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绿色低碳城市 | 作 者 | 周跃云、张旺、赵先超 |
---|---|---|---|
出版社 | 中国环境出版社 | ISBN | 9787511129925 |
第1章 绿色低碳城市的研究概述
1.1 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与基本趋势
1.2 绿色低碳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绿色低碳城市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及述评
1.4 国内外绿色低碳城市的建设实践及其借鉴之处
第2章 绿色低碳城市的理论框架
2.1 绿色低碳城市的相关理论基础
2.2 绿色低碳城市的学科支撑体系
2.3 绿色低碳城市的研究框架构建
2.4 绿色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体系
第3章 城市绿色低碳指数的测评与定量评价
3.1 国内外绿色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综述
3.2 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5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规划
4.1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规划的工作态势
4.2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规划的特点
4.3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规划的框架
4.4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规划的展望
第5章 城市产业绿色低碳化发展
5.1 城市产业绿色低碳化的内涵与特征
5.2 中国城市产业绿色低碳化发展领域
第6章 城市绿色低碳交通建设
6.1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交通的界定
6.2 中国城市交通碳排放定量分析
6.3 中国城市低碳交通建设的战略思考
6.4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交通建设的举措
第7章 城市绿色低碳建筑发展
7.1 绿色低碳建筑的界定
7.2 发展绿色低碳建筑的意义、途径和举措
7.3 中国城镇建筑碳排放分析
第8章 城市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8.1 城市绿色低碳技术的概念界定
8.2 我国城市绿色低碳技术的主要类型
8.3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道路
8.4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展望
第9章 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9.1 对策措施建议
9.2 支撑体系建设
9.3 行动计划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
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创新理论,构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宏伟蓝图,制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战略目标、总体要求、着力点和行动方案;并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号召。按照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迈向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发展新时代。这既是中华文明演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演化逻辑的必然走向和内在要求,又是人类文明演进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演化逻辑的必然走向和内在要求。因此,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是21世纪人类文明演进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集中表达了当今人类努力超过工业文明黑色经济发展的旧时代而迈进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发展新时代的意愿和价值期盼,已成为人类文明演进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时代潮流。据此,建设绿色文明、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道路、共同战略、共同目标,是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及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与历史任务。
迪拜太阳能垂直村 迪拜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国家,一座又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除了沙子和创造性外,迪拜还拥有什么丰富的资源吗?答案自然是充足的日照。格拉夫特建...
据我个人了解的情况,自然事件的不断发生不只是低碳这一方面的因素。比如不可循环资源的不合理的开采、核技术对环境的破坏、工业生产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等。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当您生活在富足安康的环境中时,当您在舒适整洁的校园中学习和工作时,当您享受科技现代化给您带来的种种便利时……您可曾想过,能源短缺的问题已经渐渐开始威胁我们的生活:2005年,...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能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近日,动力管理公司伊顿携手相关政府、学术和科研机构和企业,从技术创新、城市规划、新能源和商业角色等多方面,对城市交通可持续
为进一步加强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社会可持续健康绿色发展,近年来,沭阳县采取多项举措,致力打造绿色低碳城市。
一是示范引领,分类推广。该县因地制宜,根据具体项目的可再生能源状况、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等,探索适合县情的可再生能源及建筑应用模式,大力推广以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热为重点的新能源技术运用,先后建成人民医院等3个土壤源热泵项目和奥韵都城等5个应用太阳能光热项目,示范面积约80万平方米。
二是拓宽渠道,推广应用。多渠道推广应用绿色建筑,积极启动绿色建筑示范县创建工作,组织申报建筑节能示范项目、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在新建的政府性公益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中全面推行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并获得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3个,汇峰大饭店项目成为宿迁市第一个获得绿色建筑运营标识的项目。
三是全程监督,闭合管理。在建筑节能评估审查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闭合式管理机制,严把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施工现场、节能验收、竣工备案五个关口,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合理有效应用。
四是加强宣传 示范带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培训会等方式,广泛开展建筑节能的社会宣传,推广绿色建筑理念,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正确认识,树立节约意识和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总经理 王靖
王靖指出,城市进行绿色化改造,就是建设低碳城市,而低碳排放的主要表现为建筑、交通和工业三大方面,其中,建筑的碳排放占比最大,约为社会总能耗的40%。
以往的城市建设,始终以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三高一低”的模式发展,但这样的发展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作为实现低碳城市的三种途径,绿色交通和低碳工业几乎使用清洁能源便可实现,而要实现绿色建筑却要复杂得多。绿色建筑耗能最多,占比最大,我国单位建筑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到3倍。而且新建筑中,80%是高能耗建筑,老旧建筑的耗能更是不敢估算,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住宅,个别区域的能耗甚至达到95%以上。要实现绿色建筑,还必须要体现出节能,环保,实用的三大要素。
尤其在东北地区实现绿色建筑,不仅降低了百姓生活中的供暖成本,还能通过合成减碳的项目,在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报批后,实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下的配额交易机制,在实现低碳环保的目的后,还可以在碳市场获得一些补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百姓的生活成本。
低碳城市的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发低碳能源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有效方法,持续发展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根本方向。
新能源利用
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都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面对能源危机,许多国家都在下大力气研究和开发利用“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电、水电的新技术新工艺。
绿色能源可概述为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狭义地讲,绿色能源指氢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海洋能、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而广义的绿色能源包括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采用低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和核能等。
“绿色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已占到15%-20%,今后由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能源唱主角的局面将得到改善。世界上对“绿色能源”开发比较重视,拥有先进技术并已取得良好效益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美。仅1989年到1992年,国800多家再生能源公司年收入每年递增就达16%,由此可见“绿色能源”的发展正方兴未艾。人类必须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以适应低碳城市的要求。
清洁技术
实现低碳生产,就必须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甚或零排放。它要求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全过程中不断进行循环,,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清洁生产是从资源的开采,,品的生产,产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一个共同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和CO2的排放,这与低碳城市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是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
绿色规划
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城市能源消耗会直接影响到周边区域的环境污染,城市规划除了考虑单个城市自身特点外,还应结合城市所在区域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来进行考量。
第一,产业规划。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淘汰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准入条件。也就是说,要从决策源头上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规划阶段就推动向低碳城市的方向发展。
第二,交通规划。低碳城市的交通战略可从两个方面实现:一个方面是控制私人交通出行的数量,如果这个数量是下降的,那么在单位排放为一定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的碳排放就降低,另一个方面是降低单位私人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如果私人交通出行的数量是一定的,那么只要持续降低单位汽车的碳强度,就可以降低整个城市交通的碳排放。以上两个方面说明,低碳城市需要倡导和实施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在这一点上,巴西的库里蒂巴堪称成功的例子。
绿色建筑
建筑施工和维持建筑物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需要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又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绿色建筑的建设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等;推广建筑节能,促进政府部门、设计单位、房地产企业、生产企业等就生态社会进行有效沟通。在减少碳排放的进程中,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绿色消费
减少CO2排放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而且个人也应当承担责任。我们应当倡导和实施一种低碳的消费模式,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在减少碳排放方面,个人的行动非常重要,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可以帮助减少碳排放。从日常生活做起,节省含碳产品的使用,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我们就可以为实现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