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目标责任。

要将绿色建筑行动的目标任务科学分解到省级人民政府,将绿色建筑行动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纳入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要把贯彻落实本行动方案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行责任制和问责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予以通报表扬。

(二)加大政策激励。

研究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继续支持绿色建筑及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研究制定支持绿色建材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工业化、基础能力建设等工作的政策措施。对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的建筑给予财政资金奖励。财政部、税务总局要研究制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改进和完善对绿色建筑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对购买绿色住宅的消费者在购房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国土资源部门要研究制定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土地转让方面的政策,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研究制定容积率奖励方面的政策,在土地招拍挂出让规划条件中,要明确绿色建筑的建设用地比例。

(三)完善标准体系。

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完善建筑节能标准,科学合理地提高标准要求。健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适合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3年完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订工作,完善住宅、办公楼、商场、宾馆的评价标准,出台学校、医院、机场、车站等公共建筑的评价标准。尽快制(修)订绿色建筑相关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能源管理体系等标准,编制绿色建筑区域规划技术导则和标准体系。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部门要研究制定基于实际用能状况,覆盖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建筑能耗限额,要会同工业和信息化、质检等部门完善绿色建材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建筑装修材料有害物限量标准,编制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相关标准规范。

(四)深化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财政、质检等部门要大力推行按热量计量收费,督导各地区出台完善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严格执行两部制热价。新建建筑、完成供热计量改造的既有建筑全部实行按热量计量收费,推行采暖补贴“暗补”变“明补”。对实行分户计量有难度的,研究采用按小区或楼宇供热量计量收费。实施热价与煤价、气价联动制度,对低收入居民家庭提供供热补贴。加快供热企业改革,推进供热企业市场化经营,培育和规范供热市场,理顺热源、管网、用户的利益关系。

(五)严格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

在城镇新区建设、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规划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并严格落实绿色建设指标体系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规划审查,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土地出让监管。对应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在设计方案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增加绿色建筑相关内容,未通过审查的不得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施工时要加强监管,确保按图施工。对自愿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在项目立项时要标明绿色星级标准,建设单位应在房屋施工、销售现场明示建筑节能、节水等性能指标。

(六)强化能力建设。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建筑能耗统计体系,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建设,推行第三方评价,强化绿色建筑评价监管机构能力建设,严格评价监管。要加强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评价、运行等人员的培训,将绿色建筑知识作为相关专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绿色建筑相关课程,加强相关学科建设。组织规划设计单位、人员开展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竞赛活动。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七)加强监督检查。

将绿色建筑行动执行情况纳入国务院节能减排检查和建设领域检查内容,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专项督查,严肃查处违规建设高耗能建筑、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材料不达标、不按规定公示性能指标、违反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等行为。

(八)开展宣传教育。

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绿色建筑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加强舆论监督,营造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的良好氛围。将绿色建筑行动作为全国节能宣传周、科技活动周、城市节水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活动的重要宣传内容,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普及节约知识,引导公众合理使用用能产品。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部署和要求,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强综合协调,指导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应的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加强指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推动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消声措施 包括伸缩器、隔振原件及隔振器、吸声材料、管道支架等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金刚砂耐磨骨料复合绿色 25kg/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嘉宝莉

kg 13% 广州嘉宝莉地坪材料有限公司
金刚砂耐磨骨料铬绿色 25kg/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嘉宝莉

kg 13% 广州嘉宝莉地坪材料有限公司
宝胜电线(黄绿色) BVR 6mm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宝胜

m 13%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办
宝胜电线(黄绿色) BVR 25mm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宝胜

m 13%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办
水泥自流平面层彩色C40(绿色) 25kg/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嘉宝莉

kg 13% 广州嘉宝莉地坪材料有限公司
金刚砂耐磨骨料浅绿色 25kg/包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嘉宝莉

kg 13% 广州嘉宝莉地坪材料有限公司
绿色环保耐火 WDZN-YJY 4×50+1×25mm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新三电

