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学名:Aloe vera)芦荟属,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颇受大众喜爱。据考证野生芦荟品种300多种,而可食用的品种只有六种,有药用价值的芦荟品种主要有:洋芦荟 ,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元江芦荟等。
中文学名 | 芦荟 | 拉丁学名 | Aloe vera var. chinensis (Haw.) Berg |
---|---|---|---|
别称 | 卢会、讷会、象胆、奴会、劳伟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百合亚纲 | 目 | 百合目 |
科 | 百合科 | 属 | 芦荟属 |
种 | 芦荟 | 分布区域 | 非洲南、北部地区,南美洲的西印度群岛 |
芦荟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在印度和马来西亚一带、非洲大陆和热带地区都有野生芦荟分布。在中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也有野生状态的芦荟存在。芦荟的野生品种至少有300种以上,其中非洲大陆就有250种左右,马达加斯加约有40种,其余10种分布在阿拉伯等地。
芦荟喜温怕冷,当气温降低至15℃时即停止生长,降至0℃以下时开始死亡,因此北方地区须大棚种植或室内盆栽。芦荟是热带、亚热带喜光植物,生长要求有充足的阳光、空气。同时,芦荟又是热带沙漠肉质植物,忌积水、潮湿、不通风透气。芦荟适合在透气性强、渗水性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需肥量不大,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微量元素肥料。
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将土适当施以厩肥或堆肥,耕细耙平,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然后作宽0.8-1m,长视地形而定的畦。过湿过粘事的土壤不宜栽种。
分株繁殖于每年春季(3-4月),或秋、冬季(9-11月),将芦荟每株周围分蘖出来的小苗,连根挖取,并切断与母株连接的地下茎,即可定植。芽插繁殖是从母株的叶腋处,切取长5-10cm的新芽,放在阴凉的地方,夏季4-5小时,冬季1-2日,待切口稍干,扦插在搭有荫栅的苗床上。插后20天生根,在苗床培育2-3个月即可出圃定植。
于春季(3-4月),或秋季(9-11月)均可定植,用10-20cm高的分株苗或穿插苗,植距为50cm×50cm或40cm×50cm,每畦种2行,每穴栽1株。定植时将根舒展,覆土压紧,如土壤干燥时需浅水定根,并用小树枝做临时遮荫。
淋水排水
夏季天热时必须淋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于潮湿,注意排除积水,以免烂根。
松土除草
生长期间要勤除草和松土,雨季除草要将除下的杂草清除出园外,堆沤作肥。旱季除草,要将除出的杂草覆盖根际。在除草的同时结合松土或培土。
施肥
为了促进植株的生长,要及时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结合化肥。每年施化肥3-4次,每次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混合尿素6kg,过磷酸钙50kg。
芦荟形态特征
常绿、多肉质的草本植物。茎较短。
叶近簇生或稍二列(幼小植株),肥厚多汁,条状披针形,粉绿色,长15-35厘米,基部宽4-5厘米,顶端有几个小齿,边缘疏生刺状小齿。
花葶高60-9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稍分枝;总状花序具几十朵花;苞片近披针形,先端锐尖;花点垂,稀疏排列,淡黄色而有红斑;花被长约2.5厘米,裂片先端稍外弯;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长,花柱明显伸出花被外。
芦荟生长习性
土壤: 芦荟以透水透气性能好,有机质含量高,pH值在 6.5 — 7.2 。
光照 :喜光,耐半阴,忌阳光直射和过度荫蔽。
温度 :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为 20 — 30 ℃,夜间最佳温度为 14 — 17 ℃。低于 10 ℃基本停止生长,低于 0 ℃芦荟叶肉受冻全部萎蔫死亡。
水份:芦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离土的芦荟能干放数月不死。芦荟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涝。
生态环境: 芦荟的生态环境(空气、水体、土壤等)不能受污染,注意通风。
芦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饼肥、鸡粪、堆肥。蚯蚓粪肥更适合种植芦荟。
芦荟一般都是采用幼苗分株移栽或扦插等技术进行无性繁殖的。无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稳定保持品种的优良特征。
芦荟常见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叶枯病、白绢病及细菌性病害。
症状:肉质叶上产生黄褐色病斑。夏孢子堆生在表皮下,裸露后呈红褐色,粉状。冬孢子堆生在表皮下,破裂后呈黑褐色。
病原物:Uromycesaloes(Cooke)Magnus,又称芦荟单胞锈菌。
侵染途径:病菌主要以冬孢子随病株残体留在土壤表面越冬。
发生条件: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平均气温27℃-32℃,天气多雨,湿度大,锈病会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
症状:芦荟褐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墨绿色的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扩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凹陷,呈灰褐色或红褐色,边缘有水渍状坏死晕圈。发病后期,病斑上会产生成堆的黑色颗粒,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害发生严重时病斑密布,导致叶片腐烂。
防治方法:
1、选栽抗病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均衡氮、磷、钾肥。做好通风透气,降低田间湿度。
3、清除菌源。及时清除田间发病较严重地病株、病叶,将其深埋,并对发病区土壤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消毒。
