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矿井漏风 | 外文名 | airleakageinmine |
---|---|---|---|
现 象 | 矿井下新鲜风渗回风道或排出地表 | 发生地点 | 地表塌陷区、采空区、废旧巷道等 |
(1)造成井下气候条件恶劣。井下通风设施漏风严重,会使工作地点有效风量减小,风流短路,造成井下工作地点形成微风,从而导致瓦斯积聚,空气温度升高,气候条件恶化,煤尘不能被带走等现象;轻者会影响井下职工劳动效率,造成生产效益降低,而且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重者会对职工的生命和矿井安全造成严重损失。
(2)影响通风系统稳定性。漏风量大的通风网路,必然会使通风系统复杂化,降低了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影响井下风流控制和调节效果,增加了风量调节的难度。
(3)造成能源浪费。大量漏风会引起电能无益消耗,使矿井通风电费的大量浪费,甚至造成主要通风机能力不足。
此外,还引发和加重火灾。
漏风风量与漏风通道两端的压差成正比和漏风风阻的大小成反比。对地面主扇附近的巷道风硐、反风道及附近风门,其压差较大。应对气密性特别注意,以减少漏风。
(1)、矿井主要进回风井间压差很大,在布置上要尽可能拉开距离,采用对角式或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在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时,要将进回风井筒的可用可不用的联络巷全部用风墙隔断,必需行人行车的联络巷及井底车场,则需保持足够长度, 安设两道以上的高质量的风门和两道反向风门。防止在反风时短路。
(2)、矿井或一翼[或分区]的进回风平巷间接不宜过小,其间的岩柱或煤柱保持足够的尺寸,不至被压裂而漏风。进回风平巷间必须保留的少量联络巷道中,必须设置两道以上高质量风门及两道反向风门。采区的进回风平巷的布置也应遵循上述原则和要求。
(3)、服务年限长的重要进回巷道应布置在岩石中,并在采动影响范围之外。如布置在煤层中受采动影响,煤柱易产生裂隙而漏风。
(4)、要正确选用通风构筑物的安设位置。
(5)、采空区注浆、洒浆、洒水等,可靠提高其压实程度,减少漏风。
(6)、尽可能地降低主要风路的阻力,可降低与之并联的漏风通道两端压差,从而降低漏风量。
(7)、在利用箕斗井回风时,箕斗井底煤仓必须保留足够的煤量,防止漏风为此应设置有效的煤位位置测控制装置、井塔及井上下的装卸处均必须有完好的密封措施,使其漏风率不超过15%。
(8)、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不用的风眼必须随着采掘工作面推进及时封闭。各种风门、风窗、风桥和密闭门必须规范化、系统化。保证构筑物质量。地面有关裂隙也必须及时堵填,严防漏风而引起重大事故。
矿井通风任务是向井下各工作场所连续不断地输送适宜的新鲜空气,保证井下人员呼吸;冲淡并排除从井下煤(岩)层中涌出的或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和水蒸气;调节煤矿井下的气候条件,给井下作业人员创造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保证井下的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的正常运行;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使生产作业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劳动效能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达到高效、安全、健康的目的。矿井漏风(airleakageinmine)矿井下新鲜风流未经利用,直接渗人回风道或排出地表的现象。
矿井漏风的分类按其发生地点可分为:①矿井外部漏风(或井口漏风)和矿井内部漏风。矿井外部漏风泛指地表附近如箕斗井井口,地面主要通风机附近的井口、防爆盖、反风门、调节闸门等处的漏风。矿井中从井盖外部漏人回风时的线路,由于此种外部漏风的存在使得有效风量减少。井下风量不足;同时,也使得主要通风机无效功率增加,造成了大量浪费。矿井内部漏风(或井下漏风)。主要是指矿井井下采空区、碎裂的煤柱以及各类通风构筑物的漏风。