m 13% 成都新三电线厂(成都市厂商期刊)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建筑杂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价
建筑围挡 2厚热镀锌钢板机械冲孔,孔径φ10,100*100*5方钢防风斜撑,详见《中山市建设施工装配式围挡图集》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 中山市2022年9月信息价
建筑杂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4月信息价
建筑杂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2月信息价
建筑杂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1月信息价
建筑杂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1年12月信息价
建筑围挡 2厚热镀锌钢板机械冲孔,孔径φ10,100*100*5方钢防风斜撑,详见《中山市建设施工装配式围挡图集》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 中山市2021年12月信息价
建筑杂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1年11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卫勤保障 战勤保障用车|3辆 4 查看价格 成都亚昌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市 2017-06-14
措施 措施费(吊装费、场地清理、安全文明施工费、脚手架、超高降效等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所采取的任何措施费用)|1项 3 查看价格 广州祥盛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2021-04-28
处置措施流程单模块 根据处置方案,生成处置措施流程单,并对所有任务明确责任人、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并对处置措施分类管理.|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熹尚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9-15
饮食保障 可同时保障150人以上热食、热水供应|3辆 4 查看价格 成都亚昌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市 2017-06-14
战勤保障指挥车 战勤保障用车|3辆 4 查看价格 成都亚昌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市 2017-06-14
质控方案管理 主要功能:质控系统的质控方案由质控规则和评分方案组成.在质控业务流程中,医师自查、环节抽查、终末质控评分、终末质控抽查等各个环节均使用同一质控方案.同一质控方案启用后,其余自动停止.启用状态的质控方案,其质控规则、评分方案不可维护.|1套 1 查看价格 北京昊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18-09-25
电缆防白蚁措施 电缆防白蚁措施|1000m 1 查看价格 东莞亚文白蚁防治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市 2011-01-31
绿色仿云石 绿色|50m 3 查看价格 宏福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2019-09-30

(一)切实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

1.科学做好城乡建设规划。在城镇新区建设、旧城更新和棚户区改造中,以绿色、节能、环保为指导思想,建立包括绿色建筑比例、生态环保、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水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内容的指标体系,将其纳入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并落实到具体项目。做好城乡建设规划与区域能源规划的衔接,优化能源的系统集成利用。建设用地要优先利用城乡废弃地,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积极引导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2.大力促进城镇绿色建筑发展。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切实推进绿色工业建筑建设。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修订工程预算和建设标准,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制定绿色建筑工程定额和造价标准。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强化对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情况的审查。强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加强对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的监管。

3.积极推进绿色农房建设。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农业等部门要加强农村村庄建设整体规划管理,制定村镇绿色生态发展指导意见,编制农村住宅绿色建设和改造推广图集、村镇绿色建筑技术指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大力推广太阳能热利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省柴节煤灶、节能炕等农房节能技术;切实推进生物质能利用,发展大中型沼气,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科学引导农房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4.严格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严把规划设计关口,加强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查和施工图审查,城镇建筑设计阶段要100%达到节能标准要求。加强施工阶段监管和稽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切实提高节能标准执行率。严格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对达不到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建筑,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不允许投入使用并强制进行整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执行更高能效水平的建筑节能标准。

(二)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1.加快实施“节能暖房”工程。以围护结构、供热计量、管网热平衡改造为重点,大力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超额完成任务。

2.积极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空调、采暖、通风、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平。鼓励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对项目按节能量予以奖励。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示范,继续推行“节约型高等学校”建设。“十二五”期间,完成公共建筑改造6000万平方米,公共机构办公建筑改造6000万平方米。

3.开展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以建筑门窗、外遮阳、自然通风等为重点,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进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探索适宜的改造模式和技术路线。“十二五”期间,完成改造5000万平方米以上。

4.创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机制。做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调查和统计工作,制定具体改造规划。在旧城区综合改造、城市市容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有条件的地区要同步开展节能改造。制定改造方案要充分听取有关各方面的意见,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条件许可并征得业主同意的前提下,研究采用加层改造、扩容改造等方式进行节能改造。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减少扰民,积极推行工业化和标准化施工。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严格落实工程建设责任制,严把规划、设计、施工、材料等关口,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效益。节能改造工程完工后,应进行建筑能效测评,对达不到要求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加强宣传,充分调动居民对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三)开展城镇供热系统改造。

