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是以2种不同的能够可逆地插入及脱出锂离子的嵌锂化合物分别作为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2次电池体系。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的晶格中脱出,经过电解质后插入到负极材料的晶格中,使得负极富锂,正极贫锂;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材料的晶格中脱出,经过电解质后插入到正极材料的晶格中,使得正极富锂,负极贫锂。这样正负极材料在插入及脱出锂离子时相对于金属锂的电位的差值,就是电池的工作电压。
锂离子电池是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高电压、高容量、低消耗、无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因其上述特点,锂离子电池已应用到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数码相机等众多民用及军事领域。
采用微波干燥新技术干燥锂电池正极材料,解决了常规锂电池正极材料干燥技术用时长,使资金周转较慢,并且干燥不均匀,以及干燥深度不够的问题
具体特点有:
1、 采用锂电池正极材料微波干燥设备,快捷迅速,几分钟就能完成深度干燥,可使最终含水量达到千分之一以上
2、 采用微波干燥锂电池正极材料,其干燥均匀,产品干燥品质好。
3、 采用微波干燥锂电池正极材料,其高效节能,安全环保。
4、 采用微波干燥电池正极材料,其无热惯性,加热的即时性易于控制。微波烧结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升温速度快、能源利用率高、加热效率高和安全卫生无污染等特点,并能提高产品的均匀性和成品率,改善被烧结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synotherm注册资金2008万,是全球知名的工业微波窑炉装备制造商和工业微波加热解决方案提供商
混合分散工艺在锂离子电池的整个生产工艺中对产品的品质影响度大于30%,是整个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制造,正极浆料由粘合剂、导电剂、正极材料等组成;负极浆料则由粘合剂、石墨碳粉等组成。正、负极浆料的制备都包括了液体与液体、液体与固体物料之间的相互混合、溶解、分散等一系列工艺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都伴随着温度、粘度、环境等变化。在正、负极浆料中,颗粒状活性物质的分散性和均匀性直接响到锂离子在电池两极间的运动,因此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各极片材料的浆料的混合分散至关重要,浆料分散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锂离子电池生产的质量及其产品的性能。
目前传统的锂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都是在双行星分散设备中完成的。尽管目前在小型电池生产技术上已日趋成熟,但目前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电池的一致性控制仍然是锂离子电池制作的技术难点,尤其是对于大容量、大功率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另外,随着锂离子电池材料的不断进步,原材料颗粒粒径越来越小,这不仅提高了锂离子电池性能,也非常容易形成二级团聚体,从而增加了混合分散工艺的难度。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对电池电极结构的控制是关键,尽管很多锂离子生产厂家对此未引起重视,采用不同结构的电极片生产的电池的自放电率、循环性、容量、一致性等都不同。
如何控制其电极片内部的微观结构,是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所以在制备电极片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锂离子电池浆料的混合分散质量,提高电池浆料的均匀一致性和分散稳定性。
锂离子电池浆料的混合分散过程可以分为宏观混合过程和微观分散过程,这两个过程始终都会伴随着锂离子电池浆料制备的整个过程。而根据传统工艺中的叶轮剪切--循环特性,可以把叶轮的作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对叶轮附近产生的剪切作用;第二类则是通过叶轮泵出的流量产生循环作用。浆体的进一步分散作用主要依靠叶轮的剪切作用,而叶轮的流量决定了叶轮的分散的能力。而在离叶轮端部较远的区域,总会存在一层浆料始终停滞不动,这个区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死区",分散设备的工作区域越大,而且浆料黏度越高,"死区"的问题就越突出,就算采用不同的叶轮和结构,死区仍然难以避免,因此在锂离子电池浆料的制备过程中,所制得的浆料产品就会出现混合分散不均匀、粉体颗粒与粘合剂接触不均匀、易分层和发生硬性沉淀等一系列问题。浆体的流变性十分复杂.一种浆体在低浓度时可能表现为牛顿流体或假塑性流体;浓度稍高产生絮团后,可能表现为宾汉流体;更高的浓度下又可能会出现胀塑性流体。
对同-种浆料,在剪切率不太高时,不出现胀流现象,剪切率高时又可能转化为胀塑性流体。有些非牛顿流体在低剪切速率和高剪切速率下都可能呈现牛顿流体形象,这可能是因为在低剪切速率下,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占优势,体现不出剪切速率对其中物料重新排列使表观粘度的变化,当剪切速率增高到一定限度后,剪切定向达到了最佳程度,因而也使表观粘度不随剪切速率而变。如前所述,许多非牛顿体其流变特性受到体系中结构变化的影响。
在超剪切分散设备中,作用于液体的能量一般相当集中,这样可以使液体收到高能量密度的作用。引入能量的类型和强度必须足以使分散相颗粒有效地均匀分散。分散均匀的本质是使物料中分散相(固体颗粒、液滴等)受流体力学上的剪切作用和压力作用破碎并分散。
液体物料分散系中固体分散相颗粒或液滴破碎分散的直接原因是受到剪切力和压力的共同作用。引起剪切力和压力作用的具体流体力学效应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层流效应、湍流效应和空穴效应。层流效应的作用是引起固体分散相颗粒或液滴的剪切和拉长,湍流效应的作用是在压力波动作用下引起固体分散相颗粒或液滴的随意变形,而空穴效应的作用则是使形成的小气泡瞬间破灭产生冲击波,而引起剧烈搅动。
综上所述,超剪切分散设备内物料的分散机理比较复杂,主要是以剪切作用起主导作用,而以其他作用为辅。浆体物料在高频压力波的作用下产生反复的压缩效应,同时又受到超剪切分散设备内窄小间隙内的剪切力和回旋剪切力的强烈作用,如此综合反复的作用,被处理的浆料产生强烈的分散和粉碎作用,最终达到快速超细分散的目的。
迈思路旗舰店的锂电池原材料,售价是698元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包括电解液、隔离材料、正负极材料等。正极材料占有较大比例(正负极材料的质量比为3: 1~4:1),因为正...