(1)井下采空区漏风。
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进风巷、回风巷之间存在压差。从工作面向采空区的方向,根据漏风速度的不同,依次将漏风轮廓分成窒息带、自燃带和散热带,这种比较常见的漏风方式为采空区自然发火埋下了隐患,对于易自燃煤层来说威胁很大。
(2)井下巷道、煤柱裂隙漏风。
采空区中的浮煤由于漏风的存在易产生自燃。同样,一些巷道,尤其是综放巷道,在沿煤层底板掘进过程中,通常顶部留有几米厚的煤,在掘进动压及相邻采面回采动压的影响下,顶煤受压而破碎、离层。区段煤柱也被压酥。在掘进过程中还经常出现顶煤冒落,支护后,在棚网上堆积了一定量的松散浮煤,这样就为自燃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井下通风构筑物的漏风。
井下通风构筑物分为2大类:①有风流通过的通风构筑物,例如风桥、调节风窗、导风板、反风装置以及主要通风机风硐;②隔断风流的通风构筑物,如井口密闭、挡风墙、风帘和风门等。而通常所指的构筑物的漏风是指一些密闭、风帘等的漏风。
矿井内的通风设施,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调节控制风量、引导风流和隔断风流等三类设施。
1、调节控制风量的设施。
在并联风网中,若一个风路中风量需要增加,而另一路风路的风量有余,则可在后一风路中设置调风设施,使并联风网中的风量按需供应,达到风量调节的目的,这种设施统称为调节风量大小的一种设施,通常煤矿井下主要应用为调节风门和调节风窗。
2、引导风流的设施。
引导风流的设施主要有:风硐、扩散器、反风装置、风桥、风障等。
(1)风硐是连接主通风机和风井之间的一条联络巷道。风硐中的风量及内外压差较大,因此风硐不宜过长、断面不宜过大、风速不能超过15m/s,风硐结构要严密,防止大量漏风。
(2)扩散器是在主通风机出口外接的一段断面逐渐扩大的构筑物,其主要作用是减少风机出口的能量损失,提高风机的效率。
(3)反风装置是为了防止进风系统发生灾害时产生的有害气体进入作业区或开展救护工作,使井下风流反向的一种设施。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有反风设施,并必须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发生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能小于正常风量的40%。
(4)风桥是在进风与回风平面相遇地点,构筑的风流立体交叉的一种通风设施,其主要功能是使进风与回风分开,互不相混。按其年限和巷道中通过风量大小的不同,风桥可分为绕道式风桥、料石或混泥土风桥、铁筒风桥。
(5)风障是在巷道内利用木板、苇席、风筒布等构筑的一种引导风流的临时设施。常用此法处理高冒处、上隅角等处积聚瓦斯。
3、隔断风流的设施。隔断风流的设施,主要有防爆门、挡风墙、风门。
(1)防爆门是为防止井下发生煤尘、瓦斯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毁坏主要通风机的安全设施。当井下发生煤尘、瓦斯爆炸时,防爆门即能被气浪冲开,引导爆炸波直接冲入大气,从而起到保护主要通风机的作用。
(2)挡风墙(也称为密闭),设在不允许风流通过,也不允许行人行车的巷道内。采空区、报废巷道、火区以及进风与回风大巷之间的联络巷道等地,都必须要设置挡风墙,将风流截断,以免造成漏风或风流短路,从而引起煤层自燃或有害气体扩散等事故。挡风墙按服务时间不同可分为临时挡风墙和永久挡风墙两种。
(3)风门是在不允许风流通过,但需要行车或行人的巷道内构筑的一种通风设施。风门的结构要求严密、漏风量小,风门材料通常选用致密的木材或刚性材料,墙垛可用砖、石、木料和水泥构筑。风门按启动方式又可分为普通风门和自动风门。
为配合自然发火煤层沿空留巷以及其它巷道堵漏风防火,抚顺煤炭研究所于1984年开始进行国产可塑性胶泥的研究,1985年进行了地面试验,并在抚顺胜利煤矿井下-425水平巷道高温区作了漏风防火可行性试验。
介绍了矿井密闭墙漏风的不同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如何选择不同的高分子材料进行治理,同时对注浆工艺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