实施北方采暖地区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提高热源效率和管网保温性能,优化系统调节能力,改善管网热平衡。撤并低能效、高污染的供热燃煤小锅炉,因地制宜地推广热电联产、高效锅炉、工业废热利用等供热技术。推广“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换热”技术,提高集中供热管网的输送能力。开展城市老旧供热管网系统改造,减少管网热损失,降低循环水泵电耗。

(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积极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太阳能资源适宜地区应在2015年前出台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的强制性推广政策及技术标准,普及太阳能热水利用,积极推进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研究完善建筑光伏发电上网政策,加快微电网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稳步推进太阳能光伏在建筑上的应用。合理开发浅层地热能。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研究确定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适宜推广地区名单。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地区示范,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推广,到2015年末,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亿平方米,示范地区建筑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建筑能耗总量的比例达到10%以上。

(五)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

加强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耗公示工作,推行能耗分项计量和实时监控,推进公共建筑节能、节水监管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加强能耗监测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加强监管平台建设统筹协调,实现监测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对新建、改扩建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要进行能源利用效率测评和标识。研究建立公共建筑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组织开展商场、宾馆、学校、医院等行业的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电耗)限额管理,对超限额用能(用电)的,实行惩罚性价格。公共建筑业主和所有权人要切实加强用能管理,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研究开展公共建筑节能量交易试点。

(六)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

科技部门要研究设立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加快绿色建筑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攻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建材、废弃物资源化、环境质量控制、提高建筑物耐久性等方面的技术,加强绿色建筑技术标准规范研究,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的集成示范。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加快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编制绿色建筑重点技术推广目录,因地制宜推广自然采光、自然通风、遮阳、高效空调、热泵、雨水收集、规模化中水利用、隔音等成熟技术,加快普及高效节能照明产品、风机、水泵、热水器、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及节水器具等。

(七)大力发展绿色建材。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加快发展防火隔热性能好的建筑保温体系和材料,积极发展烧结空心制品、加气混凝土制品、多功能复合一体化墙体材料、一体化屋面、低辐射镀膜玻璃、断桥隔热门窗、遮阳系统等建材。引导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的发展利用,到2015年末,标准抗压强度60兆帕以上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的10%,屈服强度400兆帕以上热轧带肋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的45%。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深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城市城区限制使用粘土制品,县城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质检部门要研究建立绿色建材认证制度,编制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引导规范市场消费。质检、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加强建材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和稽查,杜绝性能不达标的建材进入市场。积极支持绿色建材产业发展,组织开展绿色建材产业化示范。

(八)推动建筑工业化。

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积极推行住宅全装修,鼓励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促进个性化装修和产业化装修相统一。

(九)严格建筑拆除管理程序。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城市人民政府以及建筑的所有者和使用者要加强建筑维护管理,对符合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标准、在正常使用寿命内的建筑,除基本的公共利益需要外,不得随意拆除。拆除大型公共建筑的,要按有关程序提前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研究完善建筑拆除的相关管理制度,探索实行建筑报废拆除审核制度。对违规拆除行为,要依法依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十)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落实建筑废弃物处理责任制,按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建筑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财政、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制定实施方案,推行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和分级利用,加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编制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标准,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研究建立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负总责,地级以上城市要因地制宜设立专门的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基地。

1.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建筑绿色发展,重点推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和建筑特点,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关政策措施。

3.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营造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设计、建造、使用绿色建筑的内生动力。

4.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树立建筑全寿命期理念,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效益,选择合理的规划、建设方案和技术措施,切实避免盲目的高投入和资源消耗。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保障措施常见问题

  •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现实意义

    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政策,我们认为对三星级高等级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金额应该大于1/3的增加成本,平均来算是每平方米补助75元,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一起对这些高等级的绿色建筑进行奖励。...

