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M7全金属机身,早期的一批M7机身与顶盖都是跟M6一样的合金材料,漆面磨掉之后不会像铜机身那样露出金闪闪的铜,而是露出银白色。真正的铜机身是后期M7,机身顶盖和底板均为优质黄铜铸造,结实耐用,仅有黑色和银色两种颜色选择。
2002年,徕卡推出旁轴胶片相机徕卡M7,用以代替经典的徕卡M6。和M6相比,M7在电子化上更进一步,终于实现了A档光圈优先模式。此外,M7增加了对DX编码自动支持的功能。相机的快门系统也改为电子驱动,需要电池来完成快门的出发。在无电池模式下,保持了1/60s和1/125s两档可用。
2018年5月,徕卡的经典旁轴相机M7正式停产。
M7增加了对DX编码自动支持的功能,胶卷速度可以自动设定和手动设定,曝光补偿系统可以在±2级光圈范围内调整。DX编码可以按照胶卷盒指定的片速自动选定,范围为ISO25-ISO5000,手动设定范围为ISO6-ISO25000。另外,徕卡M7在拍摄动态物体、自己发光物体或其它光源时,特别是在长时间曝光和补光闪光时,如配用美兹(Metz)54M23等型号闪光灯,还可以实现第二帘幕同步闪光。
可以帮你设计,把地基资料和设计要求发过来。
外观效果图要量身设计得平面方案定了才能做,如果你要免费的效果图那你自己找好,我给你照着出施工图
楼上回答很不错了。我再补充一下,有些企业对两者关系不是明确区分,一般外观设计师兼顾结构设计师的工作,和机械设计师协同工作。所以在校期间不仅需要掌握外观设计技法和软件,还需要掌握机械设计相关知识和对接软...
胶片相机类型 |
胶片旁轴 |
胶卷类型 |
135 |
取景器 |
大型明亮联动取景框,自动视差补偿;目镜器设定屈光度为-0.5度,矫正镜片由-3度至 3度;宽基线测双影叠合测距距器,基线:0.58型40.2mm、0.72型49.9mm、0.85型58.9mm |
测光系统 |
TTL局部测光、TTL中央等 |
焦距范围 |
21-135mm |
曝光方式 |
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
感光范围 |
DX编码自动设定ISO 25-5000,手动设定ISO 6-6400 |
测光系统 |
TTL局部测光、TTL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使用使用美兹SCA3000标准闪光),0.03cd/m2 - 125,000cd/m2,相当于EV-2~20 |
闪光灯系统 |
通过热靴控制触点或用标准闪光连线插座控制、闪光同步:第一帘幕或第二帘幕同步;AUTO模式时自动设定为1/50秒以下,使用美兹SCA-3502接合器实现更高的快门速度(1/250秒、1/500秒、1/1000秒) |
快门类型 |
电子控制纵走式焦平快门 |
快门速度 |
自动模式32-1/1000秒,手动模式4-1/1000秒和B门 |
功能特性 |
电池类型: 2节DL 1/3N型锂电池(或4节AA型电池) |
外观颜色 |
黑色 |
外型尺寸 |
38×7935×38mm |
机身重量 |
610g |
行货定价:35000¥ (钛合金版:250000¥)。
外 观 设 计 图 片 或 照 片 130001 2010.2 1 【视图名称】 主视图 【视图名称】 后视图 【视图名称】 左视图 外 观 设 计 图 片 或 照 片 130001 2010.2 2 【视图名称】 右视图 【视图名称】 俯视图 外 观 设 计 图 片 或 照 片 130001 2010.2 3 【视图名称】 仰视图 【视图名称】 立体图 外 观 设 计 图 片 或 照 片 130001 2010.2 4 【视图名称】 组件 1主视图 【视图名称】 组件 1后视图 【视图名称】 组件 1左视图 外 观 设 计 图 片 或 照 片 130001 2010.2 5 【视图名称】 组件 1右视图 【视图名称】 组件 1俯视图 【视图名称】 组件 1仰视图 外 观 设 计 图 片 或 照 片 130001 2010.2 6 【视图名称】 组件 1立体图 【视
重要参数
产品类型:相机包
产品特点:适合徕卡M6 TTL/M7使用
徕卡外影袋M6 TTL/M7标准皮套详细参数切换到传统表格版
主要性能
产品类型:相机包
产品特点:适合徕卡M6 TTL/M7使用更新内容,
相机昵称 M7 相机类型旁轴相机
光学变焦倍数 无
连拍功能 电动卷片(徕卡MOTOR-M 卷片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