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廊拱 | 释 义 | 一种拱形结构通道 |
---|---|---|---|
属 性 | 建筑学术语 |
拱廊和骑楼都是在建筑边缘上有顶盖的步行道,既是公共部分,又是建筑内部向外的自然延伸,如同步行街一样,是公共性的场所,同时又是路边建筑自身向外开放的一部分。拱廊或骑楼不宜太高,以保持一种通过式走廊的感觉,还应有一定的宽度。如果拱廊或骑楼与建筑的过街楼相通,则更加生动有趣。广东街道两边的骑楼把沿街建筑连接起来,也是沿街商店的前室,人们在骑楼下边步行通过。也有把回廊、檐部围绕中心庭院组成家庭中室内外连接部分的。贵州民居中,喜庆酒宴就常在周围廊中举行,这种回廊较宽 。
皇家拱廊(Royal Arcade),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市中心,是世界上著名的现存拱廊建筑之一。是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市的历史遗产建筑。这条拱廊中有一条不太长比较狭窄的室内街道,连接了Little Collins街和Bourke街,并且在西面连接伊莉莎白大街,因此这个室内街道呈T字形。在2002-2004年间拱廊的顶部经过重新装修,让天光照射进内部的街道,使得皇家拱廊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 。2100433B
廊拱在建筑中指由柱或柱墩支承的一系列连续的拱,或指连续的拱与后墙之间的过道,也指通往一排商店的带顶走道。由于每个拱与相邻拱之间的横拄力相反,因而能艰受较太荷载并延仲很长。罗马人用连拱建造的输水道和3层的大斗兽场是早期最优秀的实侧。带有壁柱或附墙圆柱并支承檐部的称为罗马式连拱,后来成为罗马风和哥特式的标准形式,并在文艺复兴时期广泛运用。拜占庭的连拱廊常在拱与柱头之间加一垫块,称作拱基垫块,在东方广泛运用。哥特式教堂中连拱纯作装饰用,将中堂侧墙划分为底层的连拱廊,其上的暗楼和顶部的高窗3个部分,并作为立面上雕像的框子 。
拱廊式就是象一条走廊,宽度方向顶是弧形的,就是看宽度方向的剖面图是弧形的。穹窿式的就形似一半球状的顶,就是看纵横两个剖面图都是弧形的。
平面起拱 你可以把板绘制出来 然后定义板起拱 定义球面板也行 里面有弧形 那就新建一个异形的栏板 画一个月牙形的截面 然后用直线绘制就可以了
在 GCL8.0中用异形梁定义构件处理
钢筋混凝土三铰拱壳通廊
综合管廊入廊管线技术分析
皇家拱廊(Royal Arcade),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市中心,是世界上著名的现存拱廊建筑之一。是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市的历史遗产建筑。这条拱廊中有一条不太长比较狭窄的室内街道,连接了Little Collins街和Bourke街,并且在西面连接伊莉莎白大街,因此这个室内街道呈T字形。在2002-2004年间拱廊的顶部经过重新装修,让天光照射进内部的街道,使得皇家拱廊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
皇家拱廊作为一座重要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位于维多利亚时期建筑遗产名录之上,目前是墨尔本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街内两旁富有历史特色的小店而闻名于世。2100433B
拱廊所属现代词,指的是一个建筑词汇,是一连串由柱子支撑的拱形结构,有时成对,上有遮盖,形成走道。