  • 奥的斯绿色建筑有维修解决方案么?

    具体时间不知道的。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到各类民用建筑,并明确区分设计阶段评价和运行阶段评价。修订后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

  • 绿色建筑

    打造“绿色”四大目标环境•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Consumes less natural resources•保护空气、水资源、生态的多样性Protects air, water...

1.新建建筑。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40万套。到2020年末,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融入城乡建设的全过程,紧紧抓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树立全寿命期理念,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改善建筑舒适性,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规划设计、标准规范、技术推广、建设运营和产业支撑等方面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加快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十一五”以来,我国绿色建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但也面临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城乡建设模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重规模轻效率、重外观轻品质、重建设轻管理,建筑使用寿命远低于设计使用年限等。

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对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要把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握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切实推动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制定本行动方案。

作为中国绿化基金会的战略合作伙伴,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倾力践行“一梯一林”绿色建筑公益计划,在销售电梯的同时向中国绿化基金会捐赠树木,致力于构建企业、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一梯一林”计划是为了将奥的斯电梯的绿色建筑承诺延伸到生产制造及运营以外的更多环节。“一梯一林”计划是奥的斯全球绿色建筑战略——“绿色之路”计划在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该计划旨在将环保理念融入产品、制造和运营等所有业务环节。奥的斯电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梯一林”是一项长期计划,未来将向中国各地捐赠树木,努力打造更多绿色建筑,建设绿色中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 各直属机构:

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

2013年1月1日

首先,加快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基本策略在“十二五”期间应该是怎么样呢?应该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过去的五年采取自愿申报的办法,使得绿色建筑从零起步获得每年100以上的标识标志。第二阶段,在未来的几年,每年获得标识标志的建筑应该达到三百个,甚至每年五百个,必须把工业性和区域性的强制与商业性的自愿相结合。第三阶段,到“十三五”时期,要进一步使绿色建筑覆盖所有建筑类型,所以还要增强商业性经济激励政策,使得绿色建筑基本上在我国推广。

其次,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已经完成,正向大规模发展绿色建筑的“十二五”迈进,我们将面临巨大的使命感和工作量,我们还要面临生态城市大规模的建设。

所有的生态城市,我们分成以下三类:第一类,既有的城市改造升级为生态城市。我们要求新建的建筑50-60%必须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像光明新区,可以做到100%,中新生态城也可以做到100%,既有建筑有20%改造成绿色建筑,这就是一个刚性的标志。第二类是新建生态城,有80%以上的新建建筑为绿色建筑,而且我们要求达到100%。第三类,由城市的某一个社区改造成生态社区,既有建筑应该达到50%以上改造成绿色建筑,80%以上新建建筑为绿色建筑,因为绿色建筑就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中间的基础,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避开绿色建筑说自己是生态城市的,那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个策略,我们要依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与示范城市对绿色建筑强制性的推广。对获得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享受国家补贴的项目以及示范城市享受国家补贴的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来说,要求80%以上正在应用的项目应该是绿色建筑,并且要尽快过渡到100%。达不到绿色建筑内部体系要求的,不能进入绿色建筑认证标准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应该终止。可再生城市30%新建建筑应为绿色建筑,启动既有建筑改造为绿色建筑在“十二五”可达到20%。改造成绿色建筑,既改善了舒适性,又提高了空气质量,同时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和材料的消耗。

第四,依托绿色小城镇推广农村的绿色建筑。我国现有两万个小城镇,对于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30%以上的小城镇,我们要命名为绿色小城镇或者生态小城镇,并给予一千万到两千万的补助。同时,我们要设立乡土绿色建筑创新奖。在我国各地的乡土建筑都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智慧,都是先民们应对自然变化,以最省力、最省能的方式创造出来的节能建筑,这些是古老的绿色建筑,我们应该尊重它、改善它、延续它。

