的煤正被回采或已采完所形成的空间
煤矸石 méigānshí
〖gangue〗煤矿中无用的岩石
煤核
〖coalCinder;partly-burnedcoal〗煤中的一种结核,通常由方解石或氧化硅和碳质物质组成,并有碎片状或显微状的植物残体
煤核儿 méihúr
〖partly-burnedbriquet〗没烧透的煤块或煤球
煤焦油
〖coaltar〗干馏煤炭得到的黑褐色粘稠液体
煤矿
〖colliery〗∶煤矿厂和采煤有关的建筑物
〖coalpit〗∶采掘煤炭的矿井
煤气
〖coalgas〗由煤制得的气体
煤气灯
〖gasburner;gaslamp〗一种带喷嘴或有一组出气口装置的灯具,通过它放出可燃气体并燃烧
煤气罐
〖gaspitcher〗储存石油液化气的罐儿;也指液化煤气灶的整套装置
煤气中毒,煤炭中毒
〖gaspoisoning〗因吸入煤、木炭及其他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而中毒
煤球
〖coalball〗煤末加水和黄土制成的小圆球,是做饭、取暖等的燃料
煤炭
〖coal〗即“煤”。植物残体经受不同程度的腐解转变而成的一种黑色或褐黑色固体可燃矿物物质
煤田
〖coalfield〗指含煤地层比较连续而且分布范围较广的煤产地。煤田中的煤层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和同一地质构造中。煤田常以地区和地质年代命名,如大同煤田、抚顺煤田以及陕北侏罗纪煤田等。
煤烟
〖smokefromburningcoal〗煤燃烧时发出的烟
煤窑
〖coalpit〗小型煤矿,一般用手工开采
煤油
〖kerosine;paraffin〗石油分馏出来的燃料油,挥发性比汽油低
煤渣
〖coalcinder〗煤燃烧后剩余的灰渣
煤柱
〖coalcolumn〗地下采煤时,为了工作方便和安全而保留的、暂时或永久不予开采的一部分矿体
煤砖
〖briquette〗通常由细小的散料(如用作燃料的煤粉)掺入粘结料,或掺入粘结料又加压而形成的常为砖形的一种结实的块料
煤为不可再生的资源。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产,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俗称煤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 ,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希腊和古罗马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有 《石史》 ,其中记载有煤的性质和产地;古罗马大约在2000年前已开始用煤加热。 煤炭是一种可以用作燃料或工业原料的矿物。它是古代植物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地质作用而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煤也是获得有机化合物的源泉。通过煤焦油的分馏可以获得各种芳香烃;通过煤的直接或间接液化,可以获得燃料油及多种化工原料。 煤作为一种燃料,早在800年前就已经开始。煤被广泛用作工业生产的燃料,是从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开始的。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煤被广泛地用作工业生产的燃料,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推动了工业的向前发展,随之发展起煤炭、钢铁、化工、采矿、冶金等工业。煤炭热量高,标准煤的发热量为 7000大卡/千克。而且煤炭在地球上的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一般也比较容易开采,因而被广泛用作各种工业生产中的燃料。煤炭除了作为燃料以取得热量和动能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从中制取冶金用的焦炭和制取人造石油,即煤的低温干馏的液体产品——煤焦油。经过化学加工,从煤炭中能制造出成千上万种化学产品,所以它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如我国相当多的中、小氮肥厂都以煤炭作原料生产化肥。我国的煤炭广泛用来作为多种工业的原料。大型煤炭工业基地的建设,对我国综合工业基地和经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此外,煤炭中还往往含有许多放射性和稀有元素如铀、锗、镓等,这些放射性和稀有元素是半导体和原子能工业的重要原料。 煤炭对于现代化工业来说,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无论是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还是轻纺工业、食品工业、交通运输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种工业部门都在一定程度上要消耗一定量的煤炭,因此有人称煤炭是工业的“真正的粮食”。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储量大,分布广,而且种类齐全,煤质优良,为我国工业现代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地表常温、常压下,由堆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转变成泥炭或腐泥;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后 , 由于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经成岩作用而转变成褐煤;当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再经变质作用转变成烟煤至无烟煤。