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的施工大体上分施工放样、挖基坑、砌筑基础和砌筑墙身四个步骤。在施工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1.挖基
(1)基坑开挖前应做好截排水工作;
(2)随挖随核对基础地质资料,如遇地质不良、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应通过变更设计采取措施,然后据以施工;
(3)墙基位于斜坡地面时,其趾部埋入深度和距地面水平距离,应同时符合设计要求;墙基高程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通过变更设计后施工;
(4)采用倾斜基底时,应准确挖凿,不得用填补方法筑成斜面;
(5)基坑超挖部分,应用同强度浆砌体回填;
(6)基坑应视地质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支撑加固以及加固类型,特殊条件下采用沉井和挖孔桩基础,并通过设计确定后,据以施工。
2.砌筑基础
(1)砌筑前,应将基底表面风化、松散土石清除;
(2)硬石基坑中的基础,宜紧靠坑壁,并插浆塞满间隙,使之与岩层结为一体;
(3)雨季在土质或易风化软石基坑中砌筑基础时,应于基坑挖好后,立即满铺砌筑~层;
(4)采用台阶式基础时,台阶转折处不得砌成竖向通缝;砌体与台阶壁间的缝隙应插浆塞满;
(5)应随砌筑分层回填、压实。
3.砌筑墙身
(1)砌出地面后应立即回填夯实,并作好排水设施; ‘
(2)伸缩缝与沉降缝内两侧壁间应平齐无搭叠,缝中防水材料应按要求深度填塞紧密;
(3)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墙后隔水、排水设施,泄水孔的进水侧应设置反滤层,厚度不小于0.3m;
(4)预埋构件、检查梯、台阶、栏杆等应与墙身同时砌筑,并连接牢固。
1.按挡土墙在路基横断面上的位置分
挡土墙按其在路基横断面上的位置分为路肩式、路堤式和路堑式三种,如图3—25所示。
2.按墙背形式分
当墙背为一平面时,称为直线形墙背挡土墙。当墙背由一个以上平面组成时,称为折线形墙背挡土墙。
按直线形墙背的倾斜方向分为俯斜式、仰斜式和竖直式三类,如图3—26所示。
3.按结构形式分
按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分为重型结构挡土墙和轻型结构挡土墙两类。重型结构挡土墙主要依靠本身自重维持稳定,常用的有重力式和衡重式两种。
挡土墙是支撑天然斜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它承受的主要荷载为土压力。挡土墙的各部分名称如图3—24所示。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墙的底面称为墙底;与填土接触的面称为墙背;与墙背对应的另一面称为墙胸;墙胸与墙底的交线称为墙趾;墙背与墙底的交线称为墙踵;墙背与竖直线的夹角称为墙背倾角;墙顶与墙趾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墙高。
在高填路堤和陡坡路堤的下方设置挡土墙,可防止路堤边坡沿基底滑动,保证路基稳定,同时又可收缩坡脚,减少填方和少占农田。滨河或水库路堤在临水一侧设置挡土墙,可防止水流对路基的冲刷和浸蚀,同时也可避免压缩河床或侵占库容。在路堑地段设置挡土墙可支撑开挖后不能自行稳定的边坡,同时减少刷方高度和刷方工程量。在不良地质地段,常以挡土墙加固边坡。此外,挡土墙还被用来整治溜坍、滑坡等路基病害。
首先看该路段路基的设计填筑高度及挡墙的类型,基本上填方高度超过2m以上的都是和路基同步向上施工的,和你所说的I、II、III区没有关系。要根据图纸设计并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来控制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加筋带把自锁式块体形成的面板体系与墙后碎石层形成的排水体系及回填土三大体系连接构成一复合整体系统,从而依靠这一复合整体系统来抵抗动静荷载,达到稳定的目的。 挡土墙:挡土墙(Retaining wal...
一、石料要求(1)砌体石料必须质地坚硬、新鲜,不得有剥落层或裂纹。其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设计规定。(2)石料从采石场专门开采,表面的泥垢等杂质,砌筑前应清洗干净。(3)石料的规格要求:一般由成层岩石...