第五,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政策,我们认为对三星级高等级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金额应该大于1/3的增加成本,平均来算是每平方米补助75元,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一起对这些高等级的绿色建筑进行奖励。而一星级成本更低,准备在物业税先试的城市中间减半或者减少对绿色建筑的征收。土地招拍挂前置条件,就是非绿色建筑不得获得土地,或者大面积的开发绿色建筑的比例要大幅度上升。在北京等等城市已经尝试对已建成绿色建筑奖励5%的容积率。在需求端,购买绿色建筑就购买了对地球的保证数,为下一代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数。

第六个措施,全面推行住宅的全装修与装配化,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是在建筑全装修方面,我们的全装修的比例还不到20%,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我们将在全国要设立20-50个示范基地,这里的潜力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力。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保障措施文献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2013)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2013)

格式:pdf

大小:19KB

页数: 13页

评分: 4.6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制定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制定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格式:pdf

大小:19KB

页数: 3页

评分: 4.6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制定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立即下载

为促进我市生态城市建设,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目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目的意义

发展绿色建筑是转变我市城市建设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工作,是促进城乡建设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重规模向重效率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建筑品质和使用寿命、节约能源资源、改善环境、加快我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发展规模化绿色建筑,加强新建建筑节能监管,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动建设资源集约利用,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对于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我市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从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标准规范、项目立项、土地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管理和产业支撑等方面大力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加快我市生态城市和美丽天津建设。

(二)基本原则。

1.明确范围,整体推进。新建示范小城镇、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建筑和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应当执行我市绿色建筑标准;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新梅江居住区、于家堡低碳城区为示范区,重点推动我市区域性绿色建筑发展。

2.政策引导,市场推动。以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手段,规范绿色建筑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的主体行为。综合运用财政奖励、金融和税收政策等经济手段,鼓励绿色建筑发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市场环境。

3.正确认识,科学发展。提倡对绿色建筑进行精细化设计和建造,树立建筑全寿命期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理念,提高区域规划和建筑设计水平,合理选择建设方案和技术措施,降低绿色建筑建造和运营成本,切实避免盲目的高投入和资源消耗。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按照总体规划,结合地区建筑风貌、历史文化和资源条件,搞好建设规划布局,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绿色产业,创建具有文化底蕴、体现绿色理念的城市建设模式。

(三)行动目标。

1.大力发展绿色建筑。2014年开始,凡我市新建示范小城镇、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建筑和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应当执行我市绿色建筑标准。"十二五"期间,我市建设绿色建筑3600万平方米,其中建设 10个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规模化绿色建筑项目。到2014年底绿色建筑开工面积占当年新开工建筑面积的20%,到2015年底达到30%。

2.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全市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率达到100%。

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供热热源及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到2017年底完成我市4400万平方米具有改造价值的非节能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其中到2015年底完成200万平方米大板楼改造,到2017年底完成4200万平方米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改造。到2015年底,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

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浅层地热能、太阳能、污水能、深层地热梯级利用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到2015年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到4500万平方米,占同期建设的30%以上。

5.推行供热计量收费。到2015年底,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超过全市集中供热总面积的30%。