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遗体在沼泽中堆积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腐泥化作用是指低等生物遗体在沼泽中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腐泥的过程。腐泥是一种富含水和沥青质的淤泥状物质。冰川过程可能有助于成煤植物遗体汇集和保存。
【煤的形成年代】
在整个地质年代中,全球范围内有三个大的成煤期:
(1)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主要煤种为烟煤和无烟煤。
(2)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和烟煤。
(3)新生代的第三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其次为泥炭,也有部分年轻烟煤。
煤是重要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燃烧、炼焦、气化、低温干馏、加氢液化等。①燃烧。煤炭是人类的重要能源资源,任何煤都可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②炼焦。把煤置于干馏炉中,隔绝空气加热,煤中有机质随温度升高逐渐被分解,其中挥发性物质以气态或蒸气状态逸出,成为焦炉煤气和煤焦油,而非挥发性固体剩留物即为焦炭。焦炉煤气是一种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焦油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油漆、染料、医药、炸药等。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铸造,也可用来制造氮肥、电石。电石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合成化工产品。③气化。气化是指转变为可作为工业或民用燃料以及化工合成原料的煤气。④低温干馏。把煤或油页岩置于 550℃左右的温度下低温干馏可制取低温焦油和低温焦炉煤气,低温焦油可用于制取高级液体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⑤加氢液化。将煤、催化剂和重油混合在一起,在高温高压下使煤中有机质破坏,与氢作用转化为低分子液态和气态产物,进一步加工可得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加氢液化的原料煤以褐煤、长焰煤、气煤为主。
综合、合理、有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并着重把煤转变为洁净燃料,是人们努力的方向。
在各大陆、大洋岛屿都有煤分布,但煤在全球的分布很不均衡,各个国家煤的储量也很不相同。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是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其中中国是世界上煤产量最高的国家。中国的煤炭资源在世界居于前列,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俗称煤炭。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
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碳,主要是用作燃料。
气化工艺各有千秋 1.常压固定床间歇式无烟煤(或焦炭)气化技术 目前我国氮肥产业主要采用的煤气化技术之一,其特点是采用常压固定床空气、蒸汽间歇制气,要求原料为?准 25~75mm的块状无烟煤或焦炭,进...
气化工艺各有千秋 1.常压固定床间歇式无烟煤(或焦炭)气化技术 目前我国氮肥产业主要采用的煤气化技术之一,其特点是采用常压固定床空气、蒸汽间歇制气,要求原料为?准 25~75mm的块状无烟煤或焦炭,进...
组合聚醚是聚氨酯硬泡的主要原料之一,又称白料,与聚合MDI共称黑白料。适用于建筑保温、保冷、太阳能、热水器、冷库、恒温库、啤酒罐、冷藏等需要保温保冷的各种场合。 化学组成: 由聚醚单体、匀泡剂、交联剂...
通过工业分析可大致了解煤的性质,又称技术分析,是指煤的水分、挥发分、灰分的测定以及固定碳的计算。
水分可分为外在水分、内在水分以及与煤中矿物质结合的结晶水、化合水。
外在水分为煤炭在开采、运输、储存及洗选过程中,附着在煤颗粒表面和大毛细孔中的水分。
内在水分为吸附或凝聚在煤颗粒内部的毛细孔中的水分,温度超过100℃时可将煤中内在水分完全蒸发出来。
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烧后残留的残渣量。灰分来自煤的矿物质。挥发分是指煤中有机质可挥发的热分解产物。
挥发分随煤化程度增高而降低,可用于初步估测煤种。
固定碳是指煤中有机质经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的残余物,固定碳随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增高,可作为鉴定煤变质程度的指标。
