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基础
第一章 产品质量与质量管理 1
第一节 质量的基本概念 1
一、质量的定义 1
二、质量特性及其本质 3
三、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6
第二节 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 7
一、影响产品质量产生、形成的因素 8
二、产品质量的形成规律 9
第三节 质量管理基础 11
一、质量管理的概念 11
二、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 14
三、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17
四、全面质量管理 20
五、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 24
六、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6
第四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7
一、质量认证概述 27
二、质量认证的分类 30
三、典型的质量认证制度30
四、产品质量认证流程 31
五、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3
思考题 35
第二章 产品质量检验理论与方法 36
第一节 产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36
一、质量检验的含义 36
二、质量检验的主要职能 36
三、质量检验的分类 37
四、质量检验的技术方法 39
第二节 抽样检验的原理 42
一、抽样检验的概念 42
二、抽样检验的发展历史 42
三、抽样检验的分类 43
四、抽样检验常用术语 44
五、抽样方法 46
六、批产品质量的判断 46
七、我国的抽样检验标准 47
第三节 抽样方案的抽检特性及其曲线 48
一、抽样方案的抽检特性 48
二、抽检特性曲线(OC曲线)50
三、抽样检验中的两类风险 53
四、抽样方案中诸因素对OC曲线的影响 53
第四节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55
一、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概述 55
二、抽样检验步骤 56
第五节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59
一、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概述 59
二、接收质量限 59
三、检验水平 61
四、检验严格度与转移规则 62
五、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的使用步骤 63
六、复合抽检特性曲线 65
思考题 66
第三章 产品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67
第一节 质量控制的统计学基础 67
一、产品质量的统计观点 67
二、质量波动 67
三、产品质量的统计规律 70
第二节 统计过程控制 74
一、统计过程控制(SPC)概述 74
二、控制图的基本原理 75
三、控制图的类型 77
四、控制图的作用 77
五、控制图的分类及其应用程序 77
六、计量控制图 80
七、计数控制图 83
八、控制图的观察分析与判断 84
第三节 过程能力分析 88
一、过程能力的概念 88
二、影响过程能力的因素 88
三、过程能力的衡量 89
四、过程不合格品率的计算 92
五、过程能力的评价 93
第四节 质量控制常用工具 94
一、排列图 94
二、因果图 96
三、直方图 98
四、调查表 102
五、分层法 105
六、散布图 107
思考题 111
第二篇 木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技术 113
第四章 木材基础知识 113
第一节 树木的生长与木材的形成 113
一、树木的组成 113
二、树干的组成 114
三、树木生长与木材的形成115
第二节 木材宏观构造 116
一、木材三个切面 116
二、木材主要宏观构造特征 117
三、木材次要宏观构造特征 121
第三节 木材性质 122
一、木材的化学性质 122
二、木材的物理性质 123
三、木材力学性质 127
思考题 128
第五章 原木产品质量检验 129
第一节 影响原木产品质量因素及控制方法 129
一、树木生长特性对原木质量的影响及控制 129
二、生产对原木质量的影响及控制 130
三、保管对原木质量的影响及控制 131
第二节 原木标准中有关技术规定 131
一、直接使用原木--坑木的技术规定(GB 142-1995)131
二、特级原木的技术规定(GB/T 4812-2006)132
三、旋切单板用原木的技术规定(GB/T 15779-2006)133
四、刨切单板用原木的技术规定(GB/T 15106-2006)134
五、锯切用原木的技术规定(GB/T 143-2006)134
六、东北、内蒙古地区次加工原木的技术规定(LY/T 1505-1999)137
七、檩材的技术规定(LY/T 1157-2008) 138
八、椽材的技术规定(LY/T 1158-2008)139
第三节 树种识别 139
一、商品材树种 140
二、树种识别方法 141
三、树种识别工具 147
四、树种识别要点 148
五、树种识别步骤 149
第四节 原木数量检验 150
一、原木尺寸检验 150
二、原木材积计算 156
第五节 原木品质检验 157
一、原木缺陷对原木产品质量的影响 157
二、原木缺陷检验及等级评定 158
第六节 原木检验工具及号印加盖 164
一、原木检验常用工具 164
二、号印加盖 165
思考题 166
第六章 木家具质量检验 168
第一节 影响木家具质量的因素和控制方法 168
第二节 木制品质量检验的分类和检验项目 171
一、木制品质量检验的分类 171
二、木家具的检验项目与要求 172
三、木家具的检验方法 174
四、木沙发质量检验项目与技术要求 176
五、木沙发质量检验方法 181
六、抽样与组批规则 183
七、检验程序 183
第三节 木家具的质量检测 184
一、餐桌餐椅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184
二、转椅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187
三、木制写字桌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193
四、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197
五、课桌椅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200
六、漆艺家具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201
七、木衣箱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204
八、家用童床和折叠小床的安全要求 207
九、童床和折叠小床的试验方法 211
第四节 木制品力学性能检验 219
一、家具力学性能检验的分类与分级 219
二、家具力学性能检验的结果评定 221
三、家具力学性能检验项目 221
四、家具力学性能检验方法 221
五、沙发耐久性检验 259
六、木衣箱的力学性能检验方法 266
思考题 271
附录 273
附表1 不合格百分数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GB/T 13262-2008)α=5%,β=10'3
附表2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主表)(GB/T 2828"para" label-module="para">
