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绪论复兴景观是一场重要的文化运动
第一部分 空间与时间的再读
1 自然的回归
2 基地的重拾
3 景观设计中的四个痕迹概念
4 事物需要时间和时间需要事物:丹麦景观
5 转换基地:日内瓦瑞士之路
6 八角形广场:典范的恒久
第二部分 景观的建造与再现
7 阈限的几何与基本景观:建造与再现
8 航拍表现和景观复兴
9 景观学的相互关系及文化
10 生动控制和新景观
11 测量大地
第三部分 城市化景观
12 阿姆斯特丹森林公园:现代公共公园和关联经验的构筑
13 既非荒野也非家园:印度练兵场
14 机场/景观
15 设计城市表面
16 综合区划——面向第二次现代化的荷兰景观
后记 什么是景观中的公众
作者简介
译后记 2100433B
作者:(美国)詹姆士·科纳,詹姆士·科纳(JamesCorner),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生艺术学院景观系副教授。和AlexS.Maclean一起著有《纵览美国景观》(TakingMeasuresAcrosstheAmericanLandscape),现在费城从事景观实践工作。译者:吴琨、韩晓晔。
《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集合了关于当代景观建筑理论和实务的多篇文章。主要以景观发展的两方面为主线,第一方面是景观的显著复兴,在文化领域的重新崛起,相对于多年来景观在文化层面上的缺失与边缘化而言;第二方面是在重新审视景观真正的本质,重新思考景观就意识形态和创造实体两方面到底是什么或者能够成为什么。就前者而言是继承,而后者,则是一种创新。总的来说,景观被理解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项目,是一个通过创造性的努力和想像来丰富文化世界的雄心勃勃的事业。这本景观文集着重景观理论的探讨,从景观的重新理解、景观的营造和表现以及城市化景观这三个方面对景观的复兴进行了研究。
一、背景 1、天主教会垄断全部知识教育,用封建神学统治人们的思想,压制科学研究,文化陷入低潮。 2、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和追求生活享受,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反对教会的斗争。 二、兴起 1、1...
适用法律、法规 国家、地方政府现行法律、法规和规定。 (1)综合 专利商及设备供货商关于本装置(设备)的标准规范、安装指导性文件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部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风水理论在现代建筑中呈现回归趋势。风水理论属于中国的传统特色文化理论,其讲求的是天道与地道,即天文、地理与建筑之间的关系,理论的探索核心在于寻求一种生态、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模式。在内容上,风水理论呈现多样化特征,既包括建筑学和生态学同时还包括景观学。因此,本文对于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与风水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对于风水理论回归现代建筑具有较大的意义。
中国风水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风水理论是一门包含建筑学、生态学、景观学在内的综合性自然学科,主要是以自然、和谐、平衡的原则来考察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结合了环境、地理、健康等历史悠久的观察.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环境共生关系生态学、景观学理论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是反映现代建筑思潮的价值取向.从本质上来看,生态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学与风水有着密切联系,我们应打破思想误区,实现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风水理论的真正回归.
引用示例
景观建筑学(风景园林学) --Landscape Architecture.介于传统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景观建筑学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它即是交叉学科,又是综合学科,景观建筑学研究的范围非常大,已经广泛的延伸到传统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许多研究领域。景观建筑学在国外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被引进到国内还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景观建筑学的许多方面的研究在传统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都有所反应,比如城市规划中的风景与园林规划设计城市绿地规划建筑学中的环境景观设计等。
景观建筑学的理论研究范围非常广,在理论方面它涉及人居环境的方方面面,更侧重从生态、社会、心理和美学方面研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景观建筑学实践工作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包括区域生态环境中的景观环境规划、城市规划中的景观规划、风景区规划、园林绿地规划、城市设计,以及建筑学和环境艺术中的园林植物设计、景观环境艺术等不同工作层次,它涉及的工作对象可以从城市总体形态到公园、街道、广场、绿地和单体建筑,以及雕塑、小品、指示牌、街道家具等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
前言:一个世纪之后的追问
1 景观建筑学价值体系的假设
1.1 景观建筑学定义和内涵的阐释
1.2 景观建筑学价值指向何在