煤的工艺性质是工业评价合 理 用 煤的依据,主要包括粘结性、结焦性、发热量、化学反应性、热稳定性、焦油产率和可选性等。粘结性是指煤在高温干馏中产生胶质体,使煤粒相互粘结成块的性能。粘结性是评价炼焦用煤的主要指标。结焦性是指在炼焦炉中能炼出适合高炉用的有足够强度的冶金焦炭的性质。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在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煤的发热量是煤质的重要指标,是计算热平衡、耗煤量、热效率等的依据。
指以有机或无机形态富集于煤层及其围岩中的元素。有些元素在煤中富集程度很高,可以形成工业性矿床,如富锗煤、富铀煤、富钒石煤等,其价值远高于煤本身。
根据煤中伴生元素的性质和用途,可分为有益元素、有害元素和指相元素3类。有益元素主要 有锗、镓、铀、钒等,可被利用。有害元素 主要有硫 、磷、氟、氯、砷、铍、铅、硼、镉、汞、硒、铬等。硫是煤中常见的有害成分,其他有害元素在煤中含量一般不高,但危害极大,如砷是一种有毒元素。煤在燃烧中,硫是造成城镇环境污染的主要物质源。当然,对有害元素如果收集、处理得当也可变成对人有用的财富。煤中伴生元素,有各自的地球化学性质,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中。因此,可根据元素的相对含量、元素的共生组合关系及元素的比值,来判断相和沉积环境。
a.煤的弹筒发热量(Qb)
煤的弹筒发热量,是单位质量的煤样在热量计的弹筒内,在过量高压氧(25~35个大气压左右)中燃烧后产生的热量(燃烧产物的最终温度规定为25C)。
由于煤样是在高压氧气的弹筒里燃烧的,因此发生了煤在空气中燃烧时不能进行的热化学反应。如:煤中氮以及充氧气前弹筒内空气中的氮,在空气中燃烧时,一般呈气态氮逸出,而在弹筒中燃烧时却生成N2O5或NO2等氮氧化合物。这些氮氧化合物溶于弹筒税种生成硝酸,这一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另外,煤中可燃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SO2气体逸出,而在弹筒中燃烧时却氧化成SO3,SO3溶于弹筒水中生成硫酸。SO2、SO3,以及H2SO4溶于水生成硫酸水化物都是放热反应。所以,煤的弹筒发热量要高于煤在空气中、工业锅炉中燃烧是实际产生的热量。为此,实际中要把弹筒发热量折算成符合煤在空气中燃烧的发热量。
.煤的高位发热量(Qgr)
煤的高位发热量,即煤在空气中大气压条件下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实际上是由实验室中测得的煤的弹筒发热量减去硫酸和硝酸生成热后得到的热量。
应该指出的是,煤的弹筒发热量是在恒容(弹筒内煤样燃烧室容积不变)条件下测得的,所以又叫恒容弹筒发热量。由恒容弹筒发热量折算出来的高位发热量又称为恒容高位发热量。而煤在空气中大气压下燃烧的条件湿恒压的(大气压不变),其高位发热量湿恒压高位发热量。恒容高位发热量和恒压高位发热量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一般恒容高位发热量比恒压高位发热量低8.4~20.9J/g,实际中当要求精度不高时,一般不予校正。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的评估,世界煤炭可采资源量达4.84×104亿t标准煤,占世界化石燃料可采资源量的66.8%。据《1997世界能源统计评论》统计,至1996年底,世界煤炭探明的可采储量为1.03161×104亿t,储采比为224年,其中七位储量最大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南非和波兰。
现代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主要包括:德国FUTURE ENERGY公司的GSP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荷兰Shell公司的 SCGP干煤粉加压气化工艺、美国Texaco公司的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
SCGP气化工艺是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其主要特点如下:A)原料适应性宽。褐煤、烟煤、无烟煤和石油焦等均可。B)气化温度约1400℃~1600℃,碳转化率达99%以上,产品气体洁净,不含重烃煤气中有效气体(CO+H2)达到90%以上。C)采用干法进料,氧耗低,空分装置规模较小,投资降低。D)单炉生产能力大,日投煤量2000t~2500t。E)气化炉采用竖管水冷壁结构,无耐火砖衬里,设备维护量较少,不设备用炉。
GSP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已先后气化了80余种原料,不仅可以气化高硫、高灰等劣质煤,而且可以气化工业废料、生物质等,煤气中CH4含量极低,很适合生产合成气,气化过程简单,气化炉装置生产能力大,装置的开工率在90%以上。该技术主要特点如下:A)原料适应性宽,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固体原料中的褐煤、烟煤、无烟煤和石油焦等均可。对煤的活性没有要求。B)气化温度约1400℃~1600℃,碳转化率达99%以上,产品气体洁净,不含重烃煤气中有效气体(CO+H2)达到90%以上。C)采用干法进料,氧耗低,空分装置规模较小,投资降低。D)单炉生产能力大,日投煤量2000t~2500t。E)气化炉采用盘管水冷壁结构,无耐火砖衬里,设备维护量较少。F)启动时间短,从冷态气化炉到热态满负荷运转只需0.5~1h。