附表3 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主表)(GB/T 2828"para" label-module="para">
附表4 放宽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主表)(GB/T 2828"para" label-module="para">
参考文献 280 2100433B
《木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朱玉杰董春芳白玉梅编著《木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以一般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木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为导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产品质量与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验理论与方法、产品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木材基础知识、原木产品质量检验、木家具质量检验等内容。一般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方法与木产品的有机结合,是《木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的突出特点。 《木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可供木产品质检机构、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检测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森林工程等专业本科及工程硕士教材,以及家具检验人员学习和培训教材。
作者:朱玉杰(作者), 董春芳(作者), 白玉梅(作者)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1日)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ISBN:9787122123053
条形码:9787122123053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你一定是做施工现场的, 这三种材料进场一定要他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砖必须做复试,其它可根据现场的要求,复试可做可不做 进入现场的材料要看的色差大不大,大是不可以使用,会影响装饰效果的 二看尺寸是否...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第一篇 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基础
第一章 产品质量与质量管理 1
第一节 质量的基本概念 1
一、质量的定义 1
二、质量特性及其本质 3
三、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6
第二节 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 7
一、影响产品质量产生、形成的因素 8
二、产品质量的形成规律 9
第三节 质量管理基础 11
一、质量管理的概念 11
二、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 14
三、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17
四、全面质量管理 20
五、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 24
六、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26
第四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7
一、质量认证概述 27
二、质量认证的分类 30
三、典型的质量认证制度30
四、产品质量认证流程 31
五、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3
思考题 35
第二章 产品质量检验理论与方法 36
第一节 产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36
一、质量检验的含义 36
二、质量检验的主要职能 36
三、质量检验的分类 37
四、质量检验的技术方法 39
第二节 抽样检验的原理 42
一、抽样检验的概念 42
二、抽样检验的发展历史 42
三、抽样检验的分类 43
四、抽样检验常用术语 44
五、抽样方法 46
六、批产品质量的判断 46
七、我国的抽样检验标准 47
第三节 抽样方案的抽检特性及其曲线 48
一、抽样方案的抽检特性 48
二、抽检特性曲线(OC曲线)50
三、抽样检验中的两类风险 53
四、抽样方案中诸因素对OC曲线的影响 53
第四节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55
一、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概述 55
二、抽样检验步骤 56
第五节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59
一、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概述 59
二、接收质量限 59
三、检验水平 61
四、检验严格度与转移规则 62
五、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的使用步骤 63
六、复合抽检特性曲线 65
思考题 66
第三章 产品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67
第一节 质量控制的统计学基础 67
一、产品质量的统计观点 67
二、质量波动 67
三、产品质量的统计规律 70
第二节 统计过程控制 74
一、统计过程控制(SPC)概述 74
二、控制图的基本原理 75
三、控制图的类型 77
四、控制图的作用 77
五、控制图的分类及其应用程序 77
六、计量控制图 80
七、计数控制图 83
八、控制图的观察分析与判断 84
第三节 过程能力分析 88
一、过程能力的概念 88
二、影响过程能力的因素 88
三、过程能力的衡量 89
四、过程不合格品率的计算 92
五、过程能力的评价 93
第四节 质量控制常用工具 94
一、排列图 94
二、因果图 96
三、直方图 98
四、调查表 102
五、分层法 105
六、散布图 107
思考题 111
第二篇 木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技术 113
第四章 木材基础知识 113
第一节 树木的生长与木材的形成 113
一、树木的组成 113
二、树干的组成 114
三、树木生长与木材的形成115
第二节 木材宏观构造 116
一、木材三个切面 116
二、木材主要宏观构造特征 117
三、木材次要宏观构造特征 121
第三节 木材性质 122
一、木材的化学性质 122
二、木材的物理性质 123
三、木材力学性质 127
思考题 128
第五章 原木产品质量检验 129
第一节 影响原木产品质量因素及控制方法 129
一、树木生长特性对原木质量的影响及控制 129
二、生产对原木质量的影响及控制 130
三、保管对原木质量的影响及控制 131
第二节 原木标准中有关技术规定 131
一、直接使用原木--坑木的技术规定(GB 142-1995)131
二、特级原木的技术规定(GB/T 4812-2006)132
三、旋切单板用原木的技术规定(GB/T 15779-2006)133
