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跨数(跨) | 类 型 | 建筑术语 |
---|---|---|---|
对 象 | 梁、板 | 释 义 | 梁、板试用的长度 |
在板柱结构中,两柱之间算一跨;
严格依据计算时的模型,按照传力的途径,梁在计算时的两相邻支点间的梁段,算为一跨。当有一端悬挑时候,梁跨数的括号内加注A(xxA),当两端均悬挑时,加注B(xxB)。主次梁都一样,按照梁计算的支座来计算跨数。
次梁在两主梁间有时候并非一跨,要看之间有没有刚度更大些的次梁作为这道次梁的支点。
梁的跨数计数
1、梁的跨数由其支座数量计算的。即柱子是主梁的支座,主梁是次梁的支座,每个支座之间为一跨。
2、梁中间有N个固定支撑点,梁跨数就是N-1。
相关的绘图要求,应该依据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里面的说明更为详细。2100433B
如图4跨
可以根据平面的实际情况选择设置它的支座,形成与平面吻合的跨数。设计标注的梁跨有时也是会有差错的就是了。
梁跨跨数绘制,我绘制完梁后,计算钢筋量 ,但是软件显示无法识别跨数,我想问问多跨梁如何绘制? 计算梁的钢筋量时,一定要先识别梁跨,如果梁跨与施工图纸标注的跨数不一样,可单击“提取梁跨”选择“删除...
总跨数为偶数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合拢特性明显不同于总跨数为奇数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及相同布置的连续刚构.结合陆家渡大桥对3种不同的合拢工况进行了分析,得出:成桥状态,由中跨向边跨对称逐孔合拢,合拢线形最为平顺,多跨一次合拢轴向变形最小;3种合拢工况下,成桥状态顶、底板应力均为压应力,顶板应力变化幅度较小,底板应力变化幅度较大.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3种合拢工况桥跨线形均有逐渐向下变形的趋势,且其桥跨轴向变形逐渐增大,顶、底板压应力均有减小的趋势.运营10年,3种不同合拢工况,顶、底板应力均为压应力,由中跨向边跨对称逐孔合拢线形最为平顺.整体来看,底板应力变化幅度大于顶板.
总跨数为偶数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合拢特性明显不同于总跨数为奇数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及相同布置的连续刚构.结合陆家渡大桥对3种不同的合拢工况进行了分析,得出:成桥状态,由中跨向边跨对称逐孔合拢,合拢线形最为平顺,多跨一次合拢轴向变形最小;3种合拢工况下,成桥状态顶、底板应力均为压应力,顶板应力变化幅度较小,底板应力变化幅度较大.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3种合拢工况桥跨线形均有逐渐向下变形的趋势,且其桥跨轴向变形逐渐增大,顶、底板压应力均有减小的趋势.运营10年,3种不同合拢工况,顶、底板应力均为压应力,由中跨向边跨对称逐孔合拢线形最为平顺.整体来看,底板应力变化幅度大于顶板.
铣齿加工完一个齿槽后,在摇台返回过程中工件继续转过的齿数称为跨越齿数,又称为跳越齿数或单分齿齿数。
铣齿加工完一个齿槽后,在摇台返回过程中工件继续转过的齿数称为跨越齿数,又称为跳越齿数或单分齿齿数。2100433B
标准直齿轮(m=1 α=20°)公法线长度和跨测齿数如图1所示:
标准直齿轮(m=1 α=20°)公法线长度和跨测齿数如图2所示:2100433B
它是衡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变动量的重要参数,用K表示,公式如下:
K=α*Z/180°+0.5
当α=20°,变位系数x=0时,
K=α*Z/180°+0.5=Z/9+0.5 (注:标准齿轮)。式中Z为齿数。计算结果应取整数。实际上,在有关齿轮测量的参考书和手册中已将模数=1,各种齿数Z的k和公法线长度W'值算出,并列成表格,只需查表定出即可。
则用千分尺卡住相应的齿数,并记录下相对应的数值W(此数值为公法线长度),至少取三组,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作差,其值为公法线长度变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