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果忍冬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幼枝和叶柄无毛或具散生短糙毛。冬芽有1对铅形外鳞片。叶宽椭圆形,有时圆卵形或倒卵形,厚纸质,长1.5-5厘米,无毛或沿中脉有疏硬毛。小苞片合生成一坛状壳斗,完全包被相邻两萼筒,果熟时变肉质;花冠黄白色,筒状漏斗形,稍不整齐,长9.5-11 (-13) 毫米,筒比裂片长2倍;花药与花冠等长。复果蓝黑色,圆形。
产欧洲和亚洲西部。 目前只有俄罗斯、日本、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少数国家开展了蓝果忍冬育种及驯化栽培工作。
果实味酸甜可食。
多花蓝果价格更新 2015年多花蓝果树报价参考 公司: ...
价格在50左右 树高9-20米,直立生长,树冠圆锥形,随着树龄的增长,树冠逐渐敞开呈卵形。枝条水平生长,枝干红棕色,光滑。叶全缘,单叶互生,倒卵形或椭圆形,夏季叶片呈油亮的深绿色,一旦进入秋季,叶子便...
叶黄槿为常绿大灌木至小乔木,被星状毛。主干不明显,高可达3-4m。其叶大,如心形,叶柄长3-8cm。其花,雄蕊多数为单体,雄蕊筒包围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蒴果球形,开裂。单叶,叶草质,互生,革质,...
蓝果忍冬相关变种
我国可能有以下2个变种。
蓝靛果(变种)(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图版49: 1-2
幼枝有长、短两种硬直糙毛或刚毛,老枝棕色,壮枝节部常有大形盘状的托叶,茎犹如贯穿其中。冬芽叉开,长卵形,顶锐尖,有时具副芽。叶矩圆形、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卵形,长2-5 (-10) 厘米,顶端尖或稍钝,基部圆形,两面疏生短硬毛,下面中脉毛较密且近水平开展,有时几无毛。总花梗长2-10毫米;苞片条形,长为萼筒的2-3倍;花冠长1-1.3厘米,外面有柔毛,基部具浅囊,筒比裂片长1.5-2倍;雄蕊的花丝上部伸出花冠外*;花柱无毛,伸出。复果蓝黑色,稍被白粉,椭圆形至准圆状椭圆形,长约1.5厘米。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南部、青海、四川北部及云南西北部。生于落叶林下或林缘荫处灌丛中,海拔2600-3500米。朝鲜、日本和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果实味酸甜可食。
阿尔泰忍冬(变种)(新拟)图版49:3-6
当年小枝常有横出的污白色,长、短两种细直毛(短毛肉眼难见到),有时夹杂带褐色长糙毛,去年小枝变秃净。花冠筒比裂片长2-3倍。雄蕊较短,仅花药微露出花冠。复果近圆形或椭圆形,长1厘米左右。果熟期7月。
产新疆。生于落叶松林下或针叶林带山沟灌丛中,海拔1500-2500 (-3500) 米。苏联中亚地区和西伯利亚及蒙古也有分布。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以豫南地区的区域特征和建筑文化为背景,结合古镇、古村落乡土建筑的具体实例,对豫南乡土建筑的类型与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以便全面地把握该地区乡土建筑的特点,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新农村乡土建筑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