四、刨切单板用原木的技术规定(GB/T 15106-2006)134
五、锯切用原木的技术规定(GB/T 143-2006)134
六、东北、内蒙古地区次加工原木的技术规定(LY/T 1505-1999)137
七、檩材的技术规定(LY/T 1157-2008) 138
八、椽材的技术规定(LY/T 1158-2008)139
第三节 树种识别 139
一、商品材树种 140
二、树种识别方法 141
三、树种识别工具 147
四、树种识别要点 148
五、树种识别步骤 149
第四节 原木数量检验 150
一、原木尺寸检验 150
二、原木材积计算 156
第五节 原木品质检验 157
一、原木缺陷对原木产品质量的影响 157
二、原木缺陷检验及等级评定 158
第六节 原木检验工具及号印加盖 164
一、原木检验常用工具 164
二、号印加盖 165
思考题 166
第六章 木家具质量检验 168
第一节 影响木家具质量的因素和控制方法 168
第二节 木制品质量检验的分类和检验项目 171
一、木制品质量检验的分类 171
二、木家具的检验项目与要求 172
三、木家具的检验方法 174
四、木沙发质量检验项目与技术要求 176
五、木沙发质量检验方法 181
六、抽样与组批规则 183
七、检验程序 183
第三节 木家具的质量检测 184
一、餐桌餐椅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184
二、转椅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187
三、木制写字桌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193
四、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197
五、课桌椅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200
六、漆艺家具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201
七、木衣箱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204
八、家用童床和折叠小床的安全要求 207
九、童床和折叠小床的试验方法 211
第四节 木制品力学性能检验 219
一、家具力学性能检验的分类与分级 219
二、家具力学性能检验的结果评定 221
三、家具力学性能检验项目 221
四、家具力学性能检验方法 221
五、沙发耐久性检验 259
六、木衣箱的力学性能检验方法 266
思考题 271
附录 273
附表1 不合格百分数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GB/T 13262-2008)α=5%,β=10%273
附表2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主表)(GB/T 2828?1-2003)277
附表3 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主表)(GB/T 2828?1-2003)278
附表4 放宽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主表)(GB/T 2828?1-2003)279
参考文献 280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不同,每种产品都有各自的质量特性。这些特性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质量要求在产品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工艺制造技术文件中明确规定,作为质量检验的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参照基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须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毛坯、半成品、成品等进行质量检验,严格把关,使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装配,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以确保国家和消费者利益,维护生产者信誉和提高社会效益。产品质量检验是生产中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革命前手工业生产时代的小规模生产作坊内,一个或几个生产人员完成生产的全过程,操作者自我检验,自我负责。随着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生产的直接管理者在操作人员中授权专人完成质量检验工作,形成早期的检验人员。在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以美国工程师F.W.泰勒为代表的倡导下,将检验作为一种管理职能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确立专职检验制度,包括设立专职的检验人员、检验机构,制定检验的技术标准等。20年代,以美国工程师W.A.休哈特等为代表,针对质量检验单纯起到“事后把关”作用的缺点,引入数理统计的方法,提出了抽样检验及统计过程控制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美国军方在采购时强制采用。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自动化在线检测技术广泛应用,检验的集成度也明显增加。自动生产、自动检测、自动判断、自动反馈、自动补偿都由计算机闭环系统适时控制和调整,使质量检验的水平和时效性有了极大提高。产品质量检验一般可分四个步骤进行:①熟悉规定要求,选择检验方法。②测量或试验。③比较和判定。④记录和处理。检验有关人员签字确认和认可。根据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对产品(单件或批)是否可以接收、放行作出决定。 2100433B
《机电产品质量检验》编写过程中注意了机、电、机电企业质量检验规程中对于产品质量检验有关人员要求、产品技术要求、抽样方法和测量设备等要求的特点和需求,参考和引用了有关国家抽样等标准。
第一章 质量检验基础概论
第一节 机电产品质量检验概述
第二节 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基本要求
第三节 机电企业质量检验部门的设置与人员配备
第四节 机电产品质量检验部门的职能与任务
第五节 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员的职能与任务
第六节 质量检验印章的管理和使用
思考题一
第二章 产品标准、产品图样和产品工艺规程
思考题二
第三章 测量设备的控制和使用
第一节 测量设备简介
第二节 测量设备的控制
第三节 测量设备的使用
第四节 质量检验环境的管理
思考题三
第四章 质量检验方式与严格度
第一节 质量检验方式的分类
第二节 质量检验严格度
第三节 随机抽样方法
思考题四
第五章 验收抽样检验导则
第一节 验收抽样检验方案和标准选择
第二节 抽样检验特性曲线
思考题五
第六章 进货产品和产成品抽样
第一节 按接收质量限检索的逐批计数检验抽样计划
第二节 单一质量特性和单个AQL的抽样方案
第三节 按极限质量检索的孤立批计数检验抽样方案
第四节 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第五节 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思考题六
第七章 生产过程零部件抽样
思考题七
第八章 质量检验记录管理及不合格品控制
第一节 质量检验记录
第二节 不合格品控制
思考题八
第九章 质量检验实训
参考文献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