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除含水高的褐煤以外,各种烟煤和石油焦均能使用。其特点具备了上述两种工艺的许多特点,虽然是水煤浆进料,大量水份要进行气化,因而以单位体积的(CO+H2)计的煤耗和氧耗均比GSP及Shell干粉气化技术高。但是德士古气化技术在我国使用最多,鲁南化肥厂、渭河化肥厂等十几套,并且经过我国有关科研、设计、生产、制造部门的多年研究,已基本掌握该技术,并能设计大型工业化装置,国产化率达90%以上,气化炉在国内制造,可以控制并节省大量投资、同时可有效缩短建设周期。总之,该技术国内支撑率高,生产运行管理经验多,风险少。
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是指从煤炭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洁净煤技术(CCT)一词源于美国,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益的煤炭加工、燃烧、转换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传统意义上的洁净煤技术主要是指煤炭的净化技术及一些加工转换技术,即煤炭的洗选、配煤、型煤以及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技术,国外煤炭的洗选及配煤技术相当成熟,已被广泛采用;目前意义上洁净煤技术是指高技术含量的洁净煤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煤炭的气化、液化、煤炭高效燃烧与发电技术等等。它是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换和污染控制新技术的总称,是当前世界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也是高新技术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根据我国国情,洁净技术包括:选煤,型煤,水煤浆,超临界火力发电,先进的燃烧器,流化床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烟道气净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燃料电池。
洁净煤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烧煤洁净技术,二是煤转化为洁净燃料技术。
1.直接烧煤洁净技术。这是在直接烧煤的情况下,需要采用的技术措施:①燃烧前的净化加工技术,主要是洗选、型煤加工和水煤浆技术。原煤洗选采用筛分、物理选煤、化学选煤和细菌脱硫方法,可以除去或减少灰分、矸古、硫等杂质;型煤加工是把散煤加工成型煤,由于成型时加入石灰固硫剂,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烟尘,还可节煤;水煤浆是先用优质低灰原煤制成,可以代替石油。②燃烧中的净化燃烧技术,主要是流化床燃烧技术和先进燃烧器技术。流化床又叫沸腾床,有泡床和循环床两种,由于燃烧温度低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煤中添加石灰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炉渣可以综合利用,能烧劣质煤,这些都是它的优点;先进燃烧器技术是指改进锅炉、窑炉结构与燃烧技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技术。③燃烧后的净化处理技术,主要是消烟除尘和脱硫脱氮技术。消烟除尘技术很多,静电除尘器效率最高,可达99%以上,电厂一般都采用。脱硫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是用浆状石灰喷雾与烟气中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干燥颗粒硫酸钙,用集尘器收集;湿法是用石灰水淋洗烟尘,生成浆状亚硫酸排放。它们脱硫效率可达90%。
2.煤转化为洁净燃料技术。主要有以下四种:①煤的气化技术,有常压气化和加压气化两种,它是在常压或加压条件下,保持一定温度,通过气化剂(空气、氧气和蒸汽)与煤炭反应生成煤气,煤气中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用空气和蒸汽做气化剂,煤气热值低;用氧气做气化剂,煤气热值高。煤在气化中可脱硫除氮,排去灰渣,因此,煤气就是洁净燃料了。②煤的液化技术,有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两种。间接液化是先将煤气化,然后再把煤气液化,如煤制甲醇,可替代汽油,我国已有应用。直接液化是把煤直接转化成液体燃料,比如直接加氢将煤转化成液体燃料,或煤炭与渣油混合成油煤浆反应生成液体燃料,我国已开展研究。③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先把煤制成煤气,再用燃气轮机发电,排出高温废气烧锅炉,再用蒸汽轮机发电,整个发电效率可达45%。我国正在开发研究中。④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当燃煤得到的高温等离子气体高速切割强磁场,就直接产生直流电,然后把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发电效率可过50%~60%。我国正在开发研究这种技术。