6.绿色农房建设。到2015年底,新建、改建绿色农房30万平方米。

三、重点行动

(一)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截至2014年7月1日,我市新建示范小城镇、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建筑和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建设项目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要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切实推进绿色工业建筑建设。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建设一批区域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级区域绿色建筑示范区项目为样板,总结建设经验和监管模式,在于家堡低碳城区、新梅江居住区以及蓟县的蓟县新城、静海县的团泊新城等示范小城镇项目中推广,引领我市区域绿色建筑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绿色建筑国际合作,提升我市绿色建筑技术水平。(牵头单位:市建设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二)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修订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评价标准,编制我市绿色建筑验收标准。研究编制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农房建设标准及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标准。制定绿色建筑工程定额。建立和完善我市绿色建筑规划指标体系,将绿色建筑比例、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生态环保、公共交通、再生水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等作为规划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城镇新区建设、旧城更新改造中,将绿色建筑规划指标体系纳入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并落实到具体项目。做好城乡建设规划与区域能源规划的衔接,优化能源的系统集成利用。(牵头单位:市建设交通委、市规划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三)加强绿色建筑建设监管。发挥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作用,我市新建示范小城镇、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建筑和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等建设项目,在项目立项时应明确实施绿色建筑要求;在规划条件、土地招拍挂阶段应当明确绿色建筑指标;在规划方案审查中应当审查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不予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我市绿色建筑项目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绿色建筑项目在施工图设计、竣工验收和运行三个阶段分别进行评价标识,发放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证书。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报告作为施工图审查的依据之一,并作为申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的技术资料之一。绿色建筑竣工验收评价报告作为竣工验收备案资料之一。竣工验收的绿色建筑项目运营单位应按照绿色建筑标准组织运营,投入使用1年以上可申请绿色建筑运营标识。绿色建筑项目应编制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并严格按图施工,达不到要求的应停工整改,对未按要求整改的,不予验收备案。(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建设交通委)

(四)加强建筑用能运营管理。开展民用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耗公示工作,实施能耗分项计量和监测,完善能耗监管平台,加强监管平台建设统筹协调。制定公共建筑用能定额和居住建筑供热能耗指标,实行超定额或供热指标的审计和惩罚制度,建立低于用能定额或供热指标的碳排放量交易制度,完成居住建筑供热能耗每年下降4%的目标。对新建、改扩建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绿色建筑、申报奖项和示范工程建筑项目,进行能源利用效率测评和标识。(牵头单位:市建设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商务委、市教委、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旅游局、市交通港口局、市体育局、市财政局)

(五)大力推动新建建筑节能。加强新建建筑设计、施工、验收、能效测评等环节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监管,确保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率达到100%。对居住建筑实行四步节能设计标准。开展被动式建筑设计研究并进行工程示范,提高建筑能效。(牵头单位:市建设交通委,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六)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组织编制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将太阳能、浅层地热能、深层地热能、污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与电力、供热布局有机结合,降低一次能源应用比重。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节能专篇中应增加建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章节,明确工程建设项目应用可再生能源比例。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编制建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专篇。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检查。普及太阳能热水利用,积极推进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稳步推进太阳能光伏在建筑上的应用。支持公共建筑多工况综合用能。到2015年底,建设20个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示范区。

(七)加强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

1.加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各相关区县在实施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时应当同步完成具有改造价值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并积极做好其他区域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2014年完成既有居住建筑改造900万平方米,大板楼改造140万平方米;2015年至2017年,每年完成既有居住建筑改造900万平方米。确保供热能耗每年下降4%。科学组织改造工作,对热源和热力站覆盖范围内整片建筑推行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模式。(责任单位:市建设交通委、市国土房管局、市财政局、各相关区县人民政府)2.加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做好公共建筑存量调查和能耗统计,对不节能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商业、医院、学校、星级酒店、写字楼、文化体育场馆、交通枢纽等大型公共建筑进行空调、采暖、通风、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到2015年底,累计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确保实现公共建筑运行能耗每年下降2%的目标。(责任单位:市建设交通委、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商务委、市教委、市文化局、市旅游局、市卫生局、市交通港口局、市体育局、各区县人民政府)3.开展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推行供热热源、热力站、热网和室内供热系统整体改造模式,优先进行供热系统平衡、热网变频输送、二级泵系统及供热计量等供热系统综合节能改造,提高供热运行效率。至"十二五"末完成2400万平方米供热系统改造任务,使热源和热网的供热效率分别达到70%以上和90%以上。根据供热负荷和热源的具体情况,优化能源利用,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力度,与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相结合,科学进行煤改燃,最大限度提高能源效率。推行供热计量收费,至"十二五"末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超过全市集中供热总面积的30%。(牵头单位:市建设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八)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在政府投资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行建筑工业化建造模式。组织编制保障性住房标准图集和工程定额,研究适宜工厂化生产、现场拼装的建筑结构体系和相应的建筑部品、部件以及配套的施工工艺。逐步加大装配整体式保障性住房建设比重,将实施装配整体式住宅投资增量计入项目建设成本。积极推行新建住宅全装修交房,将住宅装修纳入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验收环节。至"十二五"末,培育2个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建筑工业化基地。(牵头单位:市建设交通委、市国土房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规划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九)加快发展绿色建材。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发展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要求的绿色建材。全面限制使用粘土制品,推广应用加气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复合保温墙体、高强钢筋、高性能节能门窗、高效采暖制冷设备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绿色、低碳建材产品和设备。至"十二五"末,建筑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达到90%,标准抗压强度60兆帕以上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的20%以上,高强钢筋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量达到建筑用钢筋总量的70%以上。推行建筑钢筋工厂加工配送模式,逐步淘汰施工现场钢筋加工。组织开展绿色建材产业示范,建设6个规模化绿色建材产业基地。(牵头单位:市建设交通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十)积极推进绿色农房建设。编制绿色农房专项建设规划,制定村镇绿色生态发展指导意见,编制农村住宅绿色建设和改造推广图集及绿色农房技术导则。在我市长期保留村镇名录和传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指导整体重建、翻建的村镇建设。推广绿色农房适用技术,扩大绿色农房建设试点,鼓励农村危房改造、成片农村住房综合提升改造按照"绿色农房技术导则"进行建设,到2015年底,新建、改建绿色农房达到 30 万平方米。(牵头单位:市建设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配合单位:有农业的区县人民政府)

