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旅游规划与设计28 旅游建筑与建筑旅游 [1] | 作 者 | 吴必虎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2228157 |
●旅游建筑与建筑旅游思辨
● 旅游?建筑?设计
● 建筑旅游文献综述
● 场所精神:“城市山林”之下的建筑诗书画
●建筑旅游产品开发与体验
● 一代到三代:大型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的迭代创新
● 棕地修复与体验式工业旅游开发:以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和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为例
● 探访现代桃花源:一次旅游建筑体验
●旅游建筑(群)设计与实践
● 对话与链接:解读安龙国家山地运动公园游客中心与溶岩美术馆
●旅游景区内的集装箱建筑
● 景观优先、形态完整的设计策略:西藏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设计研究
● 旅游命题下的当代设计途径:一笑十三禅建筑中空间形式与多重文本的转译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 刍议遗产旅游中的古建筑重建
● 时空中的建筑:延禧宫百年记忆及其诠释
● 乡土建筑旅游开发的思考:以广东省梅县侨乡村为例 2100433B
《旅游规划与设计》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中国靠前本专业旅游规划类不定期连续出版物。其全面、系统地介绍当今旅游、休闲、游憩领域的城乡规划与空间规划、旅游区规划设计、旅游景观设计、旅游建筑设计、旅游景区管理等研究方向的前沿理论研究、实践案例剖析及深度热点话题探讨等,将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起到更好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本书是其中的第28辑《旅游建筑与建筑旅游》,内设“旅游建筑与建筑旅游思辨”“建筑旅游产品开发与体验”“旅游建筑(群)设计与实践”“旅游景区内的集装箱建筑”“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五个栏目,由吴必虎主编。
A、站在乙方(规划院)角度,没有标准价格,但有些基本取费办法,下表可参考B、站在甲方(投资方)角度,国际通行规律,规划设计费一般占总投资额的3%-5%
旅游区道路规划首先要看旅游区所处的旅游大环境,外部交通的规划要看旅游区与周边城市和知名景点景区的联系以及在建或预建的公路、铁路等情况。
信阳出山店水库建设有旅游规划项目吗?将会进行怎样的旅游规划呢?
不清楚。 你查当地官方网站。
7 旅游区规划 7.1 旅游区规划分类 7.1 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7.2 旅游区总体规划 7.2.1 旅游区在开发、建设之前,原则上应当编制总体规划。小型旅游区可直接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7.2.2 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10 至 20 年,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旅游区的 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于旅游区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亦应 作出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 3 至 5 年。 7.2.3 旅游区总体规划的任务, 是分析旅游区客源市场, 确定旅游区的主题形象, 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安排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措施。 7.2.4 旅游区总体规划内容 7.2.4.1 对旅游区的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 与预测。 7.2.4.2 界定旅游区范围,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
旅游规划通则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小安、张吉林、郑光中、杨锐、邓卫、汪黎明、彭德成、潘 肖澎、周梅。 引 言 为规范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提高我国旅游规划工作总体水平, 达到旅游规划的科学 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促进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编制各级旅游发展规划及各类旅游区规划的规范。 本标准的制定,总结了国内并借鉴了国外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在体现 中国旅游规划特色的同时,在技术和方法上努力实现与国际接轨。 旅游规划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规划 (包括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 的编制的原则、 程序和 内容以及评审的方式,提出了旅游规划编制人员和评审人员的组成与素质要求。 本标准适
旅游规划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英国、法国和爱尔兰等国。最初旅游规划只是为一些旅游项目或设施做一些起码的市场评估和场地设计。从严格意义上进,这还称不上旅游规划。20世纪50年代,当人们认识到旅游既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时,一些国家、地区的规划中开始涉及旅游。其中具有较完整的旅游规划形态是1959年的夏威夷州规划,被看做是现代旅游规划的先驱,旅游规划第一次成为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60中期到70年代初,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开发的需求逐步加大。与此相应的旅游规划在欧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发展到北美的加拿大,然后进一步向亚洲和非洲国家扩展。我国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旅游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历史与西方国家相比较短。
随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旅游地理学科组的成立,我国旅游地理学者开始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规划进行研究,从而推动了旅游规划的交流与发展。
旅游规划是在旅游地及其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地及其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供需市场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特别是旅游市场的需求,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并寻求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贡献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的未来计划、指导纲领和设计蓝图,是一个国家、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旨在确定一国或一区域或旅游景点旅游发展的方向、规模、目标、速度和类型。
旅游规划的类型多种多样,其基本内容大致包括:旅游发展战略总和,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发展旅游的条件,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开发规模、等级和方式,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开发时间与步骤,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旅游交通与配套设施规划,开发总投资估算与投资效益分析,开发的组织和具体程序,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等。
旅游规划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不仅涉及旅游这一门学科,同时涉及地理、园林、建筑、景观、环保、经济等学科,有时甚至还涉及军事方面。旅游规划还具有产业性的特点,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市场营销,同时设计“游”之外的其他五个要素即吃、住、行、购、娱,同时还要考虑支持保障体系的设计。旅游规划更需要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只有突出特色的旅游规划,才能引导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