用铸铁和玻璃构筑天顶的拱廊建筑诞生于法国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下。1789年巴士底狱被攻占之后,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影响已无远弗届,在表面的动乱之下,深层次的社会结构、经济体系、阶级关系等传统结构也开始崩溃,社会逐渐转型。巴黎新兴的中产阶级,如潮水般涌人或者出现在街边咖啡座、私人沙龙、公共广场等城市空间,从政治经济大事到文化艺术思潮,日日夜夜、无时无刻地历经着斗争和辩论。这股新爆发出来的能量需要新的城市空间来容纳和吸收。而法国社会尚未从革命后的政治惊魂中恢复过来,这导致了私有企业,尤其是房地产开发上的观望态度。于是,在既有建筑相对称的小街道上搭起透光的铸铁和玻璃构造的顶盖做法,获得了相当程度上城市空间的更新作用。
另外,从巴黎居民的角度观察,此时因奥斯曼还没有将他的大巴黎改造计划付诸实施,巴黎城市街廓的混乱格局和街道品质的低落状况仍在持续。拱廊空间的出现也适时提供了一个立面优雅、铺面整齐、光线愉悦、空间机能符合新兴中产阶级渴求的公共空间。拱廊的线性流动系统不仅连接了邻近的商业大街,其本身也创造出一种高品质的公共消费体系。巴黎的绅士淑女们从此可在泥泞的马路上,在呼啸而来的马车尚未溅出天女散花般的泥浆之前迅速地步入拱廊。如此,拱廊在19世纪初的法国成为现代化城市空间的象征,并且向欧洲其他地区传播开来。充满布尔乔亚气息的拱廊成了美国作家海明威以及马克·吐温等造访旧大陆时必定举步优游的充满灵感的城市空间。
巴黎维维安拱廊的出现,代表了拱廊建筑形态所有空间特质的呈现。它的主长轴约100米,与巴黎主要商业街道相连,内部分别有一个8米宽的方形内庭和直径7.5米的圆形广场,总数约70个商铺空间,提供从咖啡店、画廊、餐馆到书亭、报社等使用功能。建筑师Delannoy以其深厚的学院派美学观在维维安拱廊的内部设计上留下了极为精彩的范例。尤其是立面和细部元素如长方壁柱、拱、线脚等皆融合在立面单元上,其开窗、开口和拱的比例准确。装饰语汇则反映了当时流行的对埃及文物的审美观照。拱廊空间不可或缺的灵魂——采光顶盖,以铸铁与玻璃组合成一长方形单元,每单元均固定于拱梁顶端的一根固定的铁轴上。拱梁底部与建筑本体相接处则采用活动轴,可视需要上掀。这样就解决了拱廊采光和通风的双重要求,体现了19世纪工程技术领域的进步。维维安拱廊和紧邻其旁的柯博拱廊代表了第一代拱廊建筑在空间形式上把既存建筑组群更新,组合成新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做法。柯博拱廊并以尺度更大的圆形广场、更精美繁复的大理石铺道,与维维安拱廊形成巴黎城市中一个独特的区域,并成为此后约一百年拱廊建筑形态发展的基础范本。
拱廊在一次大战后,也即距巴黎的维维安拱廊诞生大约一个世纪后,逐渐褪去了它在人们眼中的光辉,这除了战后欧洲各国对城市更新观念有着极大不同的理解外,城市开发和管理的趋于严谨、城市的工商业化和多核心化,以及如建筑法规,尤其是防火管理的注重等均使拱廊失去了往日赖以形成的众多因素。然而,既有拱廊的建筑形态却依然留存,原因无他,因为人们再也找不出类似拱廊这般能够摒除机动车辆、让行人得以漫步浏览,举目尽是富有人文气息的商店、精致的铺面、建筑艺术优雅的立面和细部。更重要的是,一道道有魔幻魅力的光影从顶盖漫散开来,染满了一个个午后悠闲的城市心灵。所以拱廊没有淡出现代城市生活,它作为建筑史上的一个范例,让我们见证了人类文化在建筑上的创造、使用和转型等丰富的想象力和智慧。
上海南京东路上曾经的中央商场也是法国建筑师设计的,20世纪20年代建成时候的名称叫Central Arcade(中央拱廊)。它东靠四川中路,西通江西中路,北至南京东路,南达九江路,曾经蕴含了经典拱廊建筑的所有空间形态和社会内容。只是到了战后1945年年底,随着外侨居民的离去,一些流动小商贩开始聚集在这里摆设地摊,出售钢笔、指甲钳、打火机、旧服装、旧手表等日用品。不久,美军剩余物资大量涌人倾销,走私洋货也进入市场销售,小商小贩猛增,摊地扩大到沙市一路和沙市二路一带。自此,这里遂成为一个倾销美军太平洋战争剩余物资和洋百货的超级市场,人们统称为中央商场。解放后,1957年至1958年间,商场内的个体摊贩都进行了改造,成为公私合营企业。1966年改名人民商场。1979年恢复原名。但不管怎样变化名称,这里长期来都是上海人“淘便宜”的场所,环境很乱,品位较低。现在原中央拱廊的西南片已拆除过半,兴建了新的商务楼,仅存的东北片区也经改造而不复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