(十一)加快绿色建筑科技研发和推广。组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重点研究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建筑工业化生产和装配技术、多工况综合用能技术、建筑智能控制技术以及绿色建材、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搭建以天津市工程技术研究所为主体的工程技术研发平台,以天津市建设科技发展推广中心为主体的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平台,实现整体研发和系统推广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格局。积极开展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示范,"十二五"期间建设10个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牵头单位:市建设交通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水务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十二)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符合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标准、在正常使用寿命内的建筑,除基本的公共利益需要外,不得随意拆除。拆除大型公共建筑的,要按有关程序提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拆除建筑和废弃物统一管理,由有资格的单位对批准拆除的建筑物进行拆除,拆除建筑废弃物应当进行分类收集、分级处理,分别作为预拌混凝土、砂浆和钢材的原料再生利用。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牵头单位:市国土房管局、市建设交通委,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市容园林委、市发展改革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法规体系。编制天津市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实施计划及重点工作。抓紧制定实施天津市绿色建筑管理规定,加强绿色建筑立项、土地招拍挂、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运行以及评价标识的管理,依法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制定绿色建材管理办法,建立绿色建材认定制度,加强建材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制定拆除建筑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加强拆除建筑管理和建筑废弃物分类收集、分级处理、再生综合利用。(牵头单位:市建设交通委、市法制办,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水务局、市市容园林委、各区县人民政府)

(二)完善激励机制。设立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与国家补助资金相匹配的专项资金,专项用于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绿色农房、建筑工业化等奖励。制定天津市绿色建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大我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供热系统节能改造财政资金投入,研究制定改造方案,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研究制定税收、贷款利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及我市建筑工业化部品、部件生产和施工安装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金融机构可对购买绿色住宅的消费者在购房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责任单位:市建设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房管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银监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三)强化能力建设。加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建设,推行第三方评价,强化绿色建筑评价监管机构能力建设,严格评价监管。加强建筑能效测评机构技术培训,提高绿色建筑能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测能力。建立健全建筑能耗统计体系。培育建筑用能审计和碳排放核证机构,参与建筑超能耗的审计。加快绿色建材和建筑工业化市场机制建设,建立绿色建材认定机构,提升建筑工业化集成能力。建设我市绿色建筑监管信息平台,加强绿色建筑建设和运行监管。组织开展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和绿色施工专项培训,将绿色建筑知识作为相关专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绿色建筑建设水平。(责任单位:市建设交通委、市人力社保局)