中国铁路最早和最普遍使用的路基支挡建筑物为重力式挡墙,如滨洲、滨绥、哈大、京山、沈山、京汉、粤汉、京沪等铁路,随处可见。重力式挡墙以浆砌片石构筑,人工操作简单易行,对防止路基土质边坡的坍塌、支承路堑高坡和填土路堤的侧向土压力等,有显著功效。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大量山区铁路和海滨、冻土、沙漠等铁路的修筑,由于地势险恶、地质复杂、气温和水文条件差异大,不良地质和特殊土对铁路的危害多,各种形式的路基支挡建筑物有很大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应用。
首先,在支挡建筑物的勘测设计上,有很大改进。如对土压力的计算,以前多采用库仑理论,自50年代起,中国结合铁路荷载种类,先后推导出适合于不同形式挡墙使用的计算公式及有关简化图表,满足设计需要。这一时期,通过试验确定,当路基挡墙为俯斜式且倾角较大时,墙背会出现“第二断裂面”。在60年代的挡墙设计计算中,即按“第二断裂面”的理论改进土压力计算公式,并绘出判识曲线,使挡墙的承载力设计得到较大的改进。70年代以后,又不断研究和总结经验,对不同的地质水文资料,编制出有关地震区、浸水区以及各种特殊土适用的一些支挡结构物有关的计算方法和图表,并纳入全路标准设计图,供设计应用。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又把结构可靠度理论引入路基工程建筑物的计算中,探索路基挡墙压力计算更完善的方法,尽可能考虑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用随机理论和极值求法来计算土柱强度和挡墙的承载力,使挡墙设计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省工、省料。
其次,在路基支挡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上。因地制宜地进行了许多创新,除了继续大量使用和改进重力式挡墙外,同时发展了一些轻型的新式支挡结构和特别设计的加固建筑物,用于不同的铁路沿线地域,起到更好地稳定和加固路基的作用。如重力式挡墙的改进型有衡重式挡墙、托盘式挡墙和檐式挡墙等。轻型的新式挡墙有锚杆挡墙、锚定板挡墙、抗滑桩和桩板墙等。锚杆挡墙和锚定板挡墙与过去的重力式挡墙比较.具有结构轻、柔性大、构件可以预制和拼装等优点,在某些地基不良或石料缺乏的地区,可解决重力式挡墙不能克服的困难.对加固路基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抗滑桩和锚固桩是山区铁路处理坍方和滑坡而发展起来的路基支挡新技术,60~70年代,铁路建设向西南、西北等山区发展,遇到的坍方和滑坡很多,为了治理滑坡,进行过许多试验研究,其中在稳固路基和防坍方面,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锚固、抗滑建筑,除了桩柱基础外,还有沉井基础等,作用也很好。1978年,曾由铁道部专业设计院主持在柳州铁路局召开了全路新型支挡结构经验交流及选优会议,总结了路基支挡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经验.对后期铁路建设中择优发展铁路路基的支挡建筑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在路基支挡建筑物中,广泛采用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使其在技术经济上更加合理和先进。最突出的是各种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土工织物、土工膜、特种土工合成材料和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等。土工合成材料是用合成纤维、塑料、橡胶等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用于岩土工程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防渗、隔离、加筋、过滤、排水和防护等功能,可以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选用。如土工织物是一种化纤产品,具有透水性,抗拉强度大,抗剪力强,可广泛用作渗水固结材料。土工膜有以沥青作为浸润粘结剂的沥青土工膜和聚合物土工膜两类,可加筋,也可不加筋,具有耐火、防腐蚀和抗拉强度大,延伸率可达150%~600%等特点,不易老化,在支挡建筑物中使用可显著提高承载能力和稳固性。特种土工合成材料,在路基工程中常用的有土工格栅、土工膜袋、土工网、土工垫、土工格室和超轻型土工合成材料等。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指综合运用土工织物、土工膜和某些特种土工合成材料的组合材料,它能按工程需要,将不同构成材料的性能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材料的多功能作用"para" label-module="para">
在路基支挡工程中,结合采用新材料,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也不断提高和完善。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很多的新型支挡结构,如加筋土挡墙、锚杆挡墙、锚定板挡墙、对拉式挡墙、桩板式挡墙等。这类挡墙以抗拉强度较高的钢材或钢筋混凝土为材料,具有圬工少、造价低、便于拼装和机械化施工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可参见其他相关教材和资料。 2100433B
2 加筋挡土墙的施工 加筋土挡墙施工应严格执行《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 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和设计要求。施工前,技术人员 应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图纸,严格按图施工。 2.1 加筋挡土墙的一般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 2.2 施工操作及质量控制 2.2.1 基础施工 施工前要挖除地表种植土和高液限粘土,持力层为风化砂岩 或满足设计承载力的地层。基 础开挖深度大于 50cm。如果施工时 发现地质情况变化较大,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 便作出相应 的处理措施。基坑开挖后应进行整理和夯实, 不满足设计承载力 时应进行处理。 2.2.2 面板预制 墙面板预制必须采用钢模板,对钢模及底板要经常检查及 维修,清除模板上的砼残留物, 每次都要刷脱模剂后再预制,以 保证预制面板光洁平整,达到设计精度要求。面板预留的 穿筋孔 要保证圆滑。 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应采用机械振捣,如表面粗糙无浆,
