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一、概述
二、研究背景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六、研究中有新意的见解和观点
第一章世界科技园的发展概况
一、世界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二、世界科技园的发展现状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成就
第二章科技园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科技园建设的基本理论探讨
二、科技园的基本功能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功能定位
第三章科技园基本类型及创建方式的国际比较
一、科技园基本类型国际比较
二、科技园创建方式的国际比较
第四章科技园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
一、世界科技园管理体制比较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分析
第五章科技园创新模式的国际比较
一、世界科技园主要创新模式
二、世界科技园创新模式的异同点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模式分析
第六章科技园运行机制的国际比较
一、世界科技园的运行机制比较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行机制分析
第七章科技园制度与非制度因素的国际比较
一、世界科技园的制度因素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制度因素
三、科技园的非制度因素
二、世界科技园的发展趋势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经验及问题
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启示
五、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创新驱动的对策
参考文献
后 记
吴神赋,男,籍贯江西,1965年8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法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发表的主要文章:《芬兰创业种子公司的运营机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7年12月31日《世界科技园管理体制比较与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第3期《科技工业园的基础理论及其意义探讨》,中国科技产业,2004年第5期《总部经济,良禽择木而栖》,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6期
《科技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前言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科学植物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作者在总结近些年植物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当代国际科学植物园发展趋势,结合近些年植物园建设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写成,内容涉及植物园概论、植物的迁地保育、植物园的科学研究、植物园的科普教育、植物园的植物资源利用、植物园的园林景观与总体规划、植物园的生态旅游、三个生态学分支学科在植物园建设中的应用、数字化植物园的理论与技术思考等。
本书对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发展和实践进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国情,就如何进行自然生态体系建设,如何构建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如何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了探讨。全书共分9章,分别为城市化与生态城市的历史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系统、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 ——自然生态体系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及评价、生态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以及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本书内容新颖、图文并茂、资料翔实,有较高的研究参考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可供城市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领域的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学用书。
本书是在《科学植物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2006年版)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作者们近些年的植物园工作经验,并结合当代国际植物园的发展趋势编写而成,内容包括植物园概论、植物的迁地保育、植物迁地保育的信息系统、植物园的科学研究、植物园的科学传播、植物园的生态旅游、植物园的园林和园艺、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植物园的规划、植物园的可持续管理和运营等。