(四)加强监督检查。按照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实行绿色建筑目标考核制度,每年开展全市绿色建筑行动专项检查,将绿色建筑行动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对各区县人民政府建筑节能目标考核并与各区县绩效考核挂钩,绿色建筑行动落实情况的考核结果作为各区县主要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责任单位:市建设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

(五)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媒体,积极宣传绿色建筑科普知识、政策法规、典型案例等,营造开展绿色建筑工作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普及节约知识,引导公众合理使用用能产品。 2100433B

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要求,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动建筑工业化。方案的推出标志着绿色建筑行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也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即是环保的、节能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新方案的实施让陶瓷建材及门窗等生产企业开始着力研发生产更绿色、更环保的新产品。在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指导下,绿色建筑领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3D打印建筑,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建筑方式,更是颠覆传统的建筑模式。伴随着不断创新的建筑技术,绿色建材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近些年来,绿色建材新技术、新品牌不断涌现,吸引了众多社会关注。节能玻璃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门窗、幕墙等,集节能性与装饰性于一体,深受市场欢迎。传统的节能玻璃基本为中空玻璃,具有保温隔音功能。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简单、安全的绿色安居理念深入人心,对节能中空玻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中空玻璃空气层结露、抗冲击性能差、安全系数低等缺陷均成为节能玻璃行业的难题。然而,一项新防砸技术的出现,不但彻底弥补了传统节能玻璃的不足,又完美展现了高新技术材料的独特魅力,在建材行业掀起巨大波澜。

据了解,利用此技术制造的“防砸玻璃”属于新型安全玻璃,是公安部检验合格的行业标准产品(符合GA844-2009《防砸玻璃通用技术条件》)。在节能方面,其隔音降噪、保温效果高于普通节能中空玻璃;更为重要的是,在安全方面,防砸中空玻璃的抗冲击性能达到普通中空玻璃的百倍,具有超强的“防砸”功能,即使用铁锤尖镐之类的锐器持续砸击也无法打穿。另外,在受到强大外力冲击时,玻璃即使碎裂,其表面仍能保持整洁光滑,这就有效防止了碎片扎伤和穿透坠落事件的发生,确保人身安全。同时,这种玻璃的外观轻薄、通透,非常时尚美观。隔热和隔音性能相对与传统节能玻璃更是有大幅提升。新型防砸中空玻璃不但更节能,而且更能保障安全,为绿色建筑树起一道透明的防护屏障。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文、科技进步,发展绿色建筑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新型建材已逐渐具备提高工程质量、改善建筑功能的作用,其持续开发应用也必将促进企业升级,推动行业进步,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新型建筑材料已经走上了追逐绿色建筑之梦的道路。

 

       据专家介绍:建筑材料既有结构材料,又有围护材料,还有功能材料。(一)其作为结构材料时主要是指构成建筑物结构和受力构件所用的材料。例如:梁、板、框架等所使用的材料需要强度高,耐久性好。(二)其作为围护材料时主要是指用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材料。例如:墙体、屋面等部位所使用的材料则不仅需要强度高、耐久性好,还需要绝缘、隔声、节能性能良好。(三)其作为功能材料主要是指用于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非承重用材料。例如:防水材料、装饰材料、吸声隔热材料等则需要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性,耐久性及使用功能适应性好,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及污染小,视觉性能良好。        据资料显示:在中共十八大会议中提出了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这就说明了创新谋发展战略已经受到了高度肯定。另外,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联手在2013年1月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要求:从2014年起,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都必需按照绿色建筑标准执行。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也被列入《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内的十项重点工作中,这将会更进一步促进绿色建材的利好发展。        行业专家预计,中国绿色投资在“十二五”期间或将会达到8万亿元。这可能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绿色投资,绿色建筑装饰行业的春天也悄然来临。
       造价通是中国首个建设行业大数据服务平台,为您提供权威的工程造价信息查询服务,以信息价、指导价、建材参考价为基础,提供全面的人工,材料,设备机械价格及数据标准查询服务。为工程建设决策者提供权威的决策依据,为造价员提供专业的查价、建材询价、建材报价以及造价知识学习的平台。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