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昆明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始建于 | 1978年 |
---|---|---|---|
指 引 | 西部大开发 | 立 足 | 云南在“西电东送” |
中心现已建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电力学科重点实验室,电机实验室、PLC实验室、低压电器与仪表实验室、高电压技术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电力系统动模实验室业已于2008年启动建设。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室主要面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开设电流、电压、阻抗、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特性等基础型实验,以及变压器保护和线路保护等综合型实验。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主要满足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等3门课程的教学实验及专业综合独立实验。电机实验室主要满足电机学课程实验。开设变压器的性能测试、联接组测定,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起动调速,同步发电机的工作特性、参数测定等与电机学理论教学密切结合的课程实验。高电压技术实验室主要满足高电压技术的课程实验和毕业设计实验。2009年央地共建实验室建设启动,投资1100.7万元建设实验室,实验教学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开始实验课程门数、类型也将得到极大丰富。PLC实验室有三菱F1系列PLC8套,主要满足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实验。低压电器与仪表实验室主要满足电气测量技术等课程实验以及电气技术综合设计型实验。电力学科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依托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建设开始筹建,其中的电力系统实时闭环仿真与保护测控试验系统主要用于独立实验和本科生毕业设计,电力系统暂态仿真与测试系统主要用于研究创新型实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及研究生培养。电力系统动模实验室已于2008年启动建设,投资598.0万元,实验室建成后将开出10多门课程实验、独立实验及课外实验,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的重要实验平台。中心密切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以CDIO人才培养模式为特色,将实验教学置于现代智能电网建设背景下,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工程的中心地位,强化“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实践教学理念,构建“全过程、四层次、八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特色鲜明的“三三制六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教学方面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准国家级二类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出版特色教材3部;科研方面获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科技攻关和重点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电力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EI收录论文1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6项,授权12项,发布企业标准1项,省级鉴定成果6项;中心培养出的本科生先后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二等奖1项、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3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本科生申请国家专利29项,获授权17项。中心实验教学效果好,成果显著,示范作用突出;与国内外相关院校、电力企业长期密切合作,校企结合实行订单式联合培养,辐射作用广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心将继续坚持“以育人为本,以质量工程为指导”,进一步完善实验平台建设,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增强师资队伍,为新时期“大电力”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为我省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2100433B
昆明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始建于1978年,专业建设之初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在“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国家重要战略决策的指引下,立足于云南在“西电东送”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经过三十余年长足的发展,通过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中央与地方共建基金、日元贷款项目、德国促进银行贷款项目、学校实验室专项建设基金以及与电力企业合作等多种渠道,先后投入2700万元建设、发展与完善中心实验室,现已创建了一批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拥有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6个专业3200余名本科生开出13门课程实验和2门独立实验,密切结合现代智能电网建设,承担了电力生产工程认知教育,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工程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大学生科技创新任务,以及电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综合实力当然是昆明理工了,老学校了,全国排能在100名内. 青岛理工和成都理工都是最近几年才改的名字.原来叫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综合排名好象是成都理工比青岛理工靠前 青岛理工是建筑类,土木...
工程造价在昆工算是好专业,录分相对也高,你报工程造价的话,录取希望不大,一般在省内招的都差不多要高出二本30多分,有时都快接近一本线,你可以看看这个http://shi.edu.sina.com.cn...
昆明理工大学最好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冶金、材料、采矿、地质和建筑等学科,具体有: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勘探工程、地质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等。
北京理工大学电气工程考研经验 一、关于报考学校 首先呢,说下报考学校吧,我今年考的是北京理工大学的电气,录取到高电压系。 今年的考研从初试到复试,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但是毕竟付出了那么多, 实力还是很关键的。 很多学弟学妹关于这个报考院校感到疑惑, 不知道报哪些学校。 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经验, 咱 们电气专业有四虎,清华,浙大,西交,北理。清华,浙大很不好考,真是拼的是硬实力, 西交很简单,但是水涨船高,每年分都很高, 400+才有希望,今年我们专业有一考西交的 学硕 400,被调剂到专硕, 还是很不错的。 其他就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学校了。 考研不是高考, 不考好学校,还不如不考。不管你是报的好学校,一般的学校,到最后你会发现考哪学校都 是一样难,考好的学校,你的努力程度会高一点,考一般的学校,潜意识里面你的努力程度 自然会少一点。而且电气的院校少,考哪人都多,还不如努力拼一把。总之,奉劝各
青岛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 (系): 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起源可追溯到1925年东陆学堂矿冶科,1954年由云南大学矿冶系、重庆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贵州大学矿冶系等组建成昆明工学院冶金系,1962年甘肃工学院(现兰州理工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并入昆明工学院冶金系。改革开放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校冶金工程专业衍生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热能工程专业。1999年10月由冶金工程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组建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随之成立冶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该中心已成为我国冶金、材料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集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心,中心设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指导及对重大事项进行咨询。中心以“学生为本,夯实基础、依托学科、突出创新、注重能力”为实验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 “实验技能、科学素质、创新意识”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依托有色金属冶金国家重点学科、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为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矿物加工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8个专业的学生,建立了4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平台、8个实验教学模块、22门实验教学课程的大冶金工程实验教学新体系,成为立足云南、面向国内、辐射东南亚的冶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冶金工程专业被评为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2008年冶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成果显著。1990年“真空冶金”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992年“有色冶金概论”获高校优秀教材全国优秀奖;1992年“冶金动力学”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第二届优秀教材二等奖;2003年“冶金设备”课件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优秀奖;2004年“冶金工程重点学科新世纪系列教材建设”教改成果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7年“冶金过程动力学导论”获全国冶金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2005年“重有色金属冶金学”获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2006年“材料科学基础”获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2004年昆明环能科技有限公司获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及首届“红塔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2007年 “新型零排放高效发电系统的研究”获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每年进入中心实验的学生人数 1200余人,其中东南亚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留学生40余人,年均实验人时数9.8余万。中心现拥有实验室面积6000余平方米,近5年添置本科实验教学仪器设备327台套,价值2058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53台套(见附表1)。
实验教学中心除完成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任务外,利用自身先进的实验设备,近5年支撑了140余项科研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本科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研究工作,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21项;获各项奖励31项,其中国家级1项,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项,省部级14项,其他奖项15项;出版专著12部、教材18部;申报专利200余项,其中已授权专利32项。已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实验教学资源。
2008年我中心获得云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机械基础实验分中心、机电与测控实验分中心、机械制造工程实践分中心、现代制造技术实验分中心、CAD/CAM教学与培训分中心、机械创新设计分中心等六个分中心,还拥有吉林省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德激光加工培训中心、吉林省激光加工工程中心。
中心实验面积12332平方米,科学合理的布局,人性化的管理,宽敞明亮的实验室,为学生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一流的学习环境。
现有仪器设备2127台套,设备总值4707万元。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教学设备,如:HAAS公司大型立式加工中心、Mazak公司卧式加工中心、Wenzel公司三坐标测量机、Romer公司流动式光学扫描仪、Wyko公司表面轮廓仪、德国通快公司HL4006D固体激光器和KUKA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罗芬DC50型激光焊接切割一体机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