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抗病、优质;枝条下垂;树冠如伞;枝叶繁茂;树干挺直;小叶对生;卵状披针形;胸径32cm;枝下高1.4m;东西向冠幅1m;南北向冠幅1.3m。
亚热带。
安徽省。
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叶轴初被疏柔毛,旋即脱净;叶柄基部膨大,包裹着芽;托叶形状多变,有时呈卵形,叶状,有时线形或钻状,早落;小叶4~7对,对生或近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
龙爪槐系国槐的芽变品种,落叶乔木。树冠如伞,状态优美,枝条构成盘状,上部蟠曲如龙,老树奇特苍古。产于华北、西北。抚顺、铁岭、沈阳及其以南地区有引种栽植。 龙爪槐喜光,稍耐阴。能...
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叶轴初被疏柔毛,旋即脱净;叶柄基部膨大,包裹着芽;托叶形状多变,有时呈卵形,叶状,有时线形或钻状,早落;小叶4~7对,对生或近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
落叶乔木;喜光;稍耐荫;喜湿润肥沃沙质土壤;花期7-8月;果期8-10月。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树冠优美;花芳香;是行道树和优良的蜜源植物;木材供建筑用本种由于生境不同;或由于人工选育结果;形态多变;产生许多变种和变型。
海拔150.0m,土壤类型:红壤黄壤地带,生态环境:陆地生态系统,年均温度16.3℃,年均降雨量1672.0mm。
金枝龙爪槐为蝶形花科槐属,属于国槐变异品种,是优良的冬季彩枝型风景树种,冬季观赏效果极佳。由于该树种枝条呈金黄色,自然下垂,构成金色龙爪状,树冠伞型,形态优美,深受广大观赏者的青睐。研究证明,该树种抗风力强、耐土壤瘠薄、耐盐碱、较抗寒。经试验观测,该树种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海拔:150.0m
土壤类型:红壤黄壤地带
生态环境:陆地生态系统
年均温度:16.3℃
年均降雨量:1672.0mm
保存单位: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学院
单位编号:龙爪槐15林学41-2
采集号:龙爪槐15林学41-2
保存材料类型:植株
保存方式:原地保存
保存时间:20170611
实物状态:良好
平台资源号:1111C0003134000495
资源编号:SOJAP3410020001
原产地: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学院
省:安徽省
来源地: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学院
国家:中国
归类编码:11131117000
资源类型:遗传材料
主要特性:抗逆,优质
主要用途:材用,观赏
气候带:亚热带
生长习性:落叶乔木耐阴,幼苗尤甚,长大后喜光。喜凉爽、湿润气候
开花结实特性: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特征特性:树高14.4m,胸径53cm,树干通直,呈塔型,叶条形,叶尖微凹
具体用途:防护,园林绿化,花和荚果药用具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作用。
观测地点:黄山市黄山学院徽文化,听松湖
繁殖方式:有性繁殖(种子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