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第九污水治理厂,日处理污水10万立方米。
2013年08月22日,作为“五重”之一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昆明市第九污水治理厂、成为市民关心的焦点,前者主体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2013年底即可进水调试,设计日处理污水10万立方米。 2100433B
污水治理对人类的生存有重要意义:1.污水中有机质,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氧气,致使水中生物死亡,污水治理保护水中生物从而保护生态平衡;2.污水中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餐桌,危害人类健康,污水治理洁...
达到排放标准就见到成效了
每年产生污水90多亿吨,处理率却仅为22%,远低于城镇污水90%以上的处理率;污水治理设施“建好不用、只晒太阳”的现象普遍存在;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与地方经济可承受能力矛盾增加……农村污水治理陷入重重困境...
通惠河污水治理现状与建议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 1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公文处理
第五十条 各县(市)区各部门向市人民政府报送公文,应当符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昆明市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规定,严格遵循行文规则和程序;凡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应退回报文单位。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未经批准不得越级行文,不得多头报文;请示应当一文一事,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除市人民政府领导交办事项和必须直接报送的秘密事项外,一般不得直接向市人民政府领导个人报送公文。
拟提请市委有关会议审议或提请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联合发文的文件稿,内容主要涉及政府职责且牵头起草部门为市人民政府部门的,应依照市委有关规定,先按程序报市人民政府履行相关审议或审批程序。
第五十一条 各部门报送市人民政府的请示性公文,凡涉及其他部门职权的,必须主动与相关部门充分协商,由主办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与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会签或联合报市人民政府审批。部门之间有分歧的,主办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协商;协商后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主办部门应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办理建议,与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会签后报市人民政府决定。
第五十二条 对各县(市)区各部门报送市人民政府审批的公文,市政府办公室要切实履行审核把关责任,提出明确办理意见。对部门之间有分歧的事项,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应主动加强协调,取得一致意见或提出倾向性建议。市政府副秘书长要加强审核把关,并协助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做好协调工作。
公文及办理意见由市政府办公室按照市人民政府领导分工呈批,并根据需要由市人民政府领导转请市人民政府其他领导核批,重大事项报市长审批。
第五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领导审批公文应当签署明确的意见、姓名和时间。对于一般报告性公文,圈阅表示“已阅知”;对于有具体请示事项的公文,须明确签署意见。
第五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发布的命令、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的议案,由市长签署。
以市人民政府名义发文,一般事项由分管副市长根据职责权限签发;涉及重大发展规划、财政支出、重点项目等重要事项的,经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市长、分管副市长、秘书长审核后,报市长签发。向上级报送的上行性公文,按程序报市长或市长委托的副市长签发。
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公文,办公室分管领导提出意见后,由秘书长签发;涉及市人民政府决定事项的,须呈报市长、分管副市长、秘书长审签。
第五十五条 市人民政府及各部门要精简文件简报。加强发文统筹,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年度发文计划,从严控制发文数量、规格和文件篇幅。每个部门原则上只向市人民政府报送1种简报。没有实质内容的,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各区环保部门对辖区内由市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及市政府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的安排需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登记表的,进行环评审批。
版 次: 1
页 数: 261
装 帧: 平装
开 本: 16开
所属分类: 图书>建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内容简介
《建设绿色城市:污水治理设计》是一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类专业技术指导书。《建设绿色城市:污水治理设计》的主要特点是:用数据和实例说话,详尽地介绍了该项技术的特点和污水处理的技术秘诀。经过十多年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和地区的应用,污水处理技术已相当成熟,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同类技术产品相比,实用性更强,而投入成本仅占30%,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污水处理工程技术。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