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李仲公故居主体建筑 | 所属年代 | 民国 |
---|
现存情况
主体建筑的红色洋瓦80%保存尚好,个别几处瓦片残损,有漏雨现象;檐口局部残损,封檐板褪色严重,有开裂遭朽现象;墙体有空洞,墙面有霉变及起皮现象;勒脚处的室内木板地面的通风通气口基本存在。室内基本格局尚存。人字型梁架大部分被吊顶遮挡;吊顶普遍存在开裂现象;室内墙面霉变、粉刷层脱落现象严重,部分墙体黄土剥落,青砖裸露在外,局部墙体有开裂现象;地面为木地板铺设,部分木地板开裂、起翘;原红色木制壁炉尚存。
主体建筑既可以指一群建筑中的主要建筑,又可以指建筑中的主要部分(如地面以上部分、组合楼中最大的一块)。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构造部分则指的是是建筑主体,二者还是有一些字面上的微妙差异。
什么意思,主体建筑工程?就是说土建部分吧,框架喽,工程的主体部分,裙楼应该也算是主体吧,楼上回答有瑕疵,主体建筑相对而言吧,相对些附属,岗楼,岗亭配电房之类的而言吧
1、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2、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3、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不属于高层建筑;4、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为超高层建筑。
主体建筑结构监理总结报告(土建)
第一章 教育家故居
第一节 胡适故居
第二节 江谦故居
第三节 吴承仕故居
第四节 许本裕故居
第二章 官员故居
第一节 查铎故居
第二节 汪大燮故居
第三节 谢存仁故居
第四节 许承尧故居
第三章 文学家故居
第一节 戴震故居
第二节 苏雪林故居
第四章 艺术家故居
第一节 巴慰祖故居
第二节 胡正言故居
第三节 黄宾虹故居
第四节 黄士陵故居
第五节 张曙故居
第五章 商人故居
第一节 胡贯三故居
第二节 胡积堂故居
第六章 科学家故居
第一节 程大位故居
第二节 汪莱故居
第三节 王茂荫故居
第七章 医生故居
王任之故居
后记 2100433B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饮冰室主人,是康有为的门生和得力助手,致力于维新变法,是维新时期的风云人物。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没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的之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
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
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于1929年一月十九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京沪开追悼会,参加者甚众。
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将近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
《少年中国说·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
《敬业与乐业》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新民说》 《饮冰室主人自说》 《中国文化史》 《饮冰室主人全集》 《李鸿章传》 《曾国藩传》 《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选集》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 变法通议自序 论不变法之害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续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论学会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 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 说动 论湖南应办之事 呵旁观者文 中国积弱溯源论(节录) 立宪法议 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西学书目表后序 倡设女学堂启 湖南时务学堂札记批(节录) 成败 英雄与时势 文野三界之别 古议院考 《西学书目表》后序 养心语录 国权与民权 讲演集 湖南时务学堂答问(节录) 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 梁任公与英报记者之谈话 在中国公学之演说 人权与女权 情圣杜甫 屈原研究 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 书信集 致汪康年书 与严幼陵先生书 致康有为书 致康有为书(1900年) 致孙中山函三件 致康有为书(1902年) 致孙逸仙书 致康有为书(1912年) 诗文类 去国行 纪事二十四首 读陆放翁集四首 壮别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留别梁任南汉挪路卢 二首 浪淘沙 贺新郎 传记类 戊戌六君子传 敬业与乐业2100433B
经过7年修缮,以武汉大学周恩来故居为代表的珞珈山“十八栋”老建筑群已全部修葺一新,周边环境优化,整体打造成武大历史文化教育基地。
1938年,周恩来和邓颖超曾在珞珈山19号楼居住过4个月,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会见过斯诺、史沫特莱等国际友人。这栋楼因此有“国共合作抗日小客厅”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