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立方纳米 | 外文名 | cubic nanometre |
---|---|---|---|
拼 音 | lì fāng nà mǐ | 中文简写 | 纳米³ |
英文简写 | nm³ | 类 别 | 体积单位 |
1立方纳米=10^-9立方微米=10^-18立方毫米
立方纳米应用于医学上和科学上,其它学科一般不用。因为它太小了。2100433B
1个棱长为1纳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纳米。
8.5立方米=8.5立方米=8500立方分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m³) = 1000000立方厘米(cm³)
各料每立方米重量 1、木丝板:每立方米 400~500 kg 2、钢 材:每立方米 7850 kg 3、铝合金:每立方米 2800 kg 4、铝 板:每立方米 2700 kg 5、铅 定:每立方米 11400 kg 6、金 :每立方米 19300 kg 7、银 :每立方米 10500 kg 8、粘 土:每立方米 1350 kg 干、松; 9、粘 土:每立方米 1800 kg 湿、压实; 10、砂 土:每立方米 1220 kg 干、松;湿、压实 1800 kg; 11、砂 子:每立方米 1400 kg 干、细砂;粗砂 1700 kg; 12、卵 石:每立方米 1600~1800 kg 13、砂卵石:每立方米 1890~1920 kg 湿; 14、大理石:每立方米 2800 kg 15、花岗石:每立方米 1540 kg 片石堆置 16、碎石子:每立方米 1400~1500 k
1 / 6 试计算每立方米 -砖厚 (240mm)标准砖砌体中普通砖和砂浆的消耗量 (砖和砂 浆损耗率均为 1% 标准砖的尺寸是 240mm*115mm*53mm, 如果是墙砌体,要看 24墙还是 36 墙,如果是 24墙就简单多了。比如墙厚是 24的,墙长度是 3m,墙高时 2m, 首先计算墙长 1m和墙高 1m 的砖用量和砂浆用量,数一下 1m内墙高用了多少 块砖,砖的厚度是 53mm,两个数据乘起来就是 1m墙高实际砖的高度(记为 ① ), 1m-① 就是砂浆的实际抹灰厚度(记为 ② );再说一下 1m内墙长用了 多少块砖,砖的长度是 115cm,两个数据乘起来就是 1m墙长实际砖的常度(记 为③ ), 1m-① 就是砂浆的实际抹灰厚度(记为 ④ ) 计算式为: 用砖量: (① * 0."53* 0."24(24墙厚) +③* 0."53* 0."24(24墙厚)) * 1
棱长为1毫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毫米 。
立方微米、立方纳米。2100433B
本发明属于纳米级铜粉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立方体纳米铜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铜盐为原料,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为溶剂,向溶液中加入硬脂酸或油酸作为保护剂和分散剂,再加入高浓度碱溶液,使其与铜盐生成氢氧化铜胶体,通过碱溶液调节溶液pH,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将水合肼作为还原剂逐滴加入到制得的氢氧化铜胶体中,20‑90℃恒温加热,反应10‑300min,即可得到立方体纳米铜粉。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铜粉中铜粉呈立方体,粒度分布均匀,平均边长为100nm,产率在90%以上,分散度极高,且没有颗粒团聚的现象,既可以在水中分散,又可以在弱溶剂中分散;工艺简单,加热温度低,能耗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模立方装配式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由面板系统、支撑系统、紧固系统和附件系统组成。面板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经千吨以上压力挤压成型。模板体系采用“80%标准件 20%非标准件”结合使用,通过配模设计,实现灵活组合,可满足各种建筑构件需求。
爬架又叫提升架,依照其动力来源可分为液压式、电动式、人力手拉式等主要分类。它是20世纪末开发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它能沿着建筑物往上攀升或下降。
模立方爬架体系使脚手架技术完全改观:一是不必翻架子;二是免除了脚手架的拆装工序(一次组装后一直用到施工完毕),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并且在安全角度也对于传统的脚手架有较大的改观。在高层建筑中具发展优势。
1.模立方爬架全套设备由自动化工厂加工,质量、进度、服务的把控完全智能化;
2.冲孔网更透风,抗风能力增强90%(挡风系数为0.42,比传统的冲孔网挡风系数0.8降低近一半);
3.模块化脚手板、模块化挑板、模块化模板,现场安装只用螺栓连接,大面积减少切割焊;
4.提升机控制采用制式电缆,操作简单,防水性强;
5.提升机倒挂设置于内排了立杆和结构之间,免周转,各层脚手架板行走通畅;
6.立杆截面长轴垂直于结构布置,竖向刚度更大,架体稳定性增强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