重力式挡土墙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重力式挡土墙是一种重要的支挡结构, 在铁路、公路、水运及建筑等部门应 用十分广泛,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设计重力式挡土墙的能力, 通过本次 设计,学生应系统掌握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二、设计题目 某单线铁路挖方段,中心挖深 24m,横断面图如附图 1所示。稳定性分析表 明,以 1:1.5 的坡率开挖形成的挖方边坡稳定性满足要求, 但为确保工程安全, 拟在坡脚设重力式挡土墙(墙顶边坡坡率 1:1.5),地层条件及设计参数如下: 1、地层条件 该挖方段地层为粘性土, 综合内摩擦角 40 ,天然容重 31 /20 mkN ,地 基容许承载力 kPa250 。 2、墙身材料 挡墙墙身采用 M7.5 片石砌筑,砌石容重 3/23 mkN砌体 ,砌石容许压应力 kPa1050 ,容许剪应力 kPa125 ,砌石与基底土间的摩擦系数 μ=0.4。 3、其
【学员问题】铁路路基支挡、防护设计?
【解答】1、路基支挡、防护结构工程设计时,必须查明山体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取得必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2、路基支挡结构设计应符合《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的规定。
3、对支挡结构基底下持力层范围内的软弱层,应检算其整体稳定性。整体稳定系数:重力式挡土墙不得小于1.2,其它挡土墙不得小于1.3.
4、增建第二线,在并行不等高的两线间设置支挡结构时,应根据路基情况、地基基础、施工对行车干扰等因素全面考虑确定设计方案。
5、城市及风景区的路基支挡、防护结构工程宜考虑与其它相邻建筑物的协调。
6、以粉土、细砂填筑的路堤,宜在两侧边坡2~3m范围内分层水平铺设土工格栅,其竖向间距为0.5~0.6m.
7、路堤边坡应设置防护工程,当填料及气候条件适宜时,应优先采用植物防护,并设置骨架。、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工程应作为路基工程的组成部分,与其同步设计。
8、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工程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植物防护或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措施综合应用的原则。
9、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工程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段开展试验工作,完善设计,指导施工。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1.路基支挡、防护结构工程设计时,必须查明山体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取得必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2.路基支挡结构设计应符合《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的规定。
3.对支挡结构基底下持力层范围内的软弱层,应检算其整体稳定性。整体稳定系数:重力式挡土墙不得小于1.2,其它挡土墙不得小于1.3。
4.增建第二线,在并行不等高的两线间设置支挡结构时,应根据路基情况、地基基础、施工对行车干扰等因素全面考虑确定设计方案。
5.城市及风景区的路基支挡、防护结构工程宜考虑与其它相邻建筑物的协调。
6.以粉土、细砂填筑的路堤,宜在两侧边坡2~3m范围内分层水平铺设土工格栅,其竖向间距为0.5~0.6m。
7.路堤边坡应设置防护工程,当填料及气候条件适宜时,应优先采用植物防护,并设置骨架。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工程应作为路基工程的组成部分,与其同步设计。
8.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工程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植物防护或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措施综合应用的原则。
9.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工程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段开展试验工作,完善设计,指导施工。
【学员问题】铁路路基支挡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解答】岩体破碎或土质松软、有水地段,修建支挡结构应按结构要求适当分段,及时施工,不应长段拉开挖基。
支挡结构基坑开挖前,应做好排水设施。基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基础及墙身施工,并做好墙后排水设施,及时回填或填筑路堤。
支挡结构的各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挡结构背后填料及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支挡结构端部伸入路堤或嵌入地层部分应与墙体一起施工。路堑支挡结构顶面应抹平与边坡相接,其间孔隙应填实并封闭。
支挡结构与桥台连接时,应协调配合施工;必要时应加临时支撑,保证相接填方或地基土层的稳定。
支挡结构基础基坑开挖后,要核对地质资料,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当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反馈。
泄水孔、反滤层、排水层、隔水层、沉降缝和伸缩缝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