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 所属院校 |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
---|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始终秉承“专业紧贴产业、教学紧盯企业、精品畅通就业”的教学理念,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瑞德(1 1 1)模式”、“MAZAK(2 1)模式”、“勤美达(1.5 0.5 1)模式”等。
同时,为了保障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托2亿日元项目,44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700余万元,建有一座建筑面积2000㎡的国家级数控专业实训基地。可满足车、铣、刨、磨等的生产、实习需要,并可承担相关专业培训、进修、职业资格鉴定等。
机电工程系已打造出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3人,高级6人,专业带头人 4人,骨干教师8人。8名硕士研究生,23名主讲教师具备“双师”资格,分别担任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数控员。 3门院级精品课。主持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一项获国家新型专利;自行研制机床电气控制示教板等实验实训设备等。
目前,汽车专业已有07、08、09三届1127名学生毕业。毕业生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双双超过90%。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畅通学生就业渠道,我们与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天津勤美达工业有限公司、瑞德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以及订单培养协议,为学生的学习、实习、就业等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2010年度“现代制造”专业群教学团队
以张洲同志为带头人的“现代制造”专业群教学团队在2010年被评为年度院级教学团队。该团队所在数控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于2004年开始开办,分别已经建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004年学院加入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被批准为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人才培训基地。
该专业教学团队基于“校企合作”建立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教学,根据职业任务和职业行为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增加了生产型实训。
教学团队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已建成《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三门院级精品课。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由本教学团队教师编写并出版的教材有:《模具CAD/CAM应用技术》、《机械CAD/CAM(第三版)》、《数控原理与数控机床》、《数控车床技能鉴定培训教程》、《数控原理与数控机床》、《AutoCAD2010机械制图教程》、《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金属切削机床》等。此外在科研方面团队通过深入企业由专业教师李贵红主持研制完成了“机电传动及电力拖动综合实验台”,获院级科研一等奖,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完成“新型教学生产两用型数控车床研制”市级科研项目。团队还为校企联合单位解决生产技术问题。
迄今为止,团队负责的数控和模具专业共向社会输出人才1200余人,学生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屡获佳绩:2006年参加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甘肃赛区),获得一个第二名、两个第三名;2007年参加甘肃省第一届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赛——CAD竞赛(甘肃赛区),获得两个省级一等奖;2008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注射模具设计与制作”项目获全国优秀奖;2008年参加第二届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赛——CAD竞赛(甘肃赛区),获得一个省级特等奖,一个省级一等奖;2009年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全国一等奖2名,获省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
团队由27名专业教师组成,专职教师中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1人,讲师 8人,工程师 3人,多人具有10年以上的工厂工作背景;来自企业的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 10人,其中高工2人,高级技师1人,工程师4人,1人曾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
团队的发展目标:力争在今后5年内将团队建成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呈现良好梯队结构、专业理论功底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都非常强的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教学理念新,采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区域多数企业认可和良好评价、具有很强竞争力;与企业合作制订培养方案,共建工学结合项目课程及教材;完善生产性实训基地功能,使团队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为行业、企业提供更多技术服务,为同行提供师资培训服务。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开设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五个专业。同时为适应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和“双证书”制度的要求,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建立了“CAXA认证教育培训中心”,“国家数控工艺员培训考试点”,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人才培训基地等。
信息工程系 是 园湖校区 ,离市中心很近四塘校区校 很远,在郊区。交通 只有信息工程系是在 园湖校区 ! 园湖校区很小。有50亩左右这样而已,不过出来就是街道,方便去玩,去人民公园啊 或是 南湖 都...
以下文字全部为我个人所写。保证客观性和公正性 校园环境上 常州信息学院和工程学院占地面积几乎相同,同样是1000亩多一点。常州信息学院交通便利,靠近武进汽车站。出门即有B1,B!!、302、2路等...