4、药剂防治。苗期喷洒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15-20天喷1次,1年内喷3-4次。
目的:建立芦荟胶囊中芦荟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romo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4∶76);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355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10μL。结果:芦荟苷在0.01673-0.836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5%,RSD%为1.0%(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芦荟胶囊的质量控制。
本文介绍了以绿茶为主要原料,配伍芦荟、红花、西洋参、珍珠研制而成保健胺囊的品质,功能及其生产工艺技术。
黑龙江省林甸县投资 16 万元 , 从图们 、沈阳等地引进 1. 1 万株芦荟种苗 , 现已栽培成功 。 这是大庆地区第一家芦荟繁育基地 。
芦荟素有 “家庭小药箱” 的美誉 , 具有多种保健和美容功能 。林甸县利用境内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 , 依靠东北农业大学的科技力量 , 在节能温室内发展芦荟生产 。计划投资 60 万元 , 引进木立品种芦荟 8 万株 , 在国道两侧建“43” 型高效日光节能温室 10 栋 , 在花园乡齐心村 “李三地热井” 处建利用地热取暖温室20 栋 , 进行芦荟种苗繁育 , 使林甸县成为大庆地区乃至全省最大的芦荟种苗繁育基地 。
目前 ,林甸县引进的芦荟已栽植于 3 栋温室内 ,长势喜人 。
芦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植物,很多花友对芦荟都不陌生,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小割伤、烫伤,只要涂点芦荟汁就能够好,也不会留下伤疤,脸上长痘痘也可以涂芦荟,而且还不会留疤。但是很多花友养芦荟却没有养好,通常是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
1.芦荟变成棕色并枯萎
很多花友都遇到过,芦荟养了一段时间后,叶子变成棕色,逐渐枯萎,很多花友和我一样也以为芦荟盆栽枯死了,其实不是这样。
这个时候,要检查叶片有没有水分,如果叶片没有完全干瘪,芦荟慢慢的就能够恢复,这个时候只要给芦荟浇一点儿水,每天浇一点点,芦荟就能够慢慢恢复生机。
2.芦荟叶子能否扦插
芦荟叶子很少能繁殖新植株,芦荟不能够扦插,最好的方式就是分株和播种,芦荟开花后就有种子,然后用种子种植也能长出新的植株。
3.只长叶子没有侧芽
种过芦荟的花友都了解,芦荟通常买回来只有几片叶子,然后种了一年还是那几片叶子,尽管叶子肥大,就是没有长侧芽,主要原因在于浇水太足,芦荟不想繁殖,适当的缺水即可。
4.芦荟叶子出现白点
芦荟叶子出现白色斑点,是由于浇水过多造成的,芦荟是多肉植物,根比较少,只需要保持湿润即可,不需要多浇水。
以上就是很多花友在养芦荟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广大花友一定要知道怎么处理,想用芦荟做美容的朋友,在种植芦荟时,可适当增加一些腐殖酸肥,芦荟能够长得更好、更肥大。天然芦荟不含激素,捣碎后敷在脸上,祛痘更安全。
芦荟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一般来说,芦荟被作为原产于非洲的植物。芦荟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据调查,在印度和马来西亚一带、非洲大陆和热带地区都有野生芦荟分布。在我国 云南元江地区,也有野生状态的芦荟存在。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芦荟的最早记载,是古代埃及的医学书《艾帕努斯·巴皮努斯中所记录的,考古发现在埃及芦荟被放置在金字塔中木乃伊的膝盖之间。
书中不仅记载 了芦荟对腹泻和眼病的治疗作用,还有包含了芦荟的多种处方。这部书写于公元前1550年,也就是说,在迄今3500年前芦荟就已经被当作药用植物了。此我们可以推测,早在五千年前,埃及民间人们对芦会的利用应该更早一些。这之后,可能是由于马可多利亚帝国,芦荟被传到了欧洲。公元前1世纪,罗马皇帝的御医蒂俄斯可利蒂斯著有医书《克利夏本草》,书中有针对不同病症使用芦荟的具体处方,并把芦荟称作为万能药草。
另外,在《新约圣经》中也记载了,人们埋葬耶稣的时候,将香根芹与芦荟混合以后涂在其身体上。
芦荟的效用,此后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承认,12世纪时被记载于德国的药局方里了,这也是芦荟首次在一个国家的法令里得到承认。在这以后,芦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在中国,人们把它称为"芦荟"被称为中医医祖的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里也出现了芦荟。在这部书中芦荟不仅仅被认作是有用的植物,而且还有"色黑、树脂状"的记载,据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国所使用的是从欧洲传来的、将汁熬干形成的块状物。
芦荟传到日本是在镰仓时期或室町时期,人们把它称为芦荟(注:日本人称之为阿罗艾),由此可见日本的芦荟是从中国传来的。但是,这时的芦荟大概指的是柯普芦荟,也就是说,芦荟最初不是作为植物,而是作为药品传到日本来的。这一点可以在江户时期贝原益轩所著《大和本草》,小野兰山著《本草纲目启蒙》里得到证实,这些书里有关芦会的插图,大都是想象中的样子。另外,在这一时,葡萄牙的传教期士也将芦荟带到了日本 ,据说这就是木剑芦荟。这以后随着基督教的布教,芦荟在全国得到普及,有些地方用芦荟的根部繁殖法使之得到了推广。
到了明治时期,也因为学习了德国医学等原因,日本的医疗制度开始完善,并制定了日本药局方。虽然芦荟很早就被载入了药局方,但并没有立刻在民间得到普及,像现在这样作为民间药物得以广泛利用,还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 战后,世界各地的学者开始发现芦荟的药理作用。而且与日本气候风土 相适应的品种木剑芦荟与芦荟费拉都具有超如意的病理效果,这一点被证明以后,芦荟终于用作药草得到了日本人普遍的 承认。尤其是昭和44年(公元1971年,日本医学学者发现了芦荟对癌症有抑制作用以来,人们对芦荟的热情便迅速高涨起来了。
这以后,芦荟还拥有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称"不需要医生",由此,芦荟在民间成了为广大民众所承认的医疗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