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常压下稳定
如果在黑暗处放置八天,就完全变为黄色型。从黄色型向红色型的转变温度为125~135℃。黄色型在低温下是稳定的,遇光立即变为墨绿色。与空气中的湿气相遇,就徐徐分解,遇水就立即分解,与三氯化铟作用时,即变成金属铟。在湿润状态下易被氧化。
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1、 氢键供体数量:0
2、 氢键受体数量:3
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4、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5、 重原子数量:4
6、 表面电荷:0
7、 复杂度:0
8、 同位素原子数量:0
9、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共价键单元数量:4
甲酸钾液体产品为无色透明液体,饱和溶液比重为1.58g/cm³,性质稳定。固体的甲酸钾为白色结晶粒状或片状,具有强吸湿性。甲酸钾能与酸类、氧化物发生反应。所以在储存和运输时要注意防潮和封装,...
1.化学性质:氰基乙酸乙酯含有活性亚甲基,与溴作用生成溴代氰基乙酸乙酯。与氨作用生成氰基乙酰胺。与乙醇作用生成丙二酸二乙酯。酸性比苯酚弱。在酸、碱存在下能发生水解。此外,氰基乙酸乙酯能...
1.在剧烈暴晒下会刺激人体,如果长时间接触有神经毒性,属于危险物品,不能与强氧化性试剂共存。芳基膦与氧的反应活性比苄基和烷基膦低。但是空气对于三苯基膦的氧化非常明显,生成了三苯基膦氧化物。三苯基膦不易...
CAS号:13465-10-6
MDL号:MFCD00148875
EINECS号:236-693-3
PubChem号:24868464
1.反应在20×0.8cm的厚壁硼硅酸玻璃管中进行。将反应管的一端封闭,在离封闭端约6cm处接出一根1.0cm的小封闭支管。将铟1.3g(稍过量于0.01mol)及氯化汞1.4g(0.005mol)放入反应管中。抽真空至1.3~2Pa的压力,然后封闭。在马弗炉中加热至325℃ 30min。将反应管从炉中取出,注意一边倾斜,一边使游离的汞流入小的封闭支管中,与熔融的一氯化铟分离。为了彻底除汞,进一步将反应管的一氯化铟的部分在350℃加热约2h。其间,流入了汞的小封闭管保持在室温下。收量是定量的。因为最初的反应非常激烈,不作适当处理,而只顾增加反应量是危险的。
2.使过剩的金属铟与相应的三氯化铟在加热下进行反应,产物经真空蒸馏,即得一氯化铟。
常温密闭,阴凉通风干燥
1. 性状:红色及黄色两种变体,将其熔盐在黑暗处使之固化时,即可得此种混合物。
2. 密度(g/mL,25/4℃):4.19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225
5. 沸点(ºC,常压):608
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不适用的
11. 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遇水分解
中文名称:氯化亚铟
英文名称:Indium(I) chloride
英文别名:Indium (I) chloride, anhydrous; IndiumIchlorideanhydrousgoldenyellowpowder; sodium 2-hydroxybenzoate
CAS号:13465-10-6
分子式:ClIn
分子量:150.271
氯化亚铟分子结构
结合昆明新机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的铺筑,根据现行规范,对比分析了普通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掺加德兰尼特纤维沥青混合料和掺加纤维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试验证明,对沥青混合料综合改性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8.3 8.4 8.5 8.6 8.7 8.8 8.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X1 243.82 243.85 243.80 243.77 243.75 243.87 243.82 243.83 243.80 243.79 243.85 243.72 243.78 243.82 24
中文名称:溴化亚铟
英文名称:indium(I) bromide
英文别名:Indium bromide; Indium bromide (InBr); indium(+1) cation bromide
CAS号:14280-53-6
分子式:InBr3
分子量:354.722
中文名称:氯化亚锰
英文名称:Manganese(II) chloride tetrahydrate
中文别名:氯化锰(II)四水合物;氯化锰,四水;氯化锰(Ⅱ)四水合物;氯化亞錳;氯化錳;氯化锰(II)
英文别名:Manganese chloride tetrahydrate; Manganouschloride,tetrahydrat; MANGANESE(+2)CHLORIDE TETRAHYDRATE; MANGANESE (II) CHLORIDE; MANGANESE(II) CHLORIDE 4H2O; MANGANESE(II) CHLORIDE-4-HYDRATE; MANGANESE DICHLORIDE TETRAHYDRATE; MANGANESE CHLORIDE, 4-HYDRATE; manganese(2+) chloride hydrate (1:2:4)
CAS号:13446-34-9
分子式:H8ClMnO4
分子量:162.4516
1.反应在20×0.8cm的厚壁硼硅酸玻璃管中进行。将反应管的一端封闭,在离封闭端约6cm处接出一根1.0cm的小封闭支管。将铟1.15g(0.01mol)及溴化汞1.8g(0.005mol)放入反应管中。抽真空至1.3~2Pa的压力,然后封闭。在马弗炉中加热至350℃ 30min。将反应管从炉中取出,注意一边斜,一边使游离的汞流入小的封闭支管中,与熔融的一溴化铟分离。为了彻底除汞,进一步将反应管的一溴化铟的部分在350℃加热约2h。其间,流入了汞的小封闭管保持在室温下。收量是定量的。因为最初的反应非常激烈,不作适当处理,而只顾增加反应量是危险的。
2.使过剩的金属铟与相应的三溴化铟在加热下进行反应,产物经真空蒸馏,即得一溴化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