为了减少直接烧煤产生的环境污染,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国外的煤炭气化、液化以及发电技术已经日趋成熟。通过实施洁净煤技术,煤矿企业在经济上增加盈利,环境由此得到改善,使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协调发展。我国是烧煤大国,70%以上的能源依靠煤炭,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有更重要意义。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
煤化工包括煤的一次化学加工、二次化学加工和深度化学加工。煤的焦化、气化、液化,煤的合成气化工、焦油化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都属于煤化工的范围。
煤化工利用生产技术中,炼焦是应用最早的工艺,并且至今仍然是煤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的气化在煤化工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于生产各种燃料起,是干净的能源,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煤气化生产的合成气是合成液体燃料等多种产品的原料。
煤直接液化,即煤高压加氢液化,可以生产人造石油和化学产品。在石油短缺时,煤的液化产品将替代目前的天然石油!以上既是在煤化工转化的主要方面。
新一代煤化工技术是指以煤气化为龙头,以一碳化工技术为基础,合成、制取各种化工产品和燃料油的煤炭洁净利用技术,与电热等联产可以实现煤炭能源效率最高、有效组分最大程度转化、投资运行成本最低和全生命周期污染物排放最少的目标。
地质勘查阶段划分又称勘探程序,是根据地质工作探索性的特点,以及煤田地质勘探与煤炭工业建设程序相适应的原则而划分的。通常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找煤是在煤田预测或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主要任务是寻找煤炭资源,并对工作地区有无进一步工作价值作出评价。普查是在找煤的基础上或在已知有勘探价值的地区进行,主要任务是对工作地区有无开发建设的价值作出评价,为煤炭工业的远景规划和下一步的勘探工作提供资料。详查是在普查基础上,根据煤炭工业规划的需要,选择资源条件较好,开发比较有利的地区进行,主要任务是为矿区总体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其成果要保证矿区规模、井田划分不致因地质情况不准而发生重大变化,并要对影响矿区开发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作出评价。精查一般在矿区开发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主要任务是为矿山初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其成果要满足选择井筒、水平运输巷、总回风巷的位置和划分首采区的需要,保证井田境界和矿井设计能力不致因地质情况不准而发生重大变化,保证不致因煤质资料不准而影响煤的既定工业用途。
煤田地质勘探一般按以上四阶段循序进行,同时提交各阶段报告。但在下述条件下程序可以简化:① 预查区和普查区工作范围没有大的变动,并且接续施工时,可以不提交找煤报告,直接进入普查阶段;② 普查区和详查区工作范围无大变动且接续施工时,可以不提交普查报告,直接进入详查阶段;③ 在煤炭资源条件较好,煤层比较稳定,构造不太复杂的暴露煤田,可以在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的基础上直接进入普查甚至详查阶段;④ 不需要作矿区总体设计的矿区,及面积不大的孤立井田,可以由普查直接进入勘探。若地质条件复杂,虽进行较详细的地质工作也不能达到勘探程度时,则提交详查最终(详终)或普查最终(普终)地质报告;⑤ 老矿井深部、生产矿井之间,以及不涉及井田划分的地区,可一次勘探完毕。
煤化工企业在生产发展中的主要原料是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由于其自身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有腐蚀性的性质,一旦泄漏就会对整个煤化工企业的生产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国家及社会对煤化工企业的化学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本文将从煤化工企业中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与管理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严重后果,对危险化学品泄漏进行应急预案措施的探讨,从而完善并制定出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应急预案,以提高煤化工企业面对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应急能力,更好地保障煤化工企业的发展与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
区域壳幔化学组成、化学演化及地质块体的构造地球化学分区——一、区域壳、幔化学组成研究及其意义 意义:区域壳、幔化学组成为区域壳幔系统的重要状态参数之一,对区域中发生的地球化学作用特征及构造分区具有重要约束作用。在区域中地壳是由地幔提供物质...
