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
《公路交通科技名词》第一版。 2100433B
目前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接口形式有:平口、刚性企口、承插口和柔性企口。 由于平口管和刚性企口管施工效率低,抗震性能差,地基移位会使接口拉开,导致路面塌陷受损。所以这两种接口在工程中已基本不采用。承插口...
桥梁施工时在桥面低侧预留排水空洞,采用PVC管导出,水管可以顺延桥墩铺设。
150米*0.7%/2+1.0米=1.525米。也就是计算出长度因放坡所形成末端的深度,除2就是平均的深度,再加上沟的起始端的深度,这样就是整条水沟的平均深度了。
公路几何设计与路面排水——路面排水不畅会影响路面和路基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危及行车安全。在公路几何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路面排水要求,从根本上解决路面排水不畅问题。从纵断面、平纵面组合以及横断面设计三个方面讨论了影响路面排水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路面施工设计的关键内容就是要通过相应的措施减少路面积水的情况,提高公路承载能力,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对此,结合公路设计施工的实际情况,从横断面、纵断面以及平纵组合等设计方面分析了公路设计中路面排水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路面上交叉的浅沟。以便路面排水并防止路面下陷、坍塌或土壤流失。
根据水源的不同,影响路面的水流可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两大类,与此相应的路面排水,分为路面地表排水和路面内部排水。路面地表排水包括路面表面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路面表面排水是指路面和路肩范围内的表面水的排除。中央分隔带排水是指中央分隔带范围内的表面水的排除。路面内部排水是指排除或疏干通过裂缝、接缝或面层空隙下渗到路面结构(面层、基层和垫层)内部,或者由地下水及道路两侧滞水浸人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分。
路面排水的目的,就是要求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应根据当地降水与路面的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并适当地选择路面的空间布置形式和结构,及时将降水排出路面,防止路面积水渗入到路面内部,甚至路基,保证行车安全。行车速度快的高等级道路路面水应迅速排除,以防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
路面排水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降水量、路线纵坡等因素,结合路基、桥涵结构物的排水设计,合理选择排水方案,布置排水设施,形成完整、畅通的排水系统,保证路基、路面稳定。路面排水设计重现期,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为5年;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宜为3年;对于多雨地区的公路或特殊路段,可适当提高。
(1)路面表面排水的设计原则
①降落在路面上的雨水,应通过路面横向坡度向路的两侧排,避免在行车道路路面范围内出现积水。
②在路线纵坡汇水量不大,路堤较低,且边坡坡面不会受到冲刷的情况下,应采用在路堤边坡上横向漫流的方式排除路面表面的水。
③当路堤较高,边坡坡面未做防护而易遭路面表面水流冲刷,或者坡面虽然已采取防护措施但仍有可能受到冲刷时,应沿着路肩外侧边缘设置拦水带,汇集路面表面水,然后通过泄水口和急流槽排离路堤。
④设置拦水带汇集路面表面水时,拦水带过水断面内的水面,在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不得漫过右侧车道外边缘,在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公路上不得漫过右侧车道中心线。
(2)路面表面排水设计方案
当路基横断面为路堑时,横向排流的表面水汇集于边沟内。当路基横断面为路堤时,可采用两种方式排除路面表面水:一种是让路面表面水以横向漫流形式向堤坡面分散排放;另一种是在路肩外侧边缘设置拦水带,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同路肩铺面组成的浅三角形过水断面内,然后通过相隔一定间距设置的泄水口和急流槽集中排出路堤坡脚外。
在汇水量不大、路堤不高、路线纵坡不同、坡面耐冲刷能力强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横向漫流分散排放方式;在表面水有可能冲刷路堤坡面的情况下,则应采用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内,通过泄水口和急流槽集巾排放方式。
①宽度小于3,且表面采用铺面封闭的中央分隔带排水时,将降落在分隔带上的表面水排向两侧行车道,其坡度与路面的横坡坡度相同;在超高路段上,可在分隔带上侧边缘处设置缘石或泄水口,或者在分隔带内没置缝隙式圆形集水管或碟形混凝土浅沟和泄水口,以拦截和排泄上侧半幅路面的表面水。缘石过水断面的泄水口可采用开口式、格栅式或组合式,碟形混凝土浅沟的泄水口采用格栅式。
②宽度大于3 m且表面未采用铺面封闭的中央分隔带排水时,将降落在分隔带上的表面水汇集在分隔带中央低洼处.并通过纵坡排流到泄水口或横穿路界的桥涵水道中。分隔带的横向陡坡不得陡于1:6;分隔带的纵向排水坡度.在过水断面无铺面时不得小于0.25%,在过水断面有铺面时不得小于0.12%。
③表面无铺面且未采用表面排水措施的中央分隔带,降落在分隔带上的表面水下渗,由分隔带内的地下排水设施排除。
(1)设置条件
①年降水量为600 mm以上的湿润和多雨地区,路基由透水性差的细粒土(渗透系数不大于5~10 cm/s)()组成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重要的二级公路。
②路基两侧有滞水,可能渗入路面结构内。
③在严重冰冻地区,路基为由粉性土组成的潮湿、过湿路段。
④现有路面改建或改善工程,需排除积滞在路面结构内的水分。
(2)设置要求
①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中各项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均应大于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量,且下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应超过上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
②渗入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最大渗流时间,在冰冻地区不应超过1 h,在其他地区不应超过2(重交通)~4 h(轻交通)。渗入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渗流路径长度不宜超过45~60 m。
③各项排水设施不应被渗流从路面结构、路基或路肩中带来的细料堵塞,以保证系统的排水能力不随时间推移而很快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