看你学什么专业了,哈哈,我觉得都一样,只是水利电力貌似分数高一些
专业大类: 制造类
二级类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类
专业名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专业代码: 580102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从事现代机械产品制造及其工艺、工装设计及设备设计、维修和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机械的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设置的专业方向: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就业面向: 工业企业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机电设备的技术销售与制造等工作。
资格证书: 可获取劳动部组合机床操作工中级职业技术证书、劳动部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职业技术证书。
专业建设成绩: 定为系级教改试点专业。
专业名称: 数控技术
专业代码: 580103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从事机械产品加工、数控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操作和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的操作,数控设备管理。
设置的专业方向:数控机床控制技术、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技术、机械CAD/CAM。
就业面向: 在工业企业担任现代化车间数控机床操作与技术管理等工作。
资格证书: 可获取劳动部制图员、组合机床操作工中级职业技术证书、劳动部(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职业技术证书。
专业建设成绩: 定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定为省级特色专业;与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学生在校实施生产性实训;《机械制图》建成为院级精品课;院级科研课题“机电传动及电力拖动综合实验台”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专业名称: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代码: 580106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模具加工工艺与制作及维修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冷冲模、塑料模的设计与制造。
就业面向: 机械、电子、电器、轻工、塑料等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和维修。
资格证书: 可获取劳动部组合机床操作工中级职业技术证书、劳动部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职业技术证书。
专业建设成绩: 定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塑料模具设计制造》建成为院级精品课。
专业名称: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专业代码: 580110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制造(CAM)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玩具设计与制造、生产管理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高级CAD/CAM软件的使用,玩具设计与制造能力。
设置的专业方向:玩具设计与制造。
就业面向: 面向玩具生产行业,从事玩具及幼儿教具的设计、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从事市场营销、各类玩具检测等工作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相关岗位。
资格证书: 可获得劳动部玩具设计师(中级)、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机械类)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建设成绩: 定为系级教改试点专业;正式出版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模具CAD/CAM应用技术》。
二级类专业: 自动化类
专业名称: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代码: 580201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和管理。
就业面向: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工装设计与实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等工作。
资格证书: 可获得劳动部电工中级职业技术证书。
专业建设成绩: 《电工电子技术》建成为院级精品课程;
专业设置目前机电工程系开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与服务、供用电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等四个专业。设高职、中职两个办学层次。师资力量机电工程系现有专业教师21名(不含公共基础课教师人数),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副教授6人、工程师以上职称8人。本系90%以上的专业教师接受过省级、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电子专业教师江兵、
机电工程系成立于1984年,现开设七个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省三年创新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立项建设专业、市级重点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是市级重点建设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机电工程系拥有一支高素质、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团队。其中,河北省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位于西安市辛家庙太元路99号。该系前身是西安市工业学校,1959年建校,2004年8月经市政府批准,和市财校、市农校、市经贸学校合并升格组建成西安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4月在教育部正式备案。
机电工程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承担着全院半数以上的教学任务,现有教职员工90人,其中专职教师62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20人,讲师、实验师等40人,硕士研究生21人,教学队伍强大,经验丰富,工作敬业,乐于奉献。多年来,教师们十分重视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先后有二十多位教师在国家级和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05年我校荣获西安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西安市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直属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07年荣获毕业生就业报到工作优秀协作单位,2008年荣获西安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星级考试站、西安市文明校园。
在“创新、严谨、勤学、笃行”的治学方针引导下,该系学风端正,学生朝气蓬勃。在校生3200多人,68个教学班,各年级配有辅导员,每班有资深专职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
长期办学实践中机电工程系基本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主,兼顾中职的多层次共同发展的教学体系。专业设置丰富,开设有高职、中专不同学制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等15个市场前景良好的专业。2005年我校的电工电子专业被陕西省劳动保障厅授予名牌专业称号,2008年我系已成功申报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两个院级重点专业,2009年我系将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力争申报省级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
“产教结合”是机电工程系几十年坚持不变的办学特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合理,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近几年,机电工程系又根据学院改革与发展的思路,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大力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使专业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高职毕业生拥有相关专业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深受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肯定与好评。2005年以来培养出3300多名优秀毕业生,就业率连年高达95﹪,为西安及周边地区和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系党总支:由党总支书记负责管辖下设各个机构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行政管理机构设有,系主任、教学副主任、学管副主任、系办公室,其中教学副主任和学管副主任,各自管理下设机构。
机械工程系拥有28个实验室、10个校内实训基地,各类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达2000余万元,并有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中国石油第二建设公司、兰州兰石集团、兰州天华化机研究院和兰州电机厂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为石油化工和各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