2 景观建筑学的美学与艺术指南
2.1 引言:自然美的疑问与艺术的追求
2.2 西方景观传统中自然美学思想的回溯
2.3 20世纪景观美学探源的深化
2.4 美丽的景观场所何在
2.5 西方艺术理论的审视:艺术何为
2.6 景观建筑学与艺术
2.7 小结:景观建筑师是否应努力成为艺术家
3 环境伦理
3.1 引言:人与自然关系的简略回溯
3.2 生态学:一门科学和一种世界观
3.3 环境伦理思想:纷繁的类别
3.4 景观建筑学中环境观念的回顾
3.5 可持续发展:景观建筑学的新范式
3.6 小结:生态关怀的融入
4 景观建筑学的社会维度
4.1 引言:曾旨强权体现的景观
4.2 现代主义对景观建筑学的影响:理性与功能的推崇
4.3 对功能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思考
4.4 景观建筑学社会维度的伦理和政治思考
4.5 从SAD方法到公众参与
4.6 小结:作为社会工作者的景观建筑师
5 聚焦未来:综合而平衡的设计
5.1 三价体系的假设
5.2 多样价值维的设计实践
5.3 实现理想的努力
6 结束语:思维脉络与思考的再思考
6.1 东西方异同和适原则的存在
6.2 历史社会学的眼光
6.3 永恒冷静的警觉
6.4 乌托邦与传统——永远的徘徊
夜海前的沉思(代后记)
参考文献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世俗性建筑得到很大的发展,城市广场和园林方面也取得成就;新的设计手法纷纷出现;多种建筑理论著作相继问世。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对后世的建筑发展有很大影响。(见彩图)
发展过程
大致可分为以佛罗伦萨的建筑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早期(15世纪),以罗马的建筑为代表的文艺复兴盛期(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叶)和文艺复兴晚期(16世纪中叶和末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建筑 著名实例有:佛罗伦萨大教堂中央穹窿顶(1420~1434),设计人是F.勃鲁涅列斯基,大穹窿顶首次采用古典建筑形式,打破中世纪天主教教堂的构图手法;佛罗伦萨的育婴院(1421~1424)也是勃鲁涅列斯基设计的;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府邸(1444~1460),设计人是米开罗佐;佛罗伦萨的鲁奇兰府邸(1446~1451),设计人是L.B.阿尔伯蒂。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建筑 著名实例有:罗马的坦比哀多神堂(1502~1510),设计人D.布拉曼特;罗马圣彼得大教堂(1506~1626);罗马的法尔尼斯府邸(1515~1546),设计人小桑迦洛等。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建筑 典型实例有维琴察的巴西利卡(1549)和圆厅别墅(1552),两座建筑设计人都是A.帕拉第奥。
建筑理论
这时期出现了不少建筑理论著作,大抵是以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为基础发展而成的。这些著作渊源于古典建筑理论。特点之一是强调人体美,把柱式构图同人体进行比拟,反映了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特点之二是用数学和几何学关系如黄金分割(1.618∶1)、正方形等来确定美的比例和协调的关系,这是受中世纪关于数字有神秘象征说法的影响。意大利15世纪著名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师阿尔伯蒂所写的《论建筑》(又称《建筑十篇》),最能体现上述特点。文艺复兴晚期的建筑理论使古典形式变为僵化的工具,定了许多清规戒律和严格的柱式规范,成为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张本。晚期著名的建筑理论著作有帕拉第奥的《建筑四论》(1570)和G.B.da维尼奥拉的《五种柱式规范》(1562)。
成就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世俗建筑类型增加,在设计方面有许多创新。世俗建筑一般围绕院子布置,有整齐庄严的临街立面。外部造型在古典建筑的基础上,发展出灵活多样的处理方法,如立面分层,粗石与细石墙面的处理,叠柱的应用,券柱式、双柱、拱廊、粉刷、隅石、装饰、山花的变化等,使文艺复兴建筑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世俗建筑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府邸建筑上(见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府邸建筑)。
教堂建筑利用了世俗建筑的成就,并发展了古典传统,造型更加富丽堂皇。不过,往往由于设计上局限于宗教要求,或是追求过分的夸张,而失去应有的真实性和尺度感。
建筑技术 梁柱系统与拱券结构混合应用;大型建筑外墙用石材,内部用砖,或者下层用石、上层用砖砌筑;在方形平面上加鼓形座和圆顶;穹窿顶采用内外壳和肋骨;这些,都反映出结构和施工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城市和广场 城市的改建往往追求庄严对称。典型的例子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等。文艺复兴晚期出现一些理想城市的方案,最有代表性的是V.斯卡莫齐的理想城。广场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按性质可分为集市活动广场、纪念性广场、装饰性广场、交通性广场。按形式分,有长方形广场、圆形或椭圆形广场,以及不规则形广场、复合式广场等。广场一般都有一个主题,四周有附属建筑陪衬。早期广场周围布置比较自由,空间多封闭,雕像常在广场一侧;后期广场较严整,周围常用柱廊,空间较开敞,雕像往往放在广场中央。
园林 从14世纪起,修建园林成了一时的风尚。15世纪时,贵族富商的园林别墅差不多遍布佛罗伦萨和意大利北部各城市。16世纪时,园林艺术发展到了高峰(见意大利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