备煤和配煤是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备煤和配煤又是炼焦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将洗精煤由卸车转运到贮煤场,合理地按区分层堆放确保煤质的均匀稳定的过程叫备煤工艺。将不同性质的各单种煤分别送到相应的贮煤槽,通过给料装置和电子秤小皮带,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合后并达到煤塔的过程叫配煤工艺 。
输煤系统煤尘综合治理主要是指输煤系统煤尘的预防与治理两部分,关键是预防,之后才是治理,先防后治、防治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把输煤系统的煤尘综合治理搞好。
1.原煤加湿
原煤加湿是针对表面水分较低的原煤进行喷雾加湿,从而有限制地提高其表面水分,以达到防止煤尘飞扬的目的,其具体方法为:沿输煤系统带式输送机全程设置喷雾管路系统,特别是在导料槽处增设较密集的喷雾装置。原煤加湿的水量按既要达到防尘,又要避免对输煤、制粉系统和锅炉效率造成不利影响。经验表明:当原煤的表面水分保持在8%~10%时,煤尘便基本得到控制。
2.设备密封
设备密封是指转运站内各连接设备之间的密封,主要是指落煤管与落煤管之间、落煤管与锁气器之间、锁气器与导料槽之间、导料槽与带式输送机之间的密封。上述各连接设备之间必须加填料密封,避免直接连接。此外,推荐在输煤系统中采用新型设计的导料槽,并在有条件的导料槽上加缓冲扩容器,该导料槽和缓冲扩容器的主要特点是能使煤尘在导料槽内“自生自灭”,从而避免煤尘从导料槽的前端或后端溢出。
3.带式输送机的调整
带式输送机的跑偏和上下波动也是产生煤尘的原因之一。跑偏不仅容易使物料撒落,而且使物料出现“筛糠”现象,而胶带的上下波动则使煤尘容易直接从胶带上“弹”起。因此,克服带式输送机的跑偏和上下波动也是防止煤尘产生的重要工作,其具体措施为:更换径向跳动较大的上下托辊;校正头尾滚筒中心的平行度;核实胶带接头处的接头状况;在导料槽上部设置煤流调节挡板或煤流缓冲滚筒;设置强力纠偏调心托辊等。
4.带式输送机清扫器的设置
带式输送机清扫器(头部和回空段)的清扫效果直接关系到煤尘产生的多少,当清扫效果较好时,则残留在胶带上煤尘较少,反之则较多,在设计中应当选用合适的清扫器。
5.清扫托辊的设置
胶带的工作表面经头部清扫器清扫后并非就能彻底干净,因此有必要在靠近头部滚筒的回空段设置数组清扫托辊以清扫残留在胶带工作面上的煤尘。
6.除尘设备的改进
对输煤系统的除尘设备而言,多数电厂都存在除尘设备运行不理想的情况,究其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运行维护不当;其次是系统设计不合理;第三是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对于后两项,只有进行设计完善和设备改造。
7.煤仓间的煤尘的清扫
煤仓间的煤尘清扫一般采用水力清扫或真空清扫,其中,水力清扫仍然是主要手段。水力清扫的主要方法为:在煤仓间内先横向布置排水坡度,以便将冲洗水汇集到煤仓间的一侧,然后在沿煤仓间的长度方向上进行纵向布置排水明槽或排水母管。为防止煤泥在母管或明槽内沉积,可沿线设置激流喷嘴。最后,冲洗水经排水管排入设在地面的积水坑内,并由设在积水坑内的排污泵排入沉煤池进行处理。
8.汽车卸煤沟的煤尘治理
许多电厂的汽车卸煤沟在汽车卸煤时煤尘飞扬严重,为切实防止煤尘飞扬,需在汽车卸煤装置的进车和出车两侧设置高效喷雾抑尘系统,该高效喷雾抑尘系统主要包括泵站、管路、高效喷嘴、电磁阀等设施。当自卸汽车进入卸煤装置进行卸煤作业时,喷雾系统自动启动进行喷雾抑尘,当自卸汽车离开卸煤装置后的一定时间,喷雾系统自动停止喷雾作业。
9.煤尘的水力清扫方案及冲洗水处理
水力清扫系统是指在输煤系统的各转运站、栈桥、碎煤机室、煤仓间等处设置单独的冲洗母管,并每隔20 m左右引出一路支管,支管管径为Dg20-Dg25,其端部设置一组电动(或手动)栈桥冲洗器。当系统中的各转运站和栈桥需要清扫时,使用冲洗器对积尘部位进行水冲洗。
精煤煤炭
煤炭洗选是利用煤和杂质(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化学或微生物分选的方法使煤和杂质有效分离,并加工成质量均匀、用途不同的煤炭产品的一种加工技术。按选煤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物理选煤、物理化学选煤、化学选煤及微生物选煤等。
物理选煤是根据煤炭和杂质物理性质(如粒度、密度、硬度、磁性及电性等)上的差异进行分选,主要的物理分选方法有①重力选煤,包括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斜槽选煤、摇床选煤、风力选煤等。②电磁选,利用煤和杂质的电磁性能差异进行分选,这种方法在选煤实际生产中没有应用。
物理化学选煤—浮游选煤(简称浮选),是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进行分选,目前使用的浮选设备很多,主要包括机械搅拌式浮选和无无机械搅拌式浮选两种。
化学选煤是借助化学反应使煤中有用成分富集,除去杂质和有害成分的工艺过程。目前在实验室常用化学的方法脱硫。根据常用的化学药剂种类和反应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碱处理、氧化法和溶剂萃取等。
微生物选煤是用某些自养性和异养性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其代谢产物从煤中溶浸硫,达到脱硫的目的。
物理选煤和物理化学选煤技术是实际选煤生产中常用的技术,一般可有效脱除煤中无机硫(黄铁矿硫),化学选煤和微生物选煤还可脱除煤中的有机硫。目前工业化生产中常用的选煤方法为跳汰、重介、浮选等选煤方法,此外干法选煤近几年发展也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