自己去百度文库搜,一搜一大把
阴极材料就是正极材料啊,因为在充电的时候得电子。例如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等。 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 需要测试电性能测试、环境性能测试、安全性能测试。 ...
一文了解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锂铁 锂离子电池作为高性能的二次绿色电池,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 低的自放电率、宽的使用温度范围、长的循环寿命以及可以大电流充放电 等优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电极材料性能的改 善,尤其是正极材料。橄榄石型磷酸铁锂 (LiFePO4)作为一种新型锂电池正 极材料,以其原料来源丰富、价廉、无毒、理论容量高、热稳定性好以及 循环性能好等优点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首选材料。 下面小编就磷酸锂铁结构性能、制备方法以及改性进行介绍。 ? 一、磷酸铁锂 (LiFePO4)概述 ? 1、LiFePO4结构 ? 磷酸铁锂具有橄榄石结构,为六方密堆积(轻微扭曲) 。LiFePO4 由 FeO6八面体和 PO4四面体构成空间骨架, P占据四面体位置,而 Fe和 Li 则填充在八面体空隙中,其中 Fe占据共角的八面体位置, Li 则占据共边的 八面体
<正>重庆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t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1亿元,占地1 000亩,选址于乌杨新区,共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16年9月开工建设,2017年8月正式投产,规模为年生产磷酸铁锂1.5万t,年产值可达20亿元。二期工程设计规模为年产磷酸铁锂5万t,年产值可达50亿元。二期工程
14500锂电池锂电池正极材料
钴酸锂材质的标称电压为3.7V
磷酸铁锂材质的标称电压为3.2V,比较适用于替代数码相机用的5号电池
钴酸锂目前用量最大最普遍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成熟,具有结构稳定、比容量高、综合性能突出等优势;缺点是安全性差、成本高,主要用于中小型号电芯。
磷酸铁锂一种新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安全性好,不会爆炸,循环性能佳(高达2000次)等优点,但其能量密度远低于钴酸锂和三元材料。比较适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等领域。
http://events.smm.cn/2018LiCo/past.html 2018镍钴锂峰会会议链接,报名请联系15221119163 王女士
扫码报名“2018镍钴锂产业链峰会”
二茂铁用于锂离子电池纳米复合正极材料中对改善电池的倍率性能等具有积极的作用。Raju等用一种二茂铁和LiF的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表现出先进的电化学性能,该纳米复合材料在1.3~4.3V充放电循环,首次放电和充电的容量分别高达284mAh/g和256mAh/g电流密度为20.8mA/g电压为1.3~4.3V。循环时,电池的可逆比容量稳定在230mAh/g左右,循环150次后,容量没有出现明显衰减,循环到400次时容量还有126mAh/g,具有显著的循环稳定性和良好的倍率性能。将二茂铁作为前驱体来修饰碳包覆的αFe2O3纳米粒子,其做成的正极材料与普通的电解质组装成的锂电池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在0.13A/g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超过800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在99%以上,电流密度为5A/g下电压为0.6~3.0V。循环时,容量达400mAh/g以上。这些优异的性能,尤其是容量保持能力和库伦效率值是目前文献报道的αFe2O3基电极中最高数据之一。可见二茂铁的加入对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等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声明:本文源自天元化研所官网整合整理,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标题:二茂铁改善电池倍率 地址:http://www.ty1971.cn